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太溪

非主流针灸
传承针灸
学习交流
扫描关注

【穴名释义】

“太”,大也;“溪”,川也。肾水出于涌泉,通过然谷,聚流而成太溪,并由此而转注入海,故名太溪。

【定位取法】

坐位平放足底,或仰卧。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与足太阳膀胱经之昆仑穴相对应。

【穴性特点】

太溪穴出自于《灵枢·本输》,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原穴,别名吕细(《针灸大成》)。《针灸甲乙经》: “阴中之内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意即肾是十二经生气之源,太溪又为肾之原穴,乃人身元气旺盛与聚集之处,又是回阳九针穴之一。本穴有滋肾阴,退虚热,壮元阳,利三焦,补命火,理胞宫,补肝肾,强腰脊之功。

【主治概要】

1.原穴太溪具有补益肺肾、纳气平喘之功效,并能够通过经络调肝气、理心血、宽胸膈,使气血调畅、胸中豁然而共奏平喘之效。故以太溪为主穴用于喘证缓解期的治疗,无论对于单纯肺气耗损者或兼有肾不纳气者,疗效均十分显著。

2.太溪穴为肾之原穴。肾具有藏精主生殖的生理功能,针太溪可以补肾,针后加灸可以温助肾阳。与关元相配共奏补益肾气、温补肾阳之功,可用于生殖、泌尿系统疾病。

3.本穴既可以灌阴降火、补益肾精,又能调肝理气、交通心肾,临床可用于失眠的治疗。

4.太溪穴长于滋阴补肾、通调三焦,可用于治疗消渴、咳血、唾血、衄血、咽喉肿痛、耳鸣、耳聋、口中热、咽干、牙龈肿痛等阴水亏损不能制阳,炽火上灼阳络,迫血外溢诸症。

5.此穴为肾经之输穴,“输主体重节痛”,故针太溪可激发足少阴肾经之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而止痛,对踝关节扭伤有明显疗效。

【临床应用举例】

1.鼻出血 鼻出血是五官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可由鼻病引起,也可由外伤、血液病、血管病、中毒或心肝等脏器疾病而发。中医学称之为“鼻衄”,可由肺经热盛、胃火炽盛、肝火上炎、阴虚火旺、脾不统血引起,其病机为阴水亏损不能制阳,炽火上灼阳络,迫血外溢所致。毫针补太溪穴,一则可引火归元,二则可清热滋阴以镇上扰之阳。无针时,手指重按本穴亦可起到一定的作用。本穴对各种出血均能止之,但血止后,当作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做相应的治疗。

毫针刺法:以32号1.5寸毫针快速破皮进针,垂直刺入约1寸深,待有酸胀麻等感觉时,施以拇指向前、食指向后同时微微向下按压针身,捻转幅度小于90度,频率大于180次/分钟以上的捻转补法, 3~4分钟后,出血可明显减少、颜色渐淡, 30分钟后出血停止。

2.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继发性痛经则多因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所致。现代研究表明,针灸治疗痛经有非常好的疗效,尤其对于原发性痛经。针灸治疗痛经的机制包括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促进子宫血液循环,缓解缺血缺氧状态;促进机体释放镇痛物质(如脑啡肽等) ,提高机体痛阈;抑制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通过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缓解情绪紧张,减轻致痛物质等刺激盆腔疼痛神经等多方面。

毫针刺法:患者取仰卧位,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凹陷中取之,常规消毒,以30号3寸毫针快速捻转进针1.5~2寸,得气以鱼吞钓之状为佳,留针30分钟。若患者脾胃湿热气滞、恶心呕吐者配足三里;痛引会阴者加中极穴;气血不足明显可配气海、足三里、膈俞、脾俞,加强补益气血作用;肾阳不足明显可配灸命门、神阙,加强补益肾阳作用;肾阴不足可配太溪、水泉、肝俞,加强补益肾阴作用。

3.尿频 临床以尿频、尿不净,遗尿,夜尿次数增多为主症。现代医学认为,太溪穴处有胫后动、静脉及神经。直刺0.5~1.0寸时触及胫神经,引起会阴部反射性肌肉收缩,呼吸运动又加强了这一收缩,利于输尿管及膀胱括约肌调节功能的恢复。从中医学角度来看,尿频多属于虚证,如脾阳虚、肾阳虚。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原穴及输穴,以补法刺激固其肾气,必然有效。

