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专辑:“妇女”二字,为什么这样写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祝广大女同胞节日快乐!

然后,祝各位男同胞也跟着同乐!

毛主席曾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显然已经过时,因为如今的广大妇女不仅仅是顶半边天的问题,而是“一手遮天”的现状。

所以,“争取女性权利”这一设立三八妇女国际劳动节的核心初衷,已经不在中国女性讨论范围之内。今天,她们都是知识女性了,讨论的问题是:到底什么样的女性才能算“妇女”?

有的说,结过婚的才叫妇女。

有的说,年满18岁就叫妇女。

那么,答案应该是哪个呢?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搞清楚“妇女”两字的含义。

先说“妇”。

《说文解字》载:“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妇,就是服侍,象形拿着扫帚洒水扫地。

这个解释,听上去似乎有些道理,但是,仔细追究一下,却和“妇”的古文字对不上。

古文字“妇”

看这个妇字,右边的女字,代表分类,这个好理解。

那左边这个,如果说代表的是扫帚,下面三个尖,中间一长横,上面是三斜横,这是怎样的扫帚呢?搜了一圈,没有搜到这样的扫帚。

而且,扫地的扫帚头应该朝地面才对,怎么字里面象扫帚头的那部分是朝上的呢?

因此,这个“妇”字所象形的,绝不是女人扫地那么简单。

那这个字象形的究竟是怎样的内涵呢?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男耕女织”,在古代,男人主要从事耕田的工作,女人主要从事纺织的工作,这个“妇”字,原来和纺织有关。

在南方,人们纺织的主要材料是蚕丝,在整理蚕丝的过程中,有一道重要的工序,叫做“缫丝”。

所谓“缫丝”,就是把蚕茧浸泡在热水当中,把每一个蚕茧里的丝都抽出来,合在一起,然后缠在框架上(缫车)。

再来看古文字“妇”

这个“妇”字,最下面的三叉部分,象形从各个蚕茧中抽出来的丝;中间的一横,象形方便蚕丝走动的搭杆;最上面的部分,象形缠在缫车上的丝线。

妇的本意,即是缫丝。古代从事缫丝工作的,一般是女人,所以,用“妇”来指女人。

然后来说“女”。

来看古文字“女”

有了“男耕女织”的思路,解开这个谜底就比较简单了。

“妇”,象形的是纺织的缫丝环节;那么这个“女”,象形的则是纺织的织布环节。

这个“女”字,中间弯曲的一竖,象形的是布匹;四边的框框,象形的是搭放布匹的织布机架子。

综合以上,“妇女”本意,即是从事纺织工作的人。

那么,只要是能够从事纺织行业的,不论是否结婚,是否满18周岁,都算妇女。

如此看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还真名副其实的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