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Yuntianwai/停电的日子

立足河南面向全球的原创文学作品发布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停电的日子

Yuntianwai

两个星期前的星期六晚上,我们坐在沙发上正在看美国棒球职业联赛冠亚军争夺赛,休斯顿“航天员”对华盛顿“国民”的第四场比赛的时候,电视一下子黑屏了。“停电了!”我和先生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

我们之所以这么心有灵犀,是因为一天前我们就已经收到手机通知,看了新闻,知道附近爆发了山火,我们所在的城市会停电了。只是,我没把这次的停电放在心上。

记得上次也是这样,提前一天收到了停电通知,电力公司还为停电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又是记者提问又是主管解答,整得好像天要塌了似的,结果也没停电,害得我准备了一大堆吃的,吃了好几天才吃完。这次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学乖了,什么也没有准备,却不料,它倒真的停电了。

我对先生说:给女儿们发个信息,告诉她们我们这儿停电了,顺便再问问她们那边怎么样了。大女儿很快回了信息,说是小女儿一家已经撤离,现在她家。说她家也已收到通知,也在准备随时撤离。

我看了看手机,显示还有Wifi信号,于是就赶快给国内的亲友发消息,告诉他们这里的情况,以免他们担心。可是消息打出来了,却发不出去。我又按视频通话,手机显示拨号中,但却没有拨号声。

眼看着和国内联系不上了,那沮丧啊什么的,便一下子涌了上来。为了放松心情,也为了打发时间,我和先生坐在昏暗的烛光里,开始了有一句没一句的聊天。没有目的,也没有主题,聊到哪儿算哪儿。聊到后来实在是无话可聊了,就坐在那儿,大眼瞪小眼,一直到睡觉。

停电后的第一个夜晚,就这样被我们打发掉了。

第二天是星期天,一觉醒来,天已大亮了。起身喝了杯哇凉哇凉的水,冲了个热水澡,在心里感谢了一下上苍,天然气没有停,还有热水可以洗澡。然后开始准备早餐。

没有电,微波炉、电炉、咖啡壶都用不了了,麦片鸡蛋咖啡煮不成了,只能以苹果香蕉蜜瓜果汁酸奶和生花生当早餐了。为了给自己的自作聪明不做停电准备解嘲,我对先生说:水果餐好啊,营养健康还减肥。

正说着,送报纸的来了。我问先生有什么新情况。先生说,报纸可能是昨晚停电前就印好的,只说有五万人需要撤离,空气质量会变差,对我们这儿的停电情况,一个字也没提。

吃完早餐,我们按原计划去了住在附近城市的一位朋友家。没想到,在去的路上,竟然看到了闪烁的红绿灯。我兴奋地一下子叫了起来。感觉就象是从黑暗一下子走进了光明,从原始洞穴一下子迈入了现代文明。

朋友家快到了,该拐弯了,先生却没有拐。我说开错路了。先生说,没错,我们先去给车子加油。

就在先生给车子加油的时候,我给国内的亲友发了一条信息,告诉他们我们这里受山火影响,停电了。如果联系不上我,请不要着急。

信息发出后,我松了一口气。

等我们从朋友家出来的时候已经十一点多了。先生问我想吃什么。我说等到了购物中心再说吧。不料,到了购物中心才发现,汉堡王、麦当劳、熊猫快餐、披萨店和墨西哥餐馆全都关门了,只有超市还开着。我们赶紧进去,在熟食部排队买了两份三文治,找个位置坐下,也不管凉不凉,塞到嘴里就吃。吃完了,又赶紧去货架上挑选面包和方便面。还好,面包还算充裕,只是方便面只剩下两种了。我选了一种不辣的方便面,先生选了他爱吃的面包。然后排队交钱,开车回家。

回到家,先生将一台旧收音机找了出来,调到体育频道。体育频道正在播先生最喜欢的旧金山49人队的橄榄球比赛。我因为不懂橄榄球,对橄榄球一窍不通,所以以往在先生看橄榄球的时候,我都是做自己的事情,要么上网,要么在手机上听书。可眼下这一停电,这些都做不成了,我就不知道做什么好了。于是我呆坐在沙发上,开始了漫无边际的神游。一会儿想想过去,一会儿想想现在,像头反刍的老牛,用自己的脑子把大半生的酸甜苦辣尝了一遍。

如此一晃,就晃到了做晚饭的时间。我对先生说,停电做不了中餐了,你做烧烤吧。说完,我又补了一句,问:那些家里没有烧烤炉的怎么办?他们吃什么?先生说,放心吧,没有人会因为停电没有烧烤炉而饿死的。我想也是,虽然做不了饭,但有面包可以吃,怎么着也不会把人饿死。

