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培琴:三线建设的艰苦岁月

暑假,我和老伴带上我的孙子,踏上了去贵州的火车,去看望那我曾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地方,还有那相处如亲人的老乡。随着火车那有节奏的脚步声,凝视着那窗外美丽的山川、清澈的泉水,一幕幕的往事浮现在眼前。
那是1968年,刚刚经过三年自然灾害,面对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战争的威胁,毛主席决策建设大三线,发展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要求靠山分散隐蔽,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准备打仗。一线军工厂派出优秀军工人才来到大西南,建设三线军工厂。我随着父母从沈阳飞机制造厂来到了贵州省离贵阳市六十公里外的青镇县,是为飞机制造厂制作工艺装备的代号372的工厂。
工厂地处偏僻的深山老林里,四周是高山峻岭,有一条大山沟,既没有厂房,也没有住房,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我们住在老乡的茅草屋里,开始自己动手,上山砍树、割茅草,建工棚、厂房和住宅区,开山放炮,平场地、修马路。为了配合建筑工人尽快建好厂房,民工不够,厂里就组织我们这些家属子弟来挑水泥灰浆。我们那时才十几岁呀,还正是上初中的学生,每天要挑上几十桶上百斤重的水泥灰浆,沿“之”字形跳板来回盘旋而上至三十多米高的厂房顶,肩膀磨肿了,脚板起泡了。有一次天下着毛毛细雨,我挑着灰浆刚上到房顶,脚底下一滑,水泥灰浆打翻了,跌了一个跟头。幸亏被一木栏挡住,没有掉下去,否则就出大事了。
厂房围绕一个小山建好了,生活区在一条夹皮沟里也建好了,生产和生活逐步走上正常化。在那个年代生活物资匮乏,没有菜场,全靠苗族老乡把他们种的菜和玉米,用背篓背来供给我们,品种单调,但比没有要强。厂里经常派车到外地去采购生活用品和食品,从厂长到工人按人口平均分配,过的是真正的共产主义生活。由于营养不良,有部分人浮肿生病,我们毫无怨言,为的是“让毛主席睡好觉”。
1970年工厂正式投产,我当上了一名三线建设工人。当时工厂是按军事化管理,车间为连队,工段为排,小组为班,在寂静的大山里,每天第一次听到的就是上班的军号声,每天四次雄壮高昂的军号声在大山里缭绕,迎来朝阳送走晚霞。军工任务就是战斗任务,全厂职工必须按时完成,产品质量必须百分之百的保证,加班加点是常事。有一次我的小孩生病发烧了,我当时是生产线上的检验员,实时配合加工工人,在车间连续2天没有回家,爱人在外地出差,孩子烧成肺炎,由幼儿园阿姨带着住院了。虽然如此艰苦,但当我们制造的歼击机飞上祖国的蓝天,保卫着祖国的河山和人民,我们感到无限的光荣和自豪。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从生产工人到质量检验员,最后成为技术资料管理员。工厂生活区也建起了商场、幼儿园、医院和学校,生活也丰富而浪漫了。这里有一条从山洞里流出来的泉水河叫“鸭子河”,有连绵的“凤凰山”,有从山脚到山顶层层的梯田,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白天田间蝴蝶蜻蜓飞舞,“知了”争鸣,晚间蟋蟀青蛙合唱。最难忘的是每当星期天,我们上山采蘑菇采野果,下河游泳和钓鱼,晚上在广场看露天电影,与当地老乡和睦相处。从全国各地汇聚在一起的三线工人就是一个大家庭,那种手足亲情,那种吃苦耐劳和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今生难忘。
贵州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我在这里参加工作,在这里成家,三线建设造就了我们这代航空人,贵州的山水锻炼了我们的体魄,苗族老乡的质朴陶冶了我们的情操。我们是最听毛主席的话、为航空事业奉献了终生的一代人,我们无怨无悔,永远记住那三线建设的岁月。
作者简介:胡培琴,女,1952年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66年从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到贵州参加三线建设,在航空部三零四七厂工作,参加过我国多型歼击机的试制,2002年退休。退休后担任社区红枫舞蹈队队长,在北仑区老年大学文学欣赏班学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