毫针刺法: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酒精消毒后,以30号1.5寸毫针,令患者吸足气后猛然呼出,在呼气时进针太溪穴0.5~1寸,留针15分钟,每5分钟提插旋转1次,吸气时慢提,呼气时紧按,旋转以左旋为主,吸气时快速出针,急闭其穴。如患者症状重,病史长,或伴有胃、心、胸部疾病者可同时行内关、公孙及三阴交,针刺留针1小时;失眠者加安眠2号穴(翳风与风池连线中点),体虚者加关元、百会等穴,效果更佳。

4.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病、多发病。常见踝关节骤然剧痛,尤以走路或负重时最明显。外踝下方及前下方显著压痛,局部瘀血,伤后2~4日更为明显,踝前外侧足背部肿胀,跛行或不能行走。临床见踝关节扭伤部位疼痛、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

毫针刺法:患者坐位,取健侧太溪穴,穴位常规消毒,直刺0.5~1寸,得气后施提插捻转泻法,频率为120转/分,持续行针约30秒钟,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嘱患者活动患侧踝关节,每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 14日为1疗程。

5.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由颈部肌群阵发性不自主收缩引起的头部扭转或阵发性倾斜为主要症状的症状群。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部分患者发病于颈部外伤之后的数周或数月。有很多患者被误诊为“寰枢椎半脱位”,因为有的病例在颈椎开口位像上两侧寰齿侧间隙不等距,但是两侧差值在2毫米以内。这样的差值在很多时候是属于正常的解剖学变异。如因为“寰枢椎半脱位”而造成的斜颈应为持续性而非阵发性。

毫针刺法:取双侧太溪穴,常规消毒,以30号1.5寸毫针快速破皮进针,按天、地、人三部直刺进针,重而疾入直插至地部,提、插、捻、转,待出现“如鱼吞钩铒之沉浮”的得气征象后,立即出针。两侧同样。

(0)

相关推荐

  • 踝关节扭伤的针灸取穴方法

    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活动更甚,步行困难,治法以舒筋活络为主.取穴:合谷,居髎治法:同侧的合谷穴用一寸毫针直刺,提插使食指颤动3次,留针40分钟,同侧的居髎穴用三寸针直刺,连续提插9次,停顿一下, ...

  • 针灸常用腧穴——百会

    [穴名释义] "百",形容很多;"会"指聚会,意指多脉聚会.而头为诸阳之会,乃手足六阳经.督脉的交会穴,又穴居巅顶正中,为三阳五会之所,故而得名. [定位取法] ...

  • 针灸常用腧穴——大椎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之下,第1胸椎棘突之上,因第7颈椎棘突在后颈部,解剖标志上最大最高,故名大椎,属督脉经. [定位取法] 第7颈椎棘突之下凹陷中.用体表固定标志取穴法,于后项部正中线上 ...

  • 针灸常用腧穴——上星

    [穴名释义] 该穴处于头上,如星之居上,故名. [定位取法] 头前后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骨度分寸法:从前发际至后发际合12寸,本穴在此分寸之前1/12与后11/12之交界处,采用对折法.手指 ...

  • 针灸常用腧穴——命门

    [穴名释义] "命"即性命.生命;"门"乃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本穴位于两肾中间,是人体生命元气的重要门户,且因肾主一身之本,故名命门. [定位取法] 该 ...

  • 针灸常用腧穴——腰阳关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命门之下二椎,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所必须经过之关隘,故叫阳关.因该穴位于腰部,故名腰阳关. [定位取法] 该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左右双髂嵴连 ...

  • 针灸常用腧穴——水沟

    [穴名释义] 该穴位于状如"水沟"的人中沟中,有如承接鼻涕之沟渠,故名水沟,又名人中. [定位取法] 人中沟正中线上,上1/3与下2/3交会处.将患者人中沟均分为3等份,上1/3与 ...

  • 针灸常用腧穴——关元

    [穴名释义] "关",有封藏之意;"元",指元阴元阳之意.本穴居丹田,内应胞宫精室,为封藏一身真元之处,故名关元.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骨度分寸 ...

  • 针灸常用腧穴——气海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脐下,"脐下,肾间动气",即元气,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善治各种气病,兼是强壮保健穴,故名气海.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骨度分寸法:取穴时采用 ...

  • 针灸常用腧穴——中脘

    [穴名释义] "脘"同管,原指胃内腔.因该穴位居胃的"中"部,故名中脘,此亦是相对于上脘和下脘而言.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骨度分寸法:前正中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