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所了解的孔子(下)

我所了解的孔子(下)

艾平||湖南

四、为官五载难酬志

孔子并不排斥自己在适当的时候出来做官。事实上,他一向认为匡扶社稷、造福苍生理应成为读书人的使命。况且他也并非政治素人,早年曾在季氏手下任过小吏,管过粮仓和畜牧业,政绩还可以。而后鲁国发生内战,鲁昭公战败流亡到齐国(最终死于齐国干侯)。彼时35岁的他曾在齐国避难,还当过齐卿高昭子的家臣。他多次接受过齐景公、鲁昭公的问政,每次都对答如流,“客户”评价满分。因此,就资历和能力而言,孔子从政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么,为何夫子迟迟未能步入仕途呢?这或许与当时的政治版图和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周朝存续800年,是我国历史上时间跨度最长的朝代,周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王室衰弱诸侯争霸战祸连年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政局不稳,当官也充满着“朝不保夕”的变数。与其去凑前途未卜的热闹,毌宁继续做他的老师来得可靠。再说,孔子对“家臣掌政”的政治生态也不太感冒。

然而,史料告诉我们,孔子最终还是出来做官了。问题就来了——究竟是什么诱因让孔老师改变了初衷呢?让我们翻阅《论语·阳货第十七》这节中的一段话,话里藏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阳货希望孔子去拜会他,孔子懒得去,他就给孔子送来一只烧猪。孔子趁阳货不在家时去回谢,没料到俩人正好在路上碰了面。阳货对孔子说:“孔丘,你快过来!我有话对你说。”阳货接着说:“具备卓越才干,却让国家陷入困境,这样可以称作贤人吗?我会说不可以。喜欢从政做官却屡次错过机会,这样可以称作明智吗?我会说不可以。光阴似箭,时间是不会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会去做官的。”

故事中的阳货与前文提及的阳虎,其实是同一个人。阳货,名虎,字货,鲁国最有权势的大夫季孙氏府上的总管,也是“家臣掌政”的代表性人物。孔子眼里容不得沙子,对阳虎这号“乱臣贼子”的货色深恶痛切,平时都不怎么爱搭理他。而阳虎假季氏之威颐指气使目中无人,所以,他才敢对鼎鼎大名的孔子直呼其名。阳虎虽然粗鲁,但他后面的几句话还是深深触动了孔子。这一年,孔子49岁。

两年之后,孔子终于做官了。这一次,他不再是家臣,而是由鲁君亲自任命,直接服务于国家。鲁定公七年任中都宰,也就是中都县的县长。仅仅一年时间,中都县成为鲁国的模范县。孔子为该县量身订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引得各地官员纷纷前来参访学习。翌年,孔子荣升小司空,“空”指洞穴,司空是负责挖穴建房的政府部门的行政首长,大抵相当于现今的住建部部长,小司空亦即该部门的次官或副职。由于任内工作出色,又被擢升为司寇,位列大夫(正部级),负责监管国家治安,类似于当今的公安部部长。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升任大司寇,摄相事(副宰相)。夫子就是夫子,当官也当出了一般人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度。

孔子为官五年,最终还是黯然出局。这是因为他雷厉风行的改革,冲撞到权贵的核心利益而遭到疯狂反扑。在当时的鲁国政坛,活跃着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世卿,均为鲁桓公三个儿子的后代,三家“土豪”轮流坐庄把持朝政(史称三桓)。他们三家任何一个出来在城墙上跺一脚,估计鲁都的地面上怎么也得战抖三天,连国君都得看他们的脸色行事。为了打击和削弱三桓的势力和影响,并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扫清障碍,孔子的建言一度被鲁定公采纳,决定对三桓采取墮三都的强制措施,即拆毁三桓超过鲁君规制的城堡。谁知起始轰轰烈烈的墮三都,最后却成了无法收场的“烂尾工程”。这下捅了马蜂窝,麻烦可大了!孔子还是太天真,三桓的势力历经几代的苦心经营,早已是树大根深,其中的盘根错节岂是区区几个人能撼动的?说白了,三桓想整鲁君易于反掌,鲁昭公就是先例。鲁定公大概也是因为后怕,关键时刻掉链子,打起了退堂鼓。想想看,挥出的拳头砸在坚硬的铠甲上,非但不能打垮对手,反而有很大的可能伤及自身。孔子冷静客观地分析了自己所面临的困局:一方面开罪了三桓,三桓势必会给自己穿小鞋上眼药,从而导致自己日后的政策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捅了那么大的篓子还得由鲁定公背锅,替自已善后擦屁股,再想赢得他的信任近乎不可能。都到了这步田地,如果你还不知死活赖在官位上不走,人家肯定会把你嫌成臭狗屎。

