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私访对联村
你听说过对联村吗?听说那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对对子耶!真的假的?咱们的康熙都不信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他决定微服私访一番……
康熙皇帝听说有个“对联村”,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对对子,于是决定微服私访一探究竟。
对联村在通州东南,四面环水,需摆渡才能到达。摆渡的是位中年妇女,登舟站稳,康熙问:“这位大嫂,请问你是哪里人氏?”
“回禀客官,村妇祖居对联村。”船妇一边摇橹一边回答。
远处,木塔的倒影映在水里,康熙说:“既然是对联村,想必善对,刚好我这里有一联,愿对否?”
船妇说:“客官请。”
康熙说:“一塔巍峨,七层四面八方。”
船妇伸手摇了摇,复又笑了笑,一声不响地摇她的橹。
康熙不解:“嗯,不能对?”
船妇又摇了摇手:“嗯?客官,村妇已经对出来了呀!”
“可不是,‘只手轻摇,五指三长两短’,这不就对了嘛。”康熙猛省之余,心里一沉,暗暗提醒自己:对联村十分了得,上岸后须多听多看多问多留心,免得丢面子。
上了岸,村口有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在路口结伴玩耍,康熙上前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其中一位大一点的孩子回答说:“我们是‘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横批为:‘先斩后奏’。”
康熙大感惊骇:“哇,出口就是对联呀!了不起!你叫什么名字?”
“田地长!”
“谁教的?”
“爹爹、妈妈、爷爷、奶奶。”
“爹妈干什么的?”
“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
“什么意思?”
“爹爹卖豆腐,妈妈磨豆腐。”
“爷爷奶奶是干什么的呢?”
“玉甑(zènɡ)蒸开
天地眼,金锤敲动帝王心。”
“好!”康熙差点叫起来,“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田地长笑笑,说:“嘿!爷爷乃酿酒师傅,奶奶是弹棉花高手。”
康熙又说:“‘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还要‘先斩后奏’,又是所指何事?”
“我大叔是贩粮食的,在街面上用升、斗给人家量苞米、赤豆的时候,总是‘一——二’地喊着,这会儿我正‘一——二’地学着腔调呢,这叫‘站街头数一数二’,我二叔是个搭茅草棚盖屋顶的工匠,常给人家搭棚盖屋,我二弟常去当帮工,这会儿学着在搭棚盖顶儿,当然就是‘盖地遮天’喽!这个‘先斩后奏’嘛,喏,今天我家杀鸡待客凑满六道菜,我小弟这就去买佐料,自然是‘先斩后奏(凑)’喽!”
“哈,对联村果然名不虚传啊!”康熙笑出声来,“村里像你这样的孩子多吗?”
田地长脱口说:“天生一人又一人,三四五六七八人;加减乘除加乘加,不多不少一百人。”
这是数学顺口溜,方法上采用“加、减、乘、除”中的“加”和“乘”,次序上先加后乘再加,一加一等于二,三乘四等于十二,五乘六等于三十,七乘八等于五十六,然后将这加好了乘好了的几个数字再加起来,二加十二加三十加五十六,正好等于“一百人”。真可谓是寓巧于拙,大拙大巧!
康熙大喜,说:“这么着吧,大年三十晚上仍在此地,到时我再出对子,如果你能对出来,我就资助你们入学念书,只要用功,推荐去京城考状元,如何?”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这么定了。”田地长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年三十晚上,康熙命人提着灯笼,依约在老地方会面,出联说:“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
村口大树杈里悬着一面鼓,那年又是年内立的春,田地长举起棒槌擂起鼓,就此接对说:“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
康熙龙颜大悦,他没有食言,果真让田地长等孩子进了县学,若干年后,殿试时还真的点了田地长为状元,而且沾对联村的光,通州城此后还出了不少进士、举人
你听说过对联村吗?听说那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对对子耶!真的假的?咱们的康熙都不信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他决定微服私访一番……
康熙皇帝听说有个“对联村”,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对对子,于是决定微服私访一探究竟。
对联村在通州东南,四面环水,需摆渡才能到达。摆渡的是位中年妇女,登舟站稳,康熙问:“这位大嫂,请问你是哪里人氏?”
“回禀客官,村妇祖居对联村。”船妇一边摇橹一边回答。
远处,木塔的倒影映在水里,康熙说:“既然是对联村,想必善对,刚好我这里有一联,愿对否?”
船妇说:“客官请。”
康熙说:“一塔巍峨,七层四面八方。”
船妇伸手摇了摇,复又笑了笑,一声不响地摇她的橹。
康熙不解:“嗯,不能对?”
