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原创散文《神游秦淮河》

【郭进拴原创】神游秦淮河

秦淮河始终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之一,美称“十里珠帘”。自古以来秦淮河便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之地,素有江南佳丽地之美誉。

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

秦淮河往往被形容为十里秦淮,可能是古时候的人形容秦淮河的繁华地段,实际上秦淮河远远不止十里。

风景优美秀丽,旁边就是夫子庙,旅游项目丰富,过时过节还有庙会,是南京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

修复过的秦淮河风光带,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提起夫子庙与秦淮河,无论到没到过南京的人,总有几分晓得。再有江淮名妓董小宛的传说种种,使得这脂粉文化中的秦淮两岸愈发显得迷人了。

2011年5月7日晚,我们平顶山市诗词协会一行38名文朋诗友结伴畅游了十里秦淮河。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早在六朝时代,秦淮河及夫子庙一带已是繁华的地区,十里秦淮两岸是贵族世家聚居之地,也是文人墨客荟萃的地方。隋唐之后,一度冷落。明清又再度繁华,富贾云集,青楼林立,画舫凌波,成为江南佳丽之地。秦淮风光最著名的是盛行于明代的灯船。河上的船,不论大小,都一律悬挂着彩灯,凡游秦淮河的人,必乘灯船为快。以夫子庙为中心,秦淮河为纽带,包括瞻园、夫子庙古建筑群、白鹭洲、中华门城堡,以及从桃叶渡至镇淮桥一带的秦淮水上游船和沿河景观,可谓集古迹、园林、画舫、市街、河房厅和民俗民风于一体的旅游线,极富情趣和魅力。

写了这个题目,就感到有些怯手,因为历代文人吟诵秦淮河的诗文多矣,更有现代作家朱自清、俞平伯的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将其夜色描绘到极至。好在,时代不同,秦淮河也今非昔比,旧貌换了新颜,让我笔下不至于临摹名篇,自有新境可供信笔涂抹。

早在学生时期就读过朱、俞二人的散文,心目中已对秦淮河很是神往,期待有一天也体验一下夜游秦淮河的韵味。所以,这次一到了秦淮河,在贡院街看过夫子庙、瞻园和江南贡院,用过那里的风味小吃,便和妻子赵新节一起来到魁星阁前的东水关水上码头,购票登上了游船,以圆多年来的夙愿。

这次来南京之前,就在网上作了一番搜索,对秦淮河景况作个大致的了解。“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秦淮河古代称淮水,据说因秦始皇时凿开方山引淮水入城而得名。自东吴以来,一向被视为六朝锦绣之区,金粉荟萃之所。尽管隋唐以后渐趋衰败,到了明清又重现繁华,河畔人烟稠密,楼台鳞次栉比,弦歌终日缭绕。近代因战乱等原因,河水日渐污浊,河道淤塞,两岸建筑亦遭破坏,繁华景象不复存在。1985年以后,江苏省、南京市拨巨款对秦淮河景区进行整治、修复,使夫子庙、瞻园、贡院、白鹭洲等历经沧桑的文化古迹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再度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

秦淮河东水关码头停靠的游船,不见了朱自清笔下的“七板子”,都是清一色的仿古画舫。船头高悬两串大红彩灯,船舱边缘缀满华美的霓虹灯饰,故使码头上灯火璀璨。画舫为机动,行进速度比划桨快得多,舱内靠背椅可坐近二十人。一位导游小姐佩戴微型扩音器随船讲解,向游客介绍两岸的风光和历史掌故。游人透过玻璃窗可观瞻河岸夜景,所见楼台、宝塔、桥梁的轮廓都由霓虹灯来勾画,一座座人物雕像、缀满彩灯的碧树、万缕垂挂的葛萝、龙凤呈祥的大型彩灯照壁,都从眼前纷纷退去,令人目不暇接,犹如走入万花筒。

