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居然有这么多考点和案例 | 怎么答题都帮你分好了!

昨晚我就想好了调侃川老头的推送标题!而且还想了两个——不管是他赢了还是他输了,他都会在包括我们这里的各大公众号登顶这点毋庸置疑。
正常情况下,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应该在北京时间11月3日公布,但由于今年疫情的缘故,一直到今天具体的结果都没出来。虽然川老头前天晚上美滋滋的宣布了自己的胜利,又在昨晚发出了:“我明明已经领先,怎么会又被反超,这太奇怪了”这样奇怪而生活化的推特,这场美剧一直到我写这篇推送前都没能顺利落下帷幕。
算了,只能掏出我的备用选题。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第三十届中国新闻奖、第十六届长江韬奋奖评选结果11月2日揭晓。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媒体的348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同时评出的还有长江韬奋奖,长江、韬奋系列各10位获奖者。
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最开始被我选入选题的时候,我也只是觉得这是个巨大的优秀新闻案例库而已。但我这两天无聊的时候看了不少这次的获奖作品,倒是真的给我看出了点名堂。
如果说145和《关于加快媒体深度融合的意见》是对当下新闻界的顶层设计,那么中国新闻奖背后每一篇获奖作品,都是在巨大的变革背景下具体的实践——在各级媒体的348件获奖作品里:既有主流媒体的导向性文章、也有新技术报道与融合报道、同时还有省级广电与报刊的融媒体实践作品、县级融媒体作品等等。在作品形式上几乎包括了过去与未来全部新闻样态,在作品内容上既有主流导向性内容也兼具深度报道与民生新闻,在媒体性质上更是一个完整的四级融合。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深深的把中国新闻奖和长江韬奋奖扒一扒的话,就能找到一系列案例,来补全我们的「又红又专政治传播专题」,让政治传播不再空洞无味;也能找到各种新技术新闻,让新技术专题不再停留于「无家可归的vr和两会报道的5g」,甚至我们也可以找到各种融媒体新闻,让媒介融合专题不再是「体制机制结构融合」这样无用的屁话。
但这可不仅仅是个案例库。
中国新闻奖是中国新闻记者的最高奖项,对中国新闻奖的洞察和分析,实际上也是对当代中国新闻业的宏观分析——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作品?这些优秀的新闻作品,呈现了怎样的时代与国家?又体现了哪些时代关键词?
新闻作品是一扇窗口,既是传媒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具像化体现,也是中国新闻传媒业主旋律与主基调的体现。
今天这篇推送本花就打算追根溯源,说说中国新闻奖的诞生与意义,再说说那些可以被写进试卷里的案例和分析。


📸
新闻史视角
中国新闻奖与长江韬奋奖
📒 中国新闻奖:
中国新闻奖是经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中国新闻奖评选范围包括经国家正式批准的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和新闻单位主办的具有登载新闻业务资质的新闻网站。
中国新闻奖成立于1990年,由中国记协创办;2004年,中国国际新闻奖纳入中国新闻奖系列;2006年8月,中国新闻奖首次将网络新闻作品纳入评选;2018年5月,中国新闻奖增设媒体融合奖项,设立6个评选项目,分别为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新媒体品牌栏目、新媒体报道界面和融合创新,共50个奖数。
截止2020年,中国新闻奖常设29个评选项目,包括文字消息、文字评论、新闻摄影、新闻漫画、通讯与深度报道、新闻版面、副刊作品、消息、评论、新闻专题、新闻访谈节目、新闻节目编排、新闻现场直播、新闻专题、页(界)面设计、短视频现场新闻、短视频专题报道、移动直播、创意互动、融合创新新闻与国际报道。
📒 长江韬奋奖:
长江韬奋奖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最高奖,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评选,授予新闻传媒业从业人员的全国性最高奖项。目前长江韬奋奖的评选包括了长江与韬奋两大奖项设置。
长江韬奋奖于2005年由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合并而成,其中范长江新闻奖创办于1991年,以我国杰出报人范长江为名来奖励我国新闻采访报道,新闻类节目播音、主持为主的新闻工作者;韬奋新闻奖于1993年创办,以我国杰出报人邹韬奋为名来奖励我国新闻编辑、评论、校对,新闻类节目制片为主的新闻工作者。
合并后的长江韬奋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选20名获奖者,该奖项极大地鼓励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继承和发扬范长江、邹韬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促进新闻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18年11月8日的中国新闻工作会议上强调,长江韬奋奖也要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新闻舆论工作。自2018年对长江韬奋奖做出了新的要求后,2020年为长江韬奋奖改革后的第一年,尤为重要哈!
因而长江韬奋奖的背后,实际上就是对「新闻记者四力」的具体要求的体现——如果大家再写四力的题目,可以拿长江韬奋奖举例子哈!

