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8本经训诗解7汤武革命至道不言
《淮南子》卷8本经训诗解7汤武革命至道不言
题文诗:
晚世之时,帝有桀纣,旋室瑶台,象廊玉床,
纣为肉圃,酒池燎焚,天下之财,疲苦民力,
刳直谏者,剔其孕妇,攘乱天下,虐待百姓,
于是汤以,革车三百,伐桀南巢,放之夏台,
武王义举,甲卒三千,破纣牧野,杀于宣室,
天下宁定,百姓和集.是此以称,汤武之贤.
由此观之,有贤圣名,其乃必遭,乱世之患.
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智,
钳口寝说,遂不言而,死者众矣.天下莫知,
贵其不言.故道可道,非常道也;其名可名,
非常名也.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
其粗也者.五帝三王,殊事同旨,异路同归.
至道不道,至言不言,至德无形,无形有情,
情真义深,义薄云天,真情所至,通无化有.
晚世学者,其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总要,
取成之迹,相与危坐,说之鼓歌,而舞之故,
博学多闻,不免于惑.诗经有云:不敢暴虎,
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之谓也.
【原文】
晚世之时,帝有桀、纣,为旋室、瑶台、象廊、玉床,纣为肉圃、酒池,燎焚天下之财,罢苦万民之力,刳谏者,剔孕妇,攘天下,虐百姓,于是汤乃以革车三百乘,伐桀于南巢,放之夏台,武王甲卒三千,破纣牧野,杀之于宣室,天下宁定,百姓和集。是以称汤、武之贤。
由此观之,有贤圣之名者,必遭乱世之患也。今至人生乱世之中,含德怀道,拘无穷之智,钳口寝说,遂不言而死者众矣。然天下莫知贵其不言也。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著于竹帛,镂于金石,可传于人者,其粗也。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晚世学者,不知道之所一体,德之所总要,取成之迹,相与危坐而说之,鼓歌而舞之,故博学多闻,而不免于惑。诗云:“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之谓也。
【译文】
近代的时候,出了桀、纣两个暴君,夏桀修建了琁室、瑶台、象廊、玉床;商纣设置了肉圃、酒池,并耗尽了天下财物,使百姓精疲力尽;纣王还挖出比干的心脏,剖开孕妇的胎腹,正是天下受到骚扰,百姓受到残害。于是商汤率三百兵车在南巢讨伐夏桀,最终将夏桀放逐囚禁在夏台;周武王率三千甲卒在牧野征伐纣王,在宣室杀死了纣王。这样天下才得以安定,百姓得以和乐。因此他们都称商汤、武王为贤人。由此可见,有贤圣名声的人,必定遭逢过乱世的祸患。
现在至人生活在乱世之中,胸怀道德,藏匿着无数的智慧,闭口不说,一直到死,所以这世上没有将智慧表露出来而死去的人多着呢!然而天下却没有人懂得珍重这种不喜言说的行为。所以说,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并非常“道”,可以用文字叙述的“名”并非常“名”;而那些写在竹帛上刻在金石上、可传后人的文字内容,都是粗糙简单不完整的。五帝三王,他们做的事情不一样,但宗旨是相同的,所走的道路不一样,但归宿却是一致的。近代求学问的人,不懂得混元一体之“道”、总括精要之“德”,而只是拿取一些已经成功了的事迹,相聚在一起,正襟危坐而津津乐道,奏着鼓乐、跳着古舞,彼此歌功颂德。所以他们自称博学多闻,但却不能免于糊涂和困惑。《诗经》说:“不敢徒手打虎,不敢无舟渡河。人只知道这一类事(危险),却不知道其他的(危险)事还多着呢!”这正是说的那些所谓的博学多闻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