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美社:艺术的“矢量化”到“冗余度”

矢 量 化

信息论中有“矢量化”一概念。以计算机应用为例,图像一般有两种形式:由像素组成的位图(也称栅格图)与经由公式计算得到线型结构、位置的矢量图。前者放大后会看到模糊的粗大像素,而后者理论上讲可以放到无限大而依然保持清晰。前者保留的信息可能更多,而后者则只保留了关键的核心信息。这也是“矢量化”的主要工作——抽象。

如果一定要给个概念,那么“矢量化”就是一个抽象到只保留事物核心内容、本质属性的数据量最小化过程。“矢量化”有助于提升信息的记录与传播效率,而“矢量化”的结果通常也是该事物有别于其他的本质差异。

艺 术 的 矢 量 化

换句话说,在矢量化的抽象过程中,最终使得这个事物成其为这个事物,就比如艺术。

以汉字为例,秦统一天下,在考距了原有的六国文字后,抛弃了随意的粗细变化、任意的添删笔画、一字多形等,李斯创立了线型粗细一致、字形明确简洁、易于书写(相对于之前的六国文字、金文甲骨而言)的小篆。这就是一次矢量化的过程,——它仅保留了两个维度的元素:线型的一致与字形的确定。只要字形是这个,那不管你写多粗、多细、多么有粗细变化,从信息论的角度上来说,它还是那个字,具备了那个字的含义。

因为小篆的抽象与至简,它成为了一粒种子,使得后世才有可能在其基础上生根、发芽,隶、真、章草、楷、行,绵延一脉。所以有人把“小篆”定义为中国书法的起点,而把此前的大篆定义为孕育期是有道理。

在那个年代,小篆明显提升了信息记录与传递效率,这也是文字的核心功用与本质。而这一切都是“汉字矢量化”的结果。

同样基于汉字的艺术形式还有篆刻,它在矢量化的路上走得就更远了~~

被视为经典的汉印,使用的就是基于小篆变化而来的“繆篆”,也叫“摹阴篆”,——为什么能变化?就是因为它已被矢量化到极抽象的简洁状态,任你怎么变化,只要那个字形还保持了原有排布就可以被认定是那个字。甚至于,字中原有的构成单位也可以遵循相应规则进行位置变换,如偏旁、部首根据印面需要重新排布位置,也会被视为还是那个字。

“从字形、结构、线条,都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变化空间,这也开辟了篆刻艺术可发挥的自由的……”,——这是我的篆刻老师告诉我的。

艺 术 的 冗 余 度

当记录、传播这些实用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后,人们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思考如何呈现个性,——这是羲之的字,这是献之的字,这是米芾的字,则是黄庭坚的字,这是文彭的印作,这是陈鸿寿的,这是吴昌硕的,这是齐白石的……,每个人都带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看,这些个人风格都是“冗余度”,——矢量化的反方向。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冗余度”却成为了人们竞相追逐的重点,信息反倒居于了次要地位,——“奉橘帖”里写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写的这“奉橘帖”;“肚痛帖”里怎么肚痛不重要,重要的是谁把这腹痛之感在他的笔画之中表现的那么酣畅淋漓。

艺术风格的矢量化

为了延续这种风格,或者说能够使“风格信息”得以传承,就涉及到如何将这种风格进行矢量化,——或者说将此前的“冗余”矢量化。

同样,艺术风格的矢量化也是一个抽象的过程。我懒,就基于两个维度进行抽象吧。

第一个是“形”。以篆刻为例,齐白石的“单刀白文”想必大家很熟悉,学习一二你能刻出所谓的“单刀白文”,这就是形。

但却总没那个劲道,那个神韵。这就是第二点——“质”。而这个“质”又回到了艺术的本质上——感觉。“质”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依靠过对过往事物审美思考、认知经验积累培养出来的,不同的积累导致了不同的结果。从这点上讲,“质”只能被模仿,而无法被复制。这也是艺术的价值所在。你具备怎样水准的审美能力就能够欣赏哪个水准的艺术。而当你的审美能力具备了相当高度时,甚至你都可以忽略前面那个维度——形,而直接关注另一个,也是唯一的审美向量——质,进行审美评判。而这又是矢量化,更纯粹的矢量化。

