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是如何称霸的?为什么楚庄王死后楚国霸业迅速破产?
导语:春秋五霸的版本有很多,提名霸主的国君也不少。但是有一些是有很大争议的,比如宋襄公这种;像晋文公和齐桓公就是公认的霸主,楚庄王这种是属于那种得到极大认可但仍旧存在小部分争议的。能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并且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那就极大的彰显了楚庄王的地位。今天我们来看一下楚庄王是如何称霸的,以及为什么楚庄王死后楚国霸业迅速破产。
平定若敖氏之乱,楚庄王一鸣惊人
一提到楚庄王,我想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一鸣惊人”的典故。书本只会告诉我们“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但是并没有告诉我们楚庄王为什么三年不鸣。
在楚庄王一生的事迹中我认为若敖氏之乱非常重要,往小了说这件事能决定楚庄王能不能开创霸业,往大了说这件事能决定楚国的兴衰。
西周宗法制规定需要把兄弟分封为诸侯,这种国家制度被我们称呼为宗法封建制国家,楚国同样也是这种制度。楚国国君熊仪按照规矩把儿子(伯比)封于斗邑,这个儿子以封邑为姓,也就是斗伯比。斗伯比族称若敖,往下还分斗氏以及成氏两个支系,不过一直都是斗氏为主。
斗伯比是楚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令尹,这个官很大,是楚国的二把手,仅次于国君。之后斗氏代代位居统治高层,一直活跃在政坛之上。这个家族有多强大?第一任令尹到第十二任令尹,一共十二任其中就有九任都是出自斗氏,像司马这种职务基本上都是由斗氏垄断的。
斗氏家族长期把持权力其影响力甚大,大家对甚大这个形容词可能没什么概念,我给大家举例说明一下。司马斗克因为叛乱被杀、令尹斗般因为谋反罪而被杀,在古代罪大莫过于谋逆,一般遇见这种事都是株连九族的。但是楚王根本就不敢诛斗氏九族,斗越椒仍旧可以上位当楚国的二把手,你想想是什么概念。
斗氏和成氏在楚武王到楚庄王时期长期担任军政要职,楚成王时期蒍吕臣出任令尹,因为不是姓斗所以遭到若敖氏的不满,在位不到一年就在谩骂中去世了。蒍吕臣的死折射出若敖氏的权势之大,而继任令尹的就是斗勃、成大心、成嘉。这三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出自若敖氏。在成大心执政时期斗氏家的斗宜申因为不得志所以拉着子家策划刺杀楚穆王,看看人家不得志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唐宋时期的诗人不得志的时候只能写写诗词发牢骚,人家不得志直接刺杀国君。
虽然斗宜申失败了,但是斗氏也没被牵连,反而是又酝酿了一次叛乱。斗克伙同成嘉的政敌一起发起叛乱,挟持楚庄王逃离国都,试图“挟国君以令贵族”,这手段可比曹操早多了。但是两个人跑到半路被其他贵族设计杀害了,楚庄王才得以解难。这一件事警醒了楚庄王,贵族势力太过庞大,且根深蒂固,一时间难以铲除。
这就是楚庄王三年不鸣的背景,经历这事后楚庄王整天胡作非为,把朝政丢给了若敖氏打理。若敖氏专权势必会大肆扩张势力,但是楚国官员编制就那么多,你多吃一点,那其他贵族就要少一点。其他贵族的利益逐渐被若敖氏侵占,为了避免利益被全部吞并,他们开始请楚庄王来主持公道。楚庄王依旧坚持放飞自我,直到苏从冒死进谏才说动了楚庄王。为啥楚庄王被说动了?因为苏从能冒死进谏,那就说明若敖氏太过分了,楚国其他贵族都不满若敖氏了。
