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应真,技以载道

传统的玉石雕刻很讲求一个“巧”字。我们常常纠结于原石的形状特征,如果艺人能够将其特色展现在作品中,这种技法就被称为“巧雕”。而一件原石原有的形态是否能够被凸显出来,却又不给人以突兀之感,就是艺人的技艺体现。

《十六应真》

这件十六应真图就是一件巧雕作品。原石为白田石,材大,且形状怪异不规则,难以下手。作者将原石雕刻为十六应真图,每一个块面自成一个场景,却又相互呼应,人物之间相互互动,使得场景融合多块景象为一体,分散的场景却又给人以整体之感。十六应真姿态各异,人物大小不一,却又突出个人特色,古兽的搭配使得整个场面更加生动富有情趣。

作品底部篆刻《心经》部分内容,《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这种篆刻增强了作品的文化力,并与十六应真相呼应,由此可见作者创作思维之灵敏。

这件作品从原石到成品,运用巧妙,怪异却不突兀。在这件作品上,作者将十六应真表现得淋漓精致,白田石似脂玉色泽动人,在质朴的石块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十六应真受世人的供养而为众生作福田,表达的不也是传统寿山石雕所带来的美好寓意?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独具匠心的艺术审美和精湛的雕刻技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