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世纪,因为黄河改道,让河北的6个县被撤销建制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宋朝时期黄河改道的故事。

宋徽宗画像

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公元1048年(宋仁宗赵祯庆历五年)时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后北徙,从此黄河下游河道形成了北流、东流并存的格局。因为河水暴涨而导致了洪水泛滥。水灾波及北宋王朝河北路的大部分地区,从1048年开始一直到1128年黄河南徙,这80年时间,河北和山东、河北人民饱受洪水灾祸,一些州县的区划也被迫做出了调整。

黄河在1048—1127年间北徙流经的区域主要为今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北部,约相当于当时河北东路的大部、深州的静安与武强、洺州的平恩、赵州的隆平以及邢州的巨鹿,共计16府州56县。这区域包含了今天的河北省沧州衡水市大部分以及石家庄南部和邢台中部地域。

这八十年时间里,黄河沿岸的城市屡次受灾。受灾次数在2次以上的城市有有清丰、南乐、大名府、馆陶和恩州,受灾3次以上的城市有宗城、枣强,乾宁军最多,达到4次。

黄河改道给河北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因为黄河改道造成了沿岸的水灾增加,一些位于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北部的州县的治所也被迫迁移。1073年时,魏县的治所迁移到了洹水镇。1071年时,位于今天馆陶县地界的永济县被撤销建制并入了馆陶县。而馆陶县的县城在1073年迁到了高囤村。宗城县的县治也在1101年迁到了邵固。武城县的县城在宋徽宗大观年间迁到了卫运河东岸的故城镇(今属于故城县)。

宋仁宗画像

1054年时,漳南县并入了历亭县,清阳县在1071年并入了清河县。武邑县在1063年时并入了脩县。而武强县在1068年并入了信都县。阜城县在1063年并入了东光县。饶安县在1069年时将县治迁到了张为村。而巨鹿县和隆平县(属于今天的隆尧县)在1108年时将县治迁到了更高的地方。1126年时,枣强县也难免被洪水毁城的下场。

除了河北的损失外,河南和山东的日子也不好过,位于今天濮阳市的澶州城在1077年被迫迁到了北城。清丰县在1056年将县城迁到了博平。位于今天山东莘县的观城县在1049年时被撤销建制,原来辖区被分别划归到了濮阳和顿丘。

而南乐县城和内黄县城在1081年和1088年进行了两次迁移。山东的清平县和乐陵也进行了迁城。这些被迫进行的迁城和区划调整都显示了当时黄河改道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