由于坐在船舱内视野受到限制,我唯恐错过沿岸的景观,同时也便于拍照,于是来到船头,与河水和岸上景色拉近了距离。沿岸幢幢明清风格的楼宇临河开着门户,与秦淮河融为一体;河中游船来来往往,带着流动的灯火,恍如夜空中划过流星的银河。夜色中船头下的河水黯沉沉,发出泼剌泼剌的水响;稍远些的水面倒映着岸上斑斓的霓虹光波,不时隐现建筑物的倒影;远处的河面上空则被一层水雾所笼罩,点点灯光在缥缈中闪烁。我在搜寻朱、俞二人笔下的烛光和汽油灯,结果没有,所有都是流光溢彩的霓虹灯,闪烁着新时代的明艳和光华。我似乎又感到有点不足,因为明艳固然令人开颜,但那种忽明忽暗的“江枫渔火”与“桨声灯影”的梦幻境界,似乎更有另一番审美的情趣。

秦淮河古时是文人金粉荟萃之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岸犹唱后庭花。”这是唐朝诗人杜牧“夜泊秦淮”时的景象;“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这是苏轼描绘宋朝时的秦淮河。“澹粉轻烟佳丽名,……灯火樊楼似汴京。”这是钱谦益(号牧斋)对明末清初秦淮河“金粉烟火”的赞叹!游程中,导游小姐的讲解,牵着我的思路在这十里秦淮长廊徜徉,感受往昔的繁华。北岸的一座高楼叫江南贡院,还有临近供奉祭祀孔子的夫子庙,都是明清时代的科举考场,使得贡院街一带考生云集、文人荟萃,酒楼、茶楼、青楼、商铺等也应运而生,成为文人骚客瞩目之地。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曾在秦淮河畔居住生活十九年,根据切身生活体验和搜集到的素材,创作了著名长篇小说《儒林外史》,尖锐嘲讽了封建士大夫的腐朽生活和精神面貌,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船过贡院不远,导游让我们看河边一排美女雕像。原来这就是明朝末年的“秦淮八艳”:寇白门、董小宛、卞玉京、顾眉生、柳如是、李香君、陈圆圆、马湘兰。“八艳”中有四位以前曾闻其名:柳如是和董小宛虽然是青楼女子,却也称得上是女诗人。柳如是还有《戊寅草》、《柳如是诗》诗集存世。作家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一文中还录有她的诗句。其次就是李香君,清代戏曲家孔尚任在传奇《桃花扇》中写到了她。剧本描写明清易代时秦淮河名妓李香君与才子侯方域的恋情纠葛,表现了李香君的爱国情操,这在大学古典文学史中讲过的。现今秦淮河畔的眉香楼,据说就是李香君的故居。还有就是陈圆圆,学过历史的人似乎都知道她的大名,因为这个往日秦淮河的名妓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明末守卫山海关的大将吴三桂,只因成了自己小妾的陈圆圆被攻入北京的李自成部下强占,就一气之下投降清军,并率兵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赶出北京,最后复得陈圆圆。李香君、陈圆圆等“秦淮八艳”的故事,仿佛将人们带到明朝末年青楼丽人与才子名士的艳情时代,是那么的哀婉、凄怆、悠长……

“前方就是白鹭洲公园”,导游的话把我从思古的幽情中唤醒,抬眼望着前方的一片园林,同时想起有关资料的记载:白鹭洲原来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内景观处处,各式桥梁、佛塔、假山、亭台楼榭,应有尽有,是南京的著名景区。新中国成立后对该园进行了全面修整,现在与秦淮河连成一体,成为秦淮河风景带一颗明珠。因为我们乘船不能登岸,只好沿途观景听导游讲述白鹭洲的历史轶闻掌故:唐朝诗人王昌龄在南京做官时就住在白鹭洲附近的桃叶渡,经常到白鹭洲宴饮文友,写下《留别岑参兄弟》等诗作;明朝徐达后人徐天赐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是密友,常在白鹭州赋诗唱和,现今园内立有二人的雕像;“秦淮八艳”之一的马湘兰,当年就住在白鹭洲,现已恢复她的故居;还有明代画家文征明的名画《东园图》,生动描绘了白鹭洲的人文风韵和自然景观,现在也复制出来了。新白鹭洲公园设计建造了一条长廊,镌刻着“六朝金粉,秦淮风月”的诗词作品,集中展示秦淮歌楼妓馆的文化风貌。我们虽说没有登岸游览,但听了这些介绍,也算神游了一遍文化底蕴深厚的白鹭洲。

