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30岁过后就要预防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脑心健康管理师”
ID:ZGCZJKGLS
血管年轻,才是真的年轻!
在我们的印象中,心脑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病,但如今,这种疾病却渐渐找上了年轻人。在2018年“心健康”高峰学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指出,心脑血管疾病不仅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风险,还有越来越显著的年轻化趋势!

案例:|小伙35岁就心梗了
某策划公司35岁的李副总,有着令人羡慕的事业和薪酬,所付出的代价就是:常常要在各地奔波,熬夜加班成了家常便饭,疲倦时不得不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来提神,平时还免不了参加各种饭局,吃饭睡觉都没个准点。由于年轻,再加上每年公司例行体检都没查出问题,平时偶尔有些胸闷、乏力,他也没当回事。今早起床时,他忽然觉得胸口剧痛,摔在地上不省人事。到医院后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幸亏抢救及时才逃过了一次生死大劫。

✨
现在很多中青年人像李副总一样,虽然表面看起来依然精力充沛,连感冒都少得,其实身体里的血管已经悄悄老化,慢慢失去弹性。您的血管老化了吗?现在就来做个测试吧!
自测血管年龄的方法
1.最近情绪压抑。
2.过于较真。
3.爱吃方便面、各种糕点。
4.偏食肉类食品。
5.缺少体育锻炼。
6.每天吸烟支数乘以烟龄超过400。
7.爬楼梯时胸痛。
8.手足发凉、麻痹。
9.经常丢三落四。
10.血压≥140/90mmHg。
11.胆固醇或血糖值高。
12.亲属中有人死于脑卒中、心脏病。
自测结果
符合其中 0~4 项,说明血管年龄尚属年轻;
符合 5~7 项,提示血管年龄超过生理年龄10岁以上;
达到 8~12 项,说明血管年龄比生理年龄大20岁以上。
如果出现后两种情况,提示患糖尿病、心脏病、脑卒中的可能性较大,应赶紧寻找专科医生解决问题。
血管“老了”,全身拉“警报”
01
胸痛、胸闷可能是心脏问题

02
经常晕倒可能是脑血管问题

03
视物模糊可能是眼底血管问题

04
腿疼跛行可能是下肢血管问题
1、“三高人群”易堵血管
三高是指: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这“三高”人群,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天敌”,它们增加了高血压的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等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导致血管不畅通。


2、老熬夜累血管
经常熬夜,身体会分泌肾上腺素等激素,会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进而增加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如果长期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血压波动大,极易诱发脑卒中甚至猝死。


3、吸烟,血管易“中毒”
烟草是心血管健康公认的大敌。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形成血栓。

4、运动少,血管垃圾多
久坐导致体重增加,会让心脏负担加重,影响心脏血液循环,这些都会间接诱发高血压、冠心病等。长期不运动,血管内的胆固醇就会逐渐累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5、坏心情伤血管
精神压力可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老化。经常生气、压力大,血管也容易变硬。实际上,不少心脑血管疾病都与情绪波动过大有关。要想有个健康的血管,保持良好心态是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
王陇德:打响血管“保卫战”

温馨提示
总以为心脑血管疾病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心脑血管疾病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

所以从现在开始,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关注心脑血管健康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