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释辨
唐诗释辨
前言
疫情肆虐,禁足窩家,重读唐三百,就教于名师名家,有见疑之处,探索讨论一番,遂写成四十八篇小文,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大胆荐稿旨在请教。
朱生德 2020.11.26
唐诗释辨
一、 日本流传的《长恨歌》序真伪之我见
在日本流传的白居易诗《长恨歌》前有序文(见附),可是在国内流传的《长恨歌》却没有序,那末,这序文是怎样来的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白居易《长恨歌》原来就有自序,而中国的传本却散失了;因为白居易的诗传到日本比较早,在白居易生前日本就有传本了,故而在日本保存了下来。二是日本人由于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钦慕,故而根据《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的内容,撰写出这样一篇序文。
顷向前一种说法的认为,参以白居易《琵琶行》等诗,凡叙述较为复杂的事情而为诗者,白居易均作序加以说明缘由,故而《长恨歌》本来有序,也是符合情理的,这篇序与《长恨歌》一起被传到日本。
我不认同《长恨歌》原来有序的说法,理由有三。第一,在唐代诗人中,就数白居易对其作品保存最下功夫,也保留得最好。白居易晚年用了许多精力保存自己的诗作,在其63岁(一说64岁)那年,编了《白氏文集》60卷,共2964篇,存放于庐山东林寺,关照不许出寺。65岁那年,他再编了65卷本《白氏文集》,存放于洛阳圣善寺。68岁那年,他又编了67卷本《白氏文集》,存放于苏州南禅寺院;在他69岁时,把他在洛阳写的作品编成10卷本《白氏洛中集》,存放于洛阳香山寺;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又重编75卷〈白氏长庆集〉,收进作品3840篇,并抄写5本,分藏于庐山东林寺、洛阳圣善寺、苏州南禅寺院、侄子阿龟、外甥谈阁郞各一本,真可谓用心良苦。正因为这样,《白氏文集》成为目前唐代保存最完整的诗文集,虽几经战乱和水火灾害,作品多有散失,到南宋绍兴年间,还有71卷,集诗文3600多篇。我们今天能读到的《长恨歌》也在留存作品之内,原诗没有散失,在一起的序却散失了,说不通。
第二,为了说明作诗的緣由,白居易的诗作有加序的,但不多,多数用诗题代之,故白詩好多诗的标题往往长到20字左右,如“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崔二十四同诗题”、“杨六尚书留太湖石在洛下错置庭中因对举杯寄”等。而于诗前加序的作品一定会在标题后置“并序”二字,如白诗《放言五首并序》、《琵琶行并序》等等。这也是多数唐代诗人作题的习惯,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并序》、 元吉的《石鱼湖上醉歌并序》、王维的《谒璿上人(并序)》皆是如此。假设《長恨歌》原來就有序,那末标题应该是《长恨歌并序》,国内流行本只有“长恨歌”三字没“并序”二字,就是说在流传过程中,这连在一起的五个字只失了后二字,有这么巧么,难以置信!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唐代,为了避讳,说唐事,往往以汉代。《长恨歌》明明说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事,应该是(唐)明皇重色思倾国,却说是“汉皇重色思倾国”;杨贵妃明明是唐明皇已经是进了宫的儿媳妇,却说是“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白居易为什么要这样不尊重事实呢,不是为尊者祎么。长恨歌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那时唐玄宗李隆基已经死了43年,但唐朝还是李家天下,能明说吗?而所谓的长恨歌序却明明白白点出了唐玄宗的名:“长恨者,杨贵妃也。既葬马嵬,玄宗却复宫阙……”。序和诗如此地不统一,能是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写的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结论只有一个:显然不是。
那末,在日本流传的序又是怎样来的呢,笔者猜测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传到日本后,传抪者为了使日本民众能看懂,在诗作前面撰写了一个故事梗概,或者叫内容简介类的文字而已。
附:日本流传的长恨歌序:
长恨者,杨贵妃也。既葬马嵬,玄宗却复宫阙,思悼之,致令方士求致,其魂魄升天入地,求之不得,乃于蓬莱山仙室,见素颜惨色。流泪谓使者曰:我本上界诸仙,先与玄宗恩爱之故,谪居于下世,得为夫妻。既死之后,恩爱已绝,今来求我,恩爱又生,不久却于人世为配偶,以此为长恨耳。使者曰:天子使我至此,既得相见,愿得平生所玩之物,以明不谬。乃授钿合一扇,金钗一股,与之曰:将以此为验。使者曰:此常用之物也,不足为信。曾与至尊平生有何密契,愿得以闻。答曰:但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曾复记否?使者还以钿合金钗奏。玄宗笑曰:此世所有,岂得相怡?使者因以贵妃密契以闻。玄宗流泪恸绝,良久语使者曰:方不谬矣!今世犹言玄宗与贵妃处世间为夫妻至矣。
二、 怎样理解《杜少府之任蜀州》首句
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王勃的一首送别诗,题《杜少府之任蜀州》,被认为是《唐诗三百首》选本中的十首名诗之一。其首句“城阙辅三秦”的理解,多数学者释为关中一带即三秦护卫着长安京城,目的是交待送别之地在长安。俞陛云先生在《诗境浅说》中也说:首句言所居之地,次句言所往之处,先将本题叙明。在写作手法上此句为倒装句,应解为三秦辅城阙。可是施蛰存先生不这么看,他说,上句“城阙辅三秦”是说“蜀州是物产富饶的地方,那里每一个城市都对三秦有辅佐之功”(《唐诗百话》)。其理由一,城阙不特指京城,只要是州郡大城市,城头上都有高楼的,都可以称城阙;其二,巴蜀为富饶之地,自从开通了秦、蜀之间的栈道,秦中人民的生活资料,一向靠巴蜀支援,所以诗的第一句是王勃赞扬蜀中城市是三秦的支援者。
要正解理解这句诗,首要的着力点在怎样理解句中的“辅”字。翻检字典,“辅”字的含义旧指京城附近的地方,如畿辅 。例:“公一女,嫁为畿辅某官某妻。——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说是王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京城附近的某个官员了。“辅”还有护卫的意思,而远在千里的蜀地,怎能作为京城之辅地呢?
另外,“三秦”句,王勃是在用典。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西汉武帝至东汉末年(前104-220)期间,也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种官职治理长安京畿地区,称为三辅。
其三,从送别诗的一般结构上看,首句往往交待送别之地,二句被交待被送者将到之地,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首句写送别之地广陵,二句写将到之地扬州。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一“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首句点出送别在江南,二句说行者将去塞北。王勃这首诗也用了这种结构,首句点明送别地点在京城,次句点明友人赴任之处在蜀州,诗人用望字把两地勾连了起来,场景开阔,气势雄伟,是典型的唐诗风味,很好理解。如按施先生的说法,一二句都说将到之地蜀州,反而不好理解。
另,诗中“风烟”一词,施先生作“风景”解,根据是唐太宗李世民有一篇《感旧赋》,是怀念洛阳而作。其中有二句云:“地不改其城阙,时无异其风烟。”意思就是城阙依然,风景无异。我认为解作风与烟,风与尘要更妥贴些,意指遥望五津风云迷茫,这样不仅让“望”有所着落,而且更显露惜别之意、关切之情。虽然“风烟”有风景、景象的解释,但从长安是看不到五津的风景的。
三、 《黄鹤楼》诗“白云”与“黄鹤”辨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妻妻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严羽《沧浪诗话》言:“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今人中南大学教授王兆鹏等编的《唐诗排行榜》,根据六项指标综合考定,排出一百首唐诗次序,这首诗也荣登魁首。该诗开篇我们看到的是“昔人已乘黄鹤去”,另有版本却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原诗究竟应是怎样面目,出现了二派观点:一种持“乘黄鹤去”,一种持“乘白云去”。
施蛰存先生和刘学锴先生等学者均是白云派。他们认为,一则,唐代三个选本《国秀集》《河岳英灵集》《又玄集》,宋代的《唐诗纪事》《三体唐诗》,元代的选集《唐音》,都是“白云”,是元代另一个选集《唐诗鼓吹》开始改为“黄鹤”的,唐在前元在后,无疑应以唐宋本为准。二则,施先生还说此诗第一、二联都以“白云”、“黄鹤”对举。没有第一句的“白云”,第四句的“白云”从何而来?三则,刘学锴又从律诗格律角度认为:“如改本之连用三'黄鹤’,则全无律意,只能称之为古风了。”
黄鹤派的理由综合起来也有三点: 一是看真实性,即“昔人”到底是乘黄鹤还是乘白云去的? 他们认为无论是从祖冲之《述异记》、还是南朝梁代萧子显《南齐书·州郡下》、唐代阎伯理《黄鹤楼记》、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宋代陆游《入蜀记》等多部典籍记载的仙人均是乘黄鹤而去而非乘白云而去,并成为黄鹤楼得名之由来。二是看是逻辑性。崔颢诗连用三个'黄鹤’逻辑性很强: 1、因昔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开此处,故此地空余黄鹤楼。 2、因昔人已经乘着黄鹤离去,故黄鹤一去永不复返。 3、因黄鹤一去永不复返,故天空中唯见白云空悠悠。 所以,原诗首句为“昔人已乘黄鹤去”当无疑义。 第三看李白仿诗。北宋李畋《该闻录》:“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云……为世所诵。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鹦鹉洲》诗:'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李诗中连用三个“鹦鹉”应与崔诗连用三个“黄鹤”相同,李白作为与崔颢同时代人最具说服力。
综观两派论据,我以为这里其实是把两个问题混在一起了:第一个问题是崔颢原诗的真相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就诗论诗,首句是用黄鹤好还是用白云好。第一个问题涉及考证的问题,在未作定论之前,争论有益于接近历史真相,但最终真相是唯一的,是“白云”就不能是“黄鹤”,是“黄鹤”就不能是“白云”,现在无法论道。
第二个问题涉及对诗的欣赏的主观意向,萝卜青菜各有各爱。说“黄鹤”好的有其道理,说“白云”好的也有其道理,但不能因自己喜欢“黄鹤”就武断说原句就是“黄鹤”,也不能因为自己喜欢“白云”就武断说原句就是“白云”。上述两派的论据都存有主观意识,施蛰存先生的“对举说”和刘学锴先生的“全无律意”说,黄鹤派的“逻辑说”都是在揣摩崔颢的心意,或是在替崔颢注解,与原诗的真相毫不相干,因为我们毕竟都不是崔颢。若要从这个角度去分析,我本人认为,如果崔颢原诗首句是“昔人已乘白云去”,那么本诗的艺术水平将大大失分,既然仙人是乘白云去的,那么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就无法落实。二来,本诗连用三个“黄鹤”,从而形成往返回复的节凑美感,这点正是此诗获得高度赞誉的重要原因,也是诗仙李白也要模仿的着眼点。至于连用三个“黄鹤不全律的问题,古人多有评论足可参考。《瀛奎律髓汇评》许印芳:此篇乃变体律诗,前半古体诗、以古笔为律诗。《增订唐诗摘钞》:前半一气直走,竟不作对,律之变体。《删订唐诗解》: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千秋绝唱,何独李唐?《碛砂唐诗》:今细求之,一气浑成,律中带古,自不必言。《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令读者不嫌其复,不觉其烦,不讶其何谓。尤妙在一曰黄鹤,再曰黄鹤,三曰黄鹤,而忽然接以白云,令读者不嫌其突,不觉其生,不讶其无端。此何故耶?由其气足以充之,神足以运之而已矣。
四、《独坐敬亭山》表现了旷达还是孤寂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在《独坐敬亭山》一诗中表达的心情是旷达还是孤寂,北京语言大学韩经太老师倾向于旷达。其理由说,此时的作者不要热闹,巴不得鸟飞云去,他才能静静地观看敬亭山,有山相伴也没有孤寂;况且,众鸟高飞,孤云独去是个动态过程,其间也有个热闹的场面。
对此,我不敢苟同。首先,此诗一连用了净、孤、独、只等字眼,通常这些字都表达孤独而寂寞,难以表达旷达。第二,鸟飞用“净”,“净”不是个过程,而是强调结果;云去用“闲”,突出了旁若无人地离开了。按常理,山林是鸟棲身的乐园,不可能鸟飞净,作者想像到鸟因他而悉数飞去,而且是高高地飞去,连与作者打个照面也不愿;云也厌弃他飘然而去;要是敬亭山也能行走,说不定就只乘作者独个儿了。这当然不是作者所愿,于是作者无可奈何叹了个气说,让他们都走吧,就存我们两个,好好地对视吧。第三,此诗与阮籍的咏怀诗《独坐空堂上》的心情相仿。阮诗用了独坐、不见、孤鸟飞、离兽下等词,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我们可从李白的身世际遇中寻求其写此诗时的心情。李白二十五岁离家出荆门,一边交友远游,一边寻求出仕报国之路。十多年中多方行卷谒见权贵均遭白眼,直到四十三岁与太子宾客贺知章相遇,贺知章荐于朝廷,得玄宗优遇,命为翰林院供奉。在翰林院不久李白因遭谗见疏。四十四岁春,自知不为朝廷所用,上书请还山,赐金离长安而去。李白人虽离开了长安,报国之心尚存。李白这诗写于五十三岁,在之前的多年中,他一边四处游历,一边上书权贵旧友,望能被荐任用可都无果(可参见此时期的诗作《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走笔赠独孤驸马》等)。这年秋天,应从弟宣城长史李昭来信相邀,南下宣城游了敬亭山并写下这首诗。
一方面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宏图大志;另一方面是屡屡碰壁受挫,才能不被世人所承认,内心的矛盾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李白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更增添了孤寂之感。今人李长之在李白传中这样定位李白:李白是一个寂寞的超人,超人注定要孤独。李白在《送蔡山人》一诗中说“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就是这种心情的抒发。李白写了大量游仙诗和饮酒诗,无非是借此排遣内心深处的孤寂苦闷。如果说《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是从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表象来衬托诗人背地里的极度孤独、凄凉,那末这首《独坐敬亭山》则无疑是直白的诉说。
附:阮籍《咏怀·独坐空堂上》诗: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2020
五 、 李白要谁典裘当马换酒喝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全文录如下: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诗中岑夫子(岑勋)和丹丘生(元丹丘)都是李白的好友。根据李白诗《酬岑勋见寻就元丹丘对酒相待以诗见招》介绍:岑勋千里寻访李白,找到嵩山,没见到,于是到了元丹丘处,二人想念李白,就写信邀请。李白接到信,感朋友情深,心中愉悦,不顾路途遥遥,迅速赶到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喝着喝着,李白就酿出了《将进酒》这首名诗。
对于诗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这话,李白是对谁说的,是要谁去典裘当马换酒喝这个问题,名师名家各有不同的解说,归纳起来当有三种。一是不明指,二是明指作者自己,三是明指主人元丹丘。
不明指的如: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解释说:“别说钱不够了,你只管给我们拿酒就是了……”(《意在象中》)又如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康震在《网易》公开课上解释说:“只管大碗地筛酒来……没钱了是吧,当,当什么呢,五花马,还有千金裘,全都抵掉了……”滑过了,这种解释最聪明 。
明指作者自己的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戴建业,他这样解释:“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你只管端出酒来让我喝。五花千里马,千金狐皮裘,快叫那侍儿拿去换美酒,我和你们共同消解这万古愁 。”请注意文中的“我”字。
明指是主人元丹丘说的如四川大学教授周啸天老师,他是这样说的:”……主人何为言少钱……即便千金散尽,也当不惜将出名贵宝物——'五花马'、'千金裘' 来换取美酒,图个一醉方休……须知诗人不过是被友招饮的客人,此刻他却高踞一席,气使颐指,提议典裘当马,几令人不知谁是'主人'┈┈(《唐诗鉴赏庆典》上海辞书出版社)。请注意文中的“气使颐指”。
更有意思的是施蛰存先生。在其《唐诗百话》中先是这样解释:现在我们的主人为什么说没有钱,舍不得打酒呢?应该立刻就去打取美酒,来请大家喝个痛快。这话显然是在埋怨主人无丹丘。可是笔锋一转又说:“主人”是讽刺他自己,也可以说是自嘲钱少……也不要紧,酒总得要喝……好吧,现在手头虽然没有钱,家里还有一匹五花骏马,还有一件价值千金的狐裘,立刻叫儿子拿出去换取美酒,和你们喝个痛快,把千秋万古以来的愁绪一起销解掉。请注意文中“你们“和”家里”二词,究竟是在元丹丘处喝酒还是在李白家里喝酒?主人又是谁?使人摸不着头脑。
对于一首诗或诗中的某句有多种解释是很正常的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语)。上述三种解释都没有什么不适当的。之所以要提出这个问题,是想从中找出一种更能体切诗意,更能表达李白的性格的解释,那么,相对而言周啸天老师的解释更好。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如果李白说,既然主人你钱没了,那就用我的马与裘去换好了,让大家喝个够。哪还是那个“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李白吗?决不是,这只能是一个喝不醉的、清醒的,本份的、彬彬有礼的普通人。如今这个人却说,主人(丹丘生)啊,你怎么说没有钱呀,我们喝得还不够,你家里不是还有值钱的五花马和千金裘吗,不要舍不得,快去拿出来换酒去,让我们一道喝他个烂醉吧……看他,不知自已是什么身份又身在何处,简直把主人当客人,把他家当我家,反客为主,颐指气使,表现出一个活脱脱的“酒疯子”的形象,这也正是人们心目中可爱的李白的形象。
六、析《燕歌行》
燕歌行 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黄何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怎样欣赏这首诗,施蛰存先生与通行的笺释竟大相径庭。施先生说,此诗在理解上存在着一向没有弄清楚的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这首诗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什么?这位幕客不知是谁,他的《燕歌行》内容也不详,可能是叙述或歌颂张守珪的功绩的。高适这首和作里,有没有引用原作中的事实?这些情况,我们现在都无法知道,因此就不容易正确地理解。
第二个问题,是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作者对于这些“征戍之事”的“感”,到底是什么态度?肯定呢,还是否定?歌颂呢,还是讽刺?
