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馋虫【征文】
馋 虫
水 柳||福建
桌上摆满了饕餮大餐,蒙期却一点胃口也没有。他不耐烦地对下属说:“把这些通通撤了,换烤红薯,换田鼠汤,甘蔗汁……”“是,是,我叫厨师马上做。”下属点头哈腰的朝服务生使了使眼色。一会儿,一锅热腾腾的竹鼠汤上来了,一盆香喷喷的烤红薯也端上了。蒙期拿起汤勺吃了几口,皱了皱眉头。蒙期怎么也想不明白,同样的东西为啥吃不出以前那种味道……
从有记忆以来,蒙期一直感觉饿,从来没有填饱过肚子,看到食物就两眼发光。大家都说他肚子里住着一只馋虫。 蒙期家里兄弟姐妹十来个,每天吃饭就是一场抢食大战,蒙期个子矮小,总是抢不过他家饿得如狼似虎的几个兄弟。其实家里的伙食就是可以照得见人影的一锅稀饭,还有一盆见不到一点油腥味的青菜。因为孩子多,父母的恩泽不可能遍及每个孩子,所以蒙期有没吃饱,父母没办法顾及。蒙期每天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吃饱肚子。他的崇高理想就是开一家食杂店,想吃啥就吃啥。
既然吃不饱,只好到田地里去刨食。哪怕一粒豆子,一块地瓜,对于蒙期来说,都是一天的美食。有时,运气好的话,可以捡到几条大地瓜,蒙期会兴奋的发抖,肚子"咕噜,咕噜"跟着唱起歌来。他熟练的在空地上挖个坑,把红薯放进坑里,再捡一堆枯树枝,盖在红薯上面,马上烤起红薯来了。当田野里慢慢的弥漫着红薯的香味时 ,红薯也就熟了。等火灭了,拨开木炭灰,一个个黑黑的烤红薯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剥开皮,露出金黄色软绵绵热腾腾的瓜瓤,吃一口,香、甜、面、糯、烫,浑身热呼呼的。吃得脸上像小花猫似的,蒙期却觉得是最幸福最满足的时刻。
但田里的食物毕竟有限,像他一样饥饿的孩子不少。蒙期把目光转向了牛食,隔壁的蔡阿伯替生产队里养了一头牛,牛食是草和甘蔗叶,蒙期再怎么饿也不会去打草的主意。甘蔗叶前面带有一小节甘蔗尾,是甘蔗砍下来的尾巴,有些甜,但对于蒙期来说是人间甘泉。蒙期每次计算好蔡阿伯运送甘蔗叶的时间,很殷勤的等在路口,看到蔡阿伯的独轮车推过来了,他飞快的跑过去,帮忙拉车,卸货。蔡阿伯会默默的摸摸他的脸蛋,顺手攫取几根甘蔗尾给他。蒙期接过甘蔗尾,抿着嘴笑了,“嘎达”几声清脆的细响,甘汁像清泉般缓步走上唇齿间,漫进心肠。小小的一段甘蔗,如玉液琼浆。
其实那时人人都饿,只是蒙期的饿超乎常人。他瘦瘦的,肚子却鼓鼓的,村里人背后都说他是饿死鬼投胎。他的到来对他家来说也是意外,本来父母不想再生孩子了,可却意外有了他,所以取名叫蒙期,闽南话是"随便养"的意思。
蒙期实在太饿了,看到村里阿凤姐到田里抓田鼠,他也屁颠屁颠跟着去。阿凤姐是抓田鼠高手,也是杀田鼠能手。村里人虽然饿但不敢吃田鼠,阿凤姐可不管,带着蒙期到田里掏老鼠洞,抓到田鼠用力一甩,田鼠立马毙命。再用绳子串起来,然后一路拎着,走到河边剥皮开肚。阿凤姐洋洋得意的说这田鼠炖起汤来那香味会吸引蜈蚣的口水,人吃了会中毒的。所以只能在野外熬。蒙期忘不了那一幕,在苍茫的野外,阿凤姐架起一个炉灶,炉灶上的土锅放着几只田鼠肉,和着生姜,水。火烧的哔哩啪啦响。他和阿凤姐一大一小,紧紧的盯着热气腾腾的锅子,两眼发着饿狼般的光芒。芳香四溢的田鼠汤让蒙期直咽口水,肚子叫的比平常更响。终于熟了,阿凤姐放了些盐巴,拿起汤勺满满的盛了一碗,递给了蒙期,蒙期接过汤碗,香味马上扑鼻而来,他"咕噜"喝了一口,真是口齿留香,回味无穷。蒙期无比享受的大快朵颐,吃饱后眯了眯眼睛,拍拍肚子,心满意足的朝阿凤姐竖起大拇子。所以,即使很多年以后,蒙期吃遍山珍海味,他还是忘不了阿凤姐的田鼠汤。
