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明:连载10
文明交流第一圈形成:泛地中海
越到人类文明发展的后期我们会越清晰地发现,交流传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现象。没有交流传播就没有今天的人类文明发展。
经过观察不难发现,在不同是时期与阶段里,人类实际上有几个明显不同的交流圈。假如我们把从头至尾的人类交流划分出几个交流圈的话,那么在文明之前的早期猿人交流圈就是以非洲为核心的旧大陆,或曰第一个主要交流就是在非洲。在文明的初期,即阿舍利手斧时代,人类的交流规律依然承袭了之前的特点,简单地可以归结为莫氏线,中心依然在非洲。但是可以看出泛地中海东部沿岸以及欧洲南部地区此时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他们构成了地中海交流圈。到现代人出现时期,或曰尼人进入欧洲时期,欧洲开始逐渐占据核心文明地位,大约在40万年前非洲已经被欧洲超越。
欧洲与非洲的划界是以地中海为标志的,这就使得地中海成为一个早期的人类文明重地。之后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明交流圈是欧亚大草原,它与地中海交流圈并行发展。再之后,出现了美洲文明交流圈。这些交流圈之间本身就是一种大传播与继承交流关系,是明显的先后推动和传播关系,仿佛是一种新生枝条,继续向上延伸支脉。
这些交流圈按照时间的顺序排列,都缘于人类在非洲进化这一根本性事件的影响,都是就近地缘传播以及地理与气候作用的联合结果。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石器时代文明都以距离东北非的远近,尤其是以陆地的便利交通来发展和安排命运。这就是整个人类文明在旧石器时代的一个发展规律。但是在这之后的农业时代,就进入另外一个原则:各地的文明发展高度视其距离地中海东部的距离远近而定。在工业时代则以距离西北欧的交通方便而定,这还催生了发现新大陆之后工业革命引发的大西洋交流圈。最近的交流圈是美国称霸之后横跨太平洋的APEC交流圈。
一个大的交流圈必须达到一定的时空以及密度规模才能形成,比如澳洲土著就基本上没有形成规模,所以也无所谓交流圈,美洲勉强也形成了一个印第安交流圈。同时,这些交流圈也有气候与地理上的稳定贡献,否则就不可能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宏大交流圈,比如美洲人与外部世界很少进出,东亚人长期不知道西亚的存在,地中海人也不知道东亚的存在。人类文明就是在这些固有的环境条件之下逐个建立了交流圈,并在这些大圈之间交流发展至今的。但无疑,地中海交流圈是对今天的人类文明持续影响最久最深远的一个交流圈,只有通过这个交流圈的认识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欧洲。
图:螺旋形交流发展
冰期导致文明从欧洲流失
尼安德特人为主要组成的莫斯特文化第一次初试锋芒超越非洲进入西亚与欧洲假如是偶然的,10万年之后的欧洲以艺术大爆发第二次继续领先超越全球,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因为欧洲很可能自古就是个无形的聚宝盆。扩大一下,整个紧邻欧洲的地中海以及连通的黑海周边,都是文明聚宝盆。事实已经在那里,我们需要的只是解释,解释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地缘、气候与地理。:
自旧石器时代晚期,环地中海地区实际上构成一个三洲黄金交流带,并且是人类文明特征最显著时期的第一个先进交流带,这里屡次在不同的地点爆发文明之光领先全球,这些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由恒定的气候与地缘决定的。时而是北非,时而是欧洲中南部,时而是地中海东部,他们的发生都是可以明确解释的,换句话说,都有规律的。
2万年前气候达到冰期顶点后迅速开始回升,对之前的欧洲辉煌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但随着气候的扭转还是迅速带来了更多的艺术发展,西班牙与法国出现了大量洞穴绘画。欧洲出现的佩利格尔文化、奥瑞那文化以及马格德琳文化等引人注目,他们几乎覆盖了整个欧洲大陆。到最后那里甚至出现了独木舟等交通工具,弓箭等武器已经在欧洲最先出现。
但是在12800年前出现了另外一次小冰期,新仙女木冰期,导致了一个重大的人类文明发展的转折,这可能与人类的智力或一种“科技”有直接的关联,影响到之后的欧洲文明走向。
欧洲在之前的十几万年里可谓一枝独秀占据着文明的高地,突遭冰期连续的二次袭击是欧洲人五万年里未见过的严重寒流,所以欧洲的文明之光开始晦暗,。
按照以往的惯例,人类在极端寒冷中会“回撤”到南方的非洲,所以地中海东部的中东地区就是必经之地。当时的欧亚大陆桥依然存在,所以欧洲文明人开始从安纳托里亚地区南下躲避寒流,或者说北方欧洲文明受创严重,只有边缘的安纳托里亚及其以南地区的文明火种才得以保留。
欧洲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明火种在这次冰期袭击中几乎彻底灭绝,从此一蹶不振。新仙女木事件之后,夹在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欧亚交叉地区,安纳托里亚半岛,却几乎成为世界上人类文明残存的“伊甸园”。这也绝非偶然,它是一个必然。正如欧洲的旧石器时代崛起是因为地缘与气候,安纳托里亚文明的崛起同样是因为气候与地缘的作用。西亚的文明就此被点燃,夸张一点说,人类的文明源头并非是在西亚,而是在欧洲。伊甸园前传的书写地,不是别处,就是欧洲。