第三个问题,是这首诗的结构,到底是集中描写一件事实呢,还是概括了许多“征戍之事”?这些地名,是记实呢,还是借用?所提到的人物,是一个人呢,还是许多人?如果是一个人,是特写张守珪呢,还是另有别人?“汉将”是谁?“男儿”是谁?“身当恩遇”是谁?“死节”又是谁?这些辞句,都有些捉摸不定,因而笺释者就意见纷纭。
施先生根据陈沆在《诗比兴笺》中曾引用张守珪在瓜州以空城退敌这一史实,顷向高适作此诗,决不是有讽刺之意,相反是歌颂张守珪的功绩的。出于上述理解,施先生认为此诗在结构上也不算上乘,他说此诗可看作是七首绝句的缀合。前半篇十六句(四首绝句)是有感于张守珪瓜州战功而作,后半篇(三首绝句)十二句是表现了他对“征戍之事”的复杂的,或说矛盾的“感”。每一首绝句表达一个完整的观念,绝不与上下文联系,主题思想的不一贯,句法结构的支离散漫,仍然都是缺点。从来评选唐诗的人,似乎都把这首诗评价得过高了。
参看手头能找到的有关唐诗笺说的资料,大体都认为此诗全诗二十八句结构上是一个整体,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前八句写唐军慨慷出征,着力烘托气氛;中间八句写作战失利,后八句写军士被困思乡,结末两句笔锋再转,提出对威镇塞北、体恤士卒的汉代飞将军李广的怀念,也是全诗的主题所在。无不说这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近人赵熙评说《燕歌行》不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而且是整个唐代边塞诗中的杰作,千古传诵,良非偶然。
一说”不算上乘“,一说”边塞诗中的杰作“,所以会有如此重大的分歧,我意为是施先生过意把作者意图往赞扬唐守珪方向靠,说“美人帐下犹歌舞”是写唐守珪空城计退敌,而不是讽刺。诚如是,那怎么理解上句“战士军前半死生”呢?正相反,“战士军前”和“美人帐下”两句却是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作者如此写是有事实根据的。史载,开元二十一年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经略边事,初有战功。但二十四年,张让平卢讨击使安禄山讨奚、契丹,“禄山恃勇轻进,为虏所败”(《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将赵堪、白真陀罗矫张守珪之命,逼迫平卢军使乌知义出兵攻奚、契丹,先胜后败。“守珪隐其状,而妄奏克获之功”(《旧唐书·张守珪传》)。高適对开元二十四年以后的两次战败,感慨很深,因写此篇。“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旨在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
施先生的意见值得商榷。
七、“失”与“阔”哪个好
王湾:五言律诗二首
(一)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河岳英灵集》
(二)次北固山下作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国秀集》
这是王湾的二首五言律诗,前一首收集在《河岳英灵集》,下一首收集在《国秀集》。人们对于这是两首不同的诗,还是被别人改了诗题的异文诗,很感兴趣。
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霍松林先生说,这首《次北固山下》唐人很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无疑,他认为这是两个版本的同一首诗。
我认为,这两个文本,虽然颔联和颈联相同,但标题不同,首联和尾联也绝然不同,所以应该是两首不同的诗。《江南意》要表达的是北方人看到独持而有新意的江南水乡的气象,“新意”、“气象”是诗眼。《次北固山下》则表达的是游子思乡之情,其中“客路“、“归雁”是诗眼。两诗都很切题,如果将题目互换就不成品了。《国秀集》和《河岳英灵集》都是唐人编,可信度都高。
一首律诗四联八句,表达思想内容主要在首尾二联,中间二联主要起修饰或过渡的作用,我们若将两首诗的中间二联抽掉,第一首成为:“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第二首成为“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显然,两首诗的所要表达的意思还是那样不同。
这种状况的出现,无疑是因为此联是作者偏爱的得意之笔,因此把它们用到了两首不同的诗中。这也不是孤证,晚唐诗人许浑“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一联就一字不差地分别用在《秋霁潼关驿亭》(霁色明高巘,关河独望遥。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鸟散绿萝静,蝉鸣红树凋。何言此时节,去去任蓬飘)和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二首不同的诗中。刘长卿的“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一联分别用于《幽琴》(《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之一)诗:“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和五绝《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我们还注意到两诗颌联的上句有“失”“阔”一字之差,后人对于哪个好又有不同看法。
沈德潜坚持以为“失”字有味,施蛰存先生却觉得用“阔”字好得多。其理由是潮与岸平,则感觉到两岸开阔,若“两岸失”,则潮水泛滥成灾了。
我曾经因工作关系曾多次乘坐长江轮,若不在汛期,在长江宽阔处,从船上向两岸看去,是“阔”的感觉;若是在汛期,水面宽阔,船显得很小,船再行到江阔处,四望唯余茫茫不见岸,这时就有“失”的感觉了。所以我以为,阔是常情,失是极端,就看读者的感觉经验如何。
八、 “相思”诗是抒友情还是男女爱情?
王维一首《相思》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群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对于此诗是抒友情还是写男女爱情,诗释界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另有题为《江上赠李龟年》,无疑是抒写对友人李龟年的深挚友情 ,凡我看到的多数作此解;另一种说法是《江上赠李龟年》此题并无依据,恐为后人所误。王维写作本诗只是泛咏相思,并无特定对象。
史书上也无王维《相思》诗的具体写作背景记载,这就成了疑案。
所以会有这样的不同说法,我以为还有个原因:在古代”相思“一词除了表达男女爱情之外,也可以用以朋友之间彼此想念。如《晋书·嵇康传》载:“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嵇康和吕安都是魏晋名士,吕安非常佩服嵇康的高风雅致,每次一想念嵇康的时候,就会从千里之外命人驾车马来访。又如汉《苏武李陵赠答诗》有句“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两例中“相思”的主角都是男姓。
既然难猜作者写此诗的原意是什么,现在我们把红豆看成相思子,把此诗理解为一首爱情诗也未赏不可。
九、《寒食》诗有无讽刺意思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的《寒食》七绝相当有名,文字非常浅显,然而在理解上还是多有分歧的。
一,此诗有无讽刺意思?多数注释家认为有讽刺意义。
所以说是讽刺,基于一个理由 认为”时方禁烟,乃宫中传烛以分火,则先及五侯之家,为近君而多宠也。”(唐汝询《唐诗解》)意思是说寒食节还在禁烟,而宫中已传烛分火,可见这是五侯家享有的特权。受此影响,现在多数诗评家都作这样理解:“此诗大意是讥剌宦者的得宠。”(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委婉讽剌皇帝对宦官外戚辈之宠私。”(周勋初主编的《唐诗大辞典(修订本)》)“作者怀着强烈的不满,对当时权势显赫、作威作福的宦官进行了深刻的讽刺。“(䔥涤非等撰《唐诗鉴赏辞典》)
清代学者吴昌祺在《删订唐诗解》中说:“清明赐火,则寒食之暮,为时近矣。”意思说在寒食节末一天的傍晚,已经可以钻取新火,所以这并不是什么特权。清明日,举国吃冷餐。清明日晚,可以取新火传送。宫中用新火燃点蜡烛,赐给贵戚近臣以示皇恩,一是标志着寒食节已结束,可以用火了;二是藉此给臣子官吏们提个醒,让大家向有功也不受禄的介子推学习,勤政为民,这是唐的一种制度。
唐人窦叔向《寒食日恩赐火》诗可佐证:“恩光及小臣,华烛忽惊春。电影随中使,星辉拂路人。幸因榆柳暖,一照草茅贫。”窦诗说他虽然是个小官,也得到了皇帝的赐新火。查资料得窦最大的官职为左拾遗、内供奉。失势后出贬溧水县令。
也许有人问,诗的末句为什么不说轻烟散入百姓家?要皇宫把新火传送到普通百姓家这未免是强辞夺理了。所以说寒食这首诗只是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气象和朝廷的赐火活动的风俗画,并无讽刺意义。
正因为这样,这首《寒食》诗得到了唐德宗的高度赞扬,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
学习古诗,不能每首诗都要解读出个积极的主题思想来。
第二个问题是“春城无处不飞花”句中飞的是什么花?对此,有这样笺说的: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暮春时节,袅袅东风中柳絮飞舞,落红无数。是这样吗?窃以为,这里的花不是其他什么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而只是柳花(杨花),与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相扣。唐诗中用“飞花”、“飞絮”,多半是指杨花。如果指别种花朵,一般都用“落花”、“落英”、“飞英”之类的词。清明正值暮春,风和日丽,除了柳花能满天飞舞,试问,还有其他花能飞起来吗?
十、怎样理解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此诗三、四二句,历来有两种解释,一是明人唐汝询的解释。他以为王、谢住宅,依然存在,不过已为寻常百姓所居,燕子虽然还是飞来栖止,但已不是飞入王、谢堂前,而是飞入寻常百姓之家了(《唐诗解》)。
施补华持同样观点云:“乌衣巷诗┈┈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岘傭说诗》
另一种认为王、谢第宅已百无一存,旧时燕子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人家。宋人谢枋得《唐诗绝句注解》中的评语说:“此叹金陵之废也。朱雀、乌衣,并佳丽之地,今惟野花夕阳,岂复有王、谢堂乎“!
