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宠辱若惊至,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则可以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乃可以託天下。

明太祖注:人君能以身为天下,虑天下恐有大患,若身有苦疾,则天下安矣。不能以此者,天下危亡。故所以宠辱若惊。故小人不想得之职,得之则自惊且喜。然得已既久,富贵盈身,却乃止知荣身其贵,却莫知所保。其身有疾,便能知医,能防贵之患,若防己之疾则保矣。不能如是,失之又惊。若人君肯以身为天下,以百姓之身为身,则帝王之身宇内可独行而无忧。若以身为身,天下为天下,虽万千之甲士从之,犹恐不御也。是故帝王爱天下,如爱己身,获昌。

明太祖的解释总是与众不同。他根本不从一般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他的帝王意识十分强烈,时时刻刻都是从如何统治天下出发进行思考。他为皇帝们立下一个思考的模式,那就是不要只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而要为天下考虑。一要考虑天下恐有大患,就象自身患有苦疾一样,就能时刻不忘这件事,而为之思考对策,这样操心天下大事,就能使天下安宁无事了。不能这样为天下考虑的皇帝,他的天下很快就会危亡。清世祖的解释,仍然没有脱离陈词滥调,没能像明太祖那样从整个天下出发考虑问题。他是从自身出发考虑问题的,以为忘其身,则大患尽去。对天下也不要轻易以身为天下,这都是只顾自身的想法,也是十分糊涂的观念。身是客观实在,怎能忘?忘也忘不了的,只靠一个忘,就能使大患尽去了吗?你忘了自身,别人并没有忘了你这个身,在你的身妨碍别人利益时,别人会毫不客气地对你的身发起攻击。所以,自忘其身,是无法使大患去之的。

帝王以一人之身,欲独行天下而无忧,确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明太祖从老子的书中似乎找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办法。他说,帝王不要自顾自身,而要以天下百姓视为自身,把如何治理天下,关怀百姓视为头等大事,时刻放在心上,则孤独的自身就不再孤独。这是要让帝王之身与天下与百姓之身联为一体的想法,不再让帝王之身与天下和百姓之身对立。消除了这种对立,就可独行宇内而无忧。

(0)

相关推荐

  • 道经之十三、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帛书校订本: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也.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亡身,有何患?故贵为身于为天下,若可以托天下矣.爱以身为天 ...

  • 《道德经》白话译文之三

    第十三章[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者,则可以寄于天下:爱 ...

  • 15、何人能担负托於天下的大任——走进《老子》

    15.何人能担负托於天下的大任--走进<老子>         老子在十二章提出:圣人要采取简朴的生活方式,即使这样还是不能担负托於天下的大任.那么,圣人如何才能担负起,可托於天下的大任哪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七十八章

    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柔弱的水能攻破坚石,是有一定条件的,并非绝对如此.如果水量太少,不能持之以恒地冲击,则不能攻坚强之物.所以 ...

  • 道德经【11-20章】

    第十一章(无之为用)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第十二章(圣人为腹)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委曲从顺,不与物忤,则可以全身,这是可能的,但在这种全身的同时,其人心中恐怕会有不小的压抑感.因为你从顺于别人,是在委曲自己的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皇帝就是占据了大宝之位的人,天下只能有此一人.但谁是此唯一的一人,则由天命决定.此即唐玄宗所说的"历数在躬"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 老子的重与静,由唐玄宗发展为权重与心静,而且是皇帝的权重与心静.这是唐玄宗对老子思想的一个运用.权集中于一人之手,这就是权重.心不求物欲之欢,这就是心静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老子所说的道本来不是物,但要谈说它,就不能不在语言中把它称作一个物,这就使得非物的道在人们的意识中成了一种物.除了根本不说它,只要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二十四章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人活在世上首先要立得起来,然后是行得通.这样才能有事功,有业绩.这可说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恐怕首先要有相当明智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说要绝圣人言教之迹,恐怕很难做到.因为老子的书也好,唐玄宗自己的注释也好,不都是所谓圣人的言教吗?不进行言教,而使民众自化,在现实社会中,恐怕也只能是幻想.不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六章

    致虚极章,致虚极,守静笃. 虚极妙本,是唐玄宗对老子的道的形容.他说是人都天生禀受了这个虚极妙本,这一说法,显然又是大乘佛教所谓人皆有佛性的改头换面.虚极妙本好象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力量,所以唐玄宗说人在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惟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道不可名,不可见,得道的人,即善为士者,同时也就具备了道的这种特性.所以说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可以这样说,道有多么奇妙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章第十四,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是老子提出来的玄妙抽象的概念,老子本人就说道是不可言说的,可后人仍要费尽心机来说明道的内涵.老子为了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