新石器时代欧洲起源
由于尼人在欧洲的几十万年深厚经营,所以现代人的最初进入欧洲可能遭到了强烈的抵抗。欧洲比东亚距离东非、西亚更近,现代人却稍晚于亚洲现代人才打入欧洲。不过这或许是另外一个因素造成的,比如印度半岛承担了另外一个孕育早期现代人的温箱任务,所以现代在合适的4-5万年前一抬脚就冲进了临近的东亚。
4万多年前现代人终于进入欧洲,并成功替代了尼人。但是冰峰期在2万年前与12600年前分别使欧洲的文明枯萎凋谢,直到气温再次回升,大致在9000年前一个高温期把文明重新送回到欧洲,围绕黑海岸边产生了如颜那亚这样的典型印欧人文化。我怀疑印欧语就是在环黑海产生的,但是后来大洪水使湖面突然增大,分离了印欧人为东西和南北几大谱系,今天的学界经常讨论到底印欧语产生于黑海南岸还是北岸,实际上他们是一体的。陶器、文字、马匹驯服以及车轮的起源都与印欧人有关。可见欧洲的复兴已经开始,不过这次的复兴之地是在东欧而非以往的南部欧洲,另外一个不同是,这次持续的时间非常短,因为另外一次大降温又开始了,所以,东欧的蓬勃文化犹如收到霜冻一样迅速凋零四散,多少是因为这次的印欧人大流散才催生了之后的西亚、中亚、欧洲甚至是东亚等地的文明。中国的阴阳鱼在6000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乌克兰的新石器时代特里波利文化之中。
最后这次大降温之后,文明发展的主流就没有再回到欧洲,直到古希腊文明崛起,亚历山大帝国覆盖“全球”。在这几千年的黑暗时期,人类的文明高峰转移到了近东附近,滋养了西亚文明,但是欧洲地区也并非一片黑暗。
大约7000年前的大洪水从博斯普鲁斯海峡冲开,从此分割了欧亚两地,断开了大规模的欧亚交流。但海峡很窄,最近处只有十几公里,不过人类在当时已经有独木舟出现,所以,发展海上交通一直是地中海周边人们的一个主攻方向,这与东亚是不同的。假如说东亚是农业大陆文明,那么欧洲自始自终都是海洋文化占据主动的一个文明。欧洲文明引领世界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答案就是因为海洋。在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海洋文化比农业文化优越。是这种海洋文化滋养了从旧石器到农业时代的欧洲。因为海洋交通可以提供速度。在机械时代之前,速度决胜一切。所以,就此一项,典型农业土地的东亚就要败于海洋性欧洲。
印欧人及其商业扩散网点
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出现之前,封闭的黑海可能很小,环黑海本来就是一个印欧人交流圈。考古工作者在乌克兰附近发现有一个颜那亚的印欧人文化发源地。印欧人的最初发源地可能就是环黑海与里海地区。
随着气候与地理的改变周边印欧人在南北和东西之间来回穿梭,非常混乱复杂,东欧与中亚交流无碍,对于他们唯一的地理交流障碍不是别的,而是不太引人注目的高加索山脉。
明显的印欧人主体可能也曾经被阻止于两河地区,这是一场主体父系R与J类型染色体人群之间的长期战役,核心争夺点就是两河流域。同时他们内部也发生各种征战,这就使得两河地区不断王朝更迭。最初印欧人与西亚的闪族战斗,最后他们混成一体,又形成与分化为不同的民族。赫梯人、古提人、希伯来人可能就是其中的一些典型。所以,今天我们既不能僵化地按照《旧约》等古典文献或当地的神话来理解当时的历史,也不能完全撇开他们去想象,史前史的特性要求我们多方求证的同时细加推理。印欧人与西亚并不是一对矛盾。
两河地区的最早城市名为Eridu,之后在不远处的两河下游出现了第一个王国乌鲁克。由于这一地区的人群为苏美尔人,所以这里出现的文明又称为苏美尔文明,这就是传统教科书中的狭义文明发源地。
在大约4500年前有一个古提(gutian)家族出现在伊朗与土耳其之间的扎个罗斯山。我怀疑他们与希伯来人的祖先有关。这个位置的人群很容易远达亚东与北亚,当然也可以与欧洲随时发生联系,这里是一个金色十字路口,人类狭义文明为何在此处迸发并非一个偶然,具有坚实的地理地缘根据。古提家族在公元前2180年进入两河流域,打败了楔形文字的主人阿卡德人,建立了一个古提王国,但一百多年后他们又被巴比伦打败。
古提王室假如是隐姓埋名的希伯来人,那么他们仓皇从乌尔城逃亡后部分人进入埃及,还有一个支系回到老家,哈兰。这可能就是希伯来人的背景,有学者认为这批战败的古提人从此进入中国西域。我认为中国的夏王朝可能是这些人建立的。
继续解读《旧约》,亚伯拉罕的孙子雅各率领以色列人进入埃及帝国,约瑟的儿子成为埃及的宰相,450年后,以色列人再出埃及。这些故事可能有一定的文学艺术加工,并且部分是神话传说,但却形象而准确地描绘了北方游牧的印欧人是如何通过西亚浸入北非的政治生活。要知道,从方舟落地的亚拉腊特山到埃及帝国的首都底比斯有2000公里的距离,4000年前的北方游牧人似乎转眼之间就可以来回穿梭,整个中东地区是一个整体,犹如中国很多时间也是一个整体。《旧约》记载显示,以色列人甚至与红海的咽喉地区萨巴帝国发生了亲密的外交联系。那是中东文明的边缘地区,但在青铜贸易时代,萨巴帝国却突然崛起成为横跨北非与阿拉伯南部的霸主之一,以至于到处建立殖民驿站的以色列与他们马上建立关系。假如萨巴帝国不重要,假如青铜贸易路线不经过红海,假如不是在古埃及帝国和印度洋以及东亚之间有繁茂的海上联系,以色列国王决不会屈尊接纳非洲的示巴女王。青铜贸易是当时的一个世界主旋律,所以,我们依据萨巴帝国可以肯定有一条青铜之路穿越红海,其主导者或许是发明青铜的印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