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历史,为你讲述洪式太极拳的前世今生(一)

还太极之本色 传洪式之精髓 正阴阳之理法 分混沌之清浊

(本文转自:洪式太极网  原文有讲课音频  可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

(根据李驻军老师讲课音频整理)

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洪式太极拳学会微学堂。我们的课程现在开始讲了,请大家按照助手的要求保持咱们群里面的安静。

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是:“追溯历史,为你讲述洪式太极拳的前世今生。”在正式讲课之前,我想谈一个问题:就是学术流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任何一门成熟学术都会形成不同的流派,换句话说,流派的产生是学术的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何为流派呢?学术流派是由学派与流派的泛称,大多并无严格的区别,直到这些年才有了不同的看法。

其实,它们之间既有密切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辞海对学派的解释是这样说的: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所谓学说是指学术中自成体系的理论与见解。如同中医的各家学说。但同一学说之中,由于观点不一,又形成了不同的派别。春秋战国,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把当时的学派概括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和阴阳家等,这就是流,他们在传承过程中又出现了不同的派。

在太极拳发展的漫漫长河中,太极拳学术流派的缘起、流长和派广,为其注入广博的力量和不息的源泉。“承接武学薪火、传承太极衣钵”这样的理念,我觉得是我们太极学术流派所应倡导的。武学流派,是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系统的独特学术理论或学术主张,有清晰的学术传承脉络和一定历史影响与公认度的学术派别,也是中国武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和水平的产物,是在长期的学术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由于学术的传承与发展情况不同,后世研究者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认识各异,以及约定俗成的影响。学派的划分,众说不一,学界对学术划分的标准认定也不完全一致。综合近些年来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对流派的划分标准来进行界定。第一、首先要有系统而相对稳定的学术思想,即同一学派的不同的拳家具有大致相同的目标、观点和方法,由相同或相似的学术研究中心形成系统完整的学术思想;第二、有明确的传承体系或学术群体,学派必须有明确的师承体系或学术体系,以实现学术思想的传承;第三、有可供研究的著作传世,著作是学术流派得以继承和发展之所本,是其影响学术后世的载体,也是后世研究学术思想的必由之路。

那么,根据刚才所讲的这么几个标准,接下来我们就切入今天上课的主题——洪式太极拳。那么洪式太极拳是谁创造的呢,相信来到群里面的拳友们都知道是洪均生先生。那么我们要研究一个学术流派,我觉得必须得先了解和研究这个学派的创始人、了解创始人的思想、了解他创拳的过程、了解他个人成长的所有阶段,那么是你对这个学术流派能够进行一个深入研究和学习的一个必经路程。

太极拳从诞生以来,应该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那么太极拳的形成,从最初的一个初级阶段,因为距离我们太遥远,关于太极拳是由谁创造的,现在还有争议,大家也是各自有各自不同的意见,但是这意见当中呢,都是牵扯他们各自的名利,有地域性的,有人文性的。但是从我们有史料可以研究的来看,所有的太极拳的流派都是直接或间接源自陈氏太极拳,我们今天所练习的洪式太极拳也是从陈式太极拳发展而来的。洪式太极拳的创始人洪均生先生是1930年在北京的时候跟随陈发科先生学习陈式太极拳,当时先生在学拳之前,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也是因为一些机缘巧合,先学习了一段时间吴式太极拳。后来,他们一起练拳的那些拳友,还有一位老师,在北京《小实报》上看到杨小楼先生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以后,又能够重返舞台进行唱戏。这时候,他们就邀请了陈发科先生来进行观摩练习,后来他们又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洪先生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十五年。

任何一个学术流派,它的形成、发展以及它的未来,都是大概经过这么几个阶段,洪式太极拳也不例外。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是从这三点来进行讲:洪式太极拳的诞生;洪式太极拳的风格特点;洪式太极拳的主要理论和技术以及在传播发展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有当下洪式太极拳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去解决。

