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老家规”中有学问

“老家规”中有学问

袁福成||江苏

如果您在网上搜索一下“老家规”,立马会蹦出若干链接。在网上经常现身的“老家规”共有三十余条,成于何时、何地,出自何家、何人已无据可考。乍看上去,其内容并未涉及远大志向、家国情怀,说的都是居家日常生活中必做的“小事”。无非是要求家庭成员站应有“站相“”,站不倚门,不许弯腰弓背(罗着锅),不许撸袖管,不许挽裤腿,不许斜楞眼;坐应有"坐相",不许叉着腿,不许抖落腿;吃应有"吃相",不准用筷子或勺敲碗,不许揽菜碟,不许过盘中线夹菜,不许满盘子挑菜,不许吧嗒嘴或吃饭出声,不许在长辈和主人之先动筷子,不许咬筷子或嘬牙花;说应有“说相”,不许高声说话,不许当众喳呼,不许说瞎话(扯谎);还要做到长幼有序,出入有规,和长辈说话要用尊称,等长辈落座后才能入座,出门前、回家后以及饭前饭后都要主动和长辈打招呼,给客人倒酒、倒茶不许将壶嘴对着客人,倒茶斟酒不许倒得太满,作客时不许坐主人家的床铺,不许进无人的房间……仔细品读,三十余条“老家规”中,没有任何虚话、空话,全是真话、实话,要求明确,简洁具体,可操作性强。掩卷细思,更觉得“老家规”真的不老,放在当下仍非常适用,老家规中所涉件件“小事”真的不小,老话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要治国、平天下,先得从修身、齐家的件件“小事”做起。因此,“老家规”里包含了大学问。

人们常说,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把家规和党纪、国法相提并论,可见家规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依纪管党,党方能风清气正;依法治国,国方能秩序井然;依规治家,家才能和谐温馨。党不可一日无纪,国不可一日无法,家不可一日无规。党纪、国法、家规,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追求社会的文明进步、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家庭的和谐安宁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党是国之魂,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修身、齐家,要用家规来约束。治国、平天下,要用党纪、国法去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加强,党纪党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正在日臻完善。但令人遗憾的是,全社会成员可用于修身、齐家的家规建设却日渐式微。人们常常纳闷,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当下,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花了大力气,下了苦功夫,但效果总不尽如人意。不少社会成员似乎人心不古,社会风气常常饱受诟病。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传统家规的缺失、家教的缺位应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取决于每一个社会成员良好思想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是否养成,取决于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高低。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必须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教育这三大支柱的协同作用。如果家教缺失和家规缺位,教育便形成了“跛足”,“跛足”的教育怎能培养出素质健全之人?无论学校、社会教育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家庭教育始终是无法取代的。家庭是人一生成长和进步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和终身的老师,良好的家教家风以及家长们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良好行为习惯,有许多就是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逐步养成的。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表现,无不打上居家行为习惯的烙印。个人社会行为习惯的优劣,直接反映出一个家庭家教素养的高低。当普遍缺少良好家风熏陶和家教素养的孩子走向社会,就必然导致全社会公德素养总体水平的下降。

一个人的家教素养的高低,居家生活时,事关一个家庭是否完美幸福;步入社会中,事关全社会风气的好坏;走向世界后,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形象的优劣。科学完善的家规,既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家庭所有成员居家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基础性内容。新中国建立之后,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家庭小型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传统大家庭的渐渐解体,传统家庭教育对家庭成员的正面影响也渐渐减弱,用以约束全体家庭成员的“老家规”也悄然退出历史舞台。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后,独生子女家庭逐步占了主导地位,家族和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传统的三代或四代同堂,一长多子、多孙的“金字塔”式的家庭结构,逐步被“四二一”式的倒金字塔形态所取代。传统大家庭,一般唯德高望重的长辈马首是瞻,现代小家庭,独生子女倒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家庭结构的颠覆性改变,传统家庭中家长的权威性、家规的约束性和家教的影响力也随之大大降低。从小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如果家教素养不高,走向社会后则表现为社会公德素养偏低,基础不牢,必然会地动山摇。过去,人们常常错误地把不良社会风气的存在归咎于改革开放,甚至认为这是改革开放必须付出的某种“代价或学费”。殊不知,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选择,闭关锁国是永远没有出路的。问题恰恰在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家庭结构的根本改变,人们不应将社会风气中存在的问题胡乱归因,应该看到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确存在诸多“短板”,应该从当下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去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家庭教育的新情况、新思路、新模式、新对策和新经验,要让年轻一代的家长们重新认识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成人成才、对于家庭的和谐幸福、对于社会的文明进步的基础性重要作用,在继承和发扬我国优良家教传统的基础上,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改革创新,通过制定完善的居家规范,培养良好的家风,为社会风气的根本改变夯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之下,大力倡导所有家长去践行、研究、完善老家规,就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从这个维度上看,老家规里不仅藏着大学问,更藏着大乾坤!

插图/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袁福成,江苏建湖人,公务员,文学爱好者和初学者,退休后撰写的多篇文学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少年说‖亚亚(102):家教

    中国向来拥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的祖先也早已在我们的心中烙上了"礼仪"两字,祖先们把那些礼仪书写于纸上,一代代传了下去,这就是家教. 有一些家教流传千古,并 ...

  • 家风立世需铭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等关于家风家教家训的话语,阐释家风家教家训.富贵传家不过三代,道德传家则可十代以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基在 ...

  • 家教 家风 家规 家训

    家教: 励志上进的教育 注:博学通览,学无止境,多多益善 修身养德的训诫 注:修身必使其身心处于清静无为境界,然后通过自强不息地学习,升华对天时地利社会物候能够做出正确的认识与判断,形成各自独特的见解 ...

  •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就有家规. 但如今,懂得人却越来越少了.那些曾流传下来的家规,既是教养,亦是礼仪,对人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 家教.家 ...

  •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 这就是教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时代怎么变迁,有些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不能丢.这些老规矩,你还记得多少? 01 吃鱼不能说"翻". 翻鱼和翻船同音.应该把鱼从头开始倒转一 ...

  •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如今,这些生活中的老规矩,懂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可这些老规矩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 1.不许掳袖管儿: 2.不许挽裤腿儿: 3.不许抖落腿儿: 4.不许斜楞眼儿: 5.不许叉着腿儿: 6.不许搅菜碟儿 ...

  •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绝不能失传!(建议永久收藏)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就有家规. 但如今,懂得人却越来越少了.那些曾流传下来的家规,既是教养,亦是礼仪,对人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 家教.家 ...

  • 老物件中有老灵魂

    解放初期"琢玉"全过程 点击下方观看珍贵视频 中国家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到明代开始形成独特格式,因而被后人称为明式家具.明式家具是汉族家具文化风格的代表,装饰精微,雕饰精美, ...

  •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图文】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如今,这些生活中的老规矩,懂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可这些老规矩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 1.不许掳袖管儿: 2.不许挽裤腿儿: 3.不许抖落腿儿: 4.不许斜楞眼儿: 5. ...

  • 我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我国最全的老家规(这就是教养)!

  •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

  • 中国最全的老家规

    对中国人来说,有家的地方就有家规. 但如今,懂得人却越来越少了.那些曾流传下来的家规,既是教养,亦是礼仪,对人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 家教.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