船妇又摇了摇手:“嗯?客官,村妇已经对出来了呀!”
“可不是,‘只手轻摇,五指三长两短’,这不就对了嘛。”康熙猛省之余,心里一沉,暗暗提醒自己:对联村十分了得,上岸后须多听多看多问多留心,免得丢面子。
上了岸,村口有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在路口结伴玩耍,康熙上前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其中一位大一点的孩子回答说:“我们是‘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横批为:‘先斩后奏’。”
康熙大感惊骇:“哇,出口就是对联呀!了不起!你叫什么名字?”
“田地长!”
“谁教的?”
“爹爹、妈妈、爷爷、奶奶。”
“爹妈干什么的?”
“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
“什么意思?”
“爹爹卖豆腐,妈妈磨豆腐。”
“爷爷奶奶是干什么的呢?”
“玉甑(zènɡ)蒸开
天地眼,金锤敲动帝王心。”
“好!”康熙差点叫起来,“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田地长笑笑,说:“嘿!爷爷乃酿酒师傅,奶奶是弹棉花高手。”
康熙又说:“‘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还要‘先斩后奏’,又是所指何事?”
“我大叔是贩粮食的,在街面上用升、斗给人家量苞米、赤豆的时候,总是‘一——二’地喊着,这会儿我正‘一——二’地学着腔调呢,这叫‘站街头数一数二’,我二叔是个搭茅草棚盖屋顶的工匠,常给人家搭棚盖屋,我二弟常去当帮工,这会儿学着在搭棚盖顶儿,当然就是‘盖地遮天’喽!这个‘先斩后奏’嘛,喏,今天我家杀鸡待客凑满六道菜,我小弟这就去买佐料,自然是‘先斩后奏(凑)’喽!”
“哈,对联村果然名不虚传啊!”康熙笑出声来,“村里像你这样的孩子多吗?”
田地长脱口说:“天生一人又一人,三四五六七八人;加减乘除加乘加,不多不少一百人。”
这是数学顺口溜,方法上采用“加、减、乘、除”中的“加”和“乘”,次序上先加后乘再加,一加一等于二,三乘四等于十二,五乘六等于三十,七乘八等于五十六,然后将这加好了乘好了的几个数字再加起来,二加十二加三十加五十六,正好等于“一百人”。真可谓是寓巧于拙,大拙大巧!
康熙大喜,说:“这么着吧,大年三十晚上仍在此地,到时我再出对子,如果你能对出来,我就资助你们入学念书,只要用功,推荐去京城考状元,如何?”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这么定了。”田地长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年三十晚上,康熙命人提着灯笼,依约在老地方会面,出联说:“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
村口大树杈里悬着一面鼓,那年又是年内立的春,田地长举起棒槌擂起鼓,就此接对说:“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
康熙龙颜大悦,他没有食言,果真让田地长等孩子进了县学,若干年后,殿试时还真的点了田地长为状元,而且沾对联村的光,通州城此后还出了不少进士、举人
你听说过对联村吗?听说那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对对子耶!真的假的?咱们的康熙都不信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他决定微服私访一番……
康熙皇帝听说有个“对联村”,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对对子,于是决定微服私访一探究竟。
对联村在通州东南,四面环水,需摆渡才能到达。摆渡的是位中年妇女,登舟站稳,康熙问:“这位大嫂,请问你是哪里人氏?”
“回禀客官,村妇祖居对联村。”船妇一边摇橹一边回答。
远处,木塔的倒影映在水里,康熙说:“既然是对联村,想必善对,刚好我这里有一联,愿对否?”
船妇说:“客官请。”
康熙说:“一塔巍峨,七层四面八方。”
船妇伸手摇了摇,复又笑了笑,一声不响地摇她的橹。
康熙不解:“嗯,不能对?”
船妇又摇了摇手:“嗯?客官,村妇已经对出来了呀!”
“可不是,‘只手轻摇,五指三长两短’,这不就对了嘛。”康熙猛省之余,心里一沉,暗暗提醒自己:对联村十分了得,上岸后须多听多看多问多留心,免得丢面子。
上了岸,村口有几个十三四岁的小孩在路口结伴玩耍,康熙上前问:“你们这是干什么呀?”
其中一位大一点的孩子回答说:“我们是‘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横批为:‘先斩后奏’。”
康熙大感惊骇:“哇,出口就是对联呀!了不起!你叫什么名字?”
“田地长!”
