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龙泉窑青瓷:时代特征及鉴定要点

考古资料表明,五代及北宋,龙泉窑的烧造工艺基本上因袭了越窑等窑口的技术和风格,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质量也一般,消费对象局限在当地,相当一部分产品还是专门用于随葬的明器。诚如南宋叶寘《坦斋笔衡》所谓:“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

直到北宋末年,由于朝廷的重视,这种局面才开始改变,“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庄季裕《鸡肋篇》)。这种“制样须索”便是真正意义上的官窑设立以前的官窑形式,其性质应该同汝窑是相同的。可见龙泉窑在北宋末年已获赵宋宫廷青睐,并直接秉承了徽宗皇帝的设计要求和审美趣味。

南宋·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及宋室南渡,大量北方的制瓷工匠南迁,带来了北宋官窑、汝窑、耀州窑等北方青瓷的制瓷技艺。依据最近几年不断发现的实物标本,还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南宋政权袭故京遗制,即采用“制样须索”的方式,在龙泉大窑一带组织生产宫廷和官府需要的瓷器。

这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龙泉窑异军突起。其制瓷技艺融汇南北,从而突破传统,创新胎釉的配制方法,发明了厚釉技术,成功烧制出粉青、梅子青等精美的釉色,把中国的青瓷工艺推向巅峰。

北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瓶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大内参》 后面精彩继续

北宋以前的龙泉窑产品,无论烧造工艺、器型、釉色都是越窑瓷的翻版,因此,只能归类到越窑范畴,是龙泉生产的越窑器。而到了北宋的中晚期,尽管生产工艺、胎釉、纹饰等方面仍没有超出越窑的藩篱,但在产品创新方面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成就。当时除了烧造一般的日用器皿盘、碗、盒、罐、执壶、盏托等外,梅瓶、多管瓶、盘口壶等独具特色。

北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瓶

欢迎关注公众号:《正路收藏》下面精彩继续

这一时期的器物,胎料采用当地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因此坯体显得较为厚重,给人以沉稳的感觉。胎色一般呈灰或淡灰色,釉较薄,釉色青中带黄。这是由于当时使用的是石灰釉,所以高温粘度较低,易流釉,釉面光泽感强。

北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瓶

欢迎关注公众号:《藏家天下》 下面精彩继续

由于当时窑工们对还原气氛的控制技术还掌握不好,使釉面普遍出现泛黄现象。刻划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装饰,题材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荷花、缠枝牡丹、焦叶纹、莲瓣纹、水波纹、云纹、波涛纹等。在技法上,根据题材的需要有直线、单线、双线、斜线、蓖纹等。此外,为了使器型更加丰富多彩,在有的器物上盘筑、粘贴、镂雕等技法,如多管瓶、五叶瓶、盘口壶等都采用上述技法。

欢迎关注公众号:《精藏门》 后面精彩继续

多管瓶是从越窑多角瓶演变而来,"角"与"谷"在南方语言中谐音,"管"与"谷"又近谐音,因此,"五管"与"五谷"的解释也就顺理成章了。五管或多管瓶是盛放粮食的一种冥器,而多叶瓶或盘口瓶则是装酒的,一般在北宋的墓葬中是成对的出现。

鉴定北宋龙泉青瓷,要注意下列特征:

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瓶

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重点》 后面精彩继续

1.早期青瓷施淡青色釉,有泛黄现象,其产地集中在龙泉金村和庆元上垟两县交界处的溪边山坡上。

2.中晚期集中在大窑、金村、大白岸、庆元的上垟,丽水市的石牛等地,约有窑址30余处。

3.北宋中晚期,采用含硅和含铁量较高的瓷石作坯,胎色灰或灰白。施石灰釉,其特点高温粘度比较低,容易流釉,釉层薄,釉面有光泽,由于烧窑技术和还原控制不好,使釉色出现泛黄现象。