施蛰存先生同意第二种解说,以为旧时和现今,相差五百年,一群燕子,没有如此长的寿命。”在诗的艺术方法上,'旧时王谢堂前燕’是虚句,是诗人的想象。'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实句,诗人写当今的现实。“(唐诗百话)当今通行的注本也不外乎这两种。
我倾向于前一种说法。理解的关键在于“旧时王谢堂前燕”这句不是什么虚句,而是作者有意为之。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只认门而不认人的特点,明白无误地指出,这些过去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又飞回来了。只是今日与燕子作伴的居民已是换成了寻常百姓家了。用燕子不变突出人世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飞燕形象的设计,好象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艺术匠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施先生忽视了作者的用心,把此句以“虚句”而轻轻带过,实在是理解上的忽误,不重视第三句就会大大削弱此诗的艺术感染力。
说相差五百年,一群燕子,没有如此长的寿命。这种说法又未免太实了,是把艺术形象设计理性化了。
十一、《渔翁》未两句删好还是不删好
渔翁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我一接触到这首诗就很喜欢。为什么呢?首先,渔翁在我国的传统诗文中的意象本质则是道家,代表冷眼旁观、自由自在的隐士。而柳宗元笔下的渔翁既是一位逍遥于江湖上的世外人,独往独来,自由自在、泛舟于天地间;却又是很有烟火气的世中人,他夜宿西岩,早汲湘水,爆燃楚竹,很可亲近;加上诗境有声有色,诵读此诗能俯视碧绿江水,仰看天上白云, 听到燃竹的爆裂声和摇桨的欸乃声,甚至还能闻到早餐的香味……让读者的三官得到了全方位的享受。
宋代苏轼老先生也喜欢这首诗,评说其有奇趣,他在《书柳子厚〈渔翁〉诗》中说:“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熟味此诗有奇趣。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言下之意,前四句有奇趣,结尾两句可删。
苏轼评价中的“然其尾两句,虽不必亦可”一语,在历代诗人和诗评家中引起了不休的争论。南宋严羽、明胡应麟、清王士禛、沈德潜同意东坡,认为此两句删好。 如严羽《沧浪诗话》:柳子厚“渔翁夜傍西岩宿”之诗,东坡删去后二句,使子厚复生,亦必心服。
而南宋刘辰翁、明李东阳、王世贞认为不删好。一时间众说纷纭,但是他们的争论都局限在艺术趣味上,却没有深入体会柳宗元作此诗的处境和心情。
那末,柳宗元是在什么情况下写这首诗的呢?柳宗元出生于官员家庭,父亲信奉儒学,母亲信佛,柳宗元从小就受到儒学和佛学的双重影响。他年少得志,21岁就中了进士,步入官场后,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搞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革新失败后,贬为永州司马。政治理想破灭,仕途屡遭打压,感到极度孤愤。 他曾说“我歌诚自恸,非独为君悲”、“废逐人所弃,遂为鬼神欺”。(《哭连州凌员外司马》) 他又在《与杨诲之第二书》中写道:"至永州七年矣,蚤(意“早”)夜惶惶"。他"但当把锄荷锸,决溪泉为圃以给茹,其隟则浚沟池,艺树木,行歌坐钓,望青天白云,以此为适。" 还说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就是说他为了强求宽解,以图寻得慰藉,常常徜徉于山水之间。(《始得西山宴游记》)《渔翁》这首七言古诗是在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的第七年写的,表露了柳宗元要通过“徜徉于山水之间”“望青天白云”来宽慰自己,让自己真正摆脱孤愤,以重新茯得精神上的自由。
所以,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看,”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两句是万万不能删的。这是因为诗的前四句,渔翁还是外在的,是一个被诗人欣赏的对象,可是,一旦加上“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和诗人就统一了。渔翁在回头看,诗人也在回头看,看什么?回看天边,江流滚滚,几朵白云,自在追逐。“岩上无心云相逐”化用了陶渊明“云无心而出岫”的意境,表达一种自在闲适之情。作者看滚滚湘江,忆半生坎坷,看世间的白云苍狗,想起陶渊明,就放下了多年积蓄下来的孤愤,让内心有了一定的宁静。永州的青山绿水,抚慰了诗人。诗人从此终于不再“蚤(意“早”)夜惶惶"。从这个角度看,这两句诗就有了它特别的意义,是诗人的自我反省,也是诗人的心灵独白。删去了此二句,就丢掉了诗的灵魂。
我们再从七古诗的体裁格式看,《渔翁》结尾两句也是不可轻易删去。 六句古诗相较于唐人的绝句和律诗更古老。它在诗经中很常见,在魏晋南北朝时盛行。到了唐代,虽然六句诗也形成了严格的韵律规定,但已经不是主流。遵通行格式,前四句诗要按照普通的五绝或七绝的格律来写,而且大多是对场景的叙述或意境的渲染,结尾两句诗,则作为总结和归纳,用来抒发心情和表达意志,试看几例便可明白。
《金陵酒肆留别》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七步诗》魏晋·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些诗都是前四句叙事,后两句表意,若删去了后两句,不仅形式变成七言绝句,在表意上就不完整了,后两句与前四句是一个整体,不能割裂更不能删去,《渔翁》诗后两句不能删的道理也一样。
施蛰存先生说“对于这一(苏轼)意见,我倒是同意的。大概柳宗元当时有意要写一首三韵的诗,可是他没有注意三韵诗的结构原则。三韵诗最忌是写成一首绝句加两句,而柳宗元恰好犯了这一错误。“烟消日出不见人”,这一联和“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很相象,已经是结尾的句子。下面再加上“回看天际下中流”二句,就显得是多馀的了。”(《唐诗百话》) 作为一个施先生的崇拜者,我就不理解先生为什么这样说:“三韵诗最忌是写成一首绝句加两句”。
十二、《花非花》写的是什么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的诗歌以语言浅近著称,据说他经常拿着自己的诗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婆听,如果对方听不懂,他就反复修改,直到能听懂为止。但有一首《花非花》诗,却是写得朦朦胧胧让人难知其中味。诗中写道:“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读罢这首诗,感到意境如梦,余味无穷,然不知道究竟在写什么,引发了后人无限的猜测,通行的说法有四种。
一 、对初恋情人湘灵的怀念和追忆。其理由 :《花非花》编在《白氏长庆集》卷十二归入感伤类,可见其主题基调是感伤。认为白居易写这首《花非花》也一定是为某个人而感伤,且这个人在白居易心目中的位置一定很重要,情感上有深交,那末这个人就是湘灵。
二、 有好多人认为这首诗是为妓女而作,比如施蛰存在《唐诗百话》中说。”唐朝旅客夜晚招妓,大多是夜半才来,黎明即走,和现在的情况比较类似。正由于妓女来的时间不多,对于旅客来说,就好比做了一个春梦。白居易如果直写嫖妓经历,恐怕会落人口实,所以用了这种隐晦的方法。“但施先生又说“白居易写这两首诗(另一首《期不至》),恐怕也还是作为一种比喻。”对前面的招妓说又作了不肯定。
三、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佛理诗。白居易晚年信佛,自号香山居士,笃信美好的人、事、物所显现出的光环往往转瞬即逝,正如花之早败,雾之易逝一样,所以人对美仅能存留一点朦胧的感觉。
四、甚至有少数人说白老先生喜欢吃混沌,诗中的花,其实就是混沌,这当然是信口开河的无稽之谈。
我支持第一种说法,这是因为有事实支撑的。
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湘灵相识,湘灵长得活泼可爱,两人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 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嫦娥旱地莲。 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
白居易27岁的时候,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深深怀念着湘灵,一连写了《寄湘灵》《寒闺夜》《冬至夜怀湘灵》三首怀念诗。白居易29 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门第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白母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在全家迁离时,还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对湘灵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用《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等诗表达。 白居易37岁时在母亲以死相逼下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婚后白居易并未中断对湘灵的怀念,又写下了《夜雨》《感镜》等诗篇。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两首题为《逢旧》的诗。 这时湘灵已经40岁了,但仍未结婚。 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专门绕道经宿州,宿州就是当时的苻离,是白居易认识湘灵的地方,故地重游,想打探湘灵的下落,然而,邻居已换作他人,心上的人已不知去向,这怎能不让白居易感伤呢?湘灵是白居易心中的最爱,于是写下了《花非花》这首诗。
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寒闺夜》《冬至夜怀湘灵》二首诗,就可知道白居易和湘灵的关系爱到什么程度。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写的晚上,衾都是寒冷的,长夜之中都是孤独。那么,分手后的夜半之时,白居易究竟在留恋什么样的良宵?不言而喻,一定是那个衾是热的、人是双的、两人都不是独眠人的美好夜晚。由此可以推断,白居易和湘灵两人感情已经很深且当时已经身心合一。我们还注意到,白居易在诗里引用了宋玉《高唐赋》里的典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指男女之幽会。“朝云”这个典故就是作者要透露给读者同样的信息。
湘灵是白居易心中的最爱,白居易一生中为湘灵写了很多怀念诗,诸多诗作特别是婚后所写的诗中,其笔法和口味几乎是一样,也有很多诗去掉题目,让人读起来也很朦胧,也很感伤。比如《寄远》诗这样写:“欲忘忘未得,欲去去无由。两腋不生翅,二毛空满头。坐看新落叶,行上最高楼。暝色无边际,茫茫尽眼愁”。因为只有写得朦胧些,才能让别人无法洞察他内心深处的创伤,从而隐去心碎的无言之疼。这也可旁证《花非花》是为湘灵而作,不是为“妓女”或其他而作。
本文不厌其烦抄录几首白居易怀念湘灵的诗,供感兴趣者对照研究。
《寄湘灵》:“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干独自愁”。
《长相思》:“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寒闺夜》:“夜半衾裯冷,孤眠懒未能。笼香销尽火,巾泪滴成冰。为惜影相伴,通宵不灭灯。”
《生离别》:“食蘖不易食梅难,蘖能苦兮梅能酸。未如生别之为难,苦在心兮酸在肝。晨鸡再鸣残月没,征马连嘶行人出。回看骨肉哭一声,梅酸蘖苦甘如蜜。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天寒野旷何处宿,棠梨叶战风飕飕。生离别,生离别,忧从中来无断绝。忧极心劳血气衰,未年三十生白发。”
《冬至夜怀湘灵》:“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
《感秋寄远》:“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夜雨》:“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感镜》:“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自从花颜去,秋水无芙蓉。经年不开匣,红埃覆青铜。今朝一拂拭,自照憔悴容。照罢重惆怅,背有双盘龙。”
《逢旧》一:“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蛾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
《逢旧》二:“久别偶相逢,俱疑是梦中。即今欢乐事,放盏又成空。”
《感情》:“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自吾谪江郡,漂荡三千里。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今朝一惆怅,反覆看未已。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埇城旧业》:“别业埇城北,抛来二十春。改移新径路,变换旧村邻。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
《重到毓村宅有感》:“欲入中门泪满巾,庭花无主两回春。轩窗帘幕皆依旧,只是堂前欠一人。”
十三、难解《锦瑟》
李商隐的《锦瑟》诗: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擅写无题诗,《锦瑟》也是一首无题诗,“锦瑟”二字只是摘取首句的头二字来作题,内容分明不是写瑟的。一篇锦瑟解人难,李商隐写此诗究竟要表达什些么,宋、元、明、清以来的的注家揣度了一千来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汇总一下,不下于有五种笺注。
第一种是音乐说,说锦瑟有适、怨、清、和四种音调,诗中两联四句分别写了这四种音调。
第二种是爱恋说,锦瑟是令狐楚的爱姬,李商隐写对她的爱恋。第三种是自伤身世说,是李商隐一生遭遇踪迹的概括。
第四种是悼亡说,一说是悼念李商隐亡妻王氏的。苏雪林著的《玉溪诗谜》说悼念的不是其亡妻,而是悼念他所恋爱的宫嫔,与其妻毫无关系。
第五种说是李商隐为自己作品集写的自序诗。
种种说法似乎都有理有据。
今人赞成自伤身世说为多,如叶嘉莹、康震,他们在讲解时都这么说。
但也有坦然说看不懂的。如大学者梁启超曾说:“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
我非常认同梁启超先生的这段话。
首先,李商隐显然有着不好说、不便说的难言之隐,但又觉得不吐不快,于是写了那些无题诗。如果我们一定要去挖掘作者的动机,那就如去偷窥别人的隐私一样地不道德。我觉得梁先生并非真的“连文义也解不出来”。只是他不原意象诸多学者一样武断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诗人而已。
其次,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那样,读李商隐的无题诗觉得很美。李商隐的无题诗的诗句的确非常优美,读过之后会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以致于深入我们的灵魂。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等等都是历代以来众口传诵的名句。分享美的享受,也是我们读古诗词的动因,何必一定要去洞察作者的意图呢,更不要穿凿附会地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作者或其他读者。
十四、 谁才是霸才无主
过陈琳墓 温庭筠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这是温庭筠的一首很有名的诗,对此诗解读的分歧点在颈联的“霸才无主始怜君”句中“霸才无主”是作者自指,还是指陈琳?
一种理解是指陈琳。《一瓢诗话》:“《过陈琳墓》一起,汉唐之远,知心之迩,千古同怀,何曾少隔!三四神魂互接,尔我无间,乃胡马向风而立,越燕对日而嬉,惺惺相惜,无可告语。” 注意句中“惺惺相惜”四字。意思是陈琳霸才无主,联想到作者自己与之无异,因而惺惺相惜。
如果说这是暗指的话,那末施蛰存先生就明说了。施先生说:“既然下半句是'始怜君',可知应当理解为作者温庭筠在怜陈琳这个王霸之才不遇明主。虽然怜陈琳,也就是怜自己,这可以从上句'词客有灵应识我'的语气中体会出来。从思维逻辑的角度来看,这二句的次序是倒装了。先是怜惜陈琳的霸才无主,然后才希望陈琳地下有灵,会知道我和你的遭遇相同。这样理解,岂非句句都可通?可是……偏偏没有人理解“霸才”是指陈琳的,这却出于我的意外。”(《唐诗百话》)
我很尊崇施先生,他的作品对我帮助也很大,可这里我要大胆地否定,霸才无主就作者自指,与陈琳不相干。
从两方面去看。一、从作者和陈琳两人的处境来看。陈琳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采纳;后避难冀州,袁绍让他典文章,曾为绍起草讨伐曹操的檄文;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军国书檄,多出其手。陈琳遇到曹操那样一位豁达大度、爱惜才士的主帅,应该说是“霸才有主”了。
反观温庭筠,虽然也是个极有才之人,但才高累人。公元839年,年近四十的温庭筠第一次参加科举,由于被牵连进了与太子李永有关的政斗,落榜了,只好以副榜贡生的身份在国子监学习。公元855年,温庭筠再次参加科考,因为帮其他考生答题,还大闹考场,上榜更没指望。此后,温庭筠在唐宣宗面前展现了他的才学,得到宣宗赏识,但是得罪了宰相令狐绹,勉强当了一个小小的隋县尉。公元865年,温庭筠为国子助教,一年后升为国子监试,因为提倡以文判等的考评方式招来权贵的不满,宰相杨收非常恼怒,将温庭筠降职为方城尉,不久就去世了。对照两人身世就知道诗人自己才是真正的霸才无主。
二、就诗论事。施先生将诗句中的“怜”释为怜惜,句义就成了怜惜陈琳霸才无主 。要知道,”怜“字除了怜惜之外还有怜爱、怜悯、怜惜、怜羡等义。这怜羡之义在字(词)典中不易查到,但在《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编)中有明白注释。该书“可怜”条下有记:……怜有羡义,李商隐《饮席戏赠同舍》诗:”珠树重行怜翡翠,玉楼双舞羡鹍鸡“怜与羡互文,怜亦羡 也。李商隐《宋玉》诗“可怜庚信寻芳径,犹得三朝托后心”,此羡庚信犹得以文学侍从三朝也。白居易《长恨歌》“姐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此羡杨家之贵盛也。岑参《伟节度赤骠马歌》世知边将真富贵,可怜人马相辉光“此羡边将之富贵也……因此,“霸才无主始怜君”句就是作者在羡慕陈琳霸才有主,而感叹自己霸才无主。
《过陈琳墓》这首诗运用诗人自己和陈琳之间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际遇的对比,即霸才无主和霸才有主的对比,青史垂名和书剑飘零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陈琳受曹操重用的羡慕,以及自己怀才不遇之悲愤,这才是诗的主题,而不是表现惺惺相惜之意。
十五、商女解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商女”一词有多种笺释?一说是“卖唱女”、“歌妓”(《唐诗三百首导读》)、“侍候他人的歌女”(《唐诗鉴赏辞典》赵其钧释) 、“商女即妓女”(《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注);二说是”商女就是是商人妇“(钟振振《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三说是”商女即歌女“(周勋初编《唐诗大辞典》)
