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风 帆(一)
风 帆(一)
石瑛||北京
初秋。
清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有不少学生在林荫道上捧着书本进行学习,刚来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往教室里走去。在他们中间,只见一位女生她手里拿着书,胸前北京大学的校徽闪闪发光,她就是系里的团支部书记李晓云。
下课后,李晓云和王老师说了几句话便回到了宿舍。
她说:“林老师今天病了,没有来上班,如果有时间的话,咱们应该去看看她。”
几位女同学听了,有的惊讶,有的诧异,有的摇了摇头。
方卉说:“我们已经是大学四年级了,大家面临毕业,都挺忙的,哪有时间啊?”
“就是,你不忙,人家还忙呢!”
李晓云说:“方卉,不是林老师语文教的好,你的作文能在市里获奖吗?上次下雨你没带雨具而后发烧,是谁去看望你,帮你补课,难道这些你都忘了吗?这次去看望林老师,你又怎么能不去呢?”
一席话说的方卉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她一句话也没说,只是默默地低着头。她是为了说错话而感到悔恨呢?还是因为李晓云的话而良心发现了呢?
她抬起头说:“我会去的,行了吧?”
李晓云听后,说:“我不会强迫谁的!大家自愿前往。”
方卉微微地点点头。
她们吃完午饭,回到了宿舍。宿舍里一共住了六位姑娘,她们都是系里的团员。方卉、张晴两个人是学校的文艺骨干,每次艺术节她们都报名参加,并多次获奖,在学校里是小有名气的。李晓云是学校演讲组的组长,她曾在市里举行的青少年演讲比赛中,以题为《可爱的中华》的演讲,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夺得青年组第一名。其他三位同学是学校诗歌组的成员。其中一位叫刘莹的同学在《北京晚报》上已经连续发表了六首小诗,在诗坛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成为诗坛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下午放学后,同学们去看望了林老师,她很感激同学们的一片深情。不久,同学们离去了。她在楼上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发自内心的笑了。
第二天早上,李晓云起得格外早,六点钟就下了楼,手里拿着一本书,兴高彩烈地。可是到了楼下,周志远和张天宇已经开始跑步了。她赶紧把书放在看台上,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他们跑了一会儿,就坐到看台上,各自手里拿着书认真地看了起来。
不知是谁大喊了一声:“你们早啊!”
他们抬起头,看见说话的人正是班上有“记者”之称的邓雪萍,她因为平时喜欢采访别人,并担任了学校校刊的记者,所以才得此雅号。邓雪萍冲他们挥了挥手,然后向他们跑过去,坐在看台上和大家一起看起了书。
清晨时光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太阳渐渐升了起来,他们这批大学生不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青年人就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
午餐的时候,李晓云和周志远、张天宇三位团干部在谈论着。
她说:“志远、天宇,我想这个星期六组织一次团日活动,去香山畅谈人生和理想,你们看怎么样?”
周志远说:“想法不错,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了休息。”
张天宇说:“同意。最近课业比较忙,让同学们注意劳逸结合,大家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放松一下了。”
吃完饭,他们各自回到了宿舍。
李晓云回到了宿舍,看见邓雪萍正在写文章,刘莹在写诗。
她说:“你们俩可真用功啊!”
邓雪萍说:“我该回去了,再见。”
说完,就走了出去。
刘莹说:“你怎么才回来?小诗我都写了两首了。”
她说:“讨论事情来着。”
这时屋外响起了一串银铃般的笑声,接着门被推开了,进来的是方卉、张晴和另外两位同学。是什么事情让他们这么高兴呢?原来她们在宿舍门口遇到了张天宇,他告诉她们星期六要搞团日活动。她们听了以后很高兴,所以才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李晓云知道原因后说:“快午休吧!下午还要上课呢。”
大家抓紧时间进行午休。
下午下课后,李晓云说:“大家请留步,我有话要说。”
同学们又都重新坐到了座位上。
她说:“星期六下午去香山搞团日活动,畅谈人生和理想。”
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随之响起,还有欢呼声……他们终于可以轻松一下了!
