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迷画色——「拉斐尔前派」的情人们

电影《情迷画色》,电影讲述了拉斐尔前派的创立直至加百利·罗塞蒂(Gabriel Rossetti)的妻子伊丽莎白·西德尔(Elizabeth Siddal)去世为止的故事。

绚烂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动人的细节、活色生香又具有灵性的“女性”形象,成为拉斐尔前派的主要特征。女性和儿童也总是成为大师们的muse女神。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下拉斐尔前派画家们笔下的那些绚烂灵魅的“情人”们:

夏洛特小姐

这是沃特豪斯在1888年所画,藏于伦敦泰特美术馆。这幅画来自于一个英国著名诗人丹尼生所写的一首长诗《夏洛特小姐》

诗里描绘的夏洛特小姐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少女,她必须生活在阴影中,她不可以走到阳光地下,而且,她在镜子里看她自己住处窗外的东西,永远都是影子,是幻影,是虚幻的东西,而在她身边上有一台永远不会断线的纺机,她不断的在绣自己案前的刺绣,永远重复做这些东西。

有一天,她忽然在镜子里看见一个非常俊美的男子——亚瑟王的骑士兰斯诺特。兰斯诺特硬件的影子在她镜子里一晃而过,让她的心灵产生了巨大的波澜。她忽然之间萌发了一种想追随这个自己心仪的男性的愿望,想要跟出去,去看一看。不过,她又非常清楚,如果她走到阳光地下跟随骑士而去的话,他的生命就会终结。但是,她在所不惜,她真的扯断了纺线,走到了阳光下,去追随兰斯诺特。

当那条船漂出去的时候,蜡烛渐渐燃尽。这时,她已经非常明白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很快就要终结。但是,她的内心却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因为这是她生命当中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完全按照自己内心的医院去做的事。因此,当死亡降临的时候,她的脸上浮现出来的是一种非常幸福的表情。

奥菲丽娅

Ophelia ,1852,取材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丹麦王的弟弟克劳狄斯为谋取王位与王后通奸,用毒药毒死国王,国王的阴魂向儿子哈姆雷特诉说自己被害真相。帮助谋害国王的御前大臣有一子一女,女儿奥菲丽娅很受哈姆雷特喜爱,却受到御前大臣万般阻拦,并继续作恶,后被哈姆雷特发现刺死,女儿闻讯后病了,整天唱着古怪的歌到处游荡,尔后不幸落水淹死。米莱斯选择了奥菲丽娅编的花圈,刚要挂上树枝而跃落水中的情节。

“她的衣服四散展开,使她暂时像人鱼一样漂浮在水上,她嘴里还断断续续地唱着古老的歌谣,好像一点不感觉到处境险恶,又好像她本来就是生长在水中一般。”米莱斯选择了悲剧中唯一的一段平静、超脱的情节。

画家在此表现了人间最美丽的景色。那些布满在水边的小花,仿佛使人闻到她散发出芳香的气息,溪水在静静地应着奥菲丽娅歌唱;她终于摆脱了这罪恶深重的尘世,漂向无忧的净境。

画面上没有悲剧气氛,为了描绘自然环境,画家多次实地写生。为了画出奥菲丽娅在水中的效果,他曾置一大玻璃池让模特儿西达尔躺在水中。画家以极工细精湛写实技巧和神奇的画境创造,震惊了当时的英国画坛和观众。

修拉和水仙们

赫库勒斯乘船到达塞欧斯岛,赫库勒斯的伙伴海勒斯上岸寻找水源。海勒斯找到了泉水,清清的月光照在他的脸上,照见了那绝秀俊美的面庞。水泽的宁芙(水神)立刻爱上了这年轻的异乡人,于是从水中露出了她们美丽的胴体,拉住他提水壶的手臂;那是他未曾听过的娇媚的声音,没有见过的令人迷惑的眼神,还有那晶莹如玉的珍珠。于是年轻的英雄被迷惑了,背弃了他的主人,宁芙们把他拉到了永远冷静清幽的世界。

