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拜年,同一村庄的不同姓氏之间如何论辈分? 2024-06-18 17:34:23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时间。今年因为防疫的要求,在胶东乡村,拜年主要也是采取了电话和网络的方式,以往登门问候的场景不多见了。相对来说,登门问候的拜年方式的确是“麻烦”了一些,但这毕竟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麻烦”只是一时,“回味”却是无穷。 登门拜年有一套比较严格的顺序,先自己家长辈,再近支同宗,再远支同宗。对于一些人丁比较旺的家族来说,拜几十家或者上百家都是常有的事情。以上说的顺序,还只是“单姓村”的情况。如果在同一村庄有多个姓氏的话,拜年的时候还要更复杂一些。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不同姓氏之间如何论辈分的问题。在“单姓村”,因为有统一的谱系,辈分还是很清晰的。该叫“爷”叫爷,该叫“叔伯”叫“叔伯”。而在“多姓村”,不同姓氏之间论辈分就相对复杂一些,这还要从“多姓村”形成的渊源说起。通常来说,胶东地区的“多姓村”主要有三种形成模式:第一种模式:古代若干姓氏或因为官府集体安插,或因为自发逃荒,差不多同一时间来到一个地方建村。这种村庄属于天然的“多姓村”,一开始定居在此的先民,本无辈分可言,但既然来到同一个地方,大凡岁数相仿就以兄弟相称,相差较大就以叔侄互视。第一代移民定了辈分之后,后面就世代延续。严格来说,这种“叔侄兄弟”的称呼更接近现在城市里的“叔叔阿姨”,礼貌的成分更大。 第二种模式:一个姓氏先来建村,站稳脚跟数代之后,女婿(外孙)或者其他姻亲会因为种种原因前来投靠。这时,前来投靠的姻亲,就会按照亲戚家在村庄中原有的辈分接入。比如,如果是女婿前来投靠。则岳父同辈人皆为“叔伯”,长一辈均呼为“爷”。以此延续至后世。在古代的胶东半岛,“女婿投靠”(或者说是外孙住姥姥家)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果外孙这一支的后人规模变大,有的时候也会从原来的村庄析出,单独成立一个小聚落。第三种模式:也是一个姓氏先来建村,另外的姓氏前来投靠。不过,这种投靠不是像上面这种姻亲关系,而是雇佣关系。在古代,有不少雇农和长工。他们如果常年在一个村庄做工,最后就有可能定居在当地。因为封建礼制的约束,他们就算年纪更大,也不敢与东家在辈分上平起平坐,而只能执“子侄之礼”。到了后来,封建依附关系自然取消,不过当初定下来的辈分,一般还是会延续了下来。 当然,上面的三种模式只是一般情况。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讲究,但并没有“同村不婚”的规定。因此,同一村庄之间的不同姓氏,在老辈也常有联姻的情况。联姻在三代之内算是关系较近的亲属,倘若两个姓氏之间联姻的话,就不再使用原来比较笼统的“世代辈分”,而是按照联姻之后的辈分各自称呼(甥舅之亲)。这实际上与第二种模式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联姻的时间更灵活。不过,正所谓“礼多人不怪”。无论是属于以上哪种情形,大家毕竟有同村之谊,大年初一这一天在路上见到,互相都问一声好,是比较得体的。 赞 (0) 相关推荐 拜年啦!2021年2月12日 牛年大吉!(正月初一) 拜年啦!2021年2月12日 牛年大吉!(正月初一) NO.948 江南越剧团携手来去之间,给大家拜年了 在来去之间,我们熟了 人在绍兴,情满水乡,一年一度,来去之中,时光荏苒,又逢新春.2月12日晚上六点,香港品珍楼宴会大厅异常热闹,名家汇聚,济济一堂,江南越剧团携手来去之间以及众多的朋友们欢聚一堂,把 ... 