五、周游列国多劫难

辞官之后年逾55岁的孔子该干些什么而又能干些什么呢?对此,当事人似乎早就胸有成竹。孔子认为,鲁国是一个夹在齐国与楚国两大国之间的小国,本身天地狭窄,回旋余地更小。无论是从政抑或还是经商,他和他的子弟兵都难以施展拳脚。而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不妨师生一起出去走走看看。不过,他脑子很清醒,此番周游列国,并非是驾着马车载着一众“小哥哥”到处去“拉风”,也不图到各国旅游地“打卡”看风景;显然,孔子有着更长远的战略谋划。你想啊,作为那个时代最负盛名的金牌教师,他的入室弟子中就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贡等一批“学霸”和“牛人”,如果总是让他们跟着自己这个半拉老头子混,恐怕会耽误他们的青春,身为老师的他又于心何忍?何不趁着外访与各国政要会面的机会给他们引荐引荐,说不定就能把他们的就业问题给解决喽,此其一;另外,他也没有忘记“发掘人才”这件正经事,看看周边国家有没有值得培养的好苗子,以便网罗进来充实自己的子弟兵队伍,此其二;其三,最重要的还在于,他的儒家理念尤其是治国理政之道需要付诸社会实践,果如此,既可为各国君主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替他们排忧解难,又能丰富、发展乃至完善自己的学术体系,可谓一举多得。

然而,从车队浩浩荡荡驶离鲁国开始,几乎就注定这是一次充满风险的旅程,其间状况不断,冏事一桩接一桩——

第一站到卫国。卫灵公因为得到孔子襄助大喜过望,允诺待遇依照鲁国标准发放,并将其奉为座上宾。没料到只待了十个月,卫灵公就偏信手下馋言频出幺蛾子,孔子担心弟子的人身安全,只得被迫离开。

第二站原本打算去陈国,谁知经过匡邑这个地方出了岔子。孔子的车队遭到匡人伏击,弟子四散奔逃,连他自己也被囚禁五天差点送命。后来才知道,匡人痛恨阳虎,因为阳虎对匡人累欠血债,有人把过路的孔子误认作阳虎。情急之下,孔子只得委派一名弟子去给卫国大夫宁武子做家臣,作为交换条件,由宁武子出面搭救,孔子才得以获释离开匡邑。

第三站郑国。孔子和弟子互相走失,孤身一人的他站在外城的东门。有现场目击者看见灰头土脸疲惫不堪的孔子,将其形容为“丧家之犬”。子贡找到老师后,就把郑人的话如实报告给老师,孔子听了哈哈大笑,自嘲地说:“像,这比喻真像!”

经过前期的诸多不顺,孔子师生渐渐走向安定。他们先后在陈国、蔡国、卫国居住了多年。较为有利的情况是,各国君主都知道孔子领导着一个国际级的“智库”,他们的“支招”在多数场合都很管用。因此,他们愿意给孔子及其学生提供优厚的条件,保障他们在本国衣食无忧。但他们提出的对等要求是,孔子提供的咨询服务必须是排他性的,帮甲国就不能帮乙国,否则协议自行终止。有一年,楚国决定重用孔子,职务和待遇都已谈妥,并且楚国已派出官员准备迎接孔子赴任。消息传出后,陈、蔡、卫等小国一下慌了神,他们心想,楚国得到孔子这样的人杰国力势必越来越强大,而他们这些屑小只会死得很难看。诸王一合计,竟把孔子软禁在陈、卫之间。孔子很有希望的“再度出山”,硬是让他们哥几个联手给搅“黄”了。不过,孔子也并非一无所得,他有一批弟子在卫国、楚国、鲁国等国得到任命,其中冉求被季氏接班人聘为总管。冉求(也称冉有),字伯牛,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名列“政事”科第一名,并且多才多艺。早年他在季氏府做家臣的时候,做过许多让老师不开心的事,孔子多次在公开场合对冉求提出过严厉批评,明令其他弟子不得和冉求来往。冉求乃是极精明的人,他知道老师只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一直以来对自己都很欣赏。冉求改过自新后,反而跟老师更亲近了。孔子出游时也带上了冉求。冉求再回季府任最高长官,也得到了孔子的同意和祝福(冉求上任后,政绩突出,把鲁国的吏治水平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此系后话)。除了参政议政,孔子师生仍未荒废儒家学问,师生之间的许多对话在《论语》里都有精彩的呈现。