说到洪先生呢,我觉得有必要先把洪先生的身世为大家讲一下,因为一个人的身世,他的出身、他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他的学术的风格,在咱们所看到的很多宣传资料当中,都说洪先生是河南禹县人,其实他真正的祖籍是浙江宁波鄞县杨家桥,是南方浙江人。洪先生的爷爷,是在清代的时候咸丰年间,带领全家到山东兖州来投亲。当时,是做幕僚,后来,他爷爷又去参加科举考试,分到河南,在汤阴、宝丰、鲁山、商丘还有禹县这几个地方做官。但是后来洪先生的爷爷因为得罪了当时的河南道台,就自己辞职回到了禹州。因为觉得禹州民风比较淳朴,就在那地方买了地,然后开了一些商铺做生意。洪先生爷爷在禹州,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乡下口碑是非常好的。我不知道我们群里面这些听课的拳友有没有看过一个小说《白朗起义》,白朗是清末时候的一个农民起义首领,后来官方就称作匪。他当时率领部队攻破禹州的时候就跟他的部下讲,城里的这些官员富商皆可杀,唯独老洪家不能动。通过这样一句话,他刚好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洪先生家门口,他们家人听到,因为洪先生的爷爷,他的为人是多么的好,是多么义气,因为他总是经常救济别人。这是洪先生的爷爷那个时候,后来洪先生的父亲呢,也是自幼读书,而且无论诗词歌赋,包括他的书法,都是非常好。

洪均生先生与其父洪宝寿先生

洪宝寿先生署名墨盒

我在写洪先生相关的一些历史史料,在网上搜到洪先生父亲的署名墨盒作品,当时在网上拍卖。我联系到持有者,但是他已经出手了,我让他帮着联系买家,最终也没有买到。现在呢,我把洪老爷子的作品发到群里大家看一下,希望你们谁将来看到以后可以收藏,无论多贵,我觉得都有收藏价值。而且,他的书法作品的价值也非常高,也是很少见的。

我发给大家看的目的是让大家了解一下洪先生他的出身、他的爷爷、他的父亲都是有知识有文化有较高修养的人。洪先生的父亲的名字刚才已经用文字发过去了,名宝寿字梦松。洪先生的父亲,后来在法部,原名刑部充当主事。后来,洪先生的奶奶也是鼓励他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以后,又分发到河南。当时,河南的巡抚田文烈比较喜欢洪先生父亲的这种品学,留他做秘书。洪先生的爸爸在河南做官期间,依然还是做了洪先生爷爷所做官的那几个县,后来又到了农商部和华威银行,那都是在北洋政府时期了。洪先生的父亲一直在做官,从清朝到北洋政府。

我们接下来再说一下洪先生,洪先生是一个老生子。自从出生以后就一直体弱多病,可以说终日以药为食,大家对他都挺忧虑的,经常给他求医,也就是因为就这一个儿子,所以说在家里面大家都很喜欢、都比较娇惯,把它当做一个女孩子来养。因为我们在农村都知道,凡是男孩当女孩养,或者是叫其他名字是为了让他能够生命长久、不出什么意外。

洪先生晚年送给弟子的书法作品

洪先生当时除了读私塾之外,还读了现代的学堂,那时叫洋学堂,但是他读到初中都没有毕业就辍学了。当时洪先生的身体比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锻炼少,读书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是2006年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的时候,文章的名字是《功臻化境本亦少,敢破樊篱有几人》。文章里面我曾经用一句话来概括洪先生的拳学人生阶段,就是:“由学拳健身走向专业研拳之路。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的命运。洪先生由一个体弱多病的“药罐子”到一代名师,是他最初所没有想到的,这是偶然机会的赐予,更是他把握机会,并树立远大理想的见证。”

洪先生在跟随陈发科先生学拳的十五年间,一直在陈发科先生身边,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在学习的时候,有他自己的一些学习方法。从最初,那些学拳的师兄弟他们有工作,而洪先生没有工作啊,所以说他在时间上都不着急。那时候,洪先生就等着发科先生教他们,一个人教上三遍的话,洪先生就去在那看,他是先从身体的部位,眼身步手。等那些人都上班的时候,洪先生基本上就把拳都能记下来了,所以说他在学习的时候相对就比较快,这就是洪先生学拳的方法,我今天这样讲出来,以供大家去参考。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还提出了六多的思路,他也是根据他自己学拳的历程和教学的一个过程,“多听、多看、多想、多练、多改、多试验”。那么我刚才讲的洪先生学拳的这种方式方法其实就是一个“多听、多看、多想、多练、多改、多实验”的一个过程。

