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习能力不足的表现有哪些?(内附3个小技巧)

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疑惑:孩子平时学习也挺刻苦的,怎么一到考试成绩就特别差呢?

难道是因为孩子考试的时候太过紧张了?

其实,这种现象很常见,很多孩子学习的确非常用功,但是考试的时候,成绩却和预期的分数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那么则说明在学习方面,他很有可能做了很多“无用功”。

什么是“无用功”?

我们都知道,学习讲究方式方法,而不是死记硬背,说白了就是学习能力。

如果孩子的学习能力差,那么在学知识的时候,孩子很难吸收,应用能力也会相对较差。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无用功”都是因为学习能力差,各位家长可以对照下面的不同情况,来判断孩子在学习方面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首先,我们都知道,学习能力主要指的是:思维能力、注意力、观察力、空间感知能力等。

其具体的表现就在于孩子的听、说、读、写、计算、推理等方面。

所以,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平时会有下面几种表现:

1、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上课或者做家庭作业的时候,很难一直保持专注力,非常容易开小差,导致效率低下,作业完成用时过长等。

2、阅读的时候出现跳字、错行等现象

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无法通读成篇的文章,经常出现跳字、错行的现象,有时甚至无法完成一篇文章的阅读。

3、孩子叙述能力较差

很多孩子在叙述某件事的时候,会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甚至很少能够完整地讲完一件事。

4、学过的知识很快就会忘记

老师在学校里教过的知识,孩子总是记不住,反复学习后没有效果。

5、社交能力较弱

不太善于跟其他小朋友沟通,也很难融入到一个集体中去,总是等着别人来和自己说话。

下面,我们来一起来看看3种经过家长验证,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的技巧吧!

技巧一:“读、说、写”练习法

什么叫做“读、说、写”练习法呢?顾名思义,“读”就是“阅读”,“说”就是“表达”,“写”就是“写作”。

大量的阅读能够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换句话说,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差不了,毕竟最好的记忆方式就是理解式记忆。

再来说说表达,孩子之所以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者感受,靠的就是大脑的“组织能力”,也就是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是写作,我们可以从日记开始,让孩子尝试记录一天的生活和感受,时间久了,孩子对于信息的整合和总结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了。

这三种小方法共同的作用,就是锻炼孩子,让他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快速理解知识,并且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分类,便于自己记忆和运用。

技巧二:舒尔特方格法

舒尔特方格法,是世界上相对专业,且获得了很多人认可的注意力训练法,普遍适用于飞行员和航天员的训练,也是学生提高注意力的有效训练法。

家长可以购买专门的舒尔特表格,也可以自己画一些给孩子练习。

长期练习,能够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帮助孩子投入到学习中去。

技巧三:角色互换法

很多孩子的学习是被动的,也就是说需要老师和家长带着一起学,但即便是这样,孩子的学习效率也未必会很高。

可如果让孩子变换角色,变成老师或者家长,孩子的学习就会化被动为主动了。

所以,家长可以让孩子扮演老师的角色,然后将所学到的知识讲给家长听,这样孩子就相当于又学了一遍。

其实,任何技巧都不是绝对适用于每个孩子的,关键是我们作为家长要观察孩子的成长规律,以及发现他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和改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