头条文章:长篇小说《伪满洲国》读后感

写这篇读后感时正坐在窗前望海,今天的白石湾和煦而温柔,海面上凫游着海鸥和不知名的鸟,窗下低矮的红楼掩映在绿树丛中。伴着蓝调音乐和窗外飘进来的清风鸟语,回忆起幼时印象里浪漫又洋气的老哈尔滨,那是一种冷中有暖、欢欣中有沧桑的时光,特别是在圣诞节前后的冬夜里,金翠耀目、雪色映衬,街上传来欢笑打闹之声,就像是这部长篇小说所讲述的气息。

特别喜欢用小人物的视角讲述的历史,中国文化有太多的帝王将相与成王败寇,在宏大叙事中,小人物的悲欢成了无足轻重的代价,可正是千千万万的他们,是历史真正的亲历者和书写者,承受着人世间的风霜雪雨,体现着历史的真实与温度,洋溢着更多的人性之光。这本书正是这样的一部作品,摒弃了脸谱化的描述,作为一本超过60万字编年体形式的小说,前后几十个的人物,在广袤的东北三省不同的场景依序出场,家国之源、江山之远、永恒之意,多在平白明净的故事情节和写人状物中,浅显而不浅薄,简约而不简单。

作者的笔法有一点像《四世同堂》,狡黠却重情义的王罗锅、天真却愚顽的吉来、粗鲁却拥有一身本领的土匪胡二、精明强干却恋爱脑的王小二,以及其他形形色色棱角鲜明的人们,没有一点混淆和模糊,为那段在教科书中只有只言片语的历史构建房屋、开辟道路、填充人物、涂抹色彩。以及日本开拓团、白俄难民、东北抗联,糊窗缝、烧火炕、跑冰排……这些填充着普通东北百姓的点点滴滴,占据着各自的角落,讲述着各自在那段岁月中的故事。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在对应的地点和场合一出现,斯时斯地,那个时代该有的样子也就栩栩如生了。

除了作品本身的文学性,更能引发共情的还有书中所描述的黑土地上的历史。外公是满洲国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自“九一八”到江桥抗战再到夜幕下的哈尔滨,外公也从孩童成长为青年。印象里外公提到伪满的奴化教育、差别口粮、并村并户总是义愤填膺,索性投笔从戎,成为了不甘当亡国奴的那群人之一。小学时候课本上写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染红了国旗,对很多孩子而言太过遥远也太晦涩,无法理解。但我从小听外公讲那个时代发生在白山黑水间的故人旧事,讲深山老林中战至最后一弹的杨靖宇,讲富家小姐赵一曼,讲“小小的满洲国,大大的赵尚志”,他们现在都变成了哈尔滨的地名被人传颂,可还有更多的、只存在于他们的记忆中、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人。儿时的我不明白为什么外公讲到这些眼中总是带着那样的满足与骄傲,直至后来知道了几十年前,有那样一群人,为了摧垮贪欲和邪恶,进行过一场伟大的战争,有那样一群人,曾为了捍卫自由与正义,英勇奋战,毫无畏惧。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较量里,他们中的许多人,为了自由献出了自己的一切。时常在想,如果没有那场战争,他们是不是也在颐养天年,儿孙满堂,他们的后代是不是也和我们一起工作着,过着每天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可是当时,他们也有这样的想法么,还是决然的去坚持一个看起来飘渺的信念。在龙江大地的每一寸土地下面,是不是都躺着一个我们时常想念却又时常想要告别的烈士。如果他们的鲜血没有渗入地下并且也不会凝固,那块土地上是不是早就血流成河,我们的也包括我自己迈出的每一步,是不是都会在这条血河里激起汹涌的浪花?我觉得我们应该记住这一切,记住曾有过那样一个时代,为了那些无比的智慧,无畏的勇气,以及无私的牺牲。

今天的我们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关心自己的内心,关心视野外的大千世界,思索与胃口无关的奢侈问题。每一代人离去之时,均心怀不甘和不舍,而下一代人则感念前辈又注定反叛。越来越多的人变得什么都不相信,除了已经到手和即将到手的个人利益,这也是社会进步和改善的组成部分,生活是世上最罕见的事情,大多数人只是存在,仅此而已。

我想把这些说给外公听,告诉他,今天的人们依旧在为他们昔日的勇敢所感动,依旧有人在为那段岁月记录与祭奠,依旧有颂歌献给那段过往。我不知道这会不会让老人们再想起那曾经峥嵘的岁月,只希望那用战斗或是隐忍换取生命的日子,已如马家沟日渐变清的流水,一去不返。

抬头时,电视里的背景节目放到了赵聪的琵琶协奏《福吉天长》,轻拢慢捻抹复挑,正是曲演绎东北人一生的跌宕起伏的华彩乐章:林海之中,一抹夕阳、斜照窗棂,还带着锅包肉味儿,像难忘今宵,像曲苑杂坛,又像航拍中国。音符与文字的悦动让人产生共鸣,带给我们沉淀淀的幸福感:生活细碎,万物成诗,河清海晏,福吉天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