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责任病毒》

在你的工作中,是否有这样的情况:团队里有人无法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为了不拖后整个项目的进度,经理临时将他的一些事情分配给了其他人,然后会逐渐发现,这个人每次都不能按时完成,都需要其他人帮忙。或者你的团队里有人无法解决问题,过来请示时你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指示,有时还直接帮他解决了难题,之后他就愈发频繁地来请示,而且每次都只是提出问题却没有任何自己的想法。

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情况:夫妻俩在孩子教育等问题上观点不一致,有时因此发生争吵时一方说出了“要么你管,要么我管”。

如果这些场景你很熟悉,那么我推荐你读一读《责任病毒》这本书,因为这些现象都是中毒的症状。本书作者是加拿大人罗杰·马丁,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院长。本书还得到了清华大学杨斌教授的推荐,中文版的封面加了“担当”,正是杨教授认为它能够解决没有人愿意担当的问题。

一、什么是“责任病毒”

在工作中我们会明确各人的分工、责任,而且往往倾向于越清晰越具体越好,比如这个事你管、那个事他管。这个时候可能出现两个现象,一个是意外情况没人管,因为我们没有明确这个事该谁管,另一个是当我们过问某件事时,对方会说,让我管你就不要管,你要管我就不管了(此处暂且不论办公室政治)。这些情况,都是作者所谓的“责任病毒”。

责任病毒,说到底就是责任分配的问题,是担当过度或者缺少担当的问题,其典型表现是“要么归我管,要么与我无关”。

本书在开篇引用了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的案例。“9·11”事件发生后,朱利安尼向市民讲话,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然后带领纽约市的市民一起解决恐怖袭击带来的问题。他的主动担当得到了市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但是后来,他在关于公立学校的决策问题上,表态说“我是市长我说了算,你们说了不算”,招致了极大的反对,甚至有人用“独裁者”来形容他。

为什么同样一个人,在两件不同的事情中,会得到截然相反的评价呢?在“9·11”事件中,他选择合作,与人们一起共渡难关,同时身先士卒激励士气;而在公立学校问题上,他试图夺取控制权并承担全部责任,导致其他人袖手旁观。前者是“跟我来”,后者是“听我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不禁让人唏嘘。

二、产生的原因

作者认为,人在潜意识中有一种“主导价值观”(可以理解为个人的潜规则),包括在交流中只赢不输、永远把局面控制在自己手中、避免任何形式的尴尬、始终保持理智。这种潜意识会让人们害怕失败,会努力避免失败,面对问题会本能性选择对抗(担负起全部责任)或逃避(不担负任何责任)。这两种行为就会产生责任病毒。

在任何一件事情上,责任是守恒的,如果一方承担的责任较多,那么另一方就会相应的少承担。如果这种责任分配没有能够解决问题,那么在调整责任分配时当事人往往会跳向另一个极端,比如之前承担较多责任的会开始推卸责任,而之前承担责任较少的会说“让我来”。

责任病毒会给组织(包括家庭)带来很大的危害。

第一,会破坏协作

协作是大家共同负责,而不是我管你不管,或你管我不管。共同负责就是分担,分担责任就意味着分担控制权,就会与“主导价值观”发生冲突。人们所面对的事情大部分都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一旦承担的责任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结果也就难达所愿,所以人类社会需要分工、需要协作,而“责任病毒”会破坏协作,也会毁掉结果。

第二,会产生误解

为了避免尴尬,也为了避免失控,“责任病毒”携带者会猜测而不是询问对方的想法、动机,这种猜测或多或少的会存在错误,并且会在主观意识的影响下不断加深错误。

心理学上有一个“孕妇效应”,当你怀孕或者你老婆怀孕的时候走在大街上,你会发现很多孕妇。类似的,你开一辆车上街,会发现开这款车的人特别多。事实上不是生孩子的人多了,只是因为你对这个事很敏感。因为敏感,我们选择数据时就出现了不够理性的偏差。紧接着我们在对这个数据进行诠释时又会加入自己主观的观点,进一步加大偏差。

误解会加深互不信任,互不信任会刻意避免交流,进而会导致组织体制更加僵化(流程越来越多、越来越细,走流程的时间越来越长)。

相信很多在体制内或者大公司工作的人,对僵化的机制深有感触又深恶痛绝。

第三,会减弱能力

承担略高于当前能力的责任是一个小小的挑战,这种挑战能够牵引我们能力的增长,能够让我们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但是责任病毒会让我们失去这种良好的感觉,会对前进方向产生迷茫,会失去成长的机会,甚至减弱个人的能力。

三、怎样解决

关于解决责任病毒的办法,作者给了三招。

第一招:结构化决策流程

总共7步:

1.建立选项。将问题转化为至少两个互相独立的、或许能够解决问题的想法,形成选择的条件。

2.头脑风暴。扩展能够想到的所有解决办法。

头脑风暴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欢迎一切想法,无论对方说得多么离谱,都要记下来,绝不能当场反对。头脑风暴不代表决策,但是如果保持开放的态度,就能够避免尴尬,大家才愿意提出更多的顾虑和想法。

