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丨多地高考学霸一夜爆红,家庭背景曝光,网友:这才是他们优秀的真相!

作者:桑榆晚

来源:凯叔讲故事(kaishujianggushi)

高考成绩出榜,几家欢乐几家愁。
有和父亲激动相拥的男孩。
689 分,是这个夏天最好的礼物。
有一蹦三尺高的女孩,
超越平时的自己,
是实力和运气最好的相遇。

看到高考学霸欢呼庆祝的场面,家长群里不少人羡慕,感慨“别人家的孩子”让父母省心,感叹天才无可复制。

但仔细看看这些学霸的教育经历,竟然发现惊人的相似。

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

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循的因果。

它的因,在家庭。

它的根,在父母。

高考查分,一般人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看分数。

“蒙神”不一样。

家长、老师们、摄像头,围着他一起查。

他叫蒙瑞俊,是今年的高考生,因为在竞赛中拿奖而小有名气。

723 分,数学满分、语文133分、英语147分、理综293分。

周围人欢呼雀跃,他一脸淡定:比较满意吧。

被问到学习经验,蒙瑞俊说:打好基础很重要。

他不刷题,从小就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

不上辅导班,用解答同学问题来查漏补缺;

更重要的是,学习习惯很好,只要投入学习,绝不会分神。

蒙瑞俊的爸妈也是普通人,他们从小就注重对孩子的读书习惯的培养。不强调刷题,但很重视蒙瑞俊的知识结构和框架的建立。

小时候打好基础有多重要?

去年重庆一个学霸女孩的爸爸接受采访,被问到是怎么培养孩子的?

爸爸说:根本没有培养过!

但这个“没有培养”,并不是两手一摊的撒手不管,而是从源头上的未雨绸缪。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力,爸爸说,从她一岁多开始,家里就订了很多幼儿画报、绘本等。“小时候她看不懂,我们就给她讲,她主要是看图。慢慢的,她自己看了给我们把故事讲出来。”

女儿因此爱上了阅读,也逐渐养成了高效阅读的能力。

在昨天的热搜上,有一个文科考了 666 分的成都女生。

父亲说:只上过 8天的补习班。

没上过补习班,不是父母不上心,反而是用家庭教育,滋养了孩子。

就像一位爸爸分享孩子的经验:

1. 一定要抓住一二年级的定型期,多陪孩子写作业。

2. 小学成绩高低不重要,独立自主完成作业、课外阅读、认真听课的习惯,才是未来成绩好的前提。

看过很多学霸父母的采访,发现天才不可复制,但优秀一定有迹可循。

只有小时候定型,后面的路才好走。

从小帮孩子培养好习惯,就是最快最好的路。

而这一点,拼的是父母的格局,父母的用心。

有人把孩子的优秀解读为天赋,但如果仔细观察,会看到父母在背后的支撑。

一个闺蜜,培养孩子学舞蹈,看着小伙伴都在家里刷手机,孩子心里不平衡,不愿意学了。

闺蜜心一软,索性让孩子放弃了。

别人问起来,她回复说:“孩子还小,要让她更快乐。”

快乐教育本没错,但教会孩子坚持,也许是一种更好的路。

才艺、学习,看起来是两件事,本质上是一气相通。

靠的都是专注力、坚持、自律、思考。

李亚鹏的女儿李嫣很喜欢弹钢琴,已经学了五六年,但有一次因为没通过考试就发起了脾气。

当天,她很不开心地说:“爸爸,我不学了!

当时,李亚鹏并没有多说什么。

吃晚饭时,李亚鹏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不想考乐理了,没问题,人生总要面临一些放弃和失败,就像我,我考交规考了两次都没过,但是你才12岁,你要不要让你人生的'第一次放弃’来得这么早啊?'

后来,李嫣开始了努力,不仅通过了考试,其他方面也发展地很好。

作为父母,一定不要让孩子轻易用“放弃”这个筹码,否则,他会错过本该拥有的精彩。

去年南宁考生杨晨煜,因为考了730分的高分走红。

当问到教育方法,杨妈妈说:“就是要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他的父母从小就坚持带孩子打羽毛球,练习书法和绘画,风里雨里,不仅培养了孩子的专注力,也为他未来学习的自律打下基础。

生活里,有些孩子未必聪明过人,他们或许有自己的天赋和热爱的东西,但没有一种成功不需要好的品质。

比如坚持,比如自律,比如思考。

仔细观察这些学霸,他们未必天赋惊人,但一定品质过人。

这些品质,大多源于父母的启发。

心理学教授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说:

我们留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是帮助他们发展出本来认为自己不可能具备的能力,从而挖掘出自身潜能,也知道要让自己的梦想成真,要用什么方法,付出怎样的努力。

孩子就是家庭的缩影,教育就是拼爹拼妈。

这个拼爹,拼的是格局,拼的是思维。

在孩子还没有自主思考能力的时候,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养成,靠的是父母。

世上没有不请自来的幸运,那些咬紧牙关的灵魂背后,都是父母有备而来的努力。

高考很重要,但人生不止于高考。

帮孩子塑造的好习惯,不仅可以帮他们在求学路上省心省力,还可以受用一生。

作家鲍德温说:孩子永远不会乖乖听大人的话,但他们一定会模仿大人。

你暴露给孩子是什么样,他就会吸收什么样。

去年的清华大学里,有一个抱着妈妈遗像报到的大一男孩,他叫何润琪。

他说自己不是天才,能考上清华,离不开父母的良苦用心。

父亲虽然是个普通人,却是何润琪最好的榜样。

比如,父亲特别爱读书。很小的时候,父亲经常从城里买书回来,只要是喜欢的书,父亲总是毫不犹豫地买回家里。

受到父亲的影响,何润琪自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历史、科普,音乐、什么书籍都看。

养成了好习惯,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来不用家长担心。

“央视名嘴”白岩松的儿子白清扬也是一个学霸,因为喜欢历史,后来考上世界排名前十的名校伦敦国王学院,学习蒙古史。

白岩松在采访时说出这样一件事。

“因为他家住在顶层,每次白岩松坐电梯回家,到顶楼后都会按一下1楼,这样就能缩短其他人等电梯的时间。

后来他发现,不用自己按,儿子每次都抢先按了1。”

父母的言传身教,胜过一切说教的语言。

白岩松还说,小时候儿子一回家,自己和妻子总在看书或者在运动。看到父母在阅读,儿子也就去一边找本书看。

他从没严格管过孩子,但儿子就这样养成了爱看书和运动的习惯。

白岩松说:当父母做大的挑战,首先是你在做什么。

武亦姝小时候也比较贪玩。小学4年级后,几次考试都没考好,成绩一落千丈,父母也是非常着急,却又想不出什么办法。

后来,武亦姝的母亲就带她去一个高级教师的朋友家里,问问有没有什么解决的妙招,那个老师听了一会后,就问到父亲:“你平时有没有陪孩子一起看看书,或者一起画过画?”

父亲说:“我给她报了兴趣班了呀,有老师陪着呢。”

那老师又说:“你们自己都没有以身作则,光给孩子报一堆不感兴趣的兴趣班,有什么用?”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武亦姝的父母,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自己都不以身作则,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爱上各种兴趣。

回去后,武亦姝的父亲就把各种兴趣班退掉,父母两人经常抽空就跟武亦姝一起看看唐诗宋词,练习画画书法,甚至还会带着女儿对名著中的角色进行古装扮演、一起玩诗词接龙的游戏。

时间一长,武亦姝慢慢喜欢上了诗词,也喜欢上了看书。

在《中国诗词大会》一战成名,后来也考入了清华。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点石成金、立地成佛的技巧,而是一段春风化雨、自然无为的过程。

有远见的父母,不是要灌满孩子的水,而是要点燃一把火。

这把火,是高效率的陪伴,是以身作则的自律,是坚持不懈的努力。

生活里不存在从天而降的幸运,也没有突如其来的惊喜。

有的只是千般投入、万般辛苦后的得偿所愿,用心良苦。

高考,是孩子开始人生的起点。
从此刻起,要独立,要自强。
不管起点是高是低,前方或明或暗,以后的路自己走。
高考,是父母陪伴孩子的终点。
熬过不少个不眠的夜,揪过许多放不下的心。
风遇山止,船到岸停;
放开孩子的手,名叫有始有终。

所有的教育,都是寂寞的。

学习的路上要历经九九81难,做父母的也要修炼72变。

每一段脚踏实地的努力,都映射着更高一级的人生轨迹。

每一个创造出奇迹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奋力托举。

这世上从没有毫无理由的奇迹,只有耐住寂寞坚定不移,才能等到开花结果。

在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之前,愿我们先成为“别人家的父母”。

本文转载于凯叔讲故事(ID:kaishujianggushi),凝聚4000万个家庭,带给父母美好希望,让更多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

今日责编:程昱
微信编辑:张意燃
小意林家长帮

《意林少年版》杂志官方平台。专注7-13岁孩子的成长教育。陪父母解析孩子心理;为孩子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公众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