从55岁出游,到68岁打道回府,孔子周游列国持续了十三年。

六、一生跌宕写传奇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回到阔别已久的故国。没过几天开心日子,儿子孔鲤就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一夜之间他苍老了许多。转年颜渊(也称颜回)因病早逝。大弟子颜渊可是孔子的心头肉,徳行学问均无可挑剔。他曾经无数次地计划过要把儒家这身衣钵传给这位高足。而颜渊毫无预兆的离开,如同五雷轰顶,瞬间让他老泪纵横、痛哭失声,顿感整个人都被掏空,无异于一具行尸走肉。想起在匡邑遭难的那一回,颜渊走散很久才回来,当时他就对颜渊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回答道:“老师尚健在,做学生的怎么敢先死呢?”今颜渊的话言犹在耳,而斯人却已悄然离去。老天爷呀,你简直在要我孔丘的命啊!可是,厄运似乎仍未结束,不久从陈国传来噩耗——另一得意门生子路被人剁成肉酱,死得很惨。

在遭受了一系列暴风骤雨式的打击之后,七十岁的孔子内心渐渐趋于平静。此时的鲁国业已改朝换代。毕竟孔子的地位和资历摆在那儿,因此他仍被鲁哀公聘为顾问,事情不多,薪水不少。加之冉求在朝里罩着,任他是谁,借他十个胆也没人敢去招惹他的老师。除了继续做学问,孔子产生了总结自己一生的想法,这才有了那个流芳百世的极简版的《自传》。自传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现在,且让苟活于今世的一个鼠辈对孔子的自传逐句作一番个性解读吧。

“十五有志于学”——15岁的时候立下宏愿,此生要成为一流的大学者。但孔子因家贫上不起公学,只不过是一个没有文凭的穷教书匠。可以认定,孔子是那个时代的“自考者”,自学成才的典型,他在社会大学拿“学位”拿到手软,从学士硕士博士直到院士,整一个“大满贯”。

“三十而立”——欲立业先成家,30岁之前娶亓官氏为妻,生下孔鲤有了后代:30岁前后成为一代名师,桃李满天下;30岁左右写下《礼运·大同篇》,阐述了自已的政治理想。首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一鸣惊人,接着层层递进:讲信修睦,选贤与能;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最终推导出理想的社会形态-----“大同”世界。尽管这一构想难免带有乌托邦式的空想色彩,但瑕不掩瑜,至今仍有借鉴参考意义。

“ 四十不惑”——40岁的时候精力旺盛,为人处事眼光独到,绝不被外部世界的一切假象所迷感;40岁的时候,修订经史,儒家思想逐渐走向成熟。

“五十而知天命”——51岁的时候,为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决然出仕为官,短短五年官至大司寇。鲁定公给他定的俸禄是多少?史料披露为粮食六万石,拿到今天来类比,亦属绝对的“高薪族”。夫子近乎以一己之力,从一介布衣起步,“光速”恢复到先祖作为公族应享的尊荣。55岁以后不惧艰险,领着一班弟子门生踏上周游列国的征程,只为践行儒家“兼济天下”的理念。

“六十耳顺”——60岁以后内心宁静,好话坏话都能听进去,并且还能始终做到不偏听偏信,凡事都有自己独立的判断。

“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70岁的人已届暮年,这时侯可以过得很随意,但过往所累积的修为能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自己再怎么也不会做出违法乱纪伤天害理无底线冇觉悟的坏事来。

至于孔子的儒家思想,归结起来就只四个字即“承礼启仁”。什么是“礼”?拿现在的话来解释等同于法制、道德和社会的公序良俗。那“仁”又是指的什么?孔子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克已复礼为仁。“克己”就是自律内省,从向善出发最终达到“至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仁强调的是提高个人修养,努力做好自己。当然,做一个仁者有着极高的要求,“仁者爱人”,“泛众爱而亲仁”,为了捍卫真理和道义,必要时可以“杀身成仁”。所以说,儒家对仁者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一般人难以企及,连孔子都谦称:他自己都够不上仁者的标准。怎么办?孔子给后人找了一条出路:既然做不了仁者,大家就要努力争取成为一名“君子”,因为君子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都能达到的目标。设若两边都靠不拢,对不起,只能把你丟进为人不耻的“小人”堆。这一人格划分理论是孔子的原创,无形之中为后世尤其是读书人上了一道紧箍咒。

2021年是孔子诞生2572年。笔者回望20多年的“追孔”之路,内心波涛翻涌难以自抑。只要须臾闭上眼腈,那个经典的孔子就会从故纸堆里爬起,目光如炬,然后从对面向我走来,他是那么高大,那么伟岸,仿如一座山峰在移动……孔子是中国大地上造就的传奇,他也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良师益友和心灵伙伴。我们学习《论语》,亲近孔子,无非是为自己找到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即使求仁不得仁,也要争取做一个坦坦荡荡的君子。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张爱平,笔名艾平,网名草根痴梦,自由撰稿人;《青年文学家》杂志社理事。散文作品见于全国各地各级报刊及《东方散文》《西部文学家》《品诗》等网络平台,累计超百篇,多次获奖;个人诗集《缤纷四季》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已在文学网站或平台发表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多部(篇);近作短篇小说《闲人刘老八》荣获第四届“张骞文学奖”佳作奖。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他到底走了多远?