400多年前,海南70多个村庄一夜之间陷入海底,成了海底的遗址 导语:400多年前,海南70多个村庄一夜之间陷入海底,成了海底的遗址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内容,在海南有一座"海底城",它是海南一位农民无意间发现的,这里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在退潮 ... 卓依婷《正月初一过新年》给您拜年啦! <正月初一过新年> 正月初一过新年 - 卓依婷 词:陈国汶 曲:戚建波 正月初一是新年 快快乐乐迎接新年 正月初一是过新年 人逢佳节是乐绵绵 见面开口说恭喜 还有一家人团圆在今天呀在今天 ... 中国最牛村庄, 位于两国之间, 全球最陡房屋, 海拔最低湖泊 很多人都见过三不管地带,一般都是介于省份之间的,民国后期,是"三不管"的鼎盛时期,原在"侯家后"的大饭店和妓,院,多已迁到那里去了,又新开设了"华林& ... 村庄物语︱过大年:乡村拜年,一户都不能少 过大年,就要拜大年.这是春节过年祖辈传下来的定例. 从前的乡村拜年,通常都是大年三十晚上,吃罢年夜饭,孙辈给祖辈拜年.要跪下磕头的.然后是打灯笼,在自己家房前屋后,照一照:在旁边邻居家,走一走.再后, ... 【正月初一】《鼠去牛来辞旧岁,电话微信“云”拜年!》 今天是 2021年2月12日 星期五 农历辛丑牛年 正月初一 为防疫牺牲春节团圆 谢谢过年不回家的你 正月初一,是农历年.月.日的开始,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 ... 正月初一到十五,习俗与禁忌:初一,拜年日... 正月初一到十五,习俗与禁忌: 初一,拜年日,大人小孩拜大年 初二,姑爷节,女婿要走丈人家 初三,赤狗日,不能动口舌吵架 初四,扫穷日,打扫垃圾的日子 初五,破五节,吃饺子送穷财神 初六,开业节,店铺要 ... 正月初一的拜年习俗 关于拜年习俗的起源,据记载,最早的拜年是因为大年三十的人们为了躲避年兽的袭扰而选择躲在家中,直到大年初一早上才开门互相拜访以恭贺新春并庆贺没有被年吃掉. 拜年在古时的原有含义为晚辈向长者拜贺新年,要献 ...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时间。今年因为防疫的要求,在胶东乡村,拜年主要也是采取了电话和网络的方式,以往登门问候的场景不多见了。相对来说,登门问候的拜年方式的确是“麻烦”了一些,但这毕竟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麻烦”只是一时,“回味”却是无穷。 登门拜年有一套比较严格的顺序,先自己家长辈,再近支同宗,再远支同宗。对于一些人丁比较旺的家族来说,拜几十家或者上百家都是常有的事情。以上说的顺序,还只是“单姓村”的情况。如果在同一村庄有多个姓氏的话,拜年的时候还要更复杂一些。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不同姓氏之间如何论辈分的问题。在“单姓村”,因为有统一的谱系,辈分还是很清晰的。该叫“爷”叫爷,该叫“叔伯”叫“叔伯”。而在“多姓村”,不同姓氏之间论辈分就相对复杂一些,这还要从“多姓村”形成的渊源说起。通常来说,胶东地区的“多姓村”主要有三种形成模式:第一种模式:古代若干姓氏或因为官府集体安插,或因为自发逃荒,差不多同一时间来到一个地方建村。这种村庄属于天然的“多姓村”,一开始定居在此的先民,本无辈分可言,但既然来到同一个地方,大凡岁数相仿就以兄弟相称,相差较大就以叔侄互视。第一代移民定了辈分之后,后面就世代延续。严格来说,这种“叔侄兄弟”的称呼更接近现在城市里的“叔叔阿姨”,礼貌的成分更大。 第二种模式:一个姓氏先来建村,站稳脚跟数代之后,女婿(外孙)或者其他姻亲会因为种种原因前来投靠。这时,前来投靠的姻亲,就会按照亲戚家在村庄中原有的辈分接入。比如,如果是女婿前来投靠。则岳父同辈人皆为“叔伯”,长一辈均呼为“爷”。以此延续至后世。在古代的胶东半岛,“女婿投靠”(或者说是外孙住姥姥家)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果外孙这一支的后人规模变大,有的时候也会从原来的村庄析出,单独成立一个小聚落。