吃完晚饭,李晓云在背英语,方卉、张晶在琢磨这次艺术节的节目,刘莹在写诗,其他两人在背语文。忽听到有人敲门,大家谁也没在意,只有李晓云闻声悄悄地下了床,打开房门,外面站着一个人,他就是班里的文体委员—周志远。
他说:“晓云,我找你有事儿,咱们到外面走走好吗?”
她点点头,把书放在桌子上,轻轻关上房门,和他漫步在校园里。
校园里四周围静悄悄的,天上的繁星点点,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他说:“晓云,我认识你已经快四年时间了,马上就要毕业了。也该把心里话对你说说了,我,我……。”
“平时你挺大方的,今天是怎么了?吞吞吐吐的,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从我们入学的那天起,当你踏进教室的大门时,你的超凡脱俗、优雅气质就吸引了我,一直到现在,我才敢对你倾诉衷肠,我很喜欢你。现在快毕业了,你能做我的女朋友吗?如果你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你。”
她听完他说的话,楞住了,这也来的太突然了。
“我得考虑考虑,明天回答你。”
明天回答,他还要等到明天。
“你最好能答应。”
她冲他笑笑,眼中掠过了一种神秘的东西。
他心里想:“晓云她莫非真的喜欢我?”
他们默默地走着,各自回宿舍了。
第二天一早,李晓云照常到操场跑步、看书。刚到楼下,在操场的不远处周志远向她挥了挥手,朝她走过来,让她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周志远走到她面前对她说:“昨天的问题,你考虑好了吗?”
话刚说完,她的脸刷一下子就红了,说:“我考虑好了,我愿意……”
“你愿意做我的女朋友,我不是在做梦吧?”
“不是在做梦,这是真的。”
他一激动竟把她抱了起来,转着圈儿,大声喊:“我真高兴!”
“快把我放下来!”
张天宇看到这种情况,马上向他们走过来。
“出什么事儿了?”
周志远把她放下来说:“李晓云同意和我谈朋友了,我非常高兴!”
“我和晓云是高中同学,你小子还真有福气,她可是咱们系的系花啊!你要是负了她,我可饶不了你。”
他点点头。
星期六下午,李晓云组织大家去香山过团日。他们没有乘坐公交车前往,而是选择了绿色出行,骑了一个多小时的自行车,终于来到了香山。大家一起爬上了“鬼见愁”,他们欢呼着、雀跃着。
李晓云组织大家召开了主题班会。首先发言的是文体委员周志远,他说:“我有体育特长,大学毕业后,我立志在大学生运动会上,争取获得冠军为国争光。即使获得不了名次,只要去拼搏了,也问心无愧。”
张天宇说:“我们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把工作干好,敬业爱岗,为咱们这一代人争光!”同学们为他鼓掌。
李晓云说:“我毕业后立志当一名记者,把报刊越办越好!”
同学们很受鼓舞。接下去同学们都逐一发了言,这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在人生的道路上又有了新的起点。活动结束后,不住校的同学回家了,其他同学回到了学校。
王云已经三天没有来上课了,李晓云给她家里打过电话,她妈妈说她病了,医生说要全休两周。她知道此事后,想承担起给王云补课的义务来,让她顺利毕业。
下午放学后,吃完饭,李晓云给王云补课去了。在回来的路上买了一张《北京晚报》,当她看到“一分钟小说”这个栏目时,呆住了,作者的名字像磁石般吸引了她的视线,原来这篇小说是邓雪萍写的,她看后,觉得还是蛮有味道的。她又看了一眼本版面的诗,这首诗竟然是刘莹写的,两个人的作品发表在同一天的《北京晚报》上,真是巧合!她骑上车使劲儿往回赶,好不容易到了学校,把自行车放入车棚,赶快跑回了宿舍。
李晓云走进宿舍之后,看到刘莹正好在,就对她说:“刘莹,你的诗又发表了,快来看!”