“谁教的?”
“爹爹、妈妈、爷爷、奶奶。”
“爹妈干什么的?”
“父在外,肩挑日月;母在家,扭转乾坤。”
“什么意思?”
“爹爹卖豆腐,妈妈磨豆腐。”
“爷爷奶奶是干什么的呢?”
“玉甑(zènɡ)蒸开
天地眼,金锤敲动帝王心。”
“好!”康熙差点叫起来,“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田地长笑笑,说:“嘿!爷爷乃酿酒师傅,奶奶是弹棉花高手。”
康熙又说:“‘站街头数一数二,出门去盖地遮天’,还要‘先斩后奏’,又是所指何事?”
“我大叔是贩粮食的,在街面上用升、斗给人家量苞米、赤豆的时候,总是‘一——二’地喊着,这会儿我正‘一——二’地学着腔调呢,这叫‘站街头数一数二’,我二叔是个搭茅草棚盖屋顶的工匠,常给人家搭棚盖屋,我二弟常去当帮工,这会儿学着在搭棚盖顶儿,当然就是‘盖地遮天’喽!这个‘先斩后奏’嘛,喏,今天我家杀鸡待客凑满六道菜,我小弟这就去买佐料,自然是‘先斩后奏(凑)’喽!”
“哈,对联村果然名不虚传啊!”康熙笑出声来,“村里像你这样的孩子多吗?”
田地长脱口说:“天生一人又一人,三四五六七八人;加减乘除加乘加,不多不少一百人。”
这是数学顺口溜,方法上采用“加、减、乘、除”中的“加”和“乘”,次序上先加后乘再加,一加一等于二,三乘四等于十二,五乘六等于三十,七乘八等于五十六,然后将这加好了乘好了的几个数字再加起来,二加十二加三十加五十六,正好等于“一百人”。真可谓是寓巧于拙,大拙大巧!
康熙大喜,说:“这么着吧,大年三十晚上仍在此地,到时我再出对子,如果你能对出来,我就资助你们入学念书,只要用功,推荐去京城考状元,如何?”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这么定了。”田地长高兴得跳起来。
到了年三十晚上,康熙命人提着灯笼,依约在老地方会面,出联说:“除夕月无光,点数盏灯,为乾坤增色。”
村口大树杈里悬着一面鼓,那年又是年内立的春,田地长举起棒槌擂起鼓,就此接对说:“新春雷未动,击一声鼓,替天地扬威。”
康熙龙颜大悦,他没有食言,果真让田地长等孩子进了县学,若干年后,殿试时还真的点了田地长为状元,而且沾对联村的光,通州城此后还出了不少进士、举人
明朝翰林大学士解缙堪称诗词名家,他自幼聪明好学,7岁能诗善文,而且生性刚直。一次,告老还乡的李尚书不信解缙有此高才,他宴请几个权臣显贵作诗,派人叫解缙前来应对,想有意当众奚落他一番。
解缙来到李府,只见大门紧闭。家丁说主人吩咐要他从小门进入,他站在大门口硬是不走小门。李尚书闻情走来大声说:“小子无才嫌地狭。”解缙随即答:“大鹏展翅恨天低。”尚书听了大吃一惊:呵,这小子口气倒不小。忙命人打开中门相迎。
刚入席,一权贵便想借题嘲笑他母亲在家做豆腐、父亲挑上街叫卖的贫寒身世,对他说:“听说才子能出口成对,今日请你以你父母职业为题如何?”解缙听了,明知是奚落自己,不慌不忙地吟道:“肩挑日月上街卖;手把乾坤日夜磨。”众人听了,无不拍案叫绝。那权贵却鱼骨梗喉似的上下不安。
另一显贵见解缙身穿绿袄,便出一上联讥讽他:“井里哈蟆穿绿袄。”解缙见那人身穿红袄,灵机一动说出下联:“锅中螃蟹着红袍。”那显贵听了暗想:这小子好厉害,我把他比作活哈蟆,他却把我比作死螃蟹。但又无理发泄,只好自认倒霉。
酒过三巡,尚书欲压服解缙,用手往天上一指,自命得意地说:“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解缙听罢,用脚在地上一顿说:“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口气比他还高。尚书奈何不得,啼笑皆非。
随后,解缙举杯祝酒道:“难得今日群才雅集,我愿题赠一联助兴。”尚书听罢,忙叫人拿来文房四宝。解缙挥毫舞墨,然后掷笔大笑而去。众人走过来一看,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原来这是一副借物寓讽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