3.规定条件。完成这件事必须得满足哪些条件,假如满足不了这些条件,哪些想法就没法实现。在规定条件的过程中,有一些建议就被排除了。

4.确定决策障碍。哪些问题可能让想法无法实现,最糟糕的局面、最困难的状况会是什么。

5.组织有效测试。针对关键障碍进行测试,为决策提供数据和依据。

创业团队在验证某个新想法时,通常会设计制造MVP最小化产品,就是一种测试。

6.分析。对测试结果数据进行分析。

建议让最为怀疑的人来组织测试和分析,一旦他认为可行,那么其他人基本上也就没问题了。

7.做出决策。

结构化决策流程的最大优势,是让所有参与决策的人都会认为自己是促进结果的一分子,哪怕起初反对,也是在决策过程中被说服而非被强制的。

第二招:进行框架试验

这个框架是指我们的思维框架,即上文的“主导价值观”。

这一招比结构化决策流程更进一步,因为结构化决策流程是在不改变主导价值观的前提下,通过共同参与、相互协商的方式达成一致,框架试验则要求尝试调整价值观。

主导价值观会让我们认为自己全知全懂,而别人啥都不懂,框架试验则要求我们放弃这种认识,承认自己有知识盲点、经验空白,以更加开放而非对立的心态去聆听别人的想法。

比如,我们经常会把去领导那儿汇报工作比喻成上战场,战场上只有输赢两种结果,所以要么是你说服领导,要么是领导说服你,还没开始汇报就已经产生了对抗情绪。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思维,把它想象成是向上级争取支持,获取更多资源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结果愿意做出一定妥协,从而以一种寻求合作的情绪走进办公室,结果往往就能达到双方的最大公约数。

框架试验,就是换一种思维尝试一下,看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反应向好就再深入一步,如果不够理想就先停下来。

第三招:使用责任阶梯

这个阶梯其实是教我们如何通过与团队成员对话,有效地划分责任,它是一种责任分配工具。

一共6个等级,按照承担责任由少到多依次为:

第六级:把问题堆在对方面前,表现出很无助的样子。这表示我决定不负任何责任,全部由对方来做。

第五级:请对方来解决问题,但是我在旁边观看学习,以确保下一次可以自己解决。这表示我愿意承担责任,但暂时能力不足,需要帮助。

第四级:向对方描述问题,并请他们将问题结构化。现在有这么个情况,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让对方提一些建议指点一下。我希望对方帮忙,但是自己也愿意参与,并不是完全放手。

第三级:向对方提出几个想法,请他们帮忙选择。这件事我有大概三个方案,分别是一二三,你觉得哪个更好。

第二级:向对方提出几个想法,以及自己建议采用哪一个。这件事我有这么几个想法,我觉得哪一个可能会更好,你觉得怎么样。

第一级:考虑各个选项并做出决定,然后通知对方,并不会征求他的意见。

从第六级到第一级,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而第六级和第一级,即不承担责任和承担全部责任,就是责任病毒最容易出现的地方。

如果我们能够在职场、家庭运用这种责任阶梯,就能够循序渐进地适应承担责任的变化,在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状态下不断提升能力。

这三种工具,其原理都是一样的,即通过对话、协商的方法重新划定责任,根据双方的能力重新划分责任,而且责任的分配是可以讨论的,是可以调整的。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团结一致,共担责任,共成大业。

其实,这三种都只能算是“术”,解决责任病毒的“道”,是自我开放的心态,承认并正视自己有不足有短板,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愿意放下所谓的自尊聆听别人的意见。如果始终把自己置于一层保护罩中,看似掌控了一切,却会失去更多的成长机会,失去更多的人生可能,最终只会原地踏步甚至不断后退。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我认为有三点:

一是让我们知道了责任病毒的存在,以及它的根源是潜意识里的主导价值观,是人的自尊。

二是让我们知道了人的思维习惯和本能反应是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加开放,对他人更加信任。

三是给了一个决策流程工具,无论是否存在责任病毒,这个工具都可以让团队成员更多地参与到决策过程中,进而更加积极主动、更加团结一致地向着实现目标而努力。

最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很多关于领导力的书,责任病毒其实就是领导力不足的一种表现。正确地认识它才能有效地解决它,这不仅有利于更好地领导团队,也有利于更好地领导自己。

(0)

相关推荐

  • 从非正式到正式:得克萨斯农工大学通往IT治理之路

    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从传统IT治理的非正式范式转型到正式的IT治理结构,从而使IT治理结构达到和学校其他治理结构一样的稳健性,这项成果的迅速取得也让学校的IT决策与学校的整体战略目标有了更高的一致性. ...

  • 想作出好的决策?先学会独立思考

    想要作出一个好的决策,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而这都需要你自己去努力,单单采用别人的想法是不行的,独立思考是决策的基础. 1 跳出固定思维的圈子 从小到大,我们的思维形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 ...

