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鸿沟这道题真的必考!谁都别拦着俺写题!!| 这个考法一通百通!!!

俺这两天听过压力最大的一句话就是:

考试不是看我复习的怎么样,是看秃头所发挥的怎么样

我的妈呀!备感荣幸!若是可以,俺愿意把花花的脑子搬出来借给大家进行反复使用

(俺的脑子还是在俺的脑壳里呆着比较好哈哈哈哈哈哈

= 很正经地开始了 =

其实关于「数字鸿沟」这道题应该是要早出的,这必定是今年——其实也是前两年——的热门考点。

440的这套押题卷中,如果让俺来排个名,俺大概会把数字鸿沟作为会考内容知识的第一名。其实在写《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9》那篇八大考点框架推送的时候,俺就专门把数字鸿沟摘了出来,原因是因为在对于整个社会传播过程的考量中,「数字鸿沟」这样一个传播学基础知识最容易成为考量大家是否对媒介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有所感知。

去年,已经有中国传媒大学和四川大学考察过题目分别为“简述消除数字鸿沟的方案有哪些”、“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分析当代社会中的“数字鸿沟”现象,并探讨可能的解决之道”的相关知识点。还有浙江传媒学院和北京邮电大学不约而同地考察了数字鸿沟的名词解释。

今年,不仅需要对数字鸿沟的解决措施(因为这个点一直在谈)有所了解,还需要更加辩证地看待:数字鸿沟真的在一味地扩大吗?还是缩小?亦或者是两者兼有?

440这张卷子整体的感觉就是中规中矩(因为之前的卷子押了更多的技术和媒体,这张卷子里就偏向传统的、基础的新闻理论和传播理论知识)。其实真正上了考场的试卷大抵也就是这样的,有简单题有所谓的「高端题」,有难有易,但是真正不变的就是:

真的都不会(不是不是不敢不敢)

如何破题、如何思考、如何写出答案。这是每个人都已经烂熟于心的答题方法了,所以不必恐慌,最后的这几天继续按部就班。反正到时候看到试卷之后,该叫爹还是要叫

🌫

= 写在不上不下的前言 =

440投票第二高的是「数字鸿沟」这道题,所以今天继续来给大家写写这道题的押题思路+其他可能考法+详细参考答案。时日不多了朋友们同学们,且看且珍惜吧!

= 吃掉这个题目 =

有人认为,技术虽然赋予了公众更多的媒介资源,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缩小数字鸿沟。针对该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 吃掉这个题型 =

看法类题型,俺滴个呱呱喔,真的要仔细审题。

之前俺给大家讲过什么影响类啊什么原因类啊的题型,它们都是属于比较典型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方法」比较清晰的题型,但是看法类就更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比如今天这道题我们说的是你对于某个观点有什么看法,所以其实这就是道【观点题】,你的看法就是你的【观点】,你是要驳斥题干中的这个观点,还是要赞同,还是觉得题干中的内容有可取之处,但是又有失偏颇。

就好比你妈今天说“我觉得你的这个男朋友长得还可以,但是总体来说和你不是很搭配。”,题目问,“你对你妈这个观点有什么看法”。你答:“妈我觉得你说的对,但是你说的还不够全面,我和他在xx情况下是配的,在xx情况下是不配的。你不能这么武断。”这叫做【观点类的看法】,你就是针对一个观点来判断,来思考,来提出你的观点。

但是还有一种题型是这样的:

运用传播学理论,就西方对中国“一带一路”相关报道谈谈你的看法。

这种题目就是针对一个【现象】谈看法,没有一个观点,更没有给你一个框架——你对这个观点怎么看。就是让你对一个现象去肆意发表你的意见。这种情况下,你想谈原因也好、表现也好、影响也好、意义也好、作用也好、解决措施也好…各种乱七八糟有的没的都好,反正是你对这个现象的看法。说白了,这种题目就是给你一个正方形,你想怎么看怎么看,从左面看,从右面看,从上面看或者下面看都无所谓。这就是【现象类的看法】。

