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送我们的亲人走好最后一程
上一篇文章我们对灵魂大师传递的末日预言进行了解读,理解到肉体的消亡,只是暂时的终结。这样的智慧不仅传递给了魏斯医生,还传递给了魏斯的亲人朋友们。其中魏斯医生的妻子卡洛和岳母米奈受影响很深,这种智慧伴随米奈平静离开人世。
传统教育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换句话说,大多数人不是否定死亡,就是恐惧死亡。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甚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医师出版过一本影响深远的书《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她认为接受死亡的过程有五个阶段: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失望、接受。当然, 不见得所有人都会经过这五个阶段,或依照这个次序。对有些人来说, 接受之路可能非常漫长而棘手,对其他人来说, 可能完全达不到接受的阶段。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一环,区别只是有些人来的早,有些人来的晚。当有一天,不可避免的死亡要降临到亲人身上时,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下面我们就看一下魏斯医生送别岳母米奈的例子,非常值得学习。
1、过世前几个月
病痛折磨
在治疗凯瑟琳的那段期间,魏斯医生的岳母米奈身患乳腺癌,到了生命的最后阶段。癌细胞由乳房扩散到骨头和肝,所有的医学手段都已无法缓解病痛。米奈是个勇敢的女人,坚忍地承受着这种磨人的痛苦。但病情正加速恶化,她的终点不远了。
战胜恐惧
魏斯医生就把凯瑟琳的故事和启示与米奈分享。令人惊讶的是,她这样一个实际的生意人,却颇能接受,并想知道更多。于是魏斯医生给她一些书读,她消化得非常快。而且米奈为魏斯医生夫妻俩安排了一次犹太教神秘哲学的课。在犹太神秘文学里,轮回和“中间状态”是基本的要旨,不过现代犹太人多不了解这一点。她对死亡的恐惧减轻了许多,开始期待和所爱的丈夫重新结合。她相信灵魂的不朽,这使她能忍受这些痛苦。她挣扎着活下来,等着看另一个外孙的出生——她女儿唐娜的第一个孩子。
精神变强
米奈来医院做治疗时和凯瑟琳见过一面,聊得很投机,凯瑟琳的诚恳和诚实使米奈确信来生真的存在。以个人的层面而言,米奈对凯瑟琳讯息的反应是令人振奋的。她的精神变强了,而且在巨大的肉体痛苦中仍感到希望。
2、过世前一周
亲人道别
死前一周,米奈决定住进医院,由护士照顾她。唐娜、她丈夫和6周大的女儿也来医院和她道别。魏斯全家人也几乎不间断地待在她身边。临终最大的恐惧就是对死亡的恐惧,这是人的本能,这时的米奈已经很少恐惧了。凯瑟琳的讯息让米奈上了一堂生死课,理解到死亡只是肉体的终结,灵魂还会再转生。这对于临终的人是极大的鼓舞,这让米奈忍受住了病痛的折磨,坚持看到外孙女的出生。不管人生到了什么地步,总是还有东西可学的。
3、过世前一天
临终陪伴
米奈过世的前一天晚上6点,魏斯和妻子卡洛才刚从医院到家,却都有种强烈的冲动想回去。接下来的六七个钟头,充满了安宁和一种超越的精神力量。米奈虽然呼吸很费力,但不再痛苦。魏斯医生谈到她大约过渡到“中间状态”,看到亮光。她回顾自己的一生,大多数时候默不做声,并尽力接受负面的部分。她似乎知道这个过程不完,她是没法走的。她在等待一个特定的时间才谢世,那时是清晨,她有点等不及希望时候早点到来。
人到最后,就靠精神在支撑,时辰到了才会走。关于临终状态的描述,最知名的莫过于《西藏生死书》(The Tibetan Book of Living and Dying)。书中描述了临终、中间状态,以及转世的各个阶段,这是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死亡的实际经验。本书提供给读者的, 不仅是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理论性描述, 还有实行的方法, 可以用来了解死亡和临终的真相, 帮助自己和他人死得宁静而充实。
关于临终状态描述的证据是大量病人的“濒死体验”,他们被抢救苏醒之后,都说自己在濒死的时候见到了种种景象,而不同人的描述都非常相似。雷蒙德·穆迪(Raymond Moody)对濒死经验的许多层面做科学研究, 给予人类一个鲜活和坚强的希望:生命并不是在去世时就结束, 确实有“死后的生命”。下一篇就探讨濒死体验这个主题。
4、离世之后
缓解哀伤
米奈是魏斯医生第一个用这种态度导引临终阶段的人,病人的信心增强,而家属的哀伤也因这整个经验而获得缓解。米奈死后,许多其他走向人生终点或遭受丧亲之痛的人,都跑来找魏斯医生求助。通过凯瑟琳传递的讯息是给所有人的,不只是濒死的人,我们也有希望。我们需要更多的临床医生和科学家重视其他类似凯瑟琳的案例,以肯定并扩散这些讯息。答案就在那里——我们是不朽的,我们会永远在一起。
在魏斯医生第二本书《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中,介绍了几个陪伴亲人离世,缓解离别悲情的故事,后续会专门做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