而将艺术风格矢量化的能力,人与人之间是有高低之分的……

个人风格的形成

我猜你肯定想到了自己的艺术风格问题。

按照刚才所讲我们逆推一下,欲树立“形”的风格显然更直接、更易于辨识,但纯粹的“形”的难久于世,因为可复制性较强;若立“质”的风格则需要有深厚的积淀,这是门坎,却也无形中降低了可复制性,提升了艺术价值。当然,风格往往都是形质兼而有之,但你的风格若越趋向于“质”的层面,则艺术价值、独特性就越高。

这也是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含义。算是借信息论的做个解释吧。

环境决定了认知模式,而认知模式左右着你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如果说环境是不可控的话,那么本质上艺术风格也必将是“自然生成”的

我是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

(0)

相关推荐

  • 美是什么

    美,在所有人类语言中.任何文化中.任何时代里都有.只不过不同的文明阶段和意识形态下,美的形态和标准不同.全人类文明初期还有一种美,在全球范围给你灌输他们是美的.是永恒的美.他们最美.而且要你不遗余力追 ...

  • 借西方女性油画谈现代与传统艺术

    每每说到"现代艺术",人们通常想到的是,现代艺术已经跟过去的传统彻底决裂,它试图做的是以前艺术家未曾梦想过的事,这可以理解,有些人喜欢进步的观念,认为艺术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代:当然 ...

  • 美好将至:“空山美社”栏目即将上线

      栏目名称:空山美社 栏目全称:"空山茶话"关于艺术.美学.专项鉴赏等相关内容之研习社,简称"空山美社". 栏目概述:公众号"空山茶话"用 ...

  • 空山美社:序曲 · 普洱审美基础-上层建筑

    - 精 华 锦 句 - ◆ 茶一直是传统士大夫阶段的重要饮品,因其恰恰契合了士大夫阶级自己所搭建起的"中国传统审美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最终成为了中国主流社会价值观,贯穿中国上 ...

  • 空山美社:序曲 · 普洱审美基础-一如之途

    - 精 华 锦 句 - ◆ 茶饮普及民间要到西晋以后了. ◆ 最初时直接鲜叶煮饮. ◆ 唐朝创立"蒸青法"制茶,以紧压团茶为主. ◆ 宋代出现"蒸青散茶". ◆ ...

  • 空山美社:美学原理 · 小白版

    · 关 键 词 · 雪糕  口感  艺术  美  审美  人文美  自然美  主观能动性  终极命题  人体美 古希腊 盛唐 写实  器物  陶作坊 扁茶海 实用之美 观赏价值  稀缺美 引 子 话说 ...

  • 空山美社:变奏

    * * * * * 或许你还没有猜出这首曲子 却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她深深打动-- 或许在一遍遍的聆听中你已不再对探究她的名字耿耿于怀,而只是一遍遍的听,一遍遍的听-- 好吧,不卖关子了,让我再来细细品 ...

  • 空山美社:萧者的世界 · 邂逅箫生 解惑国乐

    刘旻昊    山西太原人,毕业于山西大学音乐学院竹笛演奏专业.年少时好习竹笛,大学追随樊家城教授继续深造,并受到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先生悉心指点.从艺20多年来个人风格初显端倪.理论教学亦日趋通俗质朴 ...

  • 空山美社:徘徊在将就与讲究之间

    讲 究  今儿扯扯别的,不说茶. 那说什么呢?说说我的口福吧! 前阵子领教了一位"老吃家",--对吃上那叫一个讲究! 他能为了包中午那顿几十个的饺子,凌晨四点半就奔向肉市儿,赶在人 ...

  • 空山美社:“箫茗相参”后记

    人挺多,怪挤的 - - 不是因为地方小,而是都想离箫者近些,听得真切,--毕竟是Live版,毕竟近在咫尺感受演奏者每一次呼吸,每一个指法的机会不多. 毕竟也都是好茶,坐远了喝不到就亏大了. 多谢对面& ...

  • 空山美社:染指龙泉 · 古瓷实器鉴赏会 (一)

    汝官哥钧定,言瓷必五窑. 然龙泉之美君知否? 其工艺孕化出了瓷中圣品的汝窑 或盘曲或细碎的开片让我们把玩再三,不忍释手 最最珍贵的,是我们奉若经典那宋人的审美,至简持用,大美不言 - - 粉青贴花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