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等三组文图(1977)
55、晌午
这“晌午”二字,在当时自己生活的那个范围内,其实主要指的是下午那段时间了,因为乡村午饭本就开得晚,饭后再出的那一工,又被径呼做“晌午工”。这儿也沿用了这种叫法。画中之境,是半斜秋阳下的一片川原庄野。记得这是与方归来不久的S某一道,从他们队附近绕来绕去走过了好些丘谷,才找到这个地方。当时,两人都为眼前忽现的这般日照效果所赞叹不已,于是赶紧便铺开摊子画将起来。从画面记录的感觉看,当时这景物的整个色调相当统一,天地间虽有些阴霾,但光影感却十分明显,遂有着一种浑茫而又热切爽朗的视觉意象。加之客观地说,作为现场写生画,这画中的笔触关系也处理得不错,所以颇给人一种洒脱随意却又不失其严谨的感觉。隐约还记得,从前我要么是在这《画中游》“正记”(主体中国画部分)中,要么是在《达人谈艺》中,曾经说到过,早年在乡间短衫赤足劳作于田垅之际,每为被铲光的土坎上所留下的飞动合律的锄印惊叹不已,乃至于径直目之为“大师笔触”,而必欲仿效之。今观此画,好象多少也有点儿这样的感觉了,看来,也算是多年来的艰苦努力,换来的一点回报吧。另外,这个阶段,尽管自己早已“吃国家粮”,但面对眼前的乡村场景,这心头还是照样感同身受的。咳,这田野间既没有人,也没有直接出现正做过什么活儿的迹象;可是,这人们生息劳作于其间的感觉,依然还是那样的明显。也许,这些终日辗转于坡梁间的农人——当时所谓的“人民公社社员”——早晨和上午已劳累了半天多,现在正回各家各户“吃晌”去了吧?或者哩,此前他们恰已将这儿的“活路”做得可告一段落,这“吃晌”之后,又已经拉扯到另一处“排头开战”去了?琐琐屑屑之事,谁说得清。不过,在我画这画的当时,不管是我,还是这些乡民,谁都不曾想到,中国农村这种二十年一贯制的劳作生活方式,很快就要起一种可以说是相当大的变化了……
56、消逝的廊桥
应该说,当时我和S某的这种绘画写生活动,在这年秋天,才真正达到高峰。回想那时,两人的热情,都同样的蓬勃旺盛,乃至于在每周那上班或务农的六天里,都在急切地盼望着这周日的到来。而一经这日子到来,则就象是节日到来了似的,总是以一种欣喜和亢奋的心情去面对它。咳,依自己现在看,什么叫“精神的满足压倒一切”啊,这便真个是的。不是吗,当时咱肚里吃喝进的,都只是点什么样的粗糙淡白饮食,而身上脚下穿的,又都只是点什么样的衣衫鞋袜呀!然而这人的心灵,却是如此这般的充实愉悦,同时还满带着一种生存的自信。自然,这样一来,落实到画作上,也就确是时有佳构出现。譬如这儿出示的这幅题为《消逝的廊桥》的画吧,无论是在刚画出它时在S某的眼中,还是事后很久,在我其他一些画友眼中,它,作为一件现场一气呵成的写生作品,甚至已可以说,都并不有逊于一般外国油画家的手迹。自我吹嘘当然是毫无意义的。我本人想要说的是:客观而言,它对景物、气氛的把握都很成功,因为至今我看到它,当时的那种环境氛围,以至于色温之感与嗅觉感,都会栩栩如生地扑向我,令我如同又回到那个闷热的、太阳虽未出来但四下里却泛动着一派赤橙之光的仲秋的下午。这个景致画的仍是石垭水磨房儿,只是直接在那廊桥废墟表面作为立足之点,基本成平行透视状引申向画的中心部位。另外,我觉得,这画题,作为而今来说,似乎也有着一种特殊的意义,因为,它也可算是对那整个逝去的既往岁月的一份无言的纪念吧。
57、夕阳小河边
那段时间,每次的写生,一般都是上下午两人各画一幅油画。最是记得这儿出示的这幅《夕阳小河边》。那天上午不知是在哪儿去转了一大圈回来,中午在S某那儿弄饭吃后,先是躺在床头抽烟闲谈了老大一阵,然后实在觉得累了,也说不清究竟呼呼大睡了多久。只感觉得起来后人的精神特爽,一看时间已经不早,于是赶紧又提着箱儿出门。这只是在离住处不远的地方,平时不止一次经过过的地头,所以原本也就没敢希望还能找到多好个景。但没想到,就因特定光照的作用,本来不以为奇的一点小景致,忽然竟显得十分动人。当然,两人一见,立时皆诚所谓“喝声彩,不知高低”,遂赶快支好行头,便动作起来。当时我手特顺,好象才最多不超过两个小时吧,这幅各种感觉都比较到位的画作,便完整地伫立在我的画箱内壁上了。当时S某一看,那“啧啧”的赞叹声,端是没完没了。于是两人对着它,起码是连抽上了两支香烟。说实在话,当时我心里也非常得意。