游船过了白鹭洲公园直达中华门,然后开始返航。画舫凌波,从座座造型精美的古桥下驶过。一路上,所见所闻都是古色古香又焕发着崭新风姿的景致。如今的秦淮河,已不见了朱、俞二人泛舟时弥漫着的香艳氛围,也不会遭到歌妓船三番五次的纠缠,而使游客感到拘谨与张惶。我们现在所游的秦淮河,已将新时代的光华与绵远的历史融合在一起,繁华而雅致,深厚而悠久,煽情而铭心。她像一条文化长廊和时光隧道,集楼台、彩船、灯饰、园林、街市、古迹于一体,以及朝代的更替兴衰,世境的昌盛与衰败,风流才子与青楼佳丽,荣华富贵与穷愁潦倒,两千年来的历史故事,都在这条河上演绎、流淌。秦淮河承载着太多的精神财富、太多的沧桑变迁、太多的人间风流韵事,显现出一种历史文化底蕴的厚重感。这些都不是我们一次夜游所能完全领受得到的,但必将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发酵、生发出更多的感悟。

2011年5月9日下午写于湖光花园

【郭进拴原创】 探访李绿园故居

千顷宝镜白龟湖,被金风吹皱了,涌起了层层细浪,似雪,似玉……

白龟湖对面,就是李绿园的故居。

在《歧路灯》作者李绿园辞世220周年、校注本《歧路灯》正式出版30周年之际,为了纪念李绿园,把《歧路灯》研究引向深入,2010年8月26日至28日,由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平顶山市政协、平顶山市委统战部、平顶山学院等联合主办的“《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李绿园故里——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隆重召开。新中国《歧路灯》研究的开拓者、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栾星,台湾宜兰大学教授吴秀玉、高双印及大陆十多个省市的5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是继20世纪80年代初三次《歧路灯》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盛会,与会者围绕“《歧路灯》及其文化史贡献与地位”这一主题,对《歧路灯》版本延传、人物形象设计、语言风格及其反映出来的地方俚俗、风土人情和作者李绿园的生平事迹、教育理念、佛学思想等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为《歧路灯》研究中新史料的发现,新理论、新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对开辟《歧路灯》研究的新视野、新领域,培养壮大《歧路灯》研究队伍,澄清《歧路灯》研究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歧路灯》研究专家欧阳健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歧路灯》研究90年的历史时机,举办《歧路灯》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以酝酿《歧路灯》研究的第三个热潮,具有非凡的意义。”

《歧路灯》以清乾隆时期的太平盛世为时代背景,反映了盛世背后隐藏的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是我国小说史上仅有的一部以“浪子回头”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被誉为“18世纪普通人生活的百科全书”。李绿园在小说中劝诫世人:教子要严,延师要正,交友要慎。书中谭孝移的临终遗言,“用心读书,亲近正人”这八个字,则是小说的主旨,堪称封建时代教育子弟的指路明灯。

清乾嘉学者吕中一评李绿园是“以左丘、司马之笔,写布帛菽粟之文章”;近代小说史家蒋瑞藻称《歧路灯》“描写人情,千态毕露,亦绝世奇文也”;朱自清先生认为:“《歧路灯》只逊于《红楼梦》一筹,与《儒林外史》是可以并驾齐驱的。”

栾星先生在校本序中说“它是历史存在,大幅度反映了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记录了中下层社会芸芸众生的思想状态与生活状态”。《歧路灯》大量负载着河南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河南、创新河南的重要思想资源,是我们今天研究历史、发展文化事业不可多得的借鉴。

研讨会期间,我慕名探访了李绿园故居。在曹镇乡政府,我见到了乡政府秘书李红亮,他是李绿园的第9代后人。在李红亮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李绿园的家乡宋寨村。宋寨村是一个紧临白龟山水库,环境清幽的村庄,仅村内和附近就有李绿园的后人100多口。在李红亮家屋后不远处,就是李绿园的书屋。

如今的书屋院内草木丛生,原有的5间房屋只剩下一间还没有完全坍塌。一块大石头倒在杂草中,李红亮告诉笔者,这是一块拴马石,是家里人从原来的大门口搬到这里来的。李红亮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他上高中时,李家人还在这里居住。后来在西边两间居住的亲戚搬了出去,这两间房便慢慢塌了。不久,自己家也搬了出去。2002年,爷爷李春林搬出之后,剩下的房子也在风雨中坍塌了。