楚庄王主政之后斗越椒就煽动若敖氏族人攻打楚庄王,在攻打时期斗越椒用箭射穿了楚庄王的车盖,要是箭头再偏一点,楚庄王就直接去阎王那里点卯了。也该是天佑楚王,斗越椒两箭都没射死楚庄王,楚庄王击鼓进军,在贵族的支持下平定了若敖氏之乱。
这件事的影响非常大,首先楚庄王的命是保住了,长期霸占权力的斗氏只留了个传递香火的,再也无力纵横政坛了。楚庄王为了避免再出现若敖氏之乱,他开始限制贵族的权力,通过让贵族广泛参政的手段让贵族互相制衡,贵族之间的政治内斗促使那些被打压的贵族依附楚王。
从短期看他的驭下手段确实非常高明,贵族的权力开始分散,他有足够的权力驾驭贵族,并且开始图霸事业。但是他的政策导致楚国贵族林立,吴起变法的时候几十个贵族反对变法,可见贵族数量的庞大。这些贵族阻止楚国变法,导致楚国无法从宗法封建制过渡为中央集权制,以至于楚国最终被秦国所灭。但这都是后话了,楚庄王平定若敖氏之乱后就开始了图霸事业,也留下了“一鸣惊人”的典故。
中原形式突变,楚国开始北上图霸
平定若敖氏之乱之后楚庄王开始整肃内政,在统治日渐稳固之后就开始准备北上图霸。楚国北上图霸是和天下大势离不开的,秦国与晋国在崤山展开一场大规模战争,双方邦交关系急剧恶化,秦国迅速开展联楚制晋的外交策略。晋国自晋襄公之后权力开始下方到公卿之手,赵盾牢牢把持权柄,以至于晋灵公亲政后就是一个傀儡。晋灵公对内失去民心,对外失去信用,晋国威信江河日下。这种时势适合北上,楚庄王就是基于这个形式才开始染指中原地区的,第一个染指对象就是郑国。
郑国位居中原,由于四周都是强国,所以就制定了谁强就听谁的国策,说白了就是墙头草。在楚国强大、晋国衰落的背景下郑国迅速改弦易张,放弃与晋国的盟友关系,主动向楚国缔结盟约关系。郑国一直是中原小国的风向标,郑国都开始改换门庭了,其他小国也就相继开始改变国策,与楚国眉来眼去的。陈国的国君病逝,按老规矩其他国家都会象征性的发个讣告,去吊唁一下。但是楚庄王为了在中原撕个口子,拒不派人去吊唁,以无礼之态激怒陈国。陈国一怒之下转投晋国,楚庄王就开始率兵攻陈。小弟被打了,大哥就不能无动于衷,不然谁还跟你混。晋国迅速插手,通过攻打楚国小弟(郑国)来解救自己的小弟(陈国)。
但是晋国并不能全面插手中原局势,因为当时秦国在西方虎视眈眈,一旦秦国趁晋国深陷中原战场的时候从西方攻打晋国,那晋国必定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势,晋国主动挑起争端攻打秦国的小弟,秦国对此丝毫不理会,晋国扩大西线战线的策略因此流产。而郑国在楚国的受益下挑衅晋国,猛攻晋国小弟(宋国)。晋国战略重心迅速转回中原战场,但是秦国又趁机攻打晋国西线土地,导致晋国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在对外战争不顺利的时候赵穿弑杀了晋灵公,赵家立晋成公为君。
同时新君上任三把火,为了稳定国内局势,晋国开始大肆攻打郑国,把内部矛盾成功转嫁到战争上面。郑国在晋国的攻击下迅速改变风向,宣布与晋国结盟。楚庄王基于郑国的背叛正式制定了北上策略,并且于楚庄王八年春发兵北上。
晋、楚鏖战中原,楚庄王完成图霸梦
楚军行至洛水的时候,在周王室边境陈兵示威,周王惶恐,急忙派大夫(王孙满)去慰问楚庄王。当时楚庄王就问王孙满九鼎的大小轻重,这个问题意义非凡,九鼎一度是天子权力的象征,楚庄王问九鼎轻重就意味着有觊觎天子权力的野心。王孙满就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国与中原国家的意识形态不同,一贯是不遵周礼的,但是中原国家都开始尊周礼的,晋、齐两大国就是周王室的支柱。楚庄王意识到如果轻易颠覆周王室,那晋国和齐国很有可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合击楚国。齐国利用“尊王攘夷”的旗号多次伐楚,楚国在这一点上吃大亏了,楚庄王北上只为图霸,无意再树强敌,因此放弃过问鼎之轻重。但楚国强大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中原诸侯正在走下坡路。