北宋·龙泉窑青釉盘口瓶

4.纹饰特点:以刻画花为主,碗、盘类多饰蓖纹、折扇纹,题材以莲瓣、牡丹、菊花为主,纹饰之间以楞线分隔。楞线分单线、双线。花叶一般用蓖纹作叶脉。

5.多管瓶、盘口壶、多叶瓶为这一时期的新产品。多管瓶、盘口壶壶盖一般饰花苞钮、花蒂钮为主。多叶瓶盖顶以鸡、狗等动物作钮为主。

6.在工艺上,北宋时期多用支钉支烧,器物多有支钉痕。到了北宋晚期开始采用圈足内放垫饼垫烧。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

  • 中国青瓷史最兴盛的三个阶段

    中国青瓷最兴盛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越窑秘色瓷最高,第二阶段是北宋汝窑瓷器,第三阶段是南宋到明前期龙泉窑. 龙泉窑把中国青瓷烧到顶峰,最好的是粉青.梅子青. 第一阶段是越窑秘色瓷 秘色瓷繁盛于唐代,法 ...

  • 历代龙泉窑青瓷的特征和鉴定(图)

    龙泉窑属于南方青瓷系统,早在公元二.三世纪,今浙江东部宁绍地区形成早期越窑青瓷体系.除越窑外,烧制青瓷的还有婺州窑.瓯窑及德清窑.据朱伯谦<龙泉窑青瓷>所述,龙泉及周围地区陆续发现的一批三 ...

  • 龙泉窑不同步时期的鉴定要点!建议收藏!

    龙泉窑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龙泉县境内.属南方青瓷系统,是北宋时期受越窑影响继之而起的著名民间窑场.其始于五代,盛于南宋,衰落于明代. 龙泉瓷总的特点是以釉色和造型取胜,尤以青釉见长.其最具代表性的釉色是 ...

  • 龙泉窑的鉴定要点

    元代龙泉窑青瓷不是简单地继承宋代的器型,而是借助宋代的形式和技法,去表现新的理想和追求,进而展现出一种新的时代风貌,此时的龙泉窑青瓷与南宋相比,变化万千的装饰取代了宋代温润如玉的釉色,雄浑饱满的造型替 ...

  • 宋元明清龙泉窑青瓷的时代特征

    浙江龙泉窑以青瓷闻名,是中国三大青瓷之一,龙泉窑瓷器创烧于五代,发展繁荣于宋代,终于清代,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一个瓷窑,而且远销国外.龙泉窑瓷器以梅子青和粉青最具有代表性,宋代的龙泉青瓷和南宋以及 ...

  • 鉴赏:宋元巅峰龙泉窑青瓷

           元龙泉窑印花宝杵纹洗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烧造历史较长,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烧造年代较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龙泉器物胎质坚硬灰白,釉层薄而透明,以&qu ...

  • 瓷器鉴定学习—明代各朝青花瓷纹饰和工艺鉴定要点

    瓷器鉴定学习-明代各朝 青花瓷纹饰和工艺鉴定要点 洪武纹饰特征 1.折枝或缠枝莲叶纹,大多呈螺丝状,而元代则为葫芦形.花瓣为麦粒形,花蕊有石榴形或圆形,叶为葫芦状,花蕊呈网状或螺旋状. 2.缠枝菊大多 ...

  • 各时期德化窑瓷器的时代特征和鉴定

    福建德化窑素以烧制白瓷著称,其质感幼细,纯白色的色泽最能自然流露出高贵的品质,在阳光的辉映下细薄的白瓷渗透金光,其透明感和雪白的釉浆如同女性肌肤一样,被国外艺术家誉为"中国白"名冠 ...

  • 窖藏及出水龙泉窑青瓷鉴赏

    元龙泉窑印花宝杵纹洗 龙泉窑因主产地在浙江龙泉市而得名.始烧于北宋之前,是中国陶瓷历史上烧造年代较长的窑口之一,占有重要的地位.龙泉器物胎质坚硬灰白,釉层厚而透明,以"青翠欲滴,温润如玉&q ...

  • 龙泉窑青瓷必备的三大特征

    龙泉青瓷大名鼎鼎,名声享誉国内外.生产龙泉青瓷的龙泉窑拥有长达1600多年的制瓷历史,是宋代六大窑系之一. 龙泉窑青瓷因受国内外人士欢迎,故仿品亦多.日本14世纪时,濑户烧曾仿元龙泉青瓷,品种有双耳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