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位因艾灸活过百年的圣人,看看他是如何艾灸的!解读他11条艾灸大法!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也就是说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

  40岁之前他是不信艾灸的,多方治疗医治无效,40岁才开始多方寻求艾灸疗法,进行深刻研究,经多方研究证实了艾灸的养生祛病功效,开始经常使用艾灸为自己调理身体,最常作用的穴位就是“足三里”。喜欢上了艾灸后,据其自己述说经常是“艾火遍身烧”,他尤其爱灸足三里穴。

  此人便是唐代著名医学家,被人誉为“药王”的孙思邈。

  到了唐太宗年间,孙思邈应召入宫时年逾50,太宗观其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竟皆如少年一般,感叹道:“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神仙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

  到了90多岁高龄,仍能“视听不衰,神采甚茂”,甚至在年过百岁之时,还能精力充沛地著书立说。

  为何以多病之身反而能享百岁之寿?历史上已经做出了无数总结,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孙思邈非常重视日常养生之法,尤其注重艾灸的养生功效。在他的《千金要方》中就指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

  这位随身带艾草、艾火遍身烧的药王,是如何做艾灸的?让我们来一一解读孙真人11条艾灸大法——

01

未病防病  已病防变

孙思邈首次提出预防疾病的保健灸法,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是孙思邈重要的学术思想。他说:“上工医未病之病”,“神工则深究萌芽”。“凡人吴蜀地游官,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差,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故吴蜀多行灸法。”在《千金要方》卷十七“中风”条下,他提出灸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等七穴预防中风。

  患病之后,孙思邈主张及时治疗,“凡脚气初得脚弱,使速灸之,并服竹沥汤,灸讫可服八风散,无不差者,惟急速治之”。他还谆谆告诫说:“此病轻者,登时虽不即恶,治之不 当,根源不除,久久期于杀人,不可不精以为意。”

  现代实验已证明,艾灸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促进抗体的生成,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促进病变附近发生局 部充血、溶血现象,改善局部皮肤供血情况,调整局部组织的机能。病之初起,较为轻浅,即灸可扶正祛邪,控制病情发展,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环节。

02

辑录灸方

孙思邈在著作中除唐代医家和自己的医疗经验外,还收录了许多失传的古代医籍内容,其中郭玉、张文仲、范汪等各医家之说,赖其书得以部分保存和流传。《千金要方》载针灸处方千余条,其中灸方占三分之一,约4百条。《千金翼 方》载针灸方6百余条,其中灸方占十分之九,约5百余条,足见孙思邈对灸法的重视。

灸治有单穴、有穴方,如“胀满肾冷,瘕聚泄痢,灸天枢百壮”。又如治脚气“初灸风市、次灸伏兔、次灸犊鼻、次灸膝两眼、次三里、次灸上廉、次灸下廉、次灸绝骨”。组方合理,治证明确,理法有据。为后世针灸医 家所推崇。

03

加药艾灸

在临床上使用的灸治材料以艾火为主,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可贵的是,孙思邈根据不同的病证,在艾中加入一定 的药物,补充了单用艾作为灸用药材的不足。

  如《千金翼 方》卷二十四治疗瘰疬,“以艾一升,熏黄如枣大,干漆如枣大,三味末之,和艾作炷灸之,三七壮止”。

  《千金翼方》卷二十四还首载了竹茹灸治疗疔肿的方法:“刮竹箭上取茹作炷, 灸上二七壮”;治瘰疬破溃者,将大麻花与艾叶等分合作炷,灸漏上百壮”。

  艾中掺药是孙思邈对《内经》药灸疗法的 进一步发展,从而扩大了灸法的适应证和治疗范围,对后世 艾条灸、雷火针、太乙针的出现都有相当的影响。

04

多种隔物灸

隔物灸有多种,孙思邈主要应用隔豆豉、薤、黄土、面饼、 附子、蒜、商陆、葶苈饼等8种隔物灸法。

  治发背及痈疽肿溃未溃方:“取香豉三升,少与水和,熟捣成强泥,可作饼子,厚 三分,已有孔,勿覆孔,可肿上布豉饼,以艾列其上。”豆豉,味 苦,性寒,无毒;入肺、胃经;功能解表发汗,除烦。豆豉饼灸 对疮疽发背、恶疮肿硬不溃或已溃不敛最为有效。

  治恶露疮:“捣薤菜傅疱口,以大艾炷灸药上,令热入内即差。”薤 叶,辛、苦、温;有理气宽胸,通阳散结的功效。隔薤灸能治疗 各种疮疖,加强散结消肿的作用。

  治发背:“小觉背上痒痛有异,即火急取净土,水和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阔一寸半, 以粗艾大作炷,灸泥上,贴著疮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此处取土能胜水燥湿之意,对湿疹、白癣及其他湿毒而致的外科 病有效。

