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晒有多重要?等晒出这种斑就晚了

  导读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人类的生活作息与日光密切相关。阳光中某些波长的光线(主要是紫外线和可见光)与成人或儿童的皮肤疾病有关,可引起光超敏反应或光毒性反应。其中,光毒性反应是接受超量日光照射后的成人或儿童都会出现的反应。
日晒伤(sunburn)也称为日光性皮炎或晒斑,是皮肤暴露区域在强烈日光照射后出现的急性光毒性反应。以下我们先来看BelibağlıMC报道的一则案例[1]
日晒后出现弥漫性红斑和水疱的满月男婴
这是一个刚出生31天的男婴,个人和家族史无特殊。此次因左侧颞部、左侧颈部皮肤和头皮区域弥漫性红斑,伴水疱和轻度肿胀就诊。皮损面积几乎覆盖了半个头部和左侧面部(大约占全身体表面积的8%),深度为I~II度(图1)。
男婴的左侧颞部、左侧颈部皮肤和头皮区域弥漫性红斑,伴水疱和轻度肿胀[1]
1天前,一时疏忽的母亲曾让男婴在正午时分接受日晒1小时,因此医生考虑诊断为日晒伤。男婴大约是在日晒20小时后就诊,当时有烦躁不安、不停哭闹的表现,但生命体征平稳。
经过静脉补液、止痛、日晒伤区域局部外用盐酸土霉素软膏等治疗后,男婴的症状在1周内逐渐缓解,未遗留并发症。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日晒伤?
日晒伤主要是由皮肤接受超过耐受量的日光(以紫外线为主)照射引起。在美国,成人日晒伤的患病率估计达到37.1%[2]
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57.2%的高中生在过去1年内有过≥1次晒伤(包括户外日晒、室内使用太阳灯等装置),且女性的日晒伤发生率(61.6%)高于男性(52.8%),白人女性发生率(74.8%)高于黑人(13%)[3]
日晒伤皮损[4]
日晒伤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日晒时间和强度。具体而言,Fitzpatrick皮肤分型为Ⅰ~Ⅲ型者(浅肤色或皮肤白皙)、紫外线指数更高(上午10点到下午4点、万里无云的天气、高海拔、近赤道地区、春夏季)、服用某些光敏剂(某些四环素类药物、噻嗪类利尿剂、磺胺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维甲酸等)可能增加日晒伤的风险[4]
其中,肤色与日晒伤密切相关。肤色越浅的人群,越容易发生日晒伤。对于浅色皮肤的儿童,暴露于紫外线下10~15分钟内即可能导致日晒伤[5]
此外,经常使用日光浴、参加体育活动、酗酒和超重的人也更易发生日晒伤。由于皮肤黑色素较少、皮肤角质层和真皮乳头层更薄,婴儿对紫外线更为敏感,因此也容易发生日晒伤[1]
儿童日晒伤有哪些表现?
在日晒后1~24小时内,儿童将出现相应皮肤表现,72小时内达到高峰(通常在12~24小时之间)。晒伤引起的疼痛通常于晒伤后6~48小时内最为剧烈[5-6]
轻度日晒伤:局部红肿[6]
儿童日晒伤的程度轻重不一,日晒伤的严重程度可参照烫伤/烧伤深度的分级标准,具体的皮肤受累深度及其表现如下表所示。
简单而言,儿童日晒伤后,轻微者(I度)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弥漫性红斑,后者与皮肤受损后血流增加有关。随后红斑消退、脱屑,可能遗留色素沉着。严重者(II度为主)则表现为水疱、水肿,水疱可破裂结痂。
严重日晒伤:水疱[6]
儿童日晒伤有哪些风险?
日晒伤通常只引起局部暴露部位的疼痛性红斑或水疱,但当受累区域较为广泛时,儿童也可能出现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心动过速甚至脱水、休克等全身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否发生日晒伤,过度的紫外线照射是有害的。长期紫外线暴露可能导致皮肤过早老化,也可能增加白内障、黄斑变性和角膜损伤的风险。
皮肤晒黑本身已经提示皮肤受到紫外线的损害,晒黑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时将继续受损。此外,日晒伤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继发感染、永久性色素沉着和皮肤癌风险增加。
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间歇性暴露于紫外线照射后出现日晒伤是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的危险因素。青少年时期发生≥5次严重日晒伤的人群发生黑色素瘤的风险高达2倍。每十年中有5次日晒伤史的患者患黑色素瘤的风险高达3倍左右[7-8]
根据美国统计的数据,青年、儿童和青少年发生日晒伤后前往急诊就医的频率更高,18岁以下的男性和18~29岁的女性急诊就医次数最多、医疗费用最高[2]
美国各年龄段人群因日晒伤急诊就医的次数(条形)与相关预计费用(曲线)[2]
儿童日晒伤该如何防治?