刘莹听后,马上跑过来一看,还真是自己那首《十八岁》,她捧着报纸吻了一下,高兴劲儿溢于言表。全宿舍的同学都为她高兴,由同学们提议把男生叫过来,开一个小型联欢会。
李晓云说:“这倒是个好主意,还有篇小说是邓雪萍写的,她的小说也发表了,咱们把她也叫过来。”
同学们慌忙去看报纸,果然如此。李晓云叫来了男生和邓雪萍,同学们聚在了一起,这才知道是班上的两位才女的作品发表了,是该庆祝庆祝。他们在一起开了个小型联欢会,很热闹,很开心,两位女主角和大家一起分享着快乐。直到熄灯,他们才散去。
晚上吃过饭,李晓云推着车走出校门,迎面碰上了买书回来的周志远。
“晓云,你去哪啊?”
“我去给王云补课。”
“路上注意安全。”
“好的。”
她骑着车到了王云家,给她讲了所有课程的重点,讲完后,已经八点多了。她和王云告别后,离开她家,往学校骑去。
刚骑出不到二百米左右的距离,突然迎面驶来了一辆卡车,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行人在卡车的前面走着。李晓云看此情形,一拐车把往右骑去,这辆卡车就像喝醉了酒一样,摇摇晃晃向那个中学生撞去。她马上从自行车上下来,把自行车往路上一扔,一把推开了中学生,自己用血肉之躯挡在了卡车面前。只听“啊”地一声,她倒在了血泊之中,司机见状竟开车逃之夭夭了。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不知过了多久,李晓云醒了,病床的周围站着她的父母和同学。周志远握着她的手。
她说:“我这是在哪里啊?”
她的妈妈回答道:“晓云,你这是在医院里,你为了救一名中学生出了车祸,被中学生和她的家人送进了医院,你才刚刚苏醒。”
当她看到自己的身体时,感到有些异样。她猛地揭开被子一看,原来右腿已经被高位截肢了。她失声痛哭起来,昨天还是一个活蹦乱跳的正常人,今天却被高位截肢了,这是谁都不能相信的事实。
她哭着问妈妈:“妈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你被卡车撞了以后,等中学生联系到她的家人,被送到医院时,右腿粉碎性骨折,失血过多,经过确诊,你的右腿最终保不住了,必须马上手术。”
她这才如梦初醒,这突如其来的打击,使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现实。
周志远说:“阿姨,能让我和她单独谈谈吗?”
她的父母和同学们走出了病房。
“晓云,你虽然变成了这个样子,但是也不能就此消沉下去,要振作起来。我会和你一起承担一切的。”
她的眼里闪着泪花,猛的扑到了他怀里,觉得他的胸膛是那么的宽广,是那么的温暖。
她轻唤了一声:“志远。”她又突然从他的怀里挣脱了出来,他不解的望着她,“志远,我不能连累你,班上的好女孩儿很多,忘记我吧,天涯何处无芳草?”
“不,你就是我心中的太阳,你就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如果失去你,生活中将没有阳光、没有鲜花,你叫我一个人可怎么生活呢?”
听完他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她不禁又抱住了他,此情此景让病房中的人都为之动容。
他说:“别哭了,我明天再来看你。”
她终于破涕为笑了。
他走出病房,对屋外的人说:“没事了,都回去吧。她会好起来的。”
同学们一行走出了医院,回到了学校。
张天宇说:“一定要把肇事者找到,承担法律责任。”
周志远听后点点头,泪水悄然而下。
“志远,我们也很难过,你要多开导她,别哭了。”
周志远擦干眼泪,眼圈红红的,大家安慰了他几句,就休息了。
第二天晚上,张天宇和周志远吃完饭一同去看李晓云。
走进病房,她正在看英语,张天宇走过去说:“能自学吗?要不要帮忙。”
她说:“你们来了,快坐啊!”
周志远说:“我们是来给你补课的。”
课程讲解完,张天宇走了。
她无不感触的说:“真应该好好谢谢他!”
她的眼中忽然涌起了一串串的泪花,她哭了……
“好好的,怎么又哭了?”
她说:“我成了这个样子,一度曾想到死。你让我以后怎么去工作和生活呢?我这个人还值得你爱吗?”