  治恶疾:“面一升作饼,大小覆疮。灸上令热,汁出 尽,瘥。”面,性甘凉;和中,解热,止烦渴,能加强镇静止痒之 功效。

  治痈疽:“治痈肉如眼,诸药所不效者方,取附子,削令 如棋子,安肿上,以唾贴之,乃灸之,令附子欲焦,复唾湿之,乃重灸之,如是三度,令附子热气彻内即瘥。”附子,辛温,大 热;气厚味薄,走而不守,有温阳扶赢的作用;可逐寒湿,补命门火。现代药理研究有抗炎、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隔附子灸对痈疽初起、疮疡久渍不愈有效。

  治瘰疠:“灸一切瘰疬在项上及触处,但有肉结凝似作瘘及痈疖者,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称蒜大小,贴疬子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热而已,七壮一易蒜,日日灸之,取消止。”蒜,辛温;入脾、肺、 肠、胃经;性热喜散,其气禀烈;能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破 冷气,健脾开胃,又有消肿化结止痛之功,脉脉艾灸提醒你临床应用以独头为良。

  隔葶苈子灸:“葶苈子两合,豉一升,右二味合捣大烂, 熟作饼子如上,以一饼子当孔上贴,以艾炷如小指大,灸上三 壮一易,三饼九炷,日三,隔三日一灸。”葶苈子,辛、苦、寒;具 有破滞开结。下气行水,消肿散瘀功能。

  孙思邈最常用的隔物灸主要有以上几种,后世医家多采用之,有些方法至今尚为临床广泛应用。

05

施灸顺序

关于施灸的先后顺序,《千金要方·灸例》:“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施灸先后顺序,多是先上后下,先阳后阴,先左后右,如此可以引火下行,从阳人阴,不致于燥热上火,发生眩晕等不 良反应。

  临床上有时因多灸上部腧穴而出现头昏、咽干等, 若此时在下部腧穴施灸,多可解除。同时必须结合病情来考虑,因病制宜,不可拘执不变。如气虚下陷的病例,则宜从下而上地施灸。如脱肛症可先灸长强以收肛,后灸百会以举陷,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06

艾有生熟

《千金翼方》:“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属 菊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全国各地均有生长,取材方便。但以湖北省蕲州生长者为良,称为蕲艾。艾叶每年农历五月采 摘,晒干备用。

  艾以陈艾为好,《孟子·离娄》:“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临床用艾,有生熟之分,生艾即干燥之艾叶未经加工者。熟艾即干燥的艾叶抽去筋脉后再杵捣揉烂如棉 者,又称艾绒,灸治须用熟艾。

  《千金要方》:“艾使熟,炷令平正著肉,火势乃至病处也,艾若生,炷不平正,不著肉,徒灸多炷,故无益也。”

如何识别好的艾条

一、看颜色:一般不足一年的称为新艾,呈青绿色。这种艾是尽量不要用于艾灸的,年份不够,不只是疗效不够,而且易灼伤肌肤经络。而三年的陈艾一般呈土黄色或金黄色。疗效最好的就是3年或5年陈艾。

二、闻味道:艾绒味道发酸发馊,总之感到刺鼻,多是发霉受潮或者添加化学用品的,凡是没有艾草清香味的,都不能用。

  不足一年的新艾大多味道清新,青草味甚重,艾的味道也比较冲。

三、紧实度:卷制松软的艾条,一捏就变形了,这是低等品质,艾条燃烧快,时间短,容易掉灰,烫伤皮肤,明火的时间长,疗效极差。

  好的艾条卷制比较紧,用手捏不动的为最佳,好处在于燃烧慢,持久,不易掉灰,暗火时间长,艾灸主要是使用暗火治疗,暗火的效果最佳。

  所以说,艾条是松软还是紧致,对疗效的影响是很大的。

四、艾烟颜色:劣质艾条烟较大,呈浓浓的黑色,刺鼻呛人,闻到易流泪,这是因为杂质多,燃烧不彻底,产生一氧化碳等刺激性气体多的缘故。

五、价格: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看艾条价格,艾叶价格是决定艾条价格的最终因素。

六、艾绒比例:艾绒的比例很简单,就是艾叶提纯的程度,5:1就是5公斤艾叶提取1公斤艾绒,30:1就是30公斤艾叶提取1公斤艾绒,这就是艾绒的等级。等级越高艾绒纯度越高,杂质相对越少。

  自己平时保健艾灸,或者用于调理疾病,一般20:1的艾绒就可以了。

07

热证施灸

  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国脱的作用。临床主要用于虚证、寒证,而孙思邈强调辨证论治的重要性,亦将灸法用于治疗热证,每获良效。

  《千金翼方》记载如下灸疗方法:痈疽疖肿,游毒热肿,“但初觉有异,即急灸之,立愈”;

  “阴都,灸随年壮,主小肠热病”;

“狂风骂詈挝斫人,名为热阳风,灸口两吻边燕口处赤 白际各一壮”;

  “灸一切疟,尺泽主之”;