前面二种说法都不通,第三种说法最为妥帖。
分析”商“的字义,用作名词的一个意思是工商角徵羽五音之一,古人将五音与五行相配,认为商主秋,秋天是悲伤的,商调的音乐是凄凉哀婉的,而悲哀的音乐最能打动人心,故把商调泛称为美妙的音乐,如商声、商调、商曲、商歌 ,引伸出来商女即是歌女。
另一个意思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是经商做买卖的意思,如商场、商机、商人、商贩等。如用这个含义去理解商女,岂不成了商人女,买卖女了吗,通吗?不通。
分析诗意,作者停泊在秦淮河的对岸,且犹是夜间,只闻歌声,不能知道对岸歌者的身份,怎么会武断地确认歌者是”卖唱女”、”歌妓”、甚至是“妓女“或是“商人妇”?且作者所关心的是歌的内容,并不是歌者的身份,前二种说法显然都是注释者们望文生义所下的结论。
商女就是歌女,我们没有理由再给这位“商女”添加其他什么身份了。
十六、江豚石燕是什么
金陵怀古 许浑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这首诗是许浑的名世之作,被多数选本收录。对于诗中颈联“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的笺说,翻遍当今鉴赏辞典,基本一致,说“江豚”和“石燕”是用典,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
江豚和石燕原本是两种平常的动物,怎样成了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象征了?原来源于两个注解。关于石燕的注解:《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关于江豚的注解:《南越志》载:“江豚如猪,居水中,每于浪尖跳跃,风辄起。”于是发挥说石燕和江豚是传说里面神奇怪诞的动物。
我找到的出处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东南流径石燕山东,其山有石,绀而状燕,因以名山。其石或大或小,若母子焉,及其雷风相薄,则石燕群飞,颉颃如真燕矣。”又有《湘州记》曰:“零陵山有石燕,遇风雨即飞,止还为石。”两注都说的是湘州的两块象燕的石头,跟金陵的石燕毫不相干。诗中的石燕其实就是棲息在金陵江边岩石缝中的一种燕子。且我怀疑被后来注家广泛引用的《浙中记》恐是《湘州记》之误。说石燕句用典《湘州记》,原出于宋僧圆至注周弼《三体唐诗》。《载酒园诗话》说这是大谬。金陵有燕子矶俯临江岸,此专咏其景耳,何暇远及零陵!与我的看法不谋而合。
至于江豚更是长江中下游常见的动物,属于小型鲸的一种,吴地称其作江猪。江豚不时跳出水面是为了呼吸,遇风雨天出水呼吸的频率会加快,以获得足够的氧气,渔民们把它的这种行为称为"拜风"。
其实这一联写的是石燕依旧在风雨中飞,江豚还在浪中跳跃,作者把万古长存的石燕、江豚两个金陵的物像与已经消亡的六朝历史事物作对比,这是以不变衬托多变的写法,用以加深阐述盛衰易变江山依旧主题的力度。这也是诗人多用的手法,比如杜牧的《西江怀古》诗:“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荒唐。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诗中颌联“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是说江上渔歌依然、沙鸥依然,夕阳西下,明月东升,而又何尝因为这些狂人(魏帝、苻坚)而改变半分?这些荒唐与狂妄的人如今都早已灰飞烟灭;又如刘禹锡的《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用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如昔,拍打着寂寞的空城,来衬托六朝兴亡和人事变迁。
解诗不能不加分辨地因袭古本,若将原本用本义的实写看成用典,就会把原本简单的诗文弄得很复杂、甚至很玄虚。
十七、说《山石》诗中的独去
山石 韩愈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对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学界一般都认同萧涤非等编撰的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53年版)的说法,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七月韩愈离徐州去洛阳的途中。当时作者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为李景兴、侯喜、尉迟汾,就是说是群游不是独游。
因为肯定其是群游,故对于第六联首句“天明独去无道路”中的“独去“的注释犯了难:明明是三四人一块儿去的怎么第二天就作者个人独回了呢?我们姑且不说《山石》的写作时间尚有不同说法,四人同游的事也还不是定论,对“独去”一词也还是很好理解的。
记述有多人参与的群体活动,可以从多种角度去写,既可以从参与者的共同点着笔,也可从参与者的不同处下手:既可从旁观者的情绪则面去烘托,也可只写参与者个体的过程与感受,《山石》就属后一种写法。这种写法其实早有成例,在山石写作五十年前的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秋,岑参自安西回京述职,相邀高适、薛据、杜甫储光羲等同僚诗友,出城郊游,来到慈恩寺,见宝塔巍峨俊逸,拾级而上,触景生情,遂吟诗唱和以助兴,每人各和一首。现除薛据之外尚存四首,虽立意有别,然有共同点就是各说各的登塔感受,就是“旁若无人”一字不提同行者,本文由于篇幅关系只录岑参诗参阅:《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塔——唐·岑参》“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不是吗,先写自己登塔过程中各种感受,最后用“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抒发感慨作结。除了标题,诗文中同样看不出同游之人怎样。所以,凡遇这样的作品,我们就从独游的角度去分析没错。
有人会说,这样理解与末联首句“吾党二三子”不是有矛盾了吗?没有矛盾。九、十两联“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羁。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是作者游览后的内心独白,意思是说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句式是感叹句而不是提问句,作者并没有当着“二三子”的面去提问。
还有位学者提出,诗中的独字要活讲,不要讲作“独我一人”,而应该讲作“只有我们几个人”才前后不矛盾,依据前面分析,这也大可不必了。
十八、天都是山非京都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十九、 破字的多种笺说
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句。
这首诗是杜甫应邀参加国考不被录取,长期困守长安心情落寞之时写给时任尚书省左丞韦济的,以诉说苦闷并希望能给以援引。
二十二韵就是全诗二十二联四十四句,每联的下联用同一个韵,此诗用的真韵。本文就“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联中的“破”字谈一点看法。
清代仇兆鳌的《杜诗详注》,对于"读书破万卷"中的"破"字举有三说,一曰:"胸罗万卷,故左右逢源而下笔有神";二曰:"书破,犹韦编三绝之意。盖熟读则卷易磨也";三曰:"识破万卷之理"。
“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有:碎,不完整,如破碎、破坏; 分裂:如破裂、破读(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读音,把习惯上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称“破读”);超出,如破例、破格;花费,如破费、破财;打败,打垮:如破阵、破 门;揭穿:如破案、破译、破获等。
除了上述解读之外,在古诗文中还有几种不同的解释,试举多用的几例。
有”得“的意思:皮日体《鲁望戏题书印囊奉和》诗“不知夫子将心印,印破人间万卷书。”印破,意为印得。
有“着”的意思:杨万里《饯赵子埒直出师益州》诗“垂杨管得人离别,舞破春风劝玉舟。”舞破,意为舞着。
有“在”的意思:穆修《题李士言秀才别贮帕》诗“兰薰麝裛轻绡帕,略许携持又索还。题破白云深有意,要传消息到巫山。”题破,意为诗题在白云般的手帕上。又如李商隐《即目》诗“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书破,解作在蒲葵扇上写了、写就。
有“过”的意思,沈佺期《度安海入龙编》诗“别离频破月,容宾骤傕年。”频破月,意为频过月。
有“尽”“偏”、“煞”等解释。邵雍《秋怀》诗“良月满高楼,高楼仍中秋……照破万古心,白尽万古头。”文中破与尽互文,照破,意为照尽。杨万里诗《题朝英进斋》“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用破,意为用尽、用煞。
又有“安排”的解释:李商隐《春日》诗有“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句。这里催破意为安排。
注意这些用法,对更好领会古诗会有好处。
有关王维的作品年谱没有一致的说法。这首诗大致写于公元七百四十一二年间,张九龄罢相贬官,朝政大权落到奸相李林甫手中,忠贞之士相继受到排斥、打击,朝政日趋腐朽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愿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于是在终南山过起“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的隐居生活。
对于诗首句的“天都”一词通行的有两种笺说,一说指京都长安,如《唐诗三百首详析》注:“天都就是京都。”又如有一本《唐诗鉴赏辞典》说“太乙近天都……是说太乙山( 即终南山)距京都长安不远。二说是指天上玉帝所居住的地方,指天宫。清. 沈德潜《唐诗别栽》 :《近天都》言其高,《到海隅》言其远。首联按第一种理解就成了终南山靠近京都长安,一直向东延伸到海边。按第二种理解则是终南山之高,接近于天宫,之广,连绵不断到海边。
这两种笺说哪一中更为合理呢,当然是第二种了。为什么?从思维的逻辑上讲,先写山之高,次写山之广是顺理成章的;若把天都理解为京都,第一句就成写山的位置了,接着就一下跳到写山的宽广,显得不太合常理。
也许此诗明里写山,捎上京都是诗人另有寄托?我们看,全诗都在写山。前三联循着作者的视觉角度句句写山,尾联作者着眼点还在山中:在山中寻找住宿处。所以此诗纯在咏叹终南山的伟大,实在看不出有其它含义或另有寄托。
可爱的是,这本《唐诗鉴赏辞典》在解析“分野中峰变”句时说:“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显然这里把“天都”又解作“高”了,前后不是自相矛盾又是什么!
二十、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不是记事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的这首诗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从古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说,“八句诗,其疾如飞。题事只一句,余俱写情。”意应为抒情诗。陕西师范学院博导霍松林说的更明白:“有人说这首诗通篇是叙事的,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实际上只有第一句是叙事点题的,其他各句,都是抒发闻胜利之后的惊喜之情。”近人喻守贞编注的《唐诗三百首详解》却说这是一首完全叙事诗。
什么是诗?《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旧唐书·经籍志》曰:诗以纪兴衰诵欢。大凡是诗一定是抒情的,故不管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都是作者或借物、或借景、或借事抒发自己的感情,即叙事诗中有抒情,抒情诗中有叙事,这就给明白区分二者增加了难度。
一般来说,叙事诗与抒情诗是依据诗歌的内容而划分的。凡侧重于抒发诗人思想感情的诗称抒情诗;凡用抒情的方式“歌唱一个故事”的称叙事诗。抒情诗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详尽地叙述事件的过程,它一般将客观事物的描写融入在作者强烈的情感抒发之中,其写景状物,或写到生活中某一事件的片断,都是为了抒情。而叙事诗一般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比较具体的人物描写,它通常是以抒情的方式叙事,把丰富的感情融注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之中。笔者以为,二者被普遍认可的最大区别在于故事的完整性:叙事诗所叙之事是完整的,抒情诗即便有故事,但这故事不完整。所谓叙述完整,就是指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六要素”全备或基本完备。乐府民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是公认的叙事长诗。说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都是叙事长诗,也不会有歧议,因为它们都有完整的故事。如果用故事有无完整性这个标准来区分,显而易见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不应归入叙事诗,只能归入抒情诗了。
杜甫不仅写了大量的抒情诗,作为现实主义的诗人的杜甫,也写了很多优秀的叙事诗,如《兵车行》、“三吏”、“三别”等。 杜甫的诗作有其个人艺术特色,在叙事诗中,尽量有意识地避免发议论,而是寄情于事;与之相反,在抒情诗中往往借事起兴,尽情地挥洒内心世界的喜怒哀乐,《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典型的例子。
《优文》网上有一个叙事诗一百首,把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乔《江上送友人南游》“何处积乡愁,天涯聚乱流。岸长群岫晚,湖阔片帆秋。买酒过渔舍,分灯与钓舟。潇湘见来雁,应念独边游。”韩愈《游太平公主山庄》“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压城闉。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等多首抒情诗都归为叙事诗范畴,我觉得这样做太把叙事诗的定义宽泛了。这些诗文中虽说到人或有说到事,但只能说这些都是记事型抒情事,或是感事型抒情诗,绝不能说是叙事诗。
二十一、怎样理解《久别离》诗
李白 久别离
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
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至此肠断彼心绝。
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
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
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
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此诗前五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解读。一说是在家的女子思念外出已经五年的夫君,可丈夫来书说无意还家,女子因而肠断痛绝。相反的解读是,在外五年的男子收到了家中女子的决绝信,男子为此而肠断。
要判断哪种解释正确其实不难,其密钥在第三句的“锦字书”三字。作者是在用典,前秦苻坚时,秦州刺史窦涛被流放在边远之地,他的妻子思念他,就织锦为文,在丝锦上写信赠给丈夫,她的词作写得凄婉动人。此后,锦书、锦文、锦字、回文等词就多用以特指妻子给丈夫的表达思念之情的书信。“织锦作短书,肠随回文结。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见察。”(李白《 代赠远》)“如今便是征人妇,好织回文寄窦滔。”( 窦巩《 从军别家》)“曾寄锦书无限意,塞鸿何事不归来。”( 刘兼 征妇怨》)“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刘长卿 《赋得》“锦字回文欲赠君,剑壁层峰自纠纷。”( 骆宾王 《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等等不胜枚举。据此可知李白 《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句是说在外的男子收到了家中女子的决绝信的解读要正确。
诗第五句“至此肠断彼心绝”中的“绝”也不能解作极点,而应解作断绝、决绝,就是女子写信告诉丈夫说我要与你从此决绝。也许有些读者不可理解:在夫权社会里怎么能有女子决绝(抛弃)男子的事发生呢?有学者说这首诗是李白写的自身事,诗中的女子就是李白的第二任妻子刘氏。这事还得从李白的婚姻情况说起。
李白有一位叫魏颢的超级粉丝,他为了和李白见一面,不惜花费整整一年的时间寻找李白。从河南出发,经过山东、江苏,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扬州与李白相遇。一见之下,两人就成了忘年交,于是同游南京。李白生前曾经将自己的诗文托付给他,他编辑整理成《李翰林集》,并作《李翰林集序》。这《李翰林集序》,由于所记录的李白生平事迹来自于同时代人,故而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后世研究李白的重要文献。魏颢的《李翰林集序》说到李白的婚姻:“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刘,刘绝。次合于鲁一妇人,生子曰颇黎。终娶于宋。”是说李白一生先后有过四个太太:许氏、刘氏、鲁一妇人、宋氏。李白与刘姓女子不是正式婚娶而是“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即是同居,属于事实婚姻。《李翰林集序》又说这位刘氏女子“素轻李白”,就是向来看不起李白,两人多有不和,不久就离异。
李白写《久别离》时,已经在外游历多年。李白收到刘女绝交信之后,不说自己有多么痛苦,反说女子肠痛欲断,从此懒得梳妆,心如愁风搅乱雪。怎么理解呢,我们都知道李白是個非常骄傲的人,加上刘“素轻李白”,李白自然不会因为失去看不起自己的女子而表現出自己有多么多么痛苦的。我們又可從他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中看出一些端倪,李白四十二岁那年,经过元丹丘和玉真公主的推荐,被玄宗征召入京。李白接到朝廷诏令,准备去长安复命,留诗《南陵别儿童入京》。他想起多年不得志,更被刘女决绝之事,看到今日终有出头之时,就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汉代朱买臣年四十余不治产业,其妻要求离异之事。于是在诗中高唱“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把刘氏比作看轻丈夫后因无顔而自杀的朱买臣妻。
查李白年谱得知,原配许夫人离世时李白四十岁,与刘女同居被无情抛弃应该在赴京就职前,这种说法应是顺理成章。
二十二、 也解惊呼热中肠
赠卫八处士诗 杜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诗中“惊呼热中肠”句怎样解更妥?