❗️ 考查方式:和新闻史结合视角考察,如名词解释,简述奖项的历史起源与当代意义等。
❗️ 例题分析:简要概述长江韬奋奖的历史沿革与当代意义/长江韬奋奖是如何体现出当那个男人新闻观的;结合具体的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一般会给材料)分析当下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意义、趋势等/评析具体的中国新闻奖作品。

📸
宏观视
2020中国新闻奖背后的时代特征
从作品类型来看,获奖新闻作品依然以文字性报道为主。即使数字时代视频化与碎片化已经成为了主流,但无论是非虚构写作的勃兴还是今年疫情深度报道的大获好评,文字报道始终以深度、专业、守正创新力,优秀的论说力、表现力,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时代篇章。
花花:上面这句话几乎是我帮大家写好的现成的论述,可以放在什么新媒体时代记者的责任啊、记者四力啊、碎片化视频化时代文字报道的困境与突围这类的题目里面,上面是论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论据,
在此次获奖的全部作品中,文字性项目如文字通讯与深度报道、消息评论等获奖共计91项,数目最多,约占总获奖比例的26.15%。电视访谈、评论等电视项目获奖总数则居于第二,共计56项。
花花:文字作品的大量获奖,一方面是对传统新闻专业的回应,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深度报道等文字新闻,依然是新闻界在技术闪亮综合症之外不可抛弃的精神根基。
媒体融合奖项为2018年增设,包含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新媒体创意互动等6个评选项目,今年共有48项作品获奖,众多为互联网传播量身打造的拳头产品应运而生。新闻名专栏、页面设计等专题呈现项目和国际传播项目均有40项获奖作品,并列第四。
花花:那讲完了文字作品,这一段就可以用来论述当下的深度媒介融合,以及各大媒体在媒介融合方面的实践,在数量方面可以看出,融合性报道已经成为媒体的第二大重点突破方向。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对全部获奖作品标题进行词频统计,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一词出现在33篇作品的标题中:如外交成就、中国科技探秘北极、火车司机的“中国速度”等——无数记者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记录下了伟大时代中加速发展的全景中国。
18篇作品标题中含有数字“2019”,恰逢周年的关键节点,选择以2019对话1949,诠释不变的使命初心。
“新闻”和“故事”这两个词均出现9次,在报道新闻指引人民前进时,也有众多中国故事等待聆听。脱贫、高铁、香港、能源……这些具备标志性意味的时代线索,也均出现于多篇获奖作品标题中。
花花:这些关键词正在向我们传达中国新闻业与新闻报道的两大重要导向,一个是着重发展建设性新闻和解困新闻,一个则是媒体报道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对主流价值与国家建设的引导。由此,整个作品评选传达出了中国新闻业的两个鲜明信息:一方面新闻为政治传播和政治宣传服务的主旨意义还是很明晰的;另一方面则是时代背景下评选标准有着浓烈的政治属性及传播属性。

从2019年主流媒体的各种大动作,什么入驻抖音快手啊,新技术辅助啊,主播说联播和康辉vlog还有央视频等等,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当下主流媒体正在贯彻落实深度融合的要求,不断的深入、草根、基层化,在话语、内容、形式各个方面进行创新。而2020年因为疫情、因为深度融合、因为145规划,原本稳步前进的步伐被打乱,一些媒介失范现象也时有发生,就更需要媒体们提升政治站位。
评奖要求和标准要求媒体必须坚持正确导向,坚持政治正确的舆论方向——简单来说就是那个男人所言的传递主流声音、弘扬主流导向、守护主流媒体影响力;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反映群众生活。
所以这次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不仅是一次颁奖,也是一次以颁奖为名的「价值框定」:要做什么样的新闻,需要什么样的新闻,什么样的新闻才是好新闻——以最高奖项赋予其政治合理性,也为所有的媒体未来的新闻实践指明了方向。
最后基于对获奖作品的分析,给大家简单说说中国新闻奖对媒体新闻实践的启示,可以直接拿到论述题里当措施答,冲吧。
🔜 把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精品
🔜 立足做好重大主题报道:主题宏大、语言简明、生动,具有时代气息
🔜 主题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细节化
🔜 改变过去呆板、说教和灌输式的传播方式
🔜 更加注重新媒体传播手段,拉近与受众的距离,注重公众体验和互动的方式展开
🔜 实现技术、故事形式、创新思维的融合

