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的象征和标志:隋代上党郡署的大门——上党门
上党门是隋代上党郡署的大门,是长治的象征和标志 ,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区中心府坡街北端的高岗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潞安府衙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子瑞 摄)
“上党”是个地名,殷商时已有。上党门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约公元581年至600年),隋代上党郡单指今长治。
关于“上党”的含义,《释名》中解释说:“党,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高,故 曰上党”;方志中说:“居太行之颠,地形最高,与天为党也。”也就是说,上党是指太行山上最高的地方。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上党郡,郡府设在今长治 市。
上党门始建于隋朝开皇年间(约公元581年至600年),是一处地方衙署中富有民族风格的门庭式的古建筑。它的门楼海拔1500米,与太行山的山顶齐高,十分雄伟壮观
现存上党门和左恻钟楼为明洪武年间重建,右侧鼓楼则为天顺年间增建。钟鼓二楼平行排列,一曰“风驰”,一曰“云动”,以示高耸如云之意。游人登楼眺望,长治市貌尽收眼底。
上党区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山西东南部,太行山西麓,上党盆地南缘。东靠壶关县,西连长子县,北与长治市潞州区接壤,南和高平市、陵川县相邻。介于东经112°57'07"~131°11'48",北纬35°51'56"~36°10'13"之间。全区总面积483平方千米,总人口35.6万。截至2020年,上党区下辖1个街道、6个镇、3个乡,另有1个新区和2个开发区 ,区政府驻韩店街道。
上党区历史久远,早在一万多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曾在此建耆国、尝百草、教农桑,完成了从迁徙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转变。周赧王五十五年(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后,上党属秦,始置上党郡。上党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长秋短。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春干多风,夏热多雨,秋凉早霜,冬冷干燥。境内气候垂直变化不太显著。
上党区境内207国道、长晋高速、长晋二级公路、长陵公路、太焦城际铁路纵贯区南北,长安高速、中南铁路横跨区东西。
上党郡,是山西东南部古地名。包括清代山西省下辖的辽州、沁州二州与潞安府、泽州府两府。也即今天的晋中市东南部的榆社、左权一带和长治、晋城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始设中国为36郡,置上党郡,治所位于今天的长子县。初期包括沁河以东山西东南部大部分地区。
汉代以后,其范围逐步缩小,先后分出乐平郡(今晋中东南)、建兴郡(今晋城)、义宁郡三郡。
乐平郡,在北魏时改为仪州(又称辽州,今晋中市榆社、左权一带)。
建兴郡,在北魏时改为建州、隋代又改泽州,清雍正六年升为泽州府(今晋城市)。
义宁郡,在隋代时改为沁州(今沁县、沁源、武乡3县)。
其余部分的上党郡,在隋代改为潞州、明嘉庆八年升为潞安府(今长治市)。至此上党郡演变出不同的郡州府,随后在宋代以后作为地名的上党郡便不复存在了。
上党,地势高险,自古为战略要地之地,境内主要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两块盆地,两盆地依丹朱岭、羊头山和发鸠山等山脉为界(自古为潞、泽两府的传统界山)。狄子奇《国策地名考》曰“地极高,与天为党,故曰上党”,其意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