《唐诗三百首全解》(赵昌平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说:“通常解此二句谓:志美遇卫八,问及故交,半已物古,遂惊呼而中肠为之摧伤,此解可商。”其提出二个“可商”的理由:先以情理度之,时诗人已四十八岁,又饱经沧桑,闻故友零落,应是黯然神伤,何能惊呼而似小儿女态?且“半为鬼”非一人而已,岂非要连连惊呼,状若痴狂?因此,以摧伤解热中肠,已属牵强。更以章法揆之,“访旧”“惊呼”二句下接“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意谓分别二十载而不意今日得会故人。如访旧二句前说为闻卫八谈及故人零落而惊呼,则无法接续,且颠倒错乱……因而应解作:(杜甫)谓自洛而华,沿途访旧,已半为鬼物,却不意而遇卫八,悲喜交集,惊呼而中肠为之一热。
窃以为,《唐诗三百首全解》的说法也有商榷的地方。首先从情理上说,多年不见的朋友之间说起以往某某故人亡故后生出惊诧和感叹的情绪是非常自然的,更何况二十年不见,已有“半为鬼”,杜甫能不为之惊叹伤心吗?对于一些英年早逝的故友闻者有点惊讶也不为过。根本谈不上“连连惊呼,状若痴狂”。
再从本诗的章法上说,本诗每四句为一自然小段。“人生不相见”到“共此灯烛光”四句点出久违之友不期而遇于烛光下”;“少壮能几时“至”惊呼热中肠”四句,写主客二人因少壮时分开,相会时已鬓已苍,更话起故友已“半成鬼”而感叹不已;以下四句说卫八的变化:从未婚到今已儿女成行;接下去四句顺着前面说卫八儿女对客人的热情;再下四句写主人热情招待;最后四句写作者预感分别后“世两事茫茫”作结。章法按照事情的发展而自然展开,很明显不存在“无法接续”,“且颠倒错乱”的事。
还要说一点,根据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子美亲书时惊呼一作呜呼。如果此说正确,也许对此句的理解就不会产生歧义了。
二十三、《西施咏》是讽喻诗还是励志诗
西施咏 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诗评界对王维的这首诗有截然相反的解读,明代黄克缵、卫一凤《全唐风雅》黄绍夫云:写出新贵人得意之状,讽在言外。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当代的大家多持此论,认为此诗是通过借咏西施而抒发现世感愤不平的讽刺诗,语意深微,很有普遍性。说诗人借西施“朝贱夕贵”,而浣纱同伴中仅她一人命运发生改变,悲叹人生浮沉全凭际遇的炎凉世态,抒发怀才不遇的不平与感慨;借世人只见显贵时的西施之美,表达对势利小人的嘲讽;借“朝为越溪女”的西施“暮作吴宫妃”后的骄纵,讥讽那些由于偶然机遇受到恩宠就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人;借效颦的东施,劝告世人不要为了博取别人赏识而故作姿态,弄巧成拙。
相反的见解见于喻守真的《唐诗三百首详析》,说: “这首诗虽然咏的是西施,其实是借西施比如一个人,只要有才干,能够自立,当然可以在世界上立足,决不会长久微贱的”,意为此诗是励志诗。
盛唐诗人们个个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我们熟知的很多诗人就是如此。高适说:“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岑参说:“未能匡吾君,虚作一丈夫。”李白说:“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杜甫说:“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王维也说:“济人然后拂衣去,肯做徒尔一男儿。”。
这首诗可能王维年经时侯写的,其用意并不能简单地用讽喻或励志二分法来解读。分析全诗可知,作者的用意并非在于借西施讽刺时世,而重在借西施由微变泰的经历,他要告诉读者在一个清明的社会里怎样成就当世人才的几个方面。首先,成就功名的过程并非只有用世之心就可以的,它需要有真才实学,正因为西施有“艳色”,才能被“天下重”;其次是需要有好的机遇,正因为“天下重”色,西施才能“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第三得势之后不可得宠而娇态,因为“既有'君怜无是非’,便有君憎无是非矣,语有意外之痛(清人黄周星)。”君王喜爱时,对于人才不分是非地不停提拔、重用,唯恐皇恩不及其身;君王的恩宠衰退之后,则又不分是非地贬官、迁谪,其厌恶同样是无以复加;第四奉劝无真才实学者(真美)不要为了别人赏识而效仿别人,故作姿态,弄巧成拙。体现了王维对于人才问题的一种综合思考,正如清代吴煊、胡棠《唐贤三昧集笺注》所评注的那样:此诗“托意深远”。
二十四、常建与王昌龄是同辈人
宿王昌齡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对于这首诗的题解,赵昌平著的《唐诗三百首全解》有这样的说法:(作者)“夜宿于前辈诗人——而且有'诗家夫子'之称的前辈诗人的旧隐处。”这里前辈说明显不妥。
查询资料得,常建生于公元708年,王昌龄生于698年,相比较王昌龄比常建仅年长10岁,只可说是兄弟辈份,二人又是开元十五年(727年)的同榜进士,在科举制度中同榜登科者称为同年,互称年兄。如果常建真的尊称王昌龄为前辈,我想王昌龄是不会坦然接受的。
二十五、 采山买斧解
长安遇冯著 韦应物
客从东方来, 衣上灞陵雨。
问客何为来? 采山因买斧。
冥冥花正开, 飏飏燕新乳。
昨别今已春, 鬓丝生几缕?
《长安遇冯著》是韦应物写给朋友冯著的。据《百度》介绍,冯著其事失传,生卒年不详,字不详,河间(今河北省沧州市境内)人,中唐诗人,今存诗四首。他先在家乡隐居,清贫守真,后来到长安谋仕,颇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约在大历四年(769)应征赴幕到广州,多年过去后,仍未获官职。约在大历十二年再到长安,当时韦应物也在长安,因而能相遇而作此诗。
理解本诗最关键的是“采山因买斧”句。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说,这是隐喻樵隐山中。周勋初《唐诗大辞典》解作:诗以采山买斧隐喻对方已倦于行役欲隐山林之意。我认为两书的解读是正确的。
目期流行的大量《唐诗大辞典》的解释却不是这样的。认为“采山”“买斧”是作者用了典:“采山”用了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谓入山采铜以铸钱。“买斧”化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谓旅居此处作客,但不获平坦之地,尚须用斧斫除荆棘,故心中不快。合起来“采山因买斧”全句是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的,但结果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去斫除。尽管解读者补充说这是句“俏皮话,打趣语”,我觉得,这种解释太牵强附会。
查“采山”一词本有二个含义,除了晋.左思《吴都赋》:煮海为盐,采山铸钱;《史记﹒吴王濞列传》唐司马贞索隐述赞:“富因采山,衅成提局”之外,尚有上山打柴的意思。在唐时就有这种用法。陆龟蒙有诗《樵人十咏﹒樵风》曰:”朝随早潮去,暮带残阳返。向背得青飙,相追无远近。采山一何迟,服道常苦蹇。仙术信能为,年华未将晚。“宋﹒梅尧臣《田家﹒四时》诗有:“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句,都是例证。
用《易经·旅卦》:“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来筌说“买斧”的理由是为斫除一片荆棘,更是使人不解。《易经·旅卦》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意思是说某个人旅居它乡,虽然获得了钱财,但是,这个人仍然不高兴,因为他毕竟不在家乡。卦中“资斧”应解作旅费、盘缠、费用。当然,“资斧”也有利斧的解释,《后汉书·杜乔传》:“故陈资斧而人靡畏,班爵位而物无劝。” 李贤注引《汉书音义》:“资,利也。” 元. 邓文原 《登五岭》诗:“想当混沌初,疏凿驱神姦。幸经资斧贯,犹有苍石顽”。若作此解只是“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就成了在旅地得到了利斧我心里还是不高兴,成了不知所云。
再看事实,作者的这位朋友也从没有采到了”铜钱“发了财,或者是想到长安来发财呀。从作者另外三首写给冯著的诗作中可看出,冯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不仅没有发财而长期贫困而为稻粱谋。“谁当念素士,零落岁华空”(《赠冯著》)。“名在翰墨场,群公正追随……上将玩国士,下以报渴饥“(《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作者更是自歉“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寄冯著》)。可见作者对冯著这位朋友的人格的评价是很高的,对他的处境是充满同情的,所以无论如何是不会调侃说冯著来长安是为采铜铸钱以谋发财,但结局只得到一片荆棘,还得买斧斫除”这样的俏皮话的。这样不符合情理和事实的俏皮话同样是会伤害朋友的。
其实,作者在此诗的第二句“衣上灞陵雨”中已经向读者委婉地交待了冯著是要去过樵隐生活的意思。灞陵在长安东郊山区,是长安附近著名隐士居所,东汉著名高士梁鸿,卖药的韩康都曾经在此隐居遁世。接着两句用问答方式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判断正确。作者对这位朋友在官场挣扎十多年,最后却落这么个结局,感到惋惜。所以这首诗的基调是低沉甚至是而悲哀的,而不是什么调侃和俏皮的。
可知,“采山因买斧”句作者没有用曲,而是句直白话,冯著告诉作者,我对仕途已经失望了,我要去过樵林渔钓的隐居生活了。
二十六、 杨氏女考
送杨氏女 韦应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复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轻舟。
尔辈苦无恃,抚念益慈柔。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对此结中肠,义往难复留。
自小阙内训,事姑贻我忧。
赖兹托令门,任恤庶无尤。
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别离在今晨,见尔当何秋。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这是韦应物为长女出嫁写的一首诗,写得情真语挚,泪满诗行,愁惨凄恻,朴实无华,骨肉之情,跃然纸上。
注家对作者为何把自己将嫁的女儿称作“杨氏女”说法不一,多数说是因为嫁给大理评事杨凌,份属杨家人了。也有不同意的,说是此女是韦应物嫡妻杨氏所育。“应物自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 (《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1957年第二版)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也说:“今按氏为姓氏,不应按夫姓称女。考应物于嫡妻卒后,有悼亡诗十余站,其中咏花寄情者唯《杨花》一章,颇疑嫡妻为杨氏。杨氏女即杨氏生之女,以区别于续弦者所生者。二种解读孰是孰非,本来是件不太容易弄明白的事,可是考古发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很快便找出了答案。
2006年,西安市发现了中唐著名诗人韦应物墓志、夫人元苹墓志、子韦庆复墓志及庆复夫人裴棣墓志,并在2008年2月26日起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公开展出。 其中夫人元苹墓志系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写,抒发了对亡妻的深切悼念,有绝对的可信度。
出土的韦应物及妻的墓志文告诉我们,夫人讳苹,字佛力,二魏昭成皇帝之后。十六国时期的鲜卑贵族。北魏自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于太和20年诏令改汉姓元氏,代居洛阳,后世称河南元氏。
元苹生于玄宗开元28年(740年),天宝15年(756年)出嫁,当年只有16岁。大历11年(776年)九月卒,享年仅36岁。育有二女,长女适大理评事杨凌,次女丧母时尚未成年。
从以上资料可得出结论:第一、韦的嫡妻不姓杨,姓元;韦长女就是因嫁给杨凌,故称“杨氏女”;第二、应物自注:幼女为杨氏所抚育。是说二女丧母时尚未成年,由其姐“杨氏女”所抚育。诗中“幼为长所育”就说的这个。正因为长女在家里起到了这种作用,故作者对其出嫁更是“永日方戚戚”不能自拔。
上述引用的二个注本都在2008年2月26日起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公开展出之前,有不同的注解也属正常。所以文学工作者要感谢考古工作者。
二十七、 自荐耶,他荐耶?
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诗原文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沈沈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作者写本诗的原意在标题中明白指出有二层,一层是描摹作者听琴的过程和和感受,赞扬董大高妙动人的演奏技艺;二是向房给事(房琯)推荐董大(董庭兰)(也可理解为向董大推荐房给事),表现在诗文的最后四句。
有一些注本中在诠说此诗的最后四句时往往拖一个尾巴说:作者在向房给事推荐董大的同时,通过对房给事含蓄的称扬,既为董庭兰祝贺,也多少寄托着作者的一点倾慕之情。李颀此时虽久已去官,但并未忘情宦事,他是多么希望能得遇知音而一显身手啊!意思是说,作者在向房给事推荐董大的同时也在推荐自己!
