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物馆之旅,非洲博物馆
这篇文章,我想除了介绍博物馆外,我想讨论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查阅一些背景资料,结合参观的感受以及个人的见闻,说一说我个人看法。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特仑菲尔区的,这座非洲博物馆,展示了大量动物标本,矿石样品以及各种从殖民地(如今的刚果(金),因为如今有两个国家叫刚果,以首都区分)搜集来的文物。品种之丰富,搜罗之齐全,令人叹为观止。金矿,铬矿,铜铁矿,应有尽有。数米高的长颈鹿,魁梧的大象,甚至是蝴蝶标本都是数百种。祭祀的遗物,酋长的服饰,以及殖民时期的武装全在展示之中。在感慨馆藏丰富的同时,不得不为非洲的刚果人民惋惜。试想,清朝圆明园流失的牛首,如果在大英博物馆中国区展出,必然会让人联想到那段丧权辱国的历史。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已是这个境地,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刚果岂不是更惨。
根据联合国调查,刚果虽然是非洲第二大国家,但人类发展指数却是最低的之一,很多人的生活还停留在原始水平。这个地区的主要产业依旧是农业和矿业。1998年的第二次刚果战争,更是有九个非洲国家卷入其中,100万人流离失所,至今刚果东部还有局部武装冲突。殖民造成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丰富的矿产资源被欧美大企业控制。刚果政府想去殖民化,可是法语已经是官方语言,殖民的痕迹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了。
如今欧洲殖民历史的研究者在反思这段历史,意识到黑人对欧洲发展做出的贡献,同情黑人的悲惨遭遇,他们在这种博物馆里表达了这种想法。尽管非洲刚果地区的人民仍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但是从欧洲文化的角度出发,这却展示了一种包容性。而反思我们国家,却在抵制日货,排美情绪上,显示出不自信而又幼稚的一面。曾几何时,汉文化是如何强盛,诸国来仪。各国争相派遣使节来学习,有的使节习得汉语后就留下来当朝为官。而如今,中国的大学却靠着各种优惠政策来吸引国外留学生,降低考核标准,人家却很可能是借机来旅游的。
历史从来都是有选择的记录的。非洲博物馆入口处,写了一句话,Alles vergeht, außer der Vergangenheit(除了记忆,一切都过去了),分别有英语,德语,法语和荷兰语,旁边偌大的白色,走廊一搜狭长的独木舟似乎诉说着一段无人问津的历史。即使是这样,我看不到对比利时国王对殖民地区疯狂的榨取与剥削,看到的却是刚果内部种族的流血冲突。中国建国后的历史,我不想讨论。但可以说一说建国前,日军侵华,我们熟知的是日军所到之处的三光政策,却不知太平天国背后的故事,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所犯下的罪行鲜为人知。战争从来没有正义的一方,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喊着高尚的口号杀人如麻。不光中国人这么干,外国人也这么干,人性如此。
而文明的意义在于教化,使人不再粗俗野蛮,懂得包容谦让,规范社会秩序,使得人与人和谐相处,丰富日常生活。一种文明 如果对外是侵虐性,对内排他性,必然需要吸收借鉴别的,否则只会走向衰落。因为它自身没有足够的力量推动他向前发展。
最后,真的很想以三国演义里面几句话结尾,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你方唱罢我登场。文明的演变,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而从我个人讲,自然是希望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