    本 文 约 7360 字 阅 读 需 要 18 min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人,说春秋时代是个礼崩乐坏的乱世,当然是对的.但春秋(取通行说法,前770-前476)大约三百年的时间跨度,具体到孔子生活的 ...

  • 《论语》千古薪火依旧传

    来源:海南日报 2021-06-28 10:02 作者:金满楼 近日,<典籍里的中国>推出第五期节目<论语>.说起<论语>,但凡读书人,大概没有不知道.不熟悉的.在 ...

  • 5.11 孔子的实际政治操作能力有多强?

    孔子十五岁而治于学.孔子到三十岁这一年,孔子自己表述叫"三十而立".为什么是在他三十岁左右?季孙氏的家长当时叫季平子,认为孔子还有点小能耐,于是把孔子引为他的家臣.孔子最初给季平子 ...

  • 素说论语:八佾篇(06)

    一原文八佾第三3.0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试解]泰山是鲁国与齐 ...

  • 《史记》中对孔子的记载

    孔子一直被称为孔圣人,那么在孔子被称为孔圣人之前,正史是如何记载孔子的呢?本文介绍下<史记>中对孔子的记载.资料来源:<史记>的<孔子世家>和<鲁周公世家&g ...

  • 孔圣人也会出尔反尔

    孔圣人也会出尔反尔

  • 学习《论语》我们还要知道一些背景

    因为<论语>的每一段都很短,前后连贯性也不是很强,因此想要准确了解每一章节的意义,我们不仅要知道文本本身所表达的意义,还要了解文本背后的时代背景.地理背景.人文背景.政治背景等,只有这样, ...

  • 潘秀兰【散文】回忆我的父亲(下​)

    凉城文苑期待你的关注 美             文             品             读             回忆我的父亲(下) 文//潘秀兰(河北三河)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第 ...

  • 【散文】白林密/油灯下的村庄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油灯下的村庄 白林密 土    坯 坯墙,草顶,木檩木梁,土地面.土坯之间勾缝用的也是水和土和成的泥.1985年之前,乡亲们就地取材,利用自己最 ...

  • 【散文】唐晓君/栎树下的家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网络版 唐晓君 栎树,竟然是著名诗人舒婷笔下的橡树!得知这个迟来的真相,我激动不已.多年来,我竟漠视了她高贵的存在. 我家就被高大的栎树包围着. 栎树是 ...

  • 散文||我的父亲母亲(下)

    5.角色 父母从来没有管过我的学习,母亲说,我上育红班时还不知道什么叫学习,有回考了个零分还高兴得说着,我得分了,得分了,一路跑着拿回家里给她看.结果一看是个鸭蛋,气得她对我好一顿揍.看着我哇哇大哭, ...

  • 【实录】教出散文的层次——统编教材六下《匆匆》课堂实录及点评

    教出散文的层次 --六下第8课<匆匆>课堂实录及点评 执教:陈德兵  点评:王崧舟 [课堂实录] 一.述说自己的感受 师:请大家认真听老师朗读课文.一边听,一边想,这篇散文给你最突出的感受 ...

  • 同题散文*优秀作品*春天来了(下)

    作家新干 春天来了(下) 作家新干线 花海涌蒲坂 作者 :傅晋宏 雨洗过的山野格外清新,蒲坂大地到处是山花烂漫,令人陶醉,到处是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啊!谁也无法阻挡春天的到来!春回大地,地醒天开,来势 ...

  • 【山西】靳赋新丨散文/黄河岸边有我家(下)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靳赋新:1967年生,山西省垣曲县英言乡东河村人,现居北京.爱好旅行,喜欢读书,现居北京,从事电影工作. 黄河岸边有我家(下) 靳赋新 六.走在,狼道上 已不知你让我失去什么 我 ...

  • 散文 ‖ 三岔河口忆旧(下)

    (四) 过了鸟市就是繁华的估衣街,这里商家林立,百业俱全,浓缩了天津商业的名牌老店.过去破产户或家贫者眼下用钱,把好一点的衣服送到当铺里当了,到期没钱赎,成了"死当",当铺就把这些 ...

  • 【大荔文学·散文·田东泉】蓖麻树下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290 蓖麻树下 原创/田冬泉 记忆中的蓖麻好高好大,浓荫如盖,遮天蔽日.小玩伴经常在"蓖麻树"下做迷藏,割猪草,打四角,爬蓖麻树,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