我觉得如此解释不免有些望文生义。首先,从李颀的人品讲,《唐才子传》载李颀“性疏简,厌薄世务,慕神仙,服食丹砂,期经举之道 。结好尘喧之外,一时名辈莫不重之。”李颀在开元二十三年(约735)登进士第。一度任新乡县尉,不久去官。后长期隐居嵩山、少室山一带的东川别业一直到死。这样的人是是不会用献媚去谋官的,诗中对房给事的赞誉其实是讲给董大听的。既然要把董大推荐给房给事,那末这种介绍是少不了的。
其次,从结果看。通过作者的推介,房给事成了董大的知音,董大成了房给事的门客。而这时的李颀还在过他的隐居生活,并没有因此而重新入仕”一显身手呀“。房给事房琯一生仕宦,历任校书郎、冯翊县尉、卢氏县令、监察御史、睦州司户、主客郎中、给事中、宜春太守,迁太子左庶子、刑部待郎,赐爵漳南县开国男。安史之乱爆发后,护送唐玄宗进入蜀郡,拜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唐肃宗即位后,奉命前往辅佐,深受器重,委以平叛重任册封清河郡公,累迁检校礼部尚书、邠晋汉三州刺史、太子宾客。广德元年(763年),授刑部尚书,病逝于途中,追赠太尉。其中虽有起伏,但终究是位高权重,想李颀去官后若真“未忘情宦事”要向房琯自荐重新出山“一显身手”,对于房琯而言恐怕不是什么难事,事实确并不如此,李颀一隐到死。
所以,注释古诗要知人论诗,不能望文生义,才能更接近作品的真意。
二十八 、 破句解一例
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李颀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邻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我把此诗内容分为三段,前八句为第一段,中八句为第二段,最后二句为结句。第一段前四句介绍觱篥是个胡乐器,由胡人吹奏。后四句介绍觱篥的艺术魅力能使远客思乡皆泪垂,但也不是所有的听客都能理解音乐的内涵而使演奏者感觉没有知音。
第二段着力模写高妙的乐师用觱篥奏出多重境界的乐音,从而表明作者自己是一个有水平的欣赏者,是演奏者的知音,与第一段第四联的“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句照应。
末联是感慨:如此美好的音乐和美酒相伴我过岁夜,我是多么的满足啊。
时人是怎么解读第四联“世人解听不解赏,长飙风中自来往“的,我摘引四例如下。
一、世人只知听曲谱,无法知晓其中深沉的奥妙,出自觱篥的乐声,有时如狂飙风万里,在大地上翻卷往来,有时如枯桑老柏,在呼啸的寒风中哀吟战栗……(优文网)
二、然而世人虽然喜听觱篥曲,却不会欣赏其中的妙处。可听得觱篥声起迅风自重,来来往往,忽落忽起,忽而悲凉,正如枯桑生寒,老柏颤瑟瑟,忽而轻快,嘈嘈啾啾……(赵昌平《唐诗三右首全解》)。
三、人们只懂得一般地听听而不能欣赏乐声的美妙,以致于演奏者安万善所奏觱篥仍然不免寥落之感,独来独往于暴风之中。(上辞版 《唐诗鉴赏辞典》沈熙乾释)
四、世间一般的人,能够感受到这个音乐的基调,因而为之欢欣或悲戚,而更为细微的艺术赏析, 则不是人人都能办到的了。人们只是随便听听而不能欣赏乐声的美妙, 以至于乐人有曲高和寡的寥落之感,就像独来独往于暴风之中。(可可诗园)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这一联,上下联组成一个完整的关连句式:因为怎么样,所以怎么样。上联“世人解听不解赏”是因,下联“长飙风中自来往”是果。如果这样看是正确的话,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例中一、二种解读把这一联拆开了,把下句归连到第五联”枯桑老柏寒飕飗“以下的第二段内容去了,是破了句了,显然不合适。第三、四种解读没有犯这种错误。可参看谭元春的(《唐诗归》) 的一段话:“与世人学舞只是舞,同一高寄之言,而'长飙风中’句形容聋聩人光景 可笑。”
二十九 、 题诗与诗题
读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发现,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所录此诗的标题与《全唐诗》不一样,少了一个“题”字成了《破山寺后禅院》。那么,句首的“题”字能不能省去?有待细细分析。
“题”字作动词用的时侯是题写的意思,把诗写在某个地方或某个物体(载体)上,如墙壁上、书上、图上、甚至是树叶上,称作题图、题壁、题叶等,统称为题诗。一般而言,在细小的柳叶上、菊叶上是不能题写诗文的,真能题写诗的叶子也有,如芭蕉叶,梧桐叶等稍大些的叶子。孟棨《本事诗》中虽有关于顾况红叶题诗的佳话,这只是经不起考证的轶事。
“题”作名词用的时候,有标题的意思,如“题柳”即是以柳为标题的咏柳诗,“题菊”即是以菊为标题的咏菊诗,这里的“题”大都是咏的意思。
在题诗中又有二种情况,一是题诗的载体如墙壁、图书、甚至是树叶等就是作者要咏的主体,以载体为题,二者统一。如常建的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就是题写在破山寺后禅院的一首咏破山寺后禅院的诗。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有资料称,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到唐代已属古寺。宋.吴可《藏海诗话》云:苏州常熟县破头山有唐常建诗刻,乃是“一径通幽处”;南宋.《吴郡志》卷三六曰:“兴福寺在常熟县西北九里……即常建题诗处;都证明是有常建题诗这事。
象这种题咏一致的在题诗中属绝大多数。宋.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是。唐.无名氏《题华岩洞石壁》诗:“岩前流水无人渡,洞口碧桃花自开。东望蓬莱三万里,等闲归去等闲来”亦是。
也有题咏扣得不那么紧的,如宋.林升的《题临安邸》一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诗题写在临安邸,内容写的是发生在西湖“游人”的事情。
更有题咏毫不搭界的题诗,不妨举一例。唐.邱为《题农父庐舍》诗:“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湖上春既早,田家日不闲。沟塍流水处,耒耝平芜间。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这首诗虽称“题农父庐舍”,所写内容却与农舍无关而是反映了农家春耕时节忙碌的生活。标题仅仅起到告诉读者这新诗是题写在一家农户的庐舍之上的。
现在回过头来回答标题中“题”字能不能省的问题。结论是,凡属第一种题咏对象一致的题诗,能省;凡属后二者情况则不宜省,否则会造成文不对题的后果。
三十、《渡荆门送别》是送行诗
李白《渡荆门送别》诗: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一般认为,此诗是李白在蜀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25岁他开始远游长江、黄河中下游各地,这首诗即是他出蜀远游时所写。
诗名为送别,可是谁送谁,注家众说纷纭,成为千古之迷。
一说,从诗意看,诗人与送行者同舟共发,是在舟中吟送的。(唐诗三百首导读)
二说,诗题中的“送别”当非与人送别,而是与故乡告别。“送”乃故乡送自己,“别”乃自己与故乡告别。
三说,从本诗最后两句可知,原来“送别”所指,是指“故乡水”送别诗人。
更有甚者否定此是送别诗。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送别二字可删。
我说此诗是一首送别诗,无疑。首联交待了行踪,从蜀中经荆门去楚地;颌联与颈联描摹行程中的壮美景致;末联点出送行的主体和客体。要素完备,结构完整。题中送别二字并非可有可无,故而不可删去。这首诗虽意在描绘山水,然而仔细揣摩,“送别”之意犹在,足见椽笔功夫。作者不落窠臼是一首“匠心独运”的送别诗。
那末是谁送谁呢?诗的末联作出了明确答复:“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这一句作者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其实,此诗抒送别之情并非只有尾联两句,中间两联写景,移步换形,满目生情。写两岸青山相对挺立,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飘飘、绚丽灿烂,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家乡的山水云月历来是诗人用以表达乡愁别情的常用意象。游子的李白,形式上离开了故乡山水,实质上,纵然走到天涯海角,心里永远装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三十一、 挥手未必是弹琴
李白《送友人》诗
青山横北郭, 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 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这是李白的一首优秀的送别诗,全诗八句四十字,充满诗情画意,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与离情别绪之意。此诗写得情深意切,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自然流畅,为李白名篇之一。历代评家对此诗有极高的评价:
朱谏《李诗选注》:“句法清新,出于天授。唐人之为短律,率多雕琢,白自脑中流出,不求巧而自巧,非唐人所能及也。”
沈德潜《唐诗别栽》:“三、四流走,竟亦有散行者,然起句必须整齐。苏、李赠言,多唏嘘语而无蹶蹙声,知古人之意在不尽矣,太白犹不失斯意。”
《唐宋诗醇》:首联整齐,承则流走,而下联健劲,结有䔥散之致。大匠运斤,自成规矩。
《唐诗近体》:每句整齐。结得洒脱,悠然不尽。
将此诗译成白话文:
青山横卧在城郭的北面,
白水泱泱地环绕着东城。
在此我们一道握手言别,
你就要象蓬草飘泊万里。
游子心似浮云飘忽不定,
夕阳余晖可比难舍友情。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
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末联“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挥手”解作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频频致意的告别的动作。而《唐诗三百首全解》(赵昌平)将其解作“ 挥手拂弦奏一支送别的琴曲你从此远去”。”挥手“一词本义是挥动手臂,表示告别。宋.张耒有《离黄州》诗:”扁舟发孤城,挥手相送者“句。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有“望君烟水阔,浑手泪沾巾”句。宋.释文珦有“澹澹烟波南浦春,临流挥手易沾巾”句,均作本意。那末赵解怎么成弹琴了呢?窃以为是受了李白的另一首诗《听蜀僧浚弹琴》的影响了吧。诗是这样的: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颌联中的挥手,是表弹琴意。作者用了三国.魏.嵇康《琴赋》:“伯牙挥手,钟期听声“的故事,暗扬蜀僧浚是弹琴的高手,自己是他的知音。
但是李白这两首诗的内容、场景都不一样。前一首诗与弹琴毫不搭界,”挥手“用其本义没有错。
三十二、 另解青山空复情
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杜甫
远送从此别, 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 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 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 寂寞养残生。
诗中“空复情”怎么解?空:徒有、枉然;复情:多情。空复情就是徒有多情、枉然多情的意思。
参看: 南北朝.谢朓诗《同谢谘议咏铜爵台》:
繐帏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娟空复情。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铜雀台是曹操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建造的,曹操临死之前,在《遗令》中吩咐儿子们将自己的遗体葬在邺的西岗,并命从妾与使人住在铜雀台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还要在灵帐前面奏乐唱歌,以享曹操。但诗人说“芳襟染泪迹。婵娟空复情。”即使妾伎们落泪,死人也不会知道,只是枉然感伤多情而已。
在杜甫此诗之前,李白曾写有《沙丘城下寄杜甫》诗,表示对杜甫这位年青朋友的怀念,诗曰: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诗中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说酒不能让我痛饮酣醉消愁,歌也徒有其情不能宽解我思君之情。
在宋诗中也有不少“**空复情”的句式,如“樽罍空复情”“山川空复情”等。都可解作**徒有多情,**空余多情,**枉然多情。
按照这个意思,杜甫这句诗似可解作青山再多情也留不住严公。作者是在用青山来比喻自己对严公的多情和留不住的无奈,重心在挽留之情。
查看几个注本对青山空复情的注解,例举如下:“人去山空只有别情绵绵依依”;“青峰伫立,也似含情送客”;“途程几转,那山仍仿佛恋恋不舍”;“脉脉青山也有几分不舍,目送行人”;“满怀深情无法说尽,惟借青山表达友情”……
这些说法都含有那么点空有情的意思,但总觉得话说得有些含含糊糊,不明不白,好象太含蓄了。这是我写本文的一个意思。
我还要说的另一个意思是,“空复情”是要有客体的,本诗中空复情的客体如果是严公,青山再多情也留不住严公的解释自然是成立的;若换一个思路,如果空复情的客体是作者本人那会怎么样呢?我说也有可能。要说明这点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严公在作者人生中的重要程度。
诗中严公名严武。杜甫与严武两家是世交,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与严武的父亲严挺之都是唐代名臣。至德二年(757)杜甫冒险逃出长安到凤翔投奔肃宗,被肃宗授为左拾遗,不料杜甫因营救房琯,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年底,杜甫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经过一年的奔波去成都投亲靠友,此时杜甫一无所有,在亲友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在严武为成都府尹兼御史大夫、充剑南节度使后,严武常去草堂探视杜甫,并在经济上给予接济,从此杜甫结束了长久的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的流浪生活。二人还彼此赠诗,相互敬重,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宝应元年(762年)四月,唐玄宗、唐肃宗父子相继去世。七月,严武被召回京,杜甫远送至奉济驿才分手。《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就写这事。
朝庭召严武入京杜甫一定很担心,担心严武去后自己处境有变。严武被召入京不外乎三种结果,一是留京任职,二是异地任职,三是贬职。三种结果对杜甫而言都不是好结果,因为诗人都将失去惟一的依傍,刚刚得到的安定生活又将失去,一家子又要进入流浪不定的境地。于是在离愁之中又添一层凄楚。诗人一定会对未来充满悲观和焦虑,自然而然地会想到“将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的结局。他担心,他焦虑。但要留也留不住呀,无可奈何之下诗人不由感叹,一路上青山壮美多情,却怎么也抚慰不了我那颗焦虑的心呀,重心在对个人命运的未知。
果不其然,严武留京二年,被命为太子宾客,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杜甫在奉济驿与严武分手后欲回成都,正值剑南兵马使徐知道反叛,因道阻,直到秋末,杜甫才得回成都,因失去了依傍,杜甫只好迎家回梓州。
公元764年春,严武将再次镇蜀,并写给杜甫《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诗,邀请杜甫重新出仕:“漫向江头把钓竿,懒眠沙草爱风湍。莫倚善题《鹦鹉赋》,何须不著鵕鸃冠。腹中书籍幽时晒,时后医方静处看。兴发会能驰骏马,终当直到使君滩”。杜甫大喜,絜家再次去成都投奔严武。严武遂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从此,杜甫的境况有了很大的改观。永泰元年(765),严武不幸突患疾病,死于成都。诗圣杜甫深切悼念,反复咏吟,对严武作了高度的评价。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把严武作成颜回、贾谊,文翁、诸葛亮,可算是推崇备至了。
严武一死,杜甫失去了最后的护恃,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后来漂泊鄂、湘一带。再次进入颠沛流离的悲惨境地。
由此可见,杜甫一生中最安定的生活就是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之下得到的,说严武是杜甫的贵人一点也不夸张。那末,把青山空复情我解作我远送严公到此地,一路青山枉然壮美多情,也抚慰不了我那失落的心;被百姓称颂的好官,我最亲密的朋友终将离开,从此我的残生又要在寂寞中度过,不是更妥帖吗?