第三种模式:也是一个姓氏先来建村,另外的姓氏前来投靠。不过,这种投靠不是像上面这种姻亲关系,而是雇佣关系。在古代,有不少雇农和长工。他们如果常年在一个村庄做工,最后就有可能定居在当地。因为封建礼制的约束,他们就算年纪更大,也不敢与东家在辈分上平起平坐,而只能执“子侄之礼”。到了后来,封建依附关系自然取消,不过当初定下来的辈分,一般还是会延续了下来。 当然,上面的三种模式只是一般情况。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讲究,但并没有“同村不婚”的规定。因此,同一村庄之间的不同姓氏,在老辈也常有联姻的情况。联姻在三代之内算是关系较近的亲属,倘若两个姓氏之间联姻的话,就不再使用原来比较笼统的“世代辈分”,而是按照联姻之后的辈分各自称呼(甥舅之亲)。这实际上与第二种模式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联姻的时间更灵活。不过,正所谓“礼多人不怪”。无论是属于以上哪种情形,大家毕竟有同村之谊,大年初一这一天在路上见到,互相都问一声好,是比较得体的。
正月初一,是拜年的时间。今年因为防疫的要求,在胶东乡村,拜年主要也是采取了电话和网络的方式,以往登门问候的场景不多见了。相对来说,登门问候的拜年方式的确是“麻烦”了一些,但这毕竟也是传统文化的体现。“麻烦”只是一时,“回味”却是无穷。 登门拜年有一套比较严格的顺序,先自己家长辈,再近支同宗,再远支同宗。对于一些人丁比较旺的家族来说,拜几十家或者上百家都是常有的事情。以上说的顺序,还只是“单姓村”的情况。如果在同一村庄有多个姓氏的话,拜年的时候还要更复杂一些。因为这其中涉及到不同姓氏之间如何论辈分的问题。在“单姓村”,因为有统一的谱系,辈分还是很清晰的。该叫“爷”叫爷,该叫“叔伯”叫“叔伯”。而在“多姓村”,不同姓氏之间论辈分就相对复杂一些,这还要从“多姓村”形成的渊源说起。通常来说,胶东地区的“多姓村”主要有三种形成模式:第一种模式:古代若干姓氏或因为官府集体安插,或因为自发逃荒,差不多同一时间来到一个地方建村。这种村庄属于天然的“多姓村”,一开始定居在此的先民,本无辈分可言,但既然来到同一个地方,大凡岁数相仿就以兄弟相称,相差较大就以叔侄互视。第一代移民定了辈分之后,后面就世代延续。严格来说,这种“叔侄兄弟”的称呼更接近现在城市里的“叔叔阿姨”,礼貌的成分更大。 第二种模式:一个姓氏先来建村,站稳脚跟数代之后,女婿(外孙)或者其他姻亲会因为种种原因前来投靠。这时,前来投靠的姻亲,就会按照亲戚家在村庄中原有的辈分接入。比如,如果是女婿前来投靠。则岳父同辈人皆为“叔伯”,长一辈均呼为“爷”。以此延续至后世。在古代的胶东半岛,“女婿投靠”(或者说是外孙住姥姥家)的情况并不鲜见。如果外孙这一支的后人规模变大,有的时候也会从原来的村庄析出,单独成立一个小聚落。第三种模式:也是一个姓氏先来建村,另外的姓氏前来投靠。不过,这种投靠不是像上面这种姻亲关系,而是雇佣关系。在古代,有不少雇农和长工。他们如果常年在一个村庄做工,最后就有可能定居在当地。因为封建礼制的约束,他们就算年纪更大,也不敢与东家在辈分上平起平坐,而只能执“子侄之礼”。到了后来,封建依附关系自然取消,不过当初定下来的辈分,一般还是会延续了下来。 当然,上面的三种模式只是一般情况。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讲究,但并没有“同村不婚”的规定。因此,同一村庄之间的不同姓氏,在老辈也常有联姻的情况。联姻在三代之内算是关系较近的亲属,倘若两个姓氏之间联姻的话,就不再使用原来比较笼统的“世代辈分”,而是按照联姻之后的辈分各自称呼(甥舅之亲)。这实际上与第二种模式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联姻的时间更灵活。不过,正所谓“礼多人不怪”。无论是属于以上哪种情形,大家毕竟有同村之谊,大年初一这一天在路上见到,互相都问一声好,是比较得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