李红亮和其父亲告诉笔者,李绿园次子李蘧送父亲回乡后为了让老人家安度晚年,就在如今书房的地方购得一处田地,构建别墅,并在别墅内建藏书楼一座。清末同治年间,李绿园的藏书楼在战火中被焚。三万卷书籍被毁过半,李绿园后人将剩余书籍转移到书斋内。抗日战争时期,家人担心书籍被日本人抢掠,李春林和父亲将书掩埋在地下,造成了部分书籍的腐蚀。“文革”时期,藏书的损毁程度更加严重,李春林的父亲只偷偷保存下来很少一些书籍。上世纪80年代初,《歧路灯》公开出版后,李春林将剩余的藏书捐献给了国家。

在李红亮的家中,笔者见到了一个据说是当年李绿园使用过的笔筒,貌不起眼的笔筒被放在家里的书房内,虽然有些裂痕,但它还在继续为李家的后人履行着自己的使命。李红亮告诉我,爷爷李春林将家谱等一些文字资料交给了在北京工作的弟弟保管,自己家里仅有的就是这个笔筒。

李红亮还回忆起了儿时在村中玩耍时经常骑的“石猴”。同行的湛河区文化馆的杜央解释说,村民们所说的“石猴”,其实就是“避邪”。李绿园晚年在《避邪歌》中写道:“四冢各列避邪一,麟首、驼项、狻猊尾。”说的就是这个所谓的“石猴”。杜央分析,这些“避邪”也可能是李绿园儿时玩耍的道具。

李绿园的成长之路 ,明洪武年间,李绿园先世李昂从山西洪洞迁到河南新安北冶镇马行沟村。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豫西严重干旱,农田颗粒无收。新安一带大闹饥荒,老百姓纷纷背井离乡。李绿园的祖父李玉琳从新安逃荒到宝丰宋寨,靠种菜度日。此后,李玉琳与当地李姓大族认了本门宗亲。

这中间还有一个小故事:李玉琳逃荒到宋寨之后,一开始只是在当地大户人家的菜园里种菜,村里人也一直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逃荒百姓。一次,这户人家请客时缺少人陪客,临时将正在菜园里劳作的李玉琳拉去凑数。李玉琳赶紧回家换上了一身秀才的衣服。就这样,村里人才知道一直在菜园里种菜的李玉琳原来是个有学问的人,就邀请他到村边鱼齿山义学教书。

李绿园的父亲李甲,出生于新安,后随李玉琳迁居到宋寨,并考取了秀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李绿园在鱼齿山下降生。幼年的李绿园从小随祖父读书识字,聪颖好学,博闻强记。鱼齿山附近是一个埋藏丰富的战国至汉代的墓葬群和文化遗址,流传着许多历史故事和优美的传说,李绿园就是在这种浓郁的历史文化环境熏陶中长大的。

李绿园30岁那年,恰逢乾隆皇帝即位后改元,特开了恩科考试,李绿园考中了举人。

李绿园中举后,对未来的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写下了《赠汝州屈敬止》一诗,抒发了他誓将所学才智用于经世济国的宏愿。但此后本是一帆风顺的李绿园在中举后一直科考不顺,他参加了三次会试,一次未中。在壮志未酬的遗憾中,李绿园产生了创作小说的念头。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李绿园的父亲去世,42岁的李绿园守制在家闲居。经历仕途的挫折和40多年的岁月,李绿园对人情世故有了深刻的认识。生活上的无忧也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写作条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小说《歧路灯》的创作中,并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三次会试未第的郁闷之情寄予笔端。《歧路灯》是李绿园于清代中叶所著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它是我国第一部,也是唯一的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古典长篇小说,也是我国古典小说中最完整意义上个人创作的长篇之一。李绿园以写实的手法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浩瀚的康乾盛世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风民俗、典章制度,都具有极高的认识、鉴赏和文学价值。