三十三、 《寻南溪常山道人》诗题小议
这是刘长卿的一首五律,诗录如下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屐痕。
白云依静渚,芳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此诗有多个题名,如《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常山南溪道士隐居》、《寻南溪常山道人》、《 寻南溪常道士》
《唐诗三百首全解》介绍:题“常道人”原作“常道士”,据本集改。其理由是七句云禅意,知常为僧人,道人可指僧人,道士则专指道教徒。
其实道士专指道教徒的说法也未必正确。
道士,除了称道教徒之外,还有三个指称。一是指道德高尚之人,即有道之士。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 汉 .刘向 《新序·节士》:“ 介子推曰:' 推闻君子之道,謁而得位,道士不居也,争而得财,廉士不受也。’”(介子推说请求而来的官位凡有道之士不能得)此说不在可不在本题讨论的范围之内。
二是指炼丹服药、修道求仙之士。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二:“青谿千餘仞,中有一道士。云生梁栋间,风出窗户里。借问此何谁,云是鬼谷子 。”相传鬼谷子本名王诩,春秋时纵横家,卫国(今河南鹤壁一带)人。曾隐于清溪鬼谷,常入云梦采药修道,弟子无数。有张仪、苏秦、孙膑、庞涓四弟子。精于兵法、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学。后人称之为王禅老祖,其并非是道教徒。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道士”也泛称佛教徒、和尚。唐代宗密《盂兰盆经疏》: “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直到北宋徽宗年间,为了区分,才规定只有道教徒才能叫“道士”,但是佛教僧人仍然可以叫“道人”。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一·竺道潜》:“ 恢嘲之曰:'道士何以游朱门?’ 潜曰:'君自覩其朱门,贫道见为蓬户。’”文中高僧自称贫道。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王树勋》:“ 松公故喜佛法, 树勋投其意指,公大赏鉴,因命易装为道士。”这里称喜佛法者为道士 。清.《淨土聖賢錄續編》有个佛教故事。说一位姓王的直隶人,极愚。亲亡乏食,困卧敝庐,无所为计。或与之钱,亦莫辨数之多寡,人称为痴头。京邑有位陈道人收其为徒,令日扫地拾柴,晚上就课诵佛经数百,礼拜,燃香度日,痴头诵佛不成韵。每昏沉欲睡,道人以长竿击之曰,汝愚昧若此,尚不知精进耶。如是者三载。一夕,呵呵大笑,道人复击之。痴头曰,今日打我不得矣。诘其故。曰,师枯坐十八年,不知修法。若能如我老实礼念,早生西方见佛矣。道人奇之,而莫测其所谓。翌日,痴头登峭崖,西向合掌,屹立而化。阇维,得舍利二粒。可见,直到清时,还有称僧人为道士的。
既然“道士”也可称僧人,道士与道人词义相同,改诗题就没必要,加个注就可。一诗多题反而会给读者检阅带来困难。
三十四、梁州辨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诗描写诗人在淮上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一带有过交往。当今注家对题中梁州在何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河南开封一带,如《唐诗三百首详析》(俞守真);另一说是陕西汉中一带,如《唐诗大辞典》(周勋初);也在不作注解的,如《唐诗鉴赏辞典》上辞版(林东海释)。哪一种说法比较合理?不妨追溯一下两地的历史沿革。
先看河南梁州,梁州是开封市多个别名中的一个。在当今的河南开封一带,公元前361年,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迁都大梁,(534年)孝静帝在浚仪县建立梁州,时梁州辖陈留、开封、阳夏三郡。北周武帝建德五年,改梁州为汴州。北周初(557年),宇文觉改梁郡置梁州。唐武德二年(619年)四月,王世充占据河南于洛阳登基称帝,改宋州为梁州。唐武德四年(621年),梁州改称为宋州。可见,河南的梁州名存至公元621年。
再看今陕西汉中市一带。历史上"梁州"正式成为行政区域名,始于曹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是年,魏灭蜀汉,旋分蜀汉故地为益、梁二州,各领八郡。梁州初治沔阳(今勉县旧州);晋太康中移治南郑(今汉中市)。辖境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南,子午河、任河以西,四川青川、江油、中江、遂宁和重庆壁山、綦江等县以东,大溪、分水河以西及贵州桐梓、正安等县地。后经两晋、南北朝,由于州越设越多,其辖境逐渐缩小。
隋统一后,大规模撤州并郡。文帝开皇元年(581年),将"梁州"和"汉中郡"一并撤消;因避其父杨忠讳,改设"汉川郡"。唐初,复改为"梁州",成为山南西道的一部分。其地缩至今城固以西的汉水流域,约相当于之前的汉中郡,治所仍在南郑,辖南郑、褒城、西(今勉县)、城固四县。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避朱泚军乱,天子幸梁州。还都后,诏改梁州为"兴元府",位同京都长安。从此,"梁州"一词正式淡出汉中的行政称谓名。可见,汉中的梁州名存至公元 784年。
从资料可知,韦应物生于公元737年,韦应物尚未出生时,河南开封一带已经没有梁州之地名了,此时汉中还有梁州。由此可见,韦应物的客人应来自汉中无疑,绝非来自河南。
其实作者在诗文首句“江汉曾为客”已经明白地告诉了读者。”汉”的本义是水名,指漾水。古籍记载,秦汉时名漾水者有二:一是“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说文·水部》漾条),此漾水又名西汉水,流入嘉陵江,汇入长江;二是“蕃冢导漾东流为汉”(《尚书·禹贡》,蕃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此漾水又名东汉水,时又称沔水,即今汉水,亦汇入长江。汉中是汉江之源。《尚书·禹贡》中所谓“梁州”、《史记》中“褒国”皆被认为是汉中地区在史料和传说中的体现。
三十五、 卧何来是病
写著名寒食诗“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韩翃,号称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有一首酬答友人程延秋的诗,名为《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诗,诗文如下: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
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
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
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诗的大意是在一个秋风早来的夜睌,因吟咏友人的美诗,心期而不得入眠,一直到天晓鸦鸣。是一首思念友人,表达友情的诗。
颈联“心期卧亦赊”句中“卧”字就是睡的意思。可是,《古诗大全》网不知怎么,把“卧”解作“病”。网文解释说:“卧”是卧病在床,故对节候不能作定论。一个“卧”字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道出悲秋的原因:由于卧病,而使心愿落空。美好的心愿不能实观,疾病缠身,又临深秋,可见诗人的悲哀心情,跃然纸上……
“卧”怎么成了卧病在床?查遍词典,就没见有这个词义。如果要表达生病在床,那要用“卧病”或“病卧”、或“卧床(不起)”等,不能单用卧。出于这种奇葩解释,把一首书写友情的诗说成了因病而悲秋的诗,解得面目全非,岂非怪哉。
三十六、谁少孤为客早
唐大历十才子之一卢伦,有一首送给另一位十才子李端的五律,诗名就叫《送李端/李端公》
送李端 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这首诗另有一说是严维写的。
对这首诗多数作这样解读:首联首句点出送别时间和地点,是在衰草遍地的冬天的故乡,次句抒情;颌联首句写行者,次句写送行者;颈联作者回忆自己身世并与送别勾连起来;尾联又抒情。
但是,对颈联也有不同的理解。《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守真编)这样说:颈联前句是怜李端的,后句悲自身。《唐诗三百首导读》也持同样说法:颈联写回忆以往,感叹身世。既是怜友,亦是悲己。
何为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者为孤。那末,卢纶和李端两人之间是谁幼年失父?按常理只要了解一下卢纶与李端的身世就可清楚,可是遗憾的是此二人的生平都没有留下清析的文字记录。倒是卢纶的诗为我们了解他的身世提供了一些宝贵的资料。他在《纶与吉郞中孚司空郞中曙……兼寄夏候待御审候仓曹钊》诗中自称:“八岁始读书,四方遂有兵。……禀命孤且贱,少为病所婴。”又在《赴池州拜觐舅氏留上考功郎中舅》诗中说:“孤贱易磋跎,其如酷似何。衰荣同族少,生长外家多。别国桑榆在,沾衣血泪和。应怜失行雁,霜霰寄烟波。”说自己孤且戝又病故生长外家多。据元 .胡三省注:“男子谓舅家为外家,妇人谓父母之家为外家。” 得知少年时代的卢纶,由于父亲去世较早,家境并不很好,他本人又多病,加上世道不宁,生活境遇并不好,好些时间寄养在舅舅家度。
关于李端出的生年份至今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洛阳龙门西山李端的家族墓地也没有发现李端的墓地资料。闻一多先生在《唐诗大系》中定为天宝二年(743)当代学者傅旋琮定为开元二十五年(737)。从出土的李端家属墓誌可知,父李震(696-755),享年六十,李端的母亲飨年六十四岁,活到这个年龄在唐代已经算是长寿了。李端是李震的长子,李父亡时,按傅说,李端已经19岁,已经快是成年人了(唐《孔颖达义》“二十成人初加冠”)。就是按闻说,李端父亡时李端也已12岁,已经进入少年期了,也不能说是幼年失父了。而从李端母王氏的墓誌铭(由李端叔父李昂撰)得知,李母亡时李端已在江西弋阳为吏。诗文中的“孤字”与李端实在搭不上界。
再说,李端年幼时家境也不错,其父李震“年未弱冠,明经及第,解褐授魏郡参军事、新平郡司仓、齐之亭山令、华阴郡司士,凡五历官。”幼年的李端是位官家子弟,无需投亲靠友“生长外家多”。
按此分析的结论是,卢诗颈联二句说的都是卢纶自己,诗人在孤独寂寞中感叹自己少年孤苦飘零,与友人又相识太晚,而不是怜友。
三十七、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格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的这首诗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被认为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历来被诗评界广为好评。
此诗在写景和抒情上采用一、三,二、四联交错布局的方法。对此有人说好,是“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有人怀疑它或有颠倒错乱。《唐诗三百首详析》这样评:此诗前四句,就我个人私见,怀疑它或有颠倒错乱之处。因为律诗颌联总要对偶,现在“倚杖”虽可对“临风”,但“柴门外”决不可对“听暮蝉”。前人硬解为“蜂腰格”,不知何所见而之然。我以为最好将起首一二二句移作颌联,三四二句移作起句,那对于平仄格律既不失粘,在意义上也比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山”。“临风”名是听,接听“秋水。”颈联单独接看“落日狐烟”将薄暮景色,描写尽致,见风景之可爱,再跌出人物的疏狂,尤其可爱。
这段话说明了怀疑或有颠倒错乱有三个理由:一是此诗颌联不对仗,违背了律诗的格式。若将首联颌联对调,首联可以不对,颌联就成对了。其实,首联、颈联对仗,颌联不对仗的五律在唐诗中经常见。如“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其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对仗,颔联“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不对,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又对仗”。杜甫的《一百五日夜对月》: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首联“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对仗。颌联“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不对仗,颈联“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又对仗。这种将颌联前移至首联作对的格式被称为偷春格。王维的这诗就是一首偷春格诗,不足为怪。再补充一点,偷春格与蜂腰格还是有区别的,蜂腰格是指四联中只有颈联对仗,其余三联都不对仗的律诗,这在五言律诗中也常见。
怀疑或有颠倒错乱的第二个原因是平仄失粘。我们不妨也讨论一下。这是一首平起仄收五言律诗,其标准格律应是:平 平 平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仄 仄 平 平 仄,平平 仄仄 平。 平 平 平 仄 仄, 仄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下面我们把诗的平仄一一标上:
寒 山 转 苍 翠, 秋 水 日 潺 湲。 倚 杖 柴 门 外,
平 平 仄 平 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临 风 听 暮 蝉。
平 平 仄 仄 平。
渡 头 馀 落 日, 墟 里 上 孤 烟。 复 值 接 舆 醉,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平 仄
狂 歌 五 柳 前。
平 平 仄 仄 平。
从中可见,全诗只有首句第四字不合律,此字要求是仄声,用了平声。凡是严格按照粘对要求,特别是五言的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律诗称为正格,否则称为变格。王维的这首诗正好犯在第五字,所以也是一首变格的五言律诗。律诗变格的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律诗还未进入成熟期,常常会出见古诗的痕迹:二是作者为了更好表达思想而有意为之。退一步讲,就是一二两联互换了,还是不全合粘对要求。
怀疑有颠倒错乱的第三个理是按现在顺序叙事不顺,若将一二联对调之后在意义上也比较自然。“倚杖”句是看,接看“寒山”。“临风”名是听,接听“秋水。”颈联单独接看“落日狐烟”将薄暮景色,描写尽致,见风景之可爱,再跌出人物的疏狂,尤其可爱。这话自然也有其道理,只是诗人这种虚实交替的章法,却却是此诗被赞赏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唐诗矩》就说:一二五六用实,三四七八用虚,相间成篇。
是由此可见”怀疑有颠倒错乱“的意见未必正确。
三十八、小议《凉思》诗
李商隐有一首名为《凉思》的诗,全文如下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这是一首因时光流逝,面对凉秋而怀旧的诗歌。大意是诗人在凉秋中回忆友人离去的情景更盼望在长安的友人来信,却大失所望,最终竟怀疑对方已有新交,唯恐自己为人所弃。
首句“客去波平槛”通常注解为池水涨平了栏杆,对此有认为不妥的。《天崖论坛》楼主鱼子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说: 不管水怎么涨,也不会和诗人所依靠的栏杆相平,因而略有误解。鱼子认为,应释为客人已经随舟远去很久,刚开始的波涛已经平息,从栏杆往外望去水面平静,犹如一条线。
两种注释表现在对“平”字的理解上有细小的差别,前者注释为高低相同,后者注释为平息。我以为两种注释都有一定道理。但我更倾向前者。诗词经常用到夸张的手法,所以注释不能坐实,要是坐实了李白诗中的“白发三千丈”就更不能理解了。这是本文议论的第一点。
本文议论的第二点,有的注释将首联两句放在同一个时间点上。时间点是秋天,前句写水,后句写露,作者在“一幅水亭秋夜的清凉图景”的环境里,思念两年前送走的客人。当然这也说得通。而我以为如果解成,作者用首联二句分别表明送客和思客的二个不同的季节特色,首句写两年前送客的情景,说在桃花盛开、春水(俗称桃花汛)泛涨的春天,我在这里送走了客人;第二句说两年后作者思客的情景,在露满树枝蝉停鸣叫的秋天,我还是在这里倚槛久久而立思念我的客人。送别时是那么地热烈,留恋;今日又是那么地萧瑟冷清。这样解一、二句使得在气氛和心情方面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悲秋怀人的复杂心情,作品增加了感染力。
我的这种注释不知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可?