大多数日晒伤较为轻微,可自行痊愈,无需进一步干预。患儿应注意防晒,以免皮肤进一步受损,适当喝水以避免脱水。
对于晒伤区域,可每日进行3~4次冷湿敷,或局部涂抹乳霜(如芦荟凝胶)来减轻疼痛。如果这样做后,孩子还是疼痛,可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5-10mg/kg)止痛。
芦荟凝胶大家自行在网上购买就好,选择无香精,防腐剂少的就好,配方里面,如果第一位就是芦荟,那说明芦荟含量最高。
如果不知道怎么买,搜索出来牌子后,到美丽修行这个APP里面去查下,会显示出成分和安全分,安全分里面能看到是否有香精等对孩子不好的成分,如下图所示。
对于晒伤起水泡,是保留还是挑破,目前还是保留的建议占上风,所以,注意该部位的无菌纱布等敷料覆盖,破裂的水泡应给与温水清洁,无菌敷料覆盖,可以使用盐水纱布,也可以使用水凝胶敷料,必要时外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对于更严重日晒伤,比如水泡区域广泛,或者孩子有严重疼痛和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需要就医治疗。不建议擅自使用各种家庭备用/非处方类晒伤或烫伤药膏或喷剂。另外,应避免使用可能刺激儿童皮肤的含有局部麻醉剂的非处方药。
实际上,日晒伤是一种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疾病。减少儿童的日晒时间,尤其是尽可能减少儿童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外出,需要户外活动时应注意寻找阴凉之处,可以戴太阳眼睛、穿着深色的防晒衣物(长袖衬衫、长裤或长裙,但应注意衣物并不能完全防晒),选择能够遮盖头皮、面部、耳部、两侧颈部的宽檐帽(约10 cm)。
选择合适的防晒帽:左侧类型的防晒效果不足,右侧类型可以有利于更好地防晒[5]
户外活动前15分钟注意涂抹足量适用于儿童、防晒系数≥30的防水防晒霜(以及具有防晒功能的润唇膏),使用前注意查阅有效日期,日晒2小时后、游泳或出汗后应重新涂抹防晒霜[5]
此外,对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尽可能避免阳光直射。对于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应通过上述涂防晒霜、戴防晒帽等方式进行防晒[8]
值得注意的是,阴天或阴霾天仍存在紫外线照射,因此同样需要采取相应防晒措施。不建议使用晒黑床或太阳灯等装置来晒黑儿童的皮肤,这些装置产生的皮肤损伤与日光相似。
总结:
综上所述,日晒伤是一种主要由紫外线照射导致的儿童常见急性光毒性反应,以局部皮肤暴露区域疼痛性弥漫性红斑、水疱为主要表现,可能出现继发感染、永久性色素沉着和皮肤癌(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风险增加。晒黑本身已经提示皮肤受损,晒黑的皮肤暴露在紫外线下时将继续受损。
日晒伤是一种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皮肤病。尽可能避免在紫外线强度最大的时间段外出、于阴凉之处进行户外活动、戴防晒帽、涂防晒霜等措施是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措施。
日晒伤的治疗上以局部冷湿敷、观察、止痛、抗炎等治疗为主,但出现严重日晒伤、全身症状或并发症时应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1]BelibağlıMC.Sunburn ina Premobile Child due to Neglect:A Case Report.General Med(2013)1:115.doi:10.4172/2327-5146.1000115
[2]Guy GP Jr,Berkowitz Z,Watson M.EstimatedCost of Sunburn-Associated Visits to US Hospital Emergency Departments.JAMA Dermatol.2017;153(1):90-92.doi:10.1001/jamadermatol.2016.4231
[3]Kann L,McManus T,Harris WA,et al.Youth RiskBehavior Surveillance-United States,2017.MMWR Surveill Summ.2018;67(8):1-114.Published 2018 Jun 15.doi:10.15585/mmwr.ss6708a1
[4]Guerra KC,Urban K,CraneJS.Sunburn.[Updated 2020 Nov 20].In:StatPearls[Internet].Treasure Island(FL):StatPearls Publishing;2021 Jan-.Available from: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34837/
[5]Thompson AE.JAMA PATIENT PAGE.Suntanand Sunburn.JAMA.2015;314(6):638.doi:10.1001/jama.2015.8045
[6]Elizabeth H.Page.Sunburn.Merck Manual of Diagnosis and Therapy.Available from:https://www.msdmanuals.cn/professional/dermatologic-disorders/reactions-to-sunlight/sunburn
[7]Monseau AJ,Reed ZM,Langley KJ,Onks C.Sunburn,Thermal,and Chemical Injuries to the Skin.Prim Care.2015;42(4):591-605.doi:10.1016/j.pop.2015.07.003
[8]Quatrano NA,Dinulos JG.Current principles of sunscreenuse in children.Curr Opin Pediatr.2013;25(1):122-129.doi:10.1097/MOP.0b013e32835c2b57
本文来源:儿科医生孔令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