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远离尘世,独自清净。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竹怀古致,有高格,文人心头之爱。
居室藏竹,自然极幽雅,能得山水清气,涤净俗尘,以竹为友,与竹为邻,竟能带来高质量的生命体验。
古人对竹,可谓有十分敬重。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的《竹里馆》写出清幽绝俗的意境,难以言说。
这些清淡简约的词句读来但觉意境深幽富有禅意而这其中,竹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意象。
竹韵,就是竹赋予自然的那份悠然与淡雅,春来秋去,竹悠悠地生长在深山里,溪水畔,小径旁,山谷中,远离尘世,独自清净。
置身于竹林深处,观赏竹林雅趣,惬意的感觉在心间回荡,涌上淡淡的诗情。
唐朝时,歌颂竹子的诗篇数不胜数,譬如“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萧萧凌雪霜,浓翠异三湘”,
就连杜甫也说“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
幽篁深处,月下竹影,风中竹舞,清响竹露,都是竹的境界。
竹的风致,便是这清净与脱俗,而竹子的笔直、性空、有节,更被视为君子的象征,是千古文人追求的境界。
中国人爱竹,不仅仅爱竹子的清雅澹泊,也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清明一尺,谷雨一丈 ,千百年来,清峻不阿,四季常青 。
青山不可无绿水,古木不可无藤萝 ,野花不可无蜂蝶,江南不可无翠竹 !
院,有竹则不俗,生机盎然,拔节有声,清新馨香、蓬勃茁壮、青翠欲滴。
杜甫如是赞曰:“绿竹半合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雨洗娟娟秀,风吹片片香。但令无剪伐,会见佛云长”。
转自:西风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