楚庄王十五年,晋国和楚国爆发了颖北之战,楚国被击败。楚庄王十六年,楚国伐陈,破陈之后开始把势力范围推广到陈国土地。但是楚国贵族申叔时从齐国归来之后对此事并不支持,都没有去向楚王道贺。按理说吞并一国土地是值得高兴的事,但是他却一点都不快乐,楚庄王对此也十分纳闷,所以去问问他为啥。申叔时认为楚王趁陈国内乱而讨伐,本来是吊民伐罪,但是侵占土地之后就成了不义之兵,这种行为很难称霸天下。楚庄王本身就无意土地,他想要的是图霸,因此放弃了陈国土地,恢复陈国朝廷。
楚庄王十七年,楚庄王派孙叔敖、子重、子反率领三军伐郑,这次规模十分庞大,楚国几乎倾国发动战争,郑国根本就无力抵挡。楚国把郑国包围的里三圈外三圈,吞并郑国志在必得。当时晋国拖拖拉拉,援郑军队迟迟不到,以至于郑襄公向楚国求和。当时晋军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认为郑国讲和之后就没必要出兵了,但是先縠认为郑国投敌是晋国霸业衰败的体现,与其丢失霸业,不如输死一搏。先縠不顾他人意见率领军队强渡黄河,其他军队担心先縠孤军深入容易遭到伏击,所以迅速渡河支援先縠。虽然晋军完整渡河了,但是晋军内部主站意志并不强,三军各行其事。
楚庄王原本打算撤退,但是伍参认为应该趁机攻打晋军。图霸的梦想一直吸引着楚庄王,此时机会就在眼前,歼灭晋军就可图霸,他想了想还是决定战!楚庄王一方面派人去向晋军议和,另一方面又派小股军队试探晋军。晋军原本就不想发动战争,接到楚国的议和建议后当然是非常高兴,而楚军看到晋军麻痹之后迅速发起战争,孙叔敖率军猛攻晋军。晋军迅速败退,残兵渡河回晋,楚军饮马黄河,完成了楚庄王图霸的梦想。中原其他小国在看到晋国败退后迅速与楚国缔结盟约,楚国成为中原的霸主。
联齐制晋策略流产,楚庄王人死霸灭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晋国虽然经历了一次惨败,但仍旧不失其大国的身份。楚国为了避免晋国南下,制动了“联齐制晋”的策略。齐国趁晋国惨败后攻打莒国,正式开始反抗晋国在中原的霸权。楚国对此是非常支持的,在晋国霸权低迷的时候晋国长期疲于与齐国周旋,给楚国争来了休养生息的宝贵时机。假以时日,楚庄王真有可能再次北上。但是没想到楚庄王身体急剧恶化,在驾崩之前传位给太子。太子上位之后楚国公族与楚国贵族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贵族出身的屈巫为了避免公族的迫害逃亡晋国。晋国为了制衡楚国将其委任为大夫,并且把他送到吴国。
吴国在楚国东侧,屈巫在吴国教吴人军阵之术,使吴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楚国的头号威胁。晋国在楚国内斗时伐齐,迅速击败了齐国,齐、晋重新缔结盟约,楚国“联齐制晋”的策略就此流产,而吴国的强大更是导致楚国无力全心北上,只能眼睁睁看着晋国一次又一次的召开国际峰会,晋国在中原的霸权重新恢复。而贵族内讧让楚国国力江河日下,楚昭王时期楚国都差点被吴国灭了,根本无力重振楚庄王的霸业。而且在贵族的内斗下,楚国离霸业越来越远,直至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