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讲“因果不饶人”,人到中年,这4件损“阴德”的事别再做了

在不同的人眼中“因果”的含义也大为不同,有人认为因果是一种求证,试图用结果论去探讨“因”的起源;也有人认为因果互补,即二者相辅相成、相依相存。

如果从佛教思想来诠释因果,可以简单的解释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即“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一个人经常做善事或许未必有福报,但灾祸也会离他而去。

相反平时坏事做尽的恶人虽然没有“现世报”,但却很可能报应在他的后世子孙身上。古人讲“因果不饶人”,人到中年,这4件损“阴德”的事别再做了。

一、远离贪心

《西畴老人常言·应世》中曾写到:“各泯其贪心而安分守节,则何夺禄败家之有?”一个人如果没有贪心,安分守己的过日子,又怎么可能导致家败呢?

佛教对“贪”的解释非常明确,指的是不满足于现状,对人对事都喜欢占便宜,否则就会心不甘、情不愿。俗语有云:“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一个贪心过重的人,虽然暂时能获得一些小利,但最后却难逃因果报应。因为佛教认为一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八字”就已经注定了他的命运,“命里只有八分米 走遍天下不满升”,如果过于贪婪并非积福而是揽祸。

因为一个人承受的福报多寡早已命中注定,就算是通过卑鄙的手段,得到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想必也会遵循“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定律。

这种说法看似迷信,实则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主要的目的就是奉劝世人,切莫过于贪心否则必然会遭报应。

生而为人无论是穷还是富,都应该抑制自己的贪念,因为佛云:“一念起,万水千山;一念灭,沧海桑田。”。所以人生要学会“放下”,正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否则必遭因果轮回之苦。

二、远离嗔心

“嗔”可以解释为发怒、生气,或对某个人不满、怪罪,佛教认为“嗔心”中,必然包含仇恨心和愤怒心。一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丧失理智,意气用事、大发雷霆,根本无法承受逆境的压力。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云“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个人就算只有片刻之间的仇恨或怨气,也会导致罪恶滋生。

正所谓“一嗔一地狱”,佛教认为“嗔”是地狱之源,一个人生气的时候,就仿佛行走于地狱,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会伤害自己。按照比较时髦的说法,“嗔心”就是心态不好,爱生气的话,福报也会越来越少。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谁也不可能一辈子风平浪静。人总会遇到一些让自己苦恼,或者说难以解决的事情,一不顺心就大发脾气的人,肯定会把福气和运气吓跑。“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所以一定要远离“嗔心”。

三、远离傲心

傲心就是一颗骄傲的心,人可以有傲骨但却不能有傲气。自古以来过于狂傲的人,一般都没有太好的结局。

放荡不羁、自视甚高的李白,虽然创作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但晚年时却因为郁郁而不得志,最终落寞地离开了人世。

明代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唐寅,纵有“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的狂傲,但却一生都生活在穷困潦倒中。

常言道:“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做事可以高调但做人却不能高傲,因为狂妄自大、自视甚高的人,眼睛里边只有自己,最后因为得意忘形而乐极生悲。

四、远离妒心

每个人都有嫉妒别人的心理,有的时候嫉妒就像一把杀人的屠刀,不仅会伤害那些被嫉妒的人,而且到头来也会伤害自己。因为嫉妒很容易发展成仇恨,总是认为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人,又怎么可能不生业障呢?

嫉妒是因为心胸不够广也没有容人之心,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人,最后往往都是笑话人不如人。

一个人长存嫉妒心理就会失去福报,并且会使业障越来越多,常言道:“佛眼中是佛,魔眼中是魔”,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然看别人也就是什么样的人。

结 语

佛教将贪、嗔、痴称为“三毒”或“三垢”、“三火”,并认为此“三毒”不仅会残害身心,而且还会使人沉沦。

一个人如果产生了这“三不善根”,那么必然会陷入因果轮回之中,正所谓“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人到中年心存善念方得始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