  “巨阙穴,在心下一 寸,灸七壮,主马黄、黄疸、急疫等病”;

  “消渴口干,灸胸堂五十壮”。

08

针灸药并重

孙思邈强调针刺、艾灸、汤药三者并重,认为“若针而不 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而不针,尤非良医 也”,“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

  因此,孙思邈在其著作中所述的许多病 症的治疗都是采取针灸药兼施的。有些病以针为佳,有些病以灸良,有些病宜用药治。有些病则针灸药同时施用。

  “其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尔灸之”,“凡一切中风,服药益居者,但是风穴,皆灸之三壮,神良。欲除根本必火灸,专恃汤药则不可差”。

  孙思邈就是这样根据各种疗法的特长,按照病情的需要,进行取舍应用,充分发挥其各自 的优势,以提高疗效。

  “学者深须解用针......知针知药固是良医”。

09

灸疗禁忌

灸法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痈散结作用。临床上多 用于寒证、虚证和阴证。

  灸法虽补阳但能伤阴,故“凡浮数之 脉及新汗后,并忌矣”,此寒热之忌。

  “凡病皆由血气壅滞。不得宣通,针以开道之,灸以温暖之。灸已,好须将护。生冷醋滑等,若不谨慎之,反增疾矣”。此将息之忌。

  “头维、脑 户、风府、丝竹空、下关、耳中、瘼脉、人迎、瘩门、承泣、经渠、 脊中、气冲、鸠尾、地五会、阴市、阳关、乳中、泉腋、伏兔、承 光、天府、白环俞、石门(女人忌灸),右二十四处,禁不可灸”,此分部之忌。《千金》虽有此禁灸二十四处,但临床大 可不必拘泥,脉脉艾灸提醒你只要病情需要,亦可灵活应用(古代以直接灸为主,所以禁忌颇多)

010

看脉刺灸

孙思邈主张根据脉象来决定是否针灸,如何针灸。

  他 说:“凡欲灸针,必先诊脉”

  “脉恶勿乱下针也”;“凡微数之 脉,慎不可灸”

  “脉浮热甚,勿灸”;“脉好乃下针”。

  “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灸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

  “关上脉缓。不欲食,此脾胃气 不足,宜服平胃丸、补脾汤,又针章门补之”;

  “尺脉紧,脐下痛,宜服当归汤,灸天枢,针关元补之”。这种以脉诊为指导 的看脉刺灸思想,应值得重视。

011

灸宜权变

孙思邈提出了艾炷大小与灸之生熟法:“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生。”至于生熟的程度,“大体皆须以意商量,临时迁改,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准耳”。“凡言 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倍多于方数;其人老小赢弱者,可复减半......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

  以上内容节选自汤兴华的《孙思邈的灸疗思想探析》(2007年)。文章里提及的用药建议,请在执业医生指导下施治,不可擅自施治。

(0)

相关推荐

  • 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编辑/搁浅 L,上周就开始颈肩痛,但是因为治疗血糖高的问题,我也没有特别当回事,因为他体质很好,我当时针灸了一下拔一个火罐,以为会好. 没有想到过了一周复诊,告诉我2天晚 ...

  • 未病防病, 已病防变!第一位因艾灸活过百年的圣人,看他是如何进行艾灸的!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也就是说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 40岁之前他是不信艾灸的,多方治疗医治无效,4 ...

  • 因艾灸活过百年的圣人,他的艾灸秘诀....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也就是说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 40岁之前他是不信艾灸的,多方治疗医治无效,40 ...

  • 因艾灸活过百年的圣人,他的9大艾灸秘诀....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也就是说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 40岁之前他是不信艾灸的,多方治疗医治无效,40 ...

  • 药王孙思邈,对灸法的贡献,解读他11条艾灸大法!

    灸友会第280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导 读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也就是说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 ...

  • 第一位因艾灸活过百年圣人的艾灸秘诀!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也就是说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 40岁之前他是不信艾灸的,多方治疗医治无效,40 ...

  • 因艾灸活过百年,他的艾灸秘诀请收好~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也就是说曾因疾病缠绵而倾家荡产. 40岁之前他是不信艾灸的,多方治疗医治无效,40 ...

  • 药王孙思邈:因艾灸活过百年,他的艾灸秘诀请收好!

    道医 道医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医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4篇原创内容 公 ...

  • 药王孙思邈艾灸活过百年

    药王孙思邈:因艾灸活过百年,他的艾灸秘诀请收好! 中医养生 2021.05.29  土豆微信   历史上曾有一位因艾灸受益而活过百岁的人.他幼时体弱多病,"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 ...

  • 百年百人百事|李汝佩:老枣庄街走出的第一位女党员

    本栏目由中共枣庄市市中区委宣传部主办,微游枣庄承办,山东康力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百人之 李汝佩 1918年8月出生于枣庄老街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1938年8月,撤销苏鲁豫皖边区特委,将其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