烧烤做好了,天也黑了。我还像昨晚那样点了好几支蜡烛。只是在过了一天一夜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的“原始”生活之后,蜡烛也恢复了它的本来面目,只管照明,而不再让人产生什么温馨浪漫的联想了。倒是我那位一天到晚都不知道何为发愁的先生,在桌边坐下之后,对我说了声“烛光晚餐”。我听了,忍不住在心里苦笑,心想先生的心可真大呀,刚才小女儿发来的短信还在说,她们家还没有被火烧掉,只是什么时候能够返家就不知道了。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忘了,就想“烛光晚餐”了?我心里这么想,嘴上却没说。为了不扫他的兴,我就接着他刚才的话也顺口说了声“烛光晚餐”。

晚饭后,可能是为了缓解对小女儿的担心,也可能是因为停电无事可做,先生打开了收音机,开始听休斯顿“航天员”对华盛顿“国民”的第五场比赛。听了一会儿,我见他眯起了眼睛,就把台调到了新闻频道。新闻频道里说:

——山火已经烧了五万四千英亩

——靠近Healdsburg的101号公路已经关闭

——有两名消防员受伤,正在医院接受治疗

——没有接到死亡和失踪的报告

——有七千人已经撤离

——位于Petaluma的四个避难所已满

——旧金山湾区有二百七十万人受到停电影响

——大风天气将于星期一早上结束

——下一个大风天气将于星期二早上开始至星期四早上结束,部分人家将会持续停电五天

我一听有的人家可能要持续停电五天,就禁不住在心里祷告起来。希望可别是我们家。希望在下一个大风天气来临之前,先把我们这的电力恢复了,哪怕只恢复一天也好,不然的话,冰箱里的东西可就全都不能吃了。

带着担心与希望,我进入了梦乡。再醒来,已是星期一,大风停止的日子了。我睁开眼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先生:来电了吗?先生说,还没有。估计晚些时候会来。于是我抱着等会儿就会来电的希望起床刷牙洗澡吃早餐,然后戴上口罩出去散步。

蓝天白云不见了,远处山火燃烧的方向,天空被一片浑浊的灰粉色烟雾笼罩着,原本就干燥的空气如同被烤焦了一般,浓浓的全是烟气。

我一边走,一边看,看那路口的红绿灯,看它们是不是亮了。

我就这么走走走,看看看,盼盼盼,直到把四十分钟的步散完,也没把路口的红绿灯给盼亮。

到了家,我立刻给先生发短信,告诉他家里还是没有电。问他朋友家是不是有电。可是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短信居然发不出了。我又试着打电话,电话也没有信号了。我一下子慌了,这万一要是发生个什么事情可怎么办?早知道这样,停电前买个发电机就好了。现在后悔也晚了,发电机和超市里的冰块一样,早卖光了。现在说什么也没用了,还是想想眼下怎么过吧。

我打开了电脑,在键盘上敲下了:停电……

我以为我还会像往常一样,用写文章来打发时间。哪知道,敲了没几行字,就敲不下去了,心里老是想着手机,想着短信有没有发出去,先生有没有回音,电脑里的电池还剩下多少。我想静下心好好写文章,可是我做不到。于是我一狠心,把电脑关了,那敲了没几行的《停电......》于是便流产了。

到了下午,先生回来了,他告诉我朋友家有电,并与我商量晚饭后去朋友家看电视。我说正好给我的手机和电脑充充电,顺带再煮些鸡蛋当早餐。

一路上,我们又说又笑。突然,先生话锋一转,对我说,明天我们找地方吃饭吧。我说,为什么。先生说,都停电第三天了,冰箱里的东西都不能吃了,都扔了吧。我说,那么多吃的都扔了,多可惜呀。先生说,那总比吃坏肚子上医院强。我不再吱声,表示同意了。

再一觉醒来已是星期二的早上了,到了收音机里说的下一场大风来临的时间了,而我们家还是没有电。不过我已经不在乎了。不就是停五天电吗?不就是把冰箱里的鸡鱼肉果汁酸奶豆浆都扔了吗?有什么办法呢?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于是我再次打开电脑,开始写这篇文章。

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当我不在乎停不停电的时候,当我在电脑上专心地敲下一个又一个字句的时候,当我还在担心文章写好后没有网络发不出去的时候,突然,“Pia”的一声,来电了!