李绿园以“道性情,裨名教”、“惟其于伦常上立得足,方能于文藻间开得口”为基本立足点,本着“用心读书,亲近正人”的劝世主旨,创作出《歧路灯》这部浪子回头的悲喜剧。在作品后二十回中,安排绍闻族兄谭绍衣对其一路提携,使之步步高升,最终实现“孽全淑洞房花烛 谭篑初金榜题名”的大团圆结局。作者满怀拳拳诚心以为给这个五色杂陈的俗世开出一副济世良方。但总揽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主人公所处时代背景及当时的阶级关系、意识形态,读者感受到的是一个道德沦丧、纲常废弛、官僚腐败的封建末世。在这样一个上至权臣下至税吏俱各收受贿赂以充私囊,士子文人俱皆腐儒的社会大环境里,作者刻画塑造的一些清官廉吏只能势如独处孤岛,是理想化,经雕琢过的完美理想。李绿园所说的“书”只是孔孟之道,程朱之理;“正人”也只是谨守程朱之理,但却不能代表历史发展规律的宿儒。他开出的药方并不能救大厦于倾危。市井意识下,谭绍闻的堕落应归结为封建末世,旧家大族文人士子的全面衰落。封建统治的城墙已经坍塌,根基已经腐烂。谭绍闻也失去了依靠考取功名、入仕进阶而重振家门的可能。这些都与作者主观上用理学劝世,企图延续封建纲常的写作目的背驰。尽管李绿园以一颗正直文人之心,想要在传统道德精神继承发扬方面有所建树——反映在作品中即是一味为旧家大族的代表谭绍闻开脱,屡次说其本体之明未尝息,并顾念其是个祖上做过官的旧家,不忍按照理论逻辑和历史规律,给其一个家业凋零的结局——但作者毕竟是一位有着敏锐洞察力的作家,他对不可回避的现实矛盾有所发觉,于是这种潜意识里的明察行诸文字,便与主观的写作意图出现分歧,形成背离。这也是由作者自身的理学观念与市井意识的矛盾所决定的。

经过十年的努力,李绿园完成了《歧路灯》的主要部分,即全书的八十回,至此,他辍笔停写《歧路灯》,开始了为期20年的游宦生活。

李绿园最后一次应试后,曾在京任教三年,深受学生们的钦佩和尊重。他们为老师考不上进士而遗憾,并想方设法为老师寻找入仕的门路。后来,福建学生李杰考中状元,在乾隆皇帝和吏部举荐恩师,李绿园被皇帝选任江浙漕运之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50岁的李绿园开始了他舟车海内的仕途游历生活。20年间,李绿园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运河两岸。

晚年,李绿园曾在贵州思南府印江县做过一任知县。《印江县志》载其政绩:“能兴利除弊,爱民如子,疾盗若仇。”后经督、抚推荐,代理思南府知府。1774年,68岁的李绿园辞官返乡,后被次子李蘧接到北京。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李绿园卒于北京,终年84岁。李绿园一生官路坎坷,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几乎与18世纪共始终。(绿园祖父)玉琳公洛阳府学秀子,敕赠文林郎。精治《麟经》。著有《春秋文汇》(见《中州先哲传?文苑传?绿园本传》)。绿园公尺山公,宝丰痒生。赐赠文林郎。诰赠中宪大夫。夫人栗氏,累赠恭人。绿园公乾隆元年恩科举人。官印江知县,后代理思南府知府。诰赠中宪大夫。夫人余氏赠恭人,潘氏恭人晋赠宜人。张氏孺人。(绿园公)著有《歧路灯》、《家训》、《诗钞》、《东郭传奇》(剧本)、《破山斧》、《拾捃录》、《说黔》及《谈大学》、《淡中庸》、《谈诗法》、《谈文法》等(后四种为课幼唱本)。

祉亭公别墅建于五虎刘(村),藏书有楼房三间;上下环壁书架,中间两排。每届庚伏,主人明远公晒书五天左右。绿园公手墨尽收藏在此。因屋漏鼠啮多有残破。一九二五年诗人徐先生言信(徐玉诺)由厦大回,专程来访索,主人初不忍释手。徐先生图为绿园公增光,有益人民,将著作全部囊恬去,并在当年下半年于京发文《李绿园与(歧路灯)》,绍介之后即把《诗钞》、《歧路灯》,交冯友兰先生。其他遗著经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除四旧”运动,现已片纸无存。

啊!白龟湖的涛声,落了,又升起了,涌来了。它们无休无止地向前涌动,一会儿像奔放雄壮的歌声,一会儿又像情意绵绵的低语。募地,我懂得了,这涛声是在宣告:这位被埋没了二百多年的清代大作家和他的长篇小说巨著《歧路灯》,从此要晓喻海内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那千顷宝镜白龟湖,将觅得更多的知音;那古朴典雅的李绿园故居,将招揽更多的海内外游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