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美社:艺术的“矢量化”到“冗余度”
矢 量 化
信息论中有“矢量化”一概念。以计算机应用为例,图像一般有两种形式:由像素组成的位图(也称栅格图)与经由公式计算得到线型结构、位置的矢量图。前者放大后会看到模糊的粗大像素,而后者理论上讲可以放到无限大而依然保持清晰。前者保留的信息可能更多,而后者则只保留了关键的核心信息。这也是“矢量化”的主要工作——抽象。
如果一定要给个概念,那么“矢量化”就是一个抽象到只保留事物核心内容、本质属性的数据量最小化过程。“矢量化”有助于提升信息的记录与传播效率,而“矢量化”的结果通常也是该事物有别于其他的本质差异。
艺 术 的 矢 量 化
换句话说,在矢量化的抽象过程中,最终使得这个事物成其为这个事物,就比如艺术。
以汉字为例,秦统一天下,在考距了原有的六国文字后,抛弃了随意的粗细变化、任意的添删笔画、一字多形等,李斯创立了线型粗细一致、字形明确简洁、易于书写(相对于之前的六国文字、金文甲骨而言)的小篆。这就是一次矢量化的过程,——它仅保留了两个维度的元素:线型的一致与字形的确定。只要字形是这个,那不管你写多粗、多细、多么有粗细变化,从信息论的角度上来说,它还是那个字,具备了那个字的含义。
因为小篆的抽象与至简,它成为了一粒种子,使得后世才有可能在其基础上生根、发芽,隶、真、章草、楷、行,绵延一脉。所以有人把“小篆”定义为中国书法的起点,而把此前的大篆定义为孕育期是有道理。
在那个年代,小篆明显提升了信息记录与传递效率,这也是文字的核心功用与本质。而这一切都是“汉字矢量化”的结果。
同样基于汉字的艺术形式还有篆刻,它在矢量化的路上走得就更远了~~
被视为经典的汉印,使用的就是基于小篆变化而来的“繆篆”,也叫“摹阴篆”,——为什么能变化?就是因为它已被矢量化到极抽象的简洁状态,任你怎么变化,只要那个字形还保持了原有排布就可以被认定是那个字。甚至于,字中原有的构成单位也可以遵循相应规则进行位置变换,如偏旁、部首根据印面需要重新排布位置,也会被视为还是那个字。
“从字形、结构、线条,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空间,这也开辟了篆刻艺术可发挥的自由的……”,——这是我的篆刻老师告诉我的。
艺 术 的 冗 余 度
当记录、传播这些实用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人们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思考如何呈现个性,——这是羲之的字,这是献之的字,这是米芾的字,则是黄庭坚的字,这是文彭的印作,这是陈鸿寿的,这是吴昌硕的,这是齐白石的……,每个人都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这些个人风格都是“冗余度”,——矢量化的反方向。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冗余度”却成为了人们竞相追逐的重点,信息反倒居于了次要地位,——“奉橘帖”里写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写的这“奉橘帖”;“肚痛帖”里怎么肚痛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把这腹痛之感在他的笔画之中表现的那么酣畅淋漓。
艺术风格的矢量化
为了延续这种风格,或者说能够使“风格信息”得以传承,就涉及到如何将这种风格进行矢量化,——或者说将此前的“冗余”矢量化。
同样,艺术风格的矢量化也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懒,就基于两个维度进行抽象吧。
第一个是“形”。以篆刻为例,齐白石的“单刀白文”想必大家很熟悉,学习一二你能刻出所谓的“单刀白文”,这就是形。
但却总没那个劲道,那个神韵。这就是第二点——“质”。而这个“质”又回到了艺术的本质上——感觉。“质”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依靠过对过往事物审美思考、认知经验积累培养出来的,不同的积累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从这点上讲,“质”只能被模仿,而无法被复制。这也是艺术的价值所在。你具备怎样水准的审美能力就能够欣赏哪个水准的艺术。而当你的审美能力具备了相当高度时,甚至你都可以忽略前面那个维度——形,而直接关注另一个,也是唯一的审美向量——质,进行审美评判。而这又是矢量化,更纯粹的矢量化。
而将艺术风格矢量化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是有高低之分的……
个人风格的形成
我猜你肯定想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问题。
按照刚才所讲我们逆推一下,欲树立“形”的风格显然更直接、更易于辨识,但纯粹的“形”的难久于世,因为可复制性较强;若立“质”的风格则需要有深厚的积淀,这是门坎,却也无形中降低了可复制性,提升了艺术价值。当然,风格往往都是形质兼而有之,但你的风格若越趋向于“质”的层面,则艺术价值、独特性就越高。
这也是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含义。算是借信息论的做个解释吧。
环境决定了认知模式,而认知模式左右着你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如果说环境是不可控的话,那么本质上艺术风格也必将是“自然生成”的。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