有电的时代回来了。一切又和停电前一样了。

       作为一名普通作家或文学爱好者。大多人有过出书的经历。或免费或自费;或欢喜或悲伤;或如愿或失望……那么,就请您把出书的酸辣苦甜的故事讲述给我们,让我们再告诉大家……

        文字要求:3000字以内。来稿请注明《关于出书的那些事儿》字样。截稿日期:2019年12月30日

        投稿信箱:hnwenxue@126.com

        稿件一旦采用,将在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媒分期刊登,最后结集出版,让更多的人知道您《关于出书的那些事儿》。

《关于出书的那些事儿》

————征文启事————

作者简介

Yuntianwai ,原名王惠莲,河南省开封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2004年移居美国。有数十篇散文随笔在美国的《侨报》《世界日报》《世界周刊》和国内的《大观·东京文学》《汴梁晚报》《阅读公社》《西部散文选刊》《开封作家》等媒体刊登。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本平台每天更新

投稿邮箱:hnwenxue@126.com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  一

副主编/冯新林   阿   若

编辑部主任: 赵    渝

责任编辑:柳岱林       蓝  岛

刘海波      李家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

(0)

相关推荐

  • 【天府作家·诗苑】熊向阳(河南)||故乡的孩子(外二首)

    故乡的孩子(外二首) 文/熊向阳(河南) 我是故乡的孩子 走出山坡的泥泞,头也不回 肩上沾满叛逆的色彩 村庄里有思念的泪眼 妈妈的话语棉花一样温暖 抗过雪雨风霜的普通 回望小路上唱歌的星星 指引烟火里 ...

  • 一辈子 一本书——由陈忠实散文集《愿白鹿长驻此原》说起

    2001 年冬,因长篇小说<白鹿原>已获得茅盾文学奖四年的陈忠实先生当选为中国作协副主席.他偶尔会在位于西安市老城区建国路的陕西省作协自己的办公室里会客.那座老旧的俄式建筑里摆放着几样最简 ...

  • 散文||最灰暗的日子

    最灰暗的日子 母亲高烧近三周,辗转两家医院后转入西北最大的一所医院诊治.因为生病症状单一,只有通过全面检查来逐一排除医生怀疑的疾病:感染.结缔组织病.结核,出血热-- 从母亲发热的第一天起,她的体温变 ...

  • 散文/退休后的日子

    退休后,在一个人的世界里走走停停,看身边的风景无数,每天沉侵在花香里,时间走在匆忙中.转眼,这种休闲,随着春天的繁华落尽,心境落寞,但没有浮躁,更多的是回归自然. 每天的日子按部就班,晨起下楼锻炼身体 ...

  • 停电的日子,我们一家蹲马路牙子上吃猫粮

    本文首发于电影界网站 撰文|银勺侠客 编辑|肥水母 你敢试试手机没电一小时嘛? 如果可以,那么,如果把这个时限拉长到两年呢? 这部<生存家族>在豆瓣有着8.1的高分,今年2月在日本上映也有 ...

  • 【专辑】记忆 ‖ 停电的日子

    [编前话]我们从远古走到现在,已经习惯了有电的日子,那种小时候没电的惬意感似乎已经渐去渐远了--由于夏季用电高峰线路检修,今年6月10日小县大城,经历了大面积停电,于是在燥热中,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文字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日子,陪风景滑过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日子,陪风景滑过    河南 赵建军   十八年,是遥远漫长的:十八年,可不是用"弹指一挥间"就 ...

  • 散文||照顾父母的日子

    照顾父母的日子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一辈子身体健朗的父母终将敌不过岁月的侵袭,还是变老了.每当望着父母那饱经风霜的脸庞,牙齿脱落漏风变形的嘴唇,被生活重担压弯的.佝偻的肩背,还有那步履蹒跚的脚 ...

  • 【第五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日子是自己过的/侯国平

    陈碧霞是个追星族,上大学的时候,为了看一场明星演唱会,逃了一星期的课,坐火车一天一夜跑到上海,嗓子都喊哑了,回校后受到了批评,还挂了两科.如今,她成了两个孩子的妈妈,每天忙得跟头流水,又要上班又要牵挂 ...

  • 散文||认识妈妈的日子

    认识妈妈的日子 "认识妈妈的日子?" 看完这标题,朋友嬉笑盯着我.我点点头,他遂瞪大眼睛,满脸疑惑,小心翼翼地又问:"认识?" "是!认识!" ...

  • 散文||守护幼苗的日子

    守护幼苗的日子 "欲动身先汗如雨"的暑假,因在家无事,便积极主动参与幼儿学前教学.亲历了幼儿教师的点点滴滴琐事,从入园.用餐.如厕.午休.上课.课间活动等等,一件件守护幼苗的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