好的,反正题型是这样,俺知道你们都看得懂,但是真的做起来懂不懂就另说了

随缘吧,你们知道的,考研讲究缘分

= 吃掉这个其他考法 =

🚩 数字鸿沟的解决方案

- 政府方面:

1.重视知识沟的存在,要要树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知识沟”问题上有较大差距的忧患意识。

2.是大力借鉴国际通行的政策,取其精华,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之路。

3.在传播设施等硬件方面对欠发达地区或低收入阶层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有关的政策设计必须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改变经済落后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异与信息发展差异共存的局面,避免这种现象的延续。

- 受众方面:

1.开展媒介素养综合教育是有效提高人们媒介素质的重要途径。从学生阶段提高人们的媒介素养,通过学校教育,也是最迅速提高媒介素养的途径之一。

2.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媒介运行机制和媒介活动规范,让人们清晰认识媒介和接触媒介,进一步保持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

3.要达到缩小“知识沟”的目的,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受众的求知欲望,营造一个学习型社会。

= 吃掉这个参考答案 =

数字鸿沟是因不同阶层间因接入计算机及网络服务程度存在差别,导致他们对数字经济的参与度不一,具体是指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这者之间的差距,称之为鸿沟。相比于传统的现代性社会,媒介技术消解了传统的中心化语境,促使符号生产权大幅度下放,在卡斯特所称的网络流动空间中,话语或其他知识信息类资源在阶层间更具液态的游移性,信息普及度更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但同时,部分公众因无法接触网络技术或能力不足而带来的影响,以及移动付费模式的逐渐普及,也将使其因累积效应而进一步扩大数字鸿沟。因此,题干所述观点具有其一定合理性,但仍需进一步的辩证讨论。

一、媒介资源的扩张和使用:数字鸿沟的弥合可能

(一)、接入权: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数字鸿沟而言,是否拥有接近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资源和能力成为关键其要旨。通过对近几年CNNIC的权威数据统计的观察可以得知,无论是城镇抑或是乡村,其移动互联网和手机等移动通讯设备的使用率均呈现比例逐年增长的趋势。技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使用成本下降和国家施行的一系列乡村振兴战略从一定程度而言正在有效弥合城乡差距。同时,视觉化倾向发展的网络媒介属性正在弥合以往文字阅读带来的教育水平差距。近几年来,农村用户通过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所塑造起的无论是认同感还是群体性,均是其通过互联网技术所获得的与城镇用户同样的媒介介入权的表征。在此层面上,题干中所陈述的观点稍显武断。

(二)、使用权:免费模式下的知识获取

除了媒介接入权,如何使用媒介资源也是对于数字鸿沟是否扩大或缩小的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大部分的媒介资源仍然可以通过免费的信息搜索形式进行获取。以慕课等教育平台为例,移动互联网和实时通讯技术赋予了更多的课堂直播、课堂录播的方式,能够让信息贫瘠地区的受教育者享受到与信息富裕地区同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内容。以此,足以窥探到信息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的免费获取机会,对于数字鸿沟的弥合具有明显的实际作用。于此而言,可以看出题干中观点的偏颇之意。

二、数字鸿沟的持续存在乃至扩大化: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一)、数字荒漠:经济水平差异带来的信息霸权主义

如上文所述,信息技术的发展确实能在一定层面上对数字鸿沟的弥合起到相对的推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荒漠化和信息霸权主义依旧是当下数字鸿沟难以摆脱的重要话题。在失衡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西方发达国家能够依靠自身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对于高新技术的垄断权对囿于可支配的财政资金匮乏和普及型较差的信息技术而处于弱势地位发展中国家进行所谓的信息渗透和信息霸权,进一步加剧发展中国家的“数字荒漠化”趋势,甚至使其沦为附庸的“数字殖民地”。

(二)、区隔效应:不同代际、群体间难以逾越的鸿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