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姚宗亮/那村那人那份情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号—

本平台所刊发作品,同步在搜狐号、网易号、百家号、今日头条、知乎号五大平台推送。敬请关注!

姚宗亮

蜿蜒的黄河故道,浓绿的小树林,错落的村居,淳朴的民风……不曾忘记一度贫困的美丽乡村,曾经是我担任“第一书记”的地方。那村、那人、那份情,随着季节的风,悄然翻过浸染着春风夏雨的一页页画面,把那些脱贫帮扶的日子遗留在岁月深处,镌刻在生命的长河里。

时间回到2015年桃花盛开的季节,我荣幸被党组织选派到地处黄河故道的移民贫困村——仵楼镇袁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村子位于鲁西南边陲,与河南省界接壤,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当时的村民种植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第一次入村,村子留给我的印象是“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雨天趟泥水,晴日路坑洼。”村民依然过着“做饭靠烧柴,吃水靠人抬”的苦涩生活。目睹此景此情,我的心在颤抖,像打翻的“五味瓶”,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村庄何以蝶变?村民如何实现脱贫?我苦苦地陷入了思索。“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临出征时的庄严承诺,激励着我,鞭策着我,必须牢记扶贫使命,义无反顾地走上脱贫攻坚第一线。

“要想村民富,当其先修路。”我为村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铺道路。从村里到主干道全长约2000米,另外,村里还有两条断头路。我通过联系镇政府并与公路管理部门对接,经过多次协商,上级部门同意拿出一部分扶持资金,但还有三万余元的资金缺口。村支部打算发动党员群众捐款,无疑是让原本不富裕的村民雪上加霜。驻村工作队与村干部反复商议后,决定由我们捐款解决这笔钱。村民听到我们捐款修路的消息后,他们一大早烧好了茶水,买了些瓜籽,在村口等着我们的到来。当村主任王洪礼从我手里接过捐款,他用双手小心翼翼地托着,好像捧着的不是一沓沓钞票,而是一件珍贵的宝物。他用颤抖的双手当着村民的面数了一遍钱,然后激动地喊到“40000元,我们的路可以动工了!”瞬间,在场的乡亲们欢呼雀跃,个个激动得拍手鼓掌。突然,我发现他们把手放在衣服上搓了几下,伸出那一双双“粗糙”的手,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老党员高木荣激动地说:“国家扶贫政策真的是太好了,党和政府帮我们无息贷款建起了蔬菜种植大棚,现在你们又来给我们捐款修路,圆了我们老老少少几辈子的梦。你们的大恩大德,我们怕是一辈子都还不了。”正当我们准备回村委大院时,村会计王洪宾追上我们说,他们已经算好了,修路款只差35000元,坚持要把多捐的5000元退给我们,说我们养家糊口也不容易……

那一刻,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这是激动的、幸福的泪水,扶贫的真谛不就是干部与群众真诚相融吗?我为村民的心底善良、淳朴厚道而感叹,我为自己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感到幸福,我为他们懂得知足和感恩感到宽慰!

2016年9月的一天,我和扶贫队员去王庄自然村看望一个常年卧病在床的贫困老人。在返回的路上,发现村边枣树林下落着许多红枣,我们便过去拣枣儿。谁知,枣树的主人陈阿姨端着竹筐踉踉跄跄地向我们走来。一名扶贫队员开玩笑说,她不会是怀疑我们偷她的红枣,来找麻烦的吗?然而,70多岁的陈阿姨非但没有责怪我们,还端来新鲜的红枣让我们吃,嘴里还念叨着驻村干部待她如何的好。见我们没拿,她就扯着我们的口袋硬是往里塞……

我们正打算走时,陈阿姨突然喊了一声:“你们快来啊,这棵树下面落得好多噢。”我们过去一看,还真是有好多鲜红的枣儿。不一会儿,我居然捡了满满的塑料袋。就在我抬头准备伸个懒腰时,突然发现陈阿姨从竹筐里抓起一大把红枣撒到地上,而后若无其事的走到一边。我马上恍然大悟,自己为什么能够捡到这么多枣儿,泪水瞬间模糊了我的双眼。从那以后,每当我经过这片枣树林,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陈阿姨“偷撒枣儿”的场景。

蓦然回首,扶贫往事历历在目。记得刚驻村时群众的“不予理睬”,不看好我们,永远忘不了那段“磨破嘴皮”、“硬着头皮”的艰难日子。我们终于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了村民的满意指数,赢得了他们的认可,建立了浓浓的“鱼水情。”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到袁窑村扶贫已过去了三年,我由一名驻村干部变成了袁窑的名誉村民。驻村两年,我遇见了许多让我感动的人、感动的事,还有结下的那份乡亲情。我忘不了贫困户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与他们一杯热茶啦家常,一盆柴火聚真情,一把扫帚搞卫生。忘不了为村民安装路灯、建设文化大舞台、办农家书屋、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办粉条加工厂……一个个感人故事,一个个动人场景时常浮现在脑际。

如今,袁窑村变美了,街道村居靓丽了,群民腰包鼓起来了。扶贫工作队助力6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村庄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村民安装上了自来水,真正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随处可见的绿树红花和乡亲们脸上洋溢的幸福笑容,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者简介

姚宗亮,笔名尧雨舜风,某集团副总。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山东省分会副主席,曹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曹县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鲁西南文艺》副总编。代表作《曹县赋》收录于华龄出版社《曹州文坛名士集传》。获2020年书信中国文化传播活动菏泽市赛区一等奖、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黄土地作家优秀散文年展排行榜》金奖。出版《海滨拾贝》《光耀千秋》《第六个春天》《浩气长歌》等文学专著多部。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作者简介

姚宗亮,笔名尧雨舜风,某集团副总。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山东省分会副主席,曹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曹县第六届、七届政协委员,《鲁西南文艺》副总编。代表作《曹县赋》收录于华龄出版社《曹州文坛名士集传》。获2020年书信中国文化传播活动菏泽市赛区一等奖、第七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黄土地作家优秀散文年展排行榜》金奖。出版《海滨拾贝》《光耀千秋》《第六个春天》《浩气长歌》等文学专著多部。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具体订阅方法如下:

订阅一份2020年《河南文学》(6期含快递费),共180元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直接订阅,并请在文末留言处注明通联方式。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日更新

投稿邮箱:

散文:hnwxsanwen@126.com

小说:hnwxxiaoshuo@126.com

诗歌:hnwxshige@126.com 

评论:hnwxpinglun@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