而即使是现在理性地回头反观,那种得意,其实也不能说是没有道理。因为当时(1977年秋天),世面上所有能够看见的本国油画作品,不管是原作也罢,印刷品也罢,可以入目的,都真的是十分有限。正因为如此,面对自己笔下这么一会儿工夫就出现的这样一幅画作,心底自然而然会生发出一种强烈的豪情与使命感,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S某当时更是对我寄予了无限的厚望。事后我也曾暗想,他后来去到专业美术院校,之所以依旧会对我及我俩的这一段如此一往情深,甚至于还在他的同学们中自称“童派”(如我已曾在前边某篇文字中所言),看来,都定是因为此时在这密切的接触中,有着这点点滴滴的感知积累所致。不过这一切却真的是都已经逝去若烟了。我,终于并没能够进入我国的美术学院及整个艺术体制,甚至连其他任何一所正规的全日制大学,也都与我无缘。——这紧接着就要开始的“恢复高考”连同我在其中的新一轮受挫经历,下文我慢慢就会谈到。——我在社会生活中的情况既已如此。而作为我个人的意愿来说,后来,从当时算起,又持续近二十年后,我也终于主动地放下我这曾经是几乎视作与生命同等珍贵的油画笔了。关于这点,我已经在这“《画中游》附记·西画部份”的序言中说明,这儿也不必再重复。总之,对于这幅小小的油画写生作品,我已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些,想来读者诸君看了它和它们,多少也必是会有些感触的。
………………………………………
本人《画中游附记·西画部分》,亦属相对私人性的资料,此前主要只发布于自己各博客或“空间”之内。现恭请各位订阅者予以点评,发表高见。倘是内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世事或人生经历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则作者我,将更会感觉欣慰。
另外,这西画虽为我青年时代之最爱,然而后来因为诸多原因,终至忍痛放弃。网络流行后,也曾将此前所作之油画连同素描、水彩及水粉等西画作品发布于一些艺术论坛,亦得到过不少网友的好评。这儿仍选取一些,以供大家参看——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搜狐社区 笔墨丹青 鬼枴_べ鬼
粗看时还以为是哪位大画家的名作,再看时方知是出自江南达者之手。钦佩!
喜欢油画的浑厚、喜欢油画的朴质,更喜欢思度于油画中的无言表达......
——红袖添香 → 红袖论坛 → 读图时代凤箫吟
典型的重庆农村写照,画的好!
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非潜心琢磨者不能为也
麻柳林/林间小石桥都有梵高的感觉在里面,顶!
——四川美术网论坛 司马长风
来自生活的杰作 好
——四川美术网论坛 yangyunlou
这帖好看呢....呵呵
——四川美术网论坛 蜀郡野人陈风良
内容上很有亲切感......来源于生活的作品.
——四川美术网论坛 iloveyou
麻柳林有梵高的感觉,好啊
兄之油画亦很有实力!
——四川美术网论坛 云飞扬
楼主多才多艺,佩服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刀尖
真是好作品啊,,,,,,,,
——四川美术网论坛 陈学高
楼主,看了你的各类贴子,感觉你多才多艺,不知道最精的是哪门?
——四川美术网论坛 laoqiang
总体上不错,风景要好些。支持,努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阿春
象徐悲鸿老前辈的画,很好,我喜欢,风景也不错。
真的很经典。偏爱风景!
——中国美术家协会网【中国油画论坛】wgdxhn
有情、有趣、有生活。有品位,有功力,更有个性!向老师致敬!
——国画网【艺术杂论】周俊一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扫一扫或按一按,关注“童山雷”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