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90秒:“人”之不存,“权”将焉附?

天天语文伴你第735天

“人”之不存,“权”将焉附?

1. 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驳斥美欧涉疆制裁时用了这样一个词语:人之不存,权将焉附?

人,就是生命,“生命”已经不存在了,还谈什么人“权”呢?

这精辟的表述,源自于2500年前的《左传》。

这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火花,是民族哲思的结晶。

2. 《左传》记载:晋国公子因内乱出逃后,求秦国支持,并以五座城池作为酬谢。后来,他在秦国的帮助下当上国君,却不履行诺言。

不久,晋遭受灾害,向秦买粮,秦国不计较晋背约失信,答应了要求。后来,秦发生饥荒,向晋买粮,晋没有答应。

有大臣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晋国不割五城给秦是根本问题,只答应卖粮,就好比只有毛没有皮。没皮,毛又能依附在什么地方呢?)

不久,秦晋发生了战争,晋惠公做了秦国的俘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不解决根本问题,即使解决其他枝节问题,也没有用处。

3. “人之不存,权将焉附”是成语的化用,它的本意没有变化。

“皮、毛”是的喻体,那么,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替代“本体”。

例如:阐述水资源的保护,我们可以说“源”之不存,“水”将焉附;阐述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可以说“国”之不存,“家”将焉附。

4. 化用成语,是一种造句方式,但如果只是从“表皮”上化用,什么“一箭钟情、骑乐无穷、一明惊人”,那只是邯郸学步、西施效颦了。

因为本意变化了,就没有了生命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欢迎在下方留言区留下您的

观点和评论…… O(∩_∩)O

近期“新课标语文90秒”内容回顾:

1

《红楼梦》,为何称“红学”?

2

课堂上,是在“学语文”吗?——同学聚餐言谈摘录

3

“独立”,是一人站立吗?——《沁园春·长沙》细读

李强老师快手账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