几句话说得他的心都要碎了。
“别难过,我爱的是你这个人,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爱你!”
他把她紧紧搂在怀里,摸着她的鬓发说:“亲爱的,我走了。”
他站起身形走出病房,踏上了归途。
过了几天,王云来上课了。当她知道李晓云为救人致残的时候,心里很难过。她和同学们一起来看望李晓云,同来的还有林老师。方卉送给她一束康乃馨,祝她早日康复,希望她能早日回到学校上课,这使她非常感动。
林老师说:“晓云,你要坚强些,典子没有胳膊不是照样顽强地活了下来;张海迪她是一个1/3躯体残疾的人,她努力进取,最终拿到了大学文凭;海伦·凯勒是一个既聋哑又双目失明的姑娘,她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位著名作家。你要学习她们,争取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听了林老师的话,她渐渐的树立起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太阳快要落山了,同学们相伴着回去了。
那位被李晓云救了的中学生,她叫李玫,是首师大附中高一的学生,出事的当晚,她和同学们在学校排练校庆的节目,排练结束后,从学校返回家中。谁料在归家的路上遇到了酒后驾车的司机,不是李晓云救了她,她的生命将就此终结。
李玫的爸爸李海波是一位海军,妈妈张若昕是工商银行公主坟之行的财务部经理,夫妻俩被李晓云的善举所感动。如果不是李晓云,那么他们就会有丧女之痛,是晓云给了自己女儿第二次生命。
李玫虽然只有十六岁,但是个子不矮,高挑的身材,落落大方的举止,让人一接触就喜欢。李玫和李晓云都姓李,巧了,两姐妹在一起相处没有丝毫的陌生感,犹如亲姐妹一样。李玫经历了此事后,更显稳重,她加了晓云的微信,平时对这个大姐姐嘘寒问暖,学业不忙的时候,就和晓云通视频电话询问身体的情况。她们姐俩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越来越有默契。
自从李晓云为救李玫出了车祸,她和爸爸妈妈经常来医院看望晓云,不是送来营养品,就是送来亲手烹饪的滋补汤,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晓云克服车祸晓带来的生活困难。
今天是星期六,上午李玫一家人又一起来到医院看望李晓云。李玫给晓云送来了一盆绿萝,病房里平添了些许绿色,显得生机盎然,平时看看绿色植物,对眼睛和心情都有好处。
姐俩在病房里随意的聊着,李玫说:“晓云姐,最近身体状况还好吗?”
“挺好的,心情也比刚入院的时候好了很多。感谢老师和同学们以及你们一家人对我的帮助和鼓励,我未来的人生路还很长,会调整好心态,走出阴霾,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姐,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我的生命都是您给的,我们一家人对您照顾也是应该的。您别想那么多,眼下最关键的就是养好身体,早日重返校园。”
“晓云,我们家李玫对你心生敬佩。她说你品学兼优,文采又好,人品出众,还长得文雅清秀,性格温柔贤淑,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位好姐姐。”妈妈张若昕说。
“阿姨,您过奖了。我和李玫前世有缘,才有了我们今日的邂逅,相逢是首歌,演奏出七彩的音符。李玫就像我的亲妹妹一样,这辈子和您一家人就这样相处下去了。”
爸爸李海波说:“晓云,我们一家人能够遇到你,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以后我们就是一家人。咱们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就给叔叔打电话,我们帮你去处理。”
“叔叔您太客气了,感谢叔叔阿姨对我的厚爱……”
话说到此,晓云满含热泪,面对这么多人对她的关心和爱护,她又有什么理由不振作起来,面对即将完成的学业和今后的工作生活呢?
同屋的病人们知道李晓云是为了救李玫才被高位截肢的,都对她的善举表示赞许,对这位年轻姑娘今后的工作和生活给予期望,祝福她出院后一切顺利。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石瑛,北京人,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喜欢文学,在文学中陶冶情操,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用文字记录下来,用相机拍摄下来。爱好文学、体育、戏曲、曲艺、摄影。现任《冬歌文苑》主编。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