  • 读《创新者的窘境》有感:创新最难的是价值观确立

    自从接手到最后翻完,这本书放在书架上已经很长时间,翻翻停停,停停翻翻. 全书内容给笔者的感觉是,力挺破坏性技术创新,"控诉"大企业在创新上上的瓶颈.只是,本书作者阐述的观点,对于大 ...

  • 语音写作,如何做决策?从6个方面着手

    作者:灵休 时间记录&千万语写践行者 语写训练报名时间:2019年6月3日 目前语音写作519天,累计完成1384万字 这个世界上能够做成的事情很多,但是能够做到最好的,一定是最适合且最愿意坚 ...

  • 《责任病毒:如何分派任务和承担责任》书摘

    运营的小事,用心听运营 为什么很多领导者在工作中殚精竭虑,却依然无法避免失败? 为什么有些高级管理人员一会儿是积极进取的领导者,一会儿却又变成消极的追随者? 为什么当管理者努力促成合作的时候,1加1却 ...

  • 3 写作课作业模板

    梳理并整合写作课作业后,我们建议在初级阶段,写作课作业分为三部分内容:利用<反思日记>进行心理建设.沟通练习.价值观梳理每周选择一篇文章全面的进行各种作业的练习,完成"点&quo ...

  • 如何突破职责分工框架“RACI”?

    RACI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责任计划工具,RAPID在该框架上进行了优化迭代.本文质疑这些模型的实用性,并说明如何消除复杂性,并介绍一种以批准和交付为中心的更有效的方法. 随着组织的发展,了解需要完成的 ...

  • 在“不确定“条件下做决定的框架

    我的朋友S最近一直在访问朋友,了解创业的风险和各种市场信息.S工作很优秀,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做到CTO,年近四十,这几年一直想寻求更大的职业突破,现在有几个机会: 1. 和朋友一起创业,他有技术,朋友做 ...

  • 《快速阅读术》| 教你每个月读完20本书的读书方法

    感叹时间过的太快,焦虑自己的知识跟不上时代变化,于是在新年伊始,我给自己立了一个flag,每个月至少读5本书.然而,结果大概都猜得到.第一个月,我的Flag就倒了,一个月磕磕绊绊读了两本书,读完也不知 ...

  • 读书:《快速阅读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并不觉得快速阅读术有多么神奇,因为我本身也是一个阅读速度比较快的人,只是,印南敦史一年能读七百本书,而我只能读四百本多一点而已, 我每看一本书,都端着学习的态度来看. 在读完这本&l ...

  • 从1页读5分钟到每年读700本,快速阅读术真的有用吗?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读书贵多还是贵精? 这个问题中的隐性逻辑是:读书多但收获少,读书精但速度慢. 那么,阅读速度和效率可不可以达成一个平衡? 我们来看印南敦史的经历. 印南敦史是一位自由撰稿人,同时也 ...

  • 《快速阅读术》:掌握这些方法,你也能一年读700本书

    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从小到大读了那么多书,有很多都已经遗忘了,为什么还要继续读书呢? 其中一个高赞回答是:读书的好处要从长远看,书里的知识其实和父母之爱一样,未曾走远,它们一直在帮助和保护你,只是 ...

  • 《快速阅读术》:掌握2种快速阅读的方法,让你的阅读更高效

    '读书务在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鲁莽躐等,虽多无益." 这句出自明朝大学者胡居仁之口的读书警句,告诉我们:读书要循序渐进,要精熟,一本书读熟后,再读另一本,不要粗翻浅览,那样做,书虽 ...

  • 《快速阅读术》:每月读20本书?做到这3点,你也可以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副主席查理·芒格是个极其热爱读书的人,曾经有记者在访谈节目中问到他的生活习惯,查理·芒格说:我一周读20本书. 由此可见,阅读已经融入到他的生活中去了,就和吃饭.睡觉一样,读书成 ...

  • 蓝色周一 | 《快速阅读术》:书并非非读不可,因此阅读生活应该是快乐的

    今日豆瓣评分7.1分,1930人评价 简介: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包里放着一本书,想要随时阅读,却发现始终未动.于是,什么时候都能读就成了什么时候都不读.这本书将帮助你改变阅读理念,制订阅读计划,彻底 ...

  • 《快速阅读术》中的金句:

    <快速阅读术>中的金句: "呼吸式阅读"."流水式阅读"."复制100%到邂逅1%"."一行采集". &qu ...

  • 《快速阅读术》:只会慢读的我,终于实现了1天读1 本书

    周五看完由印南敦史所写的<快速阅读术>,写了个读书笔记发表在某平台,其中提到了作者一年读了700本书. 有些人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一年读700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作者在哗众取宠.另外一些人觉 ...

  • 读书贵在多,还是贵在精?快速阅读到底有没有用?

    最近有位小伙伴看到我在一年至少阅读120本书,差不多是两三天就一本后,劝我说不要看这么快,看快了没用,读书应该贵在精,而不在多. 在和他说明我的阅读方法,并给他介绍了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后,他仍然觉得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