碧色的湖面,美丽的水神,看似零乱实则精心安排的植物,使诗意在画面上缓缓流动。充满柔媚情怀的笔触,美丽而又凄婉、甚至是冰冷的结局;谁也无法抗拒,它诉说的是一个充满哀伤梦幻和诱惑魅力的故事。

作者在这个故事上的表现手法,海拉斯是个受害者,也是故事中的主角,但作者仅仅表现了他半张阴暗的脸,相反,七个仙女却着重着笔。 仙女们每张脸的表情都不太一样,像是对这个陌生男子的无限关怀和向往,想尽一切办法去留下他,中上的仙女手捧珍珠,最右的尽露怯涩,下边的执衣,右中的纨发,尤其是中间的那个仙女拉着海拉斯的手臂,一脸纯情,宛如这一池清水。

白日梦

《白日梦》现存于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罗塞蒂不仅是个画家,也是一个充满幻想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生活任性而又颓废,特别是在他的爱妻去世之后,更是陷入了无尽的怅惘和幻想中,整天饮酒、吸毒不能自拔,并且疯狂地为其死去的妻子写下了许多辞藻华丽、充满神秘气息的悼亡诗篇。后来他遇到了相貌与死去的妻子极为相似的莫里斯小姐,才再次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这幅《白日梦》就是画家以莫里斯小姐为模特创作的画作,其间充斥着画家对亡妻的思念。


 宁静香艳的珍妮·莫里斯

出生于1839年的珍妮·莫里斯则经历了75年的生命岁月,在那个年代绝对堪称长寿。她消瘦的脸形、迷离的眼神、尖翘的鼻子、微卷的红发,在罗塞蒂面前一出 现,就抢了斯黛尔的风头。她后来虽与拉斐尔前派的后期画家威廉·莫里斯缔结姻缘,但与罗塞蒂也一直保持着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她精通法语和拉丁语,还是一 个对古典音乐有着透彻研究的钢琴家。人们在《普洛塞尔皮娜》、《白日梦》、《蓝色丝绸裙》中可以欣赏到她独特、浓烈而宁静香艳的美。

罗塞蒂的爱神:西德尔

西德尔早年是一个制帽店的店员。一次偶然的机会被罗塞蒂的学生邀请做绘画模特,随即成为罗塞蒂的创作灵感和爱神并为“拉斐尔前 派”其他成员摆模。亨特的《希腊神话瓦伦泰拯救塞尔维亚》、罗塞蒂的《丽丽丝小姐》等大量作品都以她为创作原型。不幸的是,斯黛尔爱神的光芒在珍妮·莫里斯出现后很快悄然消隐。30岁时她自视是一个不怎么被人尊重的、酗酒的、迷醉于鸦片的、带有女权主义意味的人...

集中起用西德尔和珍妮·莫里斯为模特,使“拉斐尔前派”在女性人物为主题和主体的作品中有着同样的神韵气质,也使流派很自然地显露出相对统一的风格。


约翰·艾佛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 1829年6月8日—1896年8月13日)是一个英国画家与插图画家,也是前拉斐尔派的创始人之一。

The Martyr of the Solway (c. 1871)

The Black Brunswicker (1860)

A Flood (1870)

威廉·霍尔曼·亨特,OM(William Holman Hunt,1827年4月2日-1910年9月7日),英国画家。他是前拉斐尔派的创始人之一。

Fanny Holman Hunt

Amaryllis

The Birthday

丹蒂·加百利·罗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1828年5月12日-1882年4月10日),是英国画家、诗人、插图画家和翻译家。

A Vision of Fiammetta

Maris stella

Monna Vanna (1866)

Roman Widow

Veronica Veronese

La Ghirlandata

拉斐尔前派(Pre-Raphaelite Brotherhood),又常译为前拉斐尔派,是1848年在英国兴起的美术改革运动。这个画派的活动时间不是很长(1854年后他们便分道扬镳了)。但拉斐尔前派真是一个神奇的艺术流派,人数不多,作品不多,但是它却像伟大的印象派一样对后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维也纳分离派、各国的“新艺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甚至20世纪70年代后的一些当代绘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