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爱你在心口难开

发布时间:2021-03-14 

“想着孩子高中毕业后,就要远离我们。为了珍惜现在在一起的日子,我辞去了工作,就是想好好陪伴孩子高中三年,彼此不留遗憾。可是没想到,高二才开学不到两个星期,孩子就不去上学了,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隔着屏幕,看着眼含热泪,有些哽咽的家长,我的心也一阵发紧。

“老师,我做的有错吗?心理学不也讲,要多抽时间陪陪孩子吗?”

“你能说说,怎么陪伴孩子的吗?”

“只要孩子在家,我就陪在他身边,他做作业,我也坐在他旁边,递点水果呀什么的。他需要什么,我就给他拿什么。不需要时,我就自己看手机。”

……

也许因为我们人类是群居动物,让我们对孤独的感觉也格外灵敏,也更害怕孤独。

我们每个人可能冥冥之中都不切实际的渴望:能有人“陪”着我们,一直“陪”着,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与我们分享喜怒哀乐;我们也不切实际的渴望能有幸一直“陪”在我们所爱的人身边,与他们朝夕相处。

也许只有我们“陪”着,或被“陪”着,才能让我们觉得“踏实”,觉得“心安”,觉得自己不孤单。尤其在我们身处困境、心处困境时,这种需要尤为强烈。

 

所以大家津津乐道、推崇备至: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成年子女要多陪陪父母,家长要多陪陪年幼的孩子,老公要多陪陪妻子……

 

谁遇到不高兴的事,我们想到的、随口而出的就是“有时间、抽时间去多陪陪TA”。

 

一番陪伴下来,似乎并没有如我们所愿,让大家其乐融融。反而“陪伴”让我们“心生怨气”,感觉更“孤单”,让我们变成了“身”坐在一起,“心”却处于最遥远距离的人。

01

为什么陪伴让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也许我们的陪伴是我们的需要,不是他人的需要。比如小孩子自己或与小伙伴一块玩得正高兴,爸爸或妈妈忙完手头的活后,想起来,今天还没完成每天陪孩子一个小时的任务呢,便吆喝着:过来,孩子,爸爸或妈妈陪你玩一会儿。

当然,这是个很浅显的例子,日常生活工作中,成人之间表现的方式更隐晦,更让人不易察觉。这种陪伴不仅没起到“陪伴”的作用,可能反而给人“侵入”的感觉,令人不爽。其实是让别人在“迎合、满足”你陪伴的需要。

也许我们的陪伴只是物理距离的上陪伴。你们坐在一起,离得很近,但你并没有悉心倾听TA的声音,听到TA要传达的意思,也就无法正确回应到TA “心的需要”。

这样的陪伴,反而会让被陪伴的人感到更孤独。TA会觉得连你这么亲近的人,这么在乎TA的人都不理解TA,谁还能理解TA呢?

 

也许我们的陪伴有些喧宾夺主,让人有变相“受控”的感觉。让被陪伴者不仅没有从我们这得到安慰,反而增加了他们的思想负担。他们反过来,要照顾我们的情绪。

许多年轻人在外孤独无援时,不愿和父母说,也是这个原因。还有些儿童、青少年遇到困境时,父母和家人知道后,不仅得不到父母和家人的陪伴,共度难关,反而可能会受到来自他们的惩罚和嘲讽。所以孩子会逃入网络、逃入游戏。

也许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着“陪伴”。也许在我们的人生经历中,没有人身体力行的教过我们如何“陪伴”,我们也从未体验过真正的被他人陪伴的感觉。这是一个让人心酸的原因。对出生在21世纪以前的人来讲,他们能拥有的最好的教养方式可能就是有饭吃,有衣穿,父母能温和的互相交流,温和的和孩子说话。

02

如何做到有效陪伴?

 

首先觉察下,“陪伴”是我们的需要,还是他人的需要。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孩子自己玩得好好的,我们就没有必要去打断他。相反,如果孩子哭了,跑过来,哪怕我们正忙,我们也要先放下手头的事,来陪伴安抚孩子。

陪伴他人时,我们要尽量做到身在、心在。让他感受到,我们之间“心”是相通的。这样,即使我们之间什么话也不说, 他依然能感受到来自“我的”温暖,来自“我的”支持的力量,不孤单。

陪伴他人时,我们不能过于“主动”,要对他人的“需要”做出相对“恰当”的回应。不要急着把对方从某种心境中拉出来,不要急着给对方出主意,解决问题。

陪伴他人时,我们不要对他人的言行做出评判。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安抚别人,帮助别人,不是来评判是非对错的。

学会把陪伴化于“无形”,把陪伴“溶于”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中。有时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可能就能让对方感到我们的心是和他“在一起”的。

日常陪伴做得好,当我们遇到困境时,哪怕身边没有人陪伴,我们也会借用对过去“陪伴”的回忆来弥补当下,从中汲取力量的。

陪伴的最高级形式,可能就是即使“我”(你)不在“你”(我)身边,“你”(我)也能感受到“我”(你)对“你”(我)的陪伴。

03

如何提升自己陪伴他人的能力?

 

尊重他人。尊重上级,尊重比我们年长的人,尊重社会地位比我们高的人,不是什么问题。可要做到尊重你的下级,你的孩子,社会地位比你低的人,你周边很熟悉的人,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尊重他人,才能在心理上把他人看成一个有“份量的、独立的个体”,这样双方自然有了比较清晰的边界感,我们才会“努力用心的去看到”他人的需要,并尽量满足之。

保持与他人的平等关系。只有保持与他人的平等关系,我们既不会高看自己,低估他人,也不会委屈自己,屈从他人。才能为双方“个体间”的真实、真诚的交流提供前提。而“真实、真诚”才能让人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自己是一个与他人不同的“独立的个体”,由此自然感应到:自己的事只能自己扛,别人只能是“陪着”,并对他人的“陪伴”感恩。

否则,失衡的陪伴关系,既会让陪伴者耗竭,也会让被陪伴者产生依赖或被控制的感觉,这样的“陪伴”肯定是走不远的,也不能给人以“力量”。

努力做到共情、感同身受。试着把自己沉浸到他人的世界中,体验在他人那里发生了什么。这样可以较好的理解他人的身心感受,对他人的需求做出相对“恰当的回应”,帮助其较快的走出困境。

“共情他人”是件相当难的事,做不到也不要勉强,就真诚的告诉对方,请对方谅解,让对方直接告诉你,你能为他做点什么来缓解他当下的情绪或困境。你的坦诚和想帮上忙的”努力“,对方会感受到的,做到这点就足够了。

最后借用舒婷《致橡树》里的诗句,来致敬“陪伴”,致敬“陪伴的人”和“被陪伴的人”: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互相致意,

也许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我们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原创:心玥诚服
责任编辑:一只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