父母发觉蒙期饿的太不正常了,肚子也越来越大,村里的李嬷嬷跟他父母说蒙期可能肚子里有虫子——馋虫。他父母拿回几颗打蛔虫药糖,蒙期吃了蛔虫药后,竟然拉出十几条蛔虫。打下蛔虫后,蒙期整个人蔫蔫的,那时有一种说法,说打蛔虫要补充营养的。可对他家来说,一日三餐都成问题,怎么可能买营养品呢。好心的李嬷嬷不知从哪弄来两粒"鸡仔胎",偷偷的塞给他。(“鸡仔胎”是闽南的一种小吃,是未孵化成型的鸡胚,汤汁鲜嫩,营养丰富。)吮吸着美味的鸡仔胎汁,蒙期心里暖暖的,对李嬷嬷充满了感激。
时光流转,时代在变化。蒙期也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么饿了,农村也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蒙期家里人口多,分到的田地也多。家里生活慢慢改变了。谁也没想到当年饿着肚子满街找食的蒙期成了时代的弄潮儿,他拉起一个建筑队,当了包工头,开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车,有了别墅。在城里过着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生活,慢慢的,都忘了回乡的路了。如今,面对着商场的尔虞我诈,还有满桌的玉盘珍馐,蒙期突然很怀念共同度过饥饿时期的乡亲们。
几十年的在外打拼, 蒙期终于衣锦还乡了。但已是物是人非,父母和李嬷嬷已经不在了,阿凤姐也远嫁他方。他找到已经白发苍苍的蔡阿伯,想感谢他当年的一瓢之恩,使他在那个年代没有饿死。可是蔡阿伯的一席话却让他潸然泪下,他说:“你不用感谢我们,你要感谢的是你的父母,当年我们都得到过你父母的恩惠,他们看你吃不饱,跪求我们有一点吃的就分一羹勺给你。鸡仔胎其实是你父母叫李嬷嬷拿给你的,因为你家兄弟多,怕分配不均。”蒙期听了,跑到父母的坟前大哭一场。
一直以来他总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多余的,再怎么饥饿也想着出人头地,历经千辛万苦,走遍千山万水,今天他才明白,世上最爱自己的是父母,“子欲养而亲不待”,他多想还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啊!
此时,听着街上浓浓的 “卖鸡仔胎……”的乡音,蒙期倍感亲切,淳朴的民风让他决定投资家乡小学的建设。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水柳,中文本科毕业,福建省中职高级讲师,爱好文学,业余时间喜欢写写随笔。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关于贫穷的征文:
09、诗歌||贫 穷【赖辉】
18、朗诵||逃离村庄【杨帆】
26、诗歌||秋 赋【刘凤耀】
42、散文||泪忆贫穷【汪明】
44、诗歌||穷 说【刘凤耀】
53、散文||煮猪食【王宝华】
56、散文||也说贫穷【太极】
58、诗歌||老学校【青青草】
59、散文||贫 穷【吉福生】
62、随笔||论贫穷【邢军】
70、随笔||别装贫穷【栗梅】
75、散文||补 丁【唐锦禄】
86、散文||忆贫穷【姜卫中】
92、散文||心痕【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