❗️  考查方式:和政治传播、那个男人新闻观、媒介融合等内容组合考察,这一章节的内容既可以作为案例,也可以作为引入和启示,角度非常多元。
❗️ 例题分析:结合那个男人新闻观谈谈中国新闻奖对当代新闻业的启示/中国新闻奖的时代意义等。
❗️ 内容运用:这一章节的前半部分我每一段后面都做了备注,后半部分即「从2019媒体大动作到最后的六个措施」,这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时代背景、背景下的理论要求,要求背后的根本原因和意义,以及措施启示」的答题逻辑。
如果题目问中国新闻奖对当代新闻业的启示之类的,大家就可以沿着这个逻辑,开篇写背景,第一部分写理论,过度写根本原因,第二部分写措施;再结合一下案例,非常完美的一道题目。
📸
微观视角
从获奖作品到答题案例

好了,上述一系列宏观的意义、启示都看完了,现在咱们来讲讲这次的重要案例。记住,每一篇每一篇都是可以往试卷上写的论据。
特别奖获奖作品文字评论是人民日报的《初心铸就千秋伟业》,作品将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来写,既回溯中国梦的历史沿革,又展望新时代的美好图景,激励亿万人民一起永久奋斗,携手艰苦创业,共同努力奔跑。
花花的使用建议:非常典型的重大主题报道,也是党性人民性的重要体现,论述党性人民性的时候,论述记者政治站位的时候,论述如何进行重大主题报道的时候,啪啪啪往上写,记得写的时候带着关键词「2020中国新闻奖特别奖获奖作品」
新华社文字通讯作品《人间正道是沧桑》深刻阐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思想内涵丰富,文笔隽永感染力强。
花花的使用建议:当下如何进行政治传播、主旋律传播与教育传播、如何提升媒体政治站位,就用这个。
央视网页设计作品《走向伟大复兴》利用全新的空间布局、视觉体验及交互手段,通过有机融合特色资源,开门即视yuebing直播,分屏切换多维度主题报道,大幅提升了页面的内容承载力、主题表现力与视觉感染力。
花花的使用建议:新技术与媒介融合如何在主旋律报道中呈现、政治传播如何利用技术提升视觉和贴近性,如何贯彻四全媒体,就用这个,
新华社客户端融合创新作品《新中国密码:15665,611612!》用富有创意和冲击力的表现形式,生动展现了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伟历程,用真实的细节、质朴的感情打动了亿万网友。
花花的使用建议:主流媒体转型、媒体融合的重要作品,新华社客户端的融媒体作品实践,人民性的体现,就用这个。

上面的都是特别奖,现在我们来看看一等奖二等奖里的各种新闻类型。
❗️ 短视频部分:人民日报客户端微视频作品《中国24小时》、羊城晚报《原来你是这样的大学生》
花花的使用建议:羊城晚报的这个民生新闻,答地方媒体、四级融合的时候可以用上,放在市级媒体实践里面作为案例,不然市级媒体真的没啥可说的。
❗️ 移动直播:浙江新闻客户端《台风利奇马登陆,浙视频记者夜闯台风眼》、广西云客户端《大暴雨引发山洪,记者传回现场报道后不幸遇难》
花花的使用建议:移动直播获奖的几乎都是地方媒体,中央也有但地方媒体会更多的关注到地方重大事件,所以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来论证移动直播在当下突发事件报道中的重要地位,作为直播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地方媒体的未来发展方向预测:当地新闻直播,体现新闻接近性。
❗️ 互动新闻:交汇点新闻《6397公里的守护》、央视新闻《主播说联播》、人民日报客户端《复兴大道70号》
花花的使用建议:这三个都耳熟能详了哈,作为媒介融合、主流媒体转型、主流媒体语态变革的案例再合适不过了,不过主播说联播就拿了个二等奖,没搞懂。
❗️ 电视节目部分:央视新闻访谈作品《任正非:时代下的华为》
花花的使用建议:如果考题涉及到「电视与广电转型」,尤其是电视节目如何应对在当下网络节目的冲击,就可以用这个案例。电视节目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深入、深刻、洞察。
❗️ 国际新闻部分:广东广播电视台《一个美国制片人眼中的粤港澳大湾区》、芒果tv《功夫学徒》。
花花的使用建议:国际新闻各大媒体都在做,所以这里的案例可以用来说明国际传播中的一个重要论点「增加国际传播主体」;同时也可以论述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即「主流媒体整体引导,地方媒体聚焦地方:多层次塑造国家形象」,芒果tv和广东广播电视台就是地方媒体最好的论证。

本花极限输出

疲了

求求大家好好做笔记

真的太重要了

晚  安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