洪先生在北京学拳期间,曾经有一次他外出的时候,刚好看到一个老先生在那教拳。那时候年轻,也是出于好奇,过去跟老先生请教一下推手,后来和别人搭手以后,老先生就站不住了,但是洪先生没让别人难堪。他就问洪先生:“你师父是谁?”他就说他师父是陈发科老先生。那个人就送他一本书,表示对洪先生功夫的夸赞,同时,也对陈发科老先生能教出这么好的学生表示一种羡慕。洪先生自己说当时接到那本书,看到那个作者的名字的时候他在想,要是早知道老先生是谁,可能他自己就不敢和老先生去推手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练拳不在于早晚,而在于你是否获得了正确的练习方法,是否达到了这种水平。

在北京学拳的这些时间中,洪先生是见证了陈发科老先生他练拳和人交流的点点滴滴。所以说在后来洪先生书当中写出了他的《学拳回忆录》。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市面上,包括网络上看到的介绍陈发科老先生事迹的文字几乎都是来自洪先生的著作当中,包括洪先生的讲述。好啦,我讲的这个阶段,就是告诉大家我们洪式太极拳是源自陈式太极拳。

接下来我再讲述洪式太极拳的诞生孕育的过程。因为日本侵华战争北京沦陷,整个大的环境都不太好,后来洪先生,就从北京到了济南,也是找亲戚,去谋生。

洪均生先生同济南的武术家们

他从1945年来到济南。在济南洪先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这些朋友当中,有练形意拳的,有练八极拳的,有练八卦掌的,还有一位练习少林缠丝和燕青捶的老先生。洪先生和这些拳派的交流,也是对他形成洪式太极拳的风格有很大的帮助和启发。

1956年,洪先生的第一任夫人去世,当时他的心情也不好,然后他还有离开北京十多年。后来他就给陈发科老先生写了封信,当时洪先生的姐姐也在北京,这样的话他就去北京探一下亲,同时也是散散心,也将自己十多年来离开老师后拳法的练习情况,向发科公来做一个汇报。1956年的二月份洪先生到达北京,一直在北京住到六月份,将近四个月的时间。

这四个月的时间呢,洪先生和他的师父,就是发科公,每天都是在讲拳和试验当中去度过。在洪先生的回忆录(自传)里面曾经写过那么一段:“师娘说她一听发出去的声音就知道是均生”。然后老太太又讲了,她的判别的方式,有些人出去的那个声音,扑通、扑通或者像下饺子一样。洪先生每次发出去,他都比较稳,而没有像其他的学生一样摔倒。或者一下发放出去以后跌倒在地,当时发科先生就很感慨,对洪先生说我教拳这么久,能化了我劲力的人,就你一个。同时呢,又叮嘱洪先生,不要止步,还要认真下工夫去练。

在北京期间,洪先生主要是对推手和拳里面每一招一式的作用进行了学习印证。在这个过程当中的洪先生就萌发了一个想法,当时他就对陈发科先生说:“老师我回去以后,我能不能把咱们教的用法,融到拳里面就是练和用结合起来。因为过去大家都知道,处于多方面的原因,练和用是分开的、是脱节的。

老师教了招式,你练熟悉了后,老师要去观察学生人品怎么样,你是不是比较好强或人品差的,老师估计都不会再讲用法。这样一个是保证这拳没有传给那种品质差的人将来在社会上为非作歹。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武术前辈他有保守的思想,这都很正常的。当时,洪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以后,发科先生就说:“中!”这是河南的说话的那种方式,就是“可以”的意思,也就这么一个中字,也就体现了发科公的胸怀,虽然他是一个老农,没有文化,但是他是一个非常宽厚的人,在思想上是非常开放的。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