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恪劼/或者寂寞,或者孤独(随笔)
或者寂寞,或者孤独
范恪劼
或者寂寞,或者孤独
“我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我不比一张豆叶,一枝炸酱草,或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我不比密尔溪,或一只风信鸡,或北极星,或南风更寂寞,我不比四月的雨或正月的融雪,或新屋中的第一只蜘蛛更孤独。”
这是亨利·大卫·梭罗在其名著《瓦尔登湖》中的一段文字,也可以说是梭罗的自我确认——关于寂寞,关于他的此在。此刻,梭罗没有缜密地区别寂寞与孤独的差别及相似。因为他在远离尘世的世界边缘,找到了相契相宜的生命伙伴,熨帖了和自然同拍的呼吸,甚至弄明白了寂寞的缺乏性可贵与孤独的本我性意义。
在汉语中,寂寞和孤独其实是有着明显的区别的。寂寞重在直陈无可沟通的一种现状不甘;孤独则言说形单影只的一种现状确认;前者更多地言及情感心绪,后者更多地描述社会性中的自我从属;前者是不得已的被动结果,后者是可主动选择的介入结果。比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寂寞深重,为此而已;而岳飞的《小重山》中,“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则孤独盈胸,无人会意。到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则寂寞与孤独兼有,两者已经分不出孰多孰少了。
孤独往往有着比寂寞更高的自明性、自足性。寂寞内在的欠缺感伴随着不安、躁动和失意,孤独蕴含的独立性却能够生成灵魂的灿然、理性的圆融。由此,寂寞常常自觉孤独,孤独却不一定寂寞,虽然,二者几乎形影相随。
梭罗这种卓立特行的湖边的信步以及由此带来的私性独语,投射到红尘滚滚的熙攘中,并没有引起追红逐绿的彼岸人的关注。要知道,那是的梭罗不过是不到三十岁的毛头小伙,更要知道,那是美国人正沉陷在现代物质文明浪潮中,早已忘记林涛的浩茫和鸟啼的清鲜。梭罗,只不过是彼时人们眼中的怪异孤僻者而已。
某种意义上讲,当梭罗仅仅滞留在私语的阶段,他只是一个自我对话者,那怕他事实上已经开启了西方现代人一条直抵心灵的新路。
当然,梭罗不是第一个在大自然中,籍诸孤独,发现和找到生活意义的自省者。东方的先哲们应该更有资格佩戴这顶荣誉之冠。从文王于羑里演绎八卦开始,到以整数而言之的诸子百家,以至其后的诸代贤哲,几乎都是心灵的孤独者,尘世的寂寞者。他们之中,或者怀抱青云之志却寂寂以终,或者跃身龙门而飞黄腾达,或者渗透玄机而飘然悠游,或者隐身埋名而默默无声,却都有着难于与人语的独到参悟、独家体认。不同的是,有的”著而不语“,藏之名山,以待后人;有的”述而不著“,指东打西,只语片言间足证微言大义;有的呢,千秋万载后,依然隐隐可见其”只在此山中“的仙风道骨。寂寞,成了他们仰观宇宙俯察天地之后的自我确认;孤独,则是他们生旅中赶赴的接受和认可。于是,他们虽有遗憾却不哀伤,虽有寂寥却不抑郁,甚至,在寂寞如海和孤独如山的自我中,自成世界,自足我心。
这是令人喟叹的生命意象:当一己的心力以足以既囊括宇宙又自成乾坤之时,他们御风而行,神游万里,生命的翅翼早已扶摇于千载今古,生命的纬度也能够穿越四时八方。于是,他们透澈的眼神映像着尘世万象,他们浩渺的心田流荡着尘世的季风。所见既多,故而不惊;所悟既深,故而不忿。激昂慷慨则啸傲,意气平和又拈花。苍茫只因悲悯的有限,沉郁乃是机缘的无常。他们没有自炫皎皎独洁的孤傲,没有谁为表予心的幽怨,没有蔑视庸常的清高,没有嫉恨浅薄的促狭,没有与世俗争胜的兴趣。甚至,连把自己那点孤独与寂寞,雅致地演绎出来,也无需。
《易经·乾》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显然,孤独恰是与此相悖的状态。声气是天地间的自在物,有应相得,那是可遇不可求的。既然如此,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就是最好之境了。孤独仍在,寂寞未远,怎么办?先哲们不怨天不尤人,转身走向自然,走向可以与心相宜的所在。这所在既是实的,又是虚的。那是实现了生命嬗变的升华、超越、更生的崭新状态——在不可能于事功中延展生命的逼仄中,将生命的宽厚,实现于自我的辨识和世界的研读之中,找到自己,并安置自己。
寂寞还是孤独?那是唯有自我才能够辨析的一种心境。而那些可以称作先贤的人物,他们的天地为宇,他们的啸傲山水,他们的玉树临风,他们的拈花不语,早已把寂寞和孤独,诠释到至高的境界——寂寞而空怀虚心,孤独而自由飞翔,简单中抵达深厚,素朴里拥抱灵魂。
那是真正的寂寞和孤独啊。
真正的寂寞,原是智者的庇护之所;真正的孤独,则是慧者的立身之地呢。
作 者 简 介
范恪劼,曾用名安皋闲人。河南南阳人。郑州某高校教授。有诗文见诸各种报刊及选本。获奖若干。
“河南文学”是河南省阅读学会下属的一个纯文学公众平台。以“不薄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国各界征稿(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
本平台每周一、三、五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省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编辑部
主编/李 一
责任编辑/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