三十九、《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诗题猜想
刘长卿有一首五言古诗,题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诗是这样的。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贬为睦州司马。诗写于遭贬之后的一个严冬,表现了一个被贬之人孤寂劳顿的旅况和急于投宿的心情。
历来对于这首诗存在二个难解之迷。一是诗的标题,前面“逢雪宿芙蓉山”六字似已申足诗题,何以还要加上“主人”两字?于是有人以为此乃衍文,“主人”两字应该删去。
二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一联中,风雪夜归人的主体是谁?一种认为主体为农家主人,理由是诗人夜宿于芙蓉山某农户家,诗人夜闻农家主人雪夜归来,上联写贬谪中的投宿,重在客观描写,下联写投宿时的感受,重在主观抒发。另一种意见认为,在风雪中“夜归”的正是诗人自己,并解释说这并不是诗人的家,他为什么会说“归”呢?这是因为行人在风雪之夜终于找到了可以投宿的地方,并受到主人热情款待,而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犹如宾至如归之意。
我以为,后一种说法颇为牵强,”宾至如归“总不致于反客为主吧!“风雪夜归人”的主体应该是农家的主人无疑,决不能是诗人自己。我猜想,诗的标题应该不是现在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其中主人二字不仅不是衍文,更怀疑此诗在流传中佚失了“夜归”二字,诗题应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夜归》,这样一来,不仅诗题通了,诗意也就清楚了,诗的前一联扣“逢雪宿”,后一联扣“夜归人”。如此,此诗存在的二个难解之迷就都不再存在。
当然,猜想总归是猜想,在没找到证据之前还不能当真,但这样解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更何妨古诗在流传中产生佚文是常有的事。
四十、卢纶是南下还是北上
晚次鄂州 卢纶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卢纶这首诗是写于从京师去鄱阳途中还是从鄱阳返回京师途中,注家有二个说法,说是由京师去鄱阳途中的为绝大多数,《唐诗鉴赏辞典》(上辞版)《唐诗大辞典》(周勋初)也都作如是说。赵昌平先生对此持不同意见。他在《唐诗三百首全解》一书中说:全唐诗二七九本诗题下注:“至德中作”,注家都据此注谓诗为避安史之乱由京师往鄱阳途中作。今按,题下之注未可信,明铜活字本《唐人五十家小集》即无此注,玩诗意,当为大历初由鄱阳返京途中所作。其理由是首联云: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汉阳乃沔州治,在鄂州之西八里,若由京师下鄱阳,应先至汉阳,更抵鄂州,今诗意由鄂州远望汉阳,则应为由鄱阳返京师。明此则下文“万里归心对月明”云云方得确解,卢纶是河中蒲人,幼时居京师,今返京,故曰“归心”。此说复可于卢纶自叙性长诗《纶与吉郞中孚司空郞中曙……兼寄夏候待御审候仓曹钊》中取证。该诗自叙于安逆破洛之年(圣德元年)去京奔鄱。于鄱学成,多历年所。至乱平时返长安应官试。《新唐书.卢纶传》:”大历初,数举进士不入第。”本诗当作于是时。
我以为,赵昌平先生这返京说有理有据,此诗是作于卢纶由鄱阳赴长安应举之途中。
其实,持去京往鄱阳途中说的,上述两大辞典注说本身存有矛盾。先说卢纶“在南行途中,他写了这首诗。”无论是沿长江主流或是沿其支流汉水南行都是顺水,后却又说道:“诗人由江西溯长江而上……”溯江而上岂不成了逆水而行了吗?如果“溯长江而上”是正确的,那也就更证明赵先生的说法是正确的。
四十一、 《 山中送别》诗表达友情不表达孤独
被称为诗佛的王维有首五绝诗《山中送别》(另名《送友》《山中送友》)。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明年绿又作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明.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首诗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道出了此诗的旨意是离思方深。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二句是本诗的警句,是由《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而“归期难必”正是“离思方深“的一个原因。
《唐诗三百首全解》一书对诗意的理解不是这样, 说诗人太孤独了,相伴他的只有山中的草色萋萋,末句翻用楚辞句意,从而由盼归更暗示了自己的孤独,而年年绿,归不归的圆环音节也加强了怅惘的意况。我认为此解有偏,为什么?诗文中的山就是王维隐居辋川别墅的所在地蓝田山,诗人用他的另外一首诗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在《山居秋暝》诗中写道:“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尽管已是秋天,春草凋谢不绿,我还可以留在这里。说明作者在山中隐居并不嫌寂寞孤独,更不会从而生出怅惘之情绪。
王维的隐居并非是追求仕途,他曾高居尚书右丞。王维母亲信佛,所以自幼受到佛教的影响,半退休之后,把僧徒的生活和隐士的生活结合起来,开创了半隐半仕的生活方式。至晚年他更是遁入空门,吃斋念佛,进入到“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酬张少府》)的终极自闭的状态,他放下对世俗杂念的迷恋,追求精神上的自我完善。试问,在这种状态下的王维会觉得孤独、怅惘吗?《山中送别》这诗,作者有意不写离亭饯别饮酒、或折柳、甚至唱骊歌的热烈的送别场面,只用“山中相送罢”一笔带过,最后一句也只用“归不归”的疑问句作结,可看出全诗的语言朴素自然,语调平静冲淡,可见此时作者的心境是宁静泰然而非孤独而怅惘。
四十二、《静夜思》新解
《唐诗三百首》中李白的一首《静夜思》,可说是孺幼皆知,诗文如下。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对于此诗的注释普遍是这样: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古诗文网)。或是:皎洁的月光透过窗户而铺洒在床前,熠熠生辉,令人乍见以为是银霜凝地。明月在天,耀如白昼,面对“霜”天之月,诗人怀念故乡的思绪如潮翻飞(上辞版《唐诗鉴赏辞典》)。
这些注释的前提是把诗文中的”床“释成卧床,作者睡在床上看到月光从窗户中射入床前而惹起思乡之情,我以为,这些解读欠妥。
”床“在唐代除有坐具、卧具解释之外,也是井床的名称。李商隐在《富平少侯》中有诗句"不收金弹抛林外,却惜银床在井头"、李白《长干行》诗中“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等句中“床”都指井床。 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载崔护事: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文中“床”是坐具;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句中的“床”指卧床;那么本诗的“床”又是指什么呢,这要从《静夜思》这首诗的衍变说起。
《静夜思》流传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清代蘅塘退士编的《唐诗三百首》。另一个版本为宋代版本,宋刊本的《李太白文集》、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洪迈所编《万首唐人绝句》都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与《唐诗三百首》版本差二字。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钦定的《全唐诗》中的《静夜思》采用了宋刊本《李太白文集》版本,后来中华书局出版的《全唐诗》也沿用着这一表述。宋人上距李白生时比之《唐诗三百首》的编者年代上要近得多,因此一般认为,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更接近李白的原作。到了明代赵宦光、黄习远对宋人洪迈的《唐人万首绝句》进行了整理与删补,《静夜思》的第三句被改成“举头望明月”,但是第一句“床前看月光”没有变化。清朝康熙年间沈德潜编选的《唐诗别裁》,《静夜思》诗的第一句是“床前明月光”,但第三句却是“举头望山月”。直到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里,吸纳了明刊《唐人万首绝句》与清康熙年《唐诗别裁》对《静夜思》的两处改动,从此《静夜思》才成为在中国通行至今的版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以说,现在流行的《静夜思》不是李白的原作,是诗在流传中的变体。因为这个变体“大家觉得这样更美,更朗朗上口,是千万百读者共同选择了这个版本长久以来的集体选择。古诗流传的历史,也是读者参与创造的过程。”(南京大学教授莫砺锋语)。话虽说得不错,但这样一改,给诗的理解带来了困惑。
从时间上讲,宋代版本比明代版本在对作者原意的忠诚度上,更加可靠。“举头望山月”直白告诉读者作者是在室外,因为在室内的话是难易随便一抬便看到高高的山那边的月亮的。本诗中的床应解读为井床而不是卧床。所以我把全诗注解为:山那边的月光照在井床边,白茫茫一片犹如霜花。高高的月亮是那么地明亮,它勾起了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四十三、也说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有 一首五言绝句《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历来对此诗后二句的理解多有错,解读为夕阳余晖的映衬之下世界无限美好,只可惜美景不常留,已经接近黄昏了。故而诗人因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寄托了诗人为唐朝由盛入衰和自己年渐迟暮而哀伤。这样一解,诗作充满了消极情绪。《唐人绝句精华》:作者因晩登古原,见夕阳虽好而黄昏将至,遂有美景不长之感。《岘佣说诗》:义山“向晚意不适……”叹老之意极矣……《诗法易简录》:以末句收足“向晚”意,言外有身世迟暮之感。上述几例解读中他们都错在用现今的“只是”词义去解读古诗。
幸好,周汝昌先生不落古人窠臼,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周先生说: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可惜,玉溪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过”、“但是”之义,以为玉溪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溪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周先生双说,诗人这次驱车登古原,却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溪之诗心句意乎。周先生的见解无疑是正确的。
我们还要注意到,古诗中的夕阳、落日、晚霞等意象不是一定为营造消极意境而定制的,它照样可以营造出宏大、壮丽而积极向上的意境。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能否定其气势宏大?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双榆晚,为霞尚满天”难道不显示了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的意境还不夠辽阔壮美吗?李商隐这诗告诉读者,正是黄昏时的绚烂的霞光排解了他的意不适,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哪里有消极情绪?
”只是”在古诗文中解作“祗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等义,不表现代的“只不过”“可是”等词义,除了周先生举例之外我还可再举几例唐诗为证。权德舆诗《妾薄命篇》中有句“昔住邯郸年尚少,只是娇羞弄花鸟……婵娟玉貌二八馀,自怜颜色花不如……”“只是”句应解作姑娘二八正是娇羞弄花鸟的年龄。白居易诗《侍中晋公欲到东洛先蒙书问期宿龙门思往感今辄献长句》中“闻说风情筋力在,只如初破蔡州时”句,解作斐度的风情精力正如当初破蔡州时一样没有变;贾岛诗《寻隐者不遇》“只在此山中”句解作正好在此山中,引伸为就在此山中。范成大诗《赠举书记归云丘》诗中“白发苍颜心故在,只如当日看山时”句解作正如当日看山时。
四十四、仿诗难证异文
古诗文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出现异文是常有的事,前面曾经讨论过崔颢《黄鹤楼》诗存在“白云”与“黄鹤”的异文。这里再讨论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诗中的”看“和”望“异文。
现在我们看到的陶诗全文如下: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第六句按浙大王云路老师的说法原诗本是“悠然望南山”不是“悠然见南山”,王老师例举了多个理由证明自己的论点。
首先她说,宋之前的资料中如《文选》卷三十、《艺文类聚》卷六五载陶渊明此诗皆作“望南山”,不作“见南山”。(《文选》一书是南朝梁萧统(501~531)编选先秦至梁的各体文章,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艺文类聚》是唐代欧阳询等十余人编纂而成的一部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它保存了中国唐代以前丰富的文献资料,尤其是许多诗文歌赋等文学作品)这两本资料可信性很大。
其次,她引用白居易一首仿陶渊明的诗,仿体诗中也用“望”不用“见”。白诗如下:《效陶潜体诗十六》首之一:“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时倾一樽酒,坐望东南山”说明唐代的版本还是望南山。什么时候“望对山”成为“见南山”的呢?宋胡仔《苕溪渔隐俗话》前集卷三“五柳先生上”引东坡云:陶潜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今皆作“望南山”……觉一篇神气索然也。说明生活在北宋的苏东坡所见的陶诗还都作望南山。而这位东坡先生认为“见南山”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故而有意将“望南山”改作了“见南山”。作为陶渊明的最铁粉丝和当时在社会上的崇高名望,此论受到了诗评界广泛的赞同,此后“望南山”便开始成了“见南山”。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望南山”呢?王老师分析说,依据严复先生的发现,南山是东晋前期的隐者翟汤所隐居的地方,陶渊明和翟汤都是浔阳地区的世家大族。翟汤出生于陶100年前,是当地的有名隐士,且道德高尚。《晋书.翟汤传》:永嘉末,冠害相继,闻汤名德,暂不敢犯,乡人赖之。司徒王导辟,不就,隐于县界南山。《晋书.虞喜传》诏曰“浔阳翟汤、会稽虞喜并守道清贞,不营世务躭学高尚,操拟古人。陶渊明望南山是从自己的隐居生活想到先贤翟汤在南山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先贤的景仰之情,向先贤表示自己的守隐决心。所以一定要用有心的见而不能用无心的望。
应该说王云路老师的见解很有道理,但她引用白居易一首仿陶渊明的诗作证恐怕也有欠缺。就在唐代,除白居易之外,还有韦应物也喜欢仿写陶渊明诗,且作品甚多。韦在《答长安丞裴税诗》中云:“临流意已凄,采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万事都若遗。”看,这里用见不用望。怪不得《复斋漫录》云:东坡以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无识者以『 见』为『望』,不啻珷玞之与美玉。然予观乐天《效渊明诗》有云:『时倾一樽酒 ,坐望东南山。』然则流俗之失久矣。惟韦苏州《答长安丞裴税诗》有云:『采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乃知真得渊明诗意,而东坡之说为可信。
都用唐仿诗作证,结论却不一样,也许在唐代已经传有“见南山”和“望南山”两个版本了。
四十五、台城和金陵图
《唐诗三百首》选韦庄诗,标题为金陵图。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台城,旧址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所在地,既是政治中枢,又是帝王荒淫享乐的场所。中唐时期,昔日繁华的台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了唐末,这里就更荒废不堪了。根据韦庄弟韦蔼所编《浣花集》所录,此诗题为《台城》,题为《金陵图》是错的,《金陵图》另有其诗。一些注本作了改正,如周勋初编《唐诗大辞典》:诗题一作《金陵图》误;也有不作改正的,如《唐诗三百首导读》;也有取巧者将台城和金陵图二名同时标上。
其实《金陵图》是韦庄的另一首诗: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据介绍,诗人看了六幅描写南朝史事的彩绘以后,有感于心,挥笔题下了这首《金陵图》诗。《台城》和《金陵图》是完全不同的二首诗。可惜,好多古人把二诗给混淆了,以下几例都是古人在评注《台城》诗发的感慨。
清代《删订唐诗解》载:“唐汝询云:此赋图上之景,因发吊古之悲。吴昌祺云:呜呼,古今何限台城柳耶?横种亦生,倒种亦生,态弱花狂,无往不可。”
明代周珽编《唐诗选脉会通评林》曰:何新之为奇隽体。吴山民曰:就图发《黍离》之悲。
清代李鍈《诗法易简录》:题画而寓兴亡之感,言外别有寄托。
他们都把《台城》诗当作《金陵图》了,可见对于古人的诗评,后人也不能照单全收。
2020年11月25日完稿
四十六 、我说颌联写得好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批评此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说:诗人写景状物,往往喜欢夸大形容,因此就不免有牵强失真的地方。本诗颌联,就犯此病。照地理上讲,洞庭地,湖四周均为楚地,那能说是与吴分界之处。乾坤日夜浮,倘用来咏海,那还相当,若咏洞庭未免不称。后人虽加以曲解,究于事理未当。不过是两句向来被人称颂着,那是欣赏诗人琢句的宏阔和“坼、浮”二字的奇警。
喻先生此评未必确当。诗就是诗,是艺术,不是地理教科书,在不违背事实基楚上作夸大或联想是常用艺术的手法。那么事实基楚是什么呢?其一,历史上的楚国疆域曾经南到洞庭湖以南。其二、吴国又曾经一度攻破楚国,两国疆域曾互相勾连。诗人在岳阳楼上俯视烟波浩眇的"八百里洞庭",只见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看不到陆地。诗人头脑中的艺术形象是洞庭湖是那么的巨大,是那么的气势磅礴,它硬是把曾经勾连在一起的吴楚撕裂了开来,于是“吴楚东南坼”句就脱口而出。此时让我想起了李白的《金陵城西楼月下吟诗》诗,其首联“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与杜诗如出一辙,想想,李白站在金陵高不盈百米的楼上能看到江浙古吴越两国的分界吗,那是不可能的,他是在想象中看到的,他也是运用了其娴熟的夸张和联想的手法,艺术上或称之谓虚写。同理,王之涣在鹳鹊楼上也是看不见黄河入海流的景象的。
象颌联这种极度夸张的句式在杜诗中不是绝无仅有的,“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饮中八仙歌》)“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百忧集行)》等我们都不陌生。作为夸张老手的李白,在其诗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直酒》)等夸张句更是一串串,这些在现实中都不可能发生的事,读起来想必不会有人说其为牵强失真吧。
再说“乾坤日夜浮”句 。 唐宋时期,洞庭湖远比现在大,随着荆江堤防不断修筑,江面束狭、泄洪不畅,洪水位开始抬升,江水顶托倒灌机率增大,每当大洪水通过荆江段常形成决口,"九穴十三口"形成。穴口大量分流长江洪水,使洞庭湖呈现明显扩涨之势,湖盆向西、向南伸展,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水域面积扩大。形容湖水波澜壮阔的"八百里洞庭"一词便开始在诗文典籍中出现。 诗人登楼虽在高处,毕竟目力有限,上只见天空日月星辰,下只见湖水汪洋浩淼,不仅无边无际,还在起伏蕩动 ,此时诗人的感觉是什么?整个天地日月仿佛都倒映在湖中浮蕩,乾坤日夜浮五字正恰如其分地表述了此情此景。
《唐诗别裁》盛赞此联说:三、四雄跨今古……孟襄阳三、四语实写洞庭,此只用空写,却移他处不得,本领更大。一个空字道出了此联艺术夸张之妙。
结论是,同意喻先生“诗人琢句的宏阔和“坼、浮”二字的奇警”的评语,但不同意否定整个颌联的艺术真实性和强大感染力。
2021年 3月3日初稿
四十七、唐人翻唱古人诗
先看唐人張九龄的《望月怀远》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滿,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再看古诗十九首之《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历来诗评界对《望月怀远》好评如云,甚至称之“是五律中的《离骚》”(《五七言今体诗钞》)
从古至今,在评注此诗时,很少有人谈及此诗的渊源,只点出“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中的“不堪盈手赠”是化用了晋人陆机拟古诗《明月何皎皎》诗中的“照之有余辉,揽之不盈手”。虽然赵昌平先生说过”从古诗《明月何姣姣》以一天月色照临起兴笼罩全诗抒写离情始,历代纷纷效作“这话,但也没有直接点出此诗其实也是一首”效作”诗。我敢说张九龄此诗也是历代拟仿古诗《明月何皎皎》诸多效作诗中的一首,明眼人一看這兩首詩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場景都一樣,皎潔的月光惹起了思遠之情,睡不著就披衣起床徘徊,徘徊也解不了深深的愁思,還是上床吧。
笔者曾套用了个时髦名词说是张九龄翻唱了古人的诗。当然, 张九龄对《明月何皎皎》的翻唱在艺术上大大超过了原作,尤其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首联二句使张诗的意境雄浑阔大,把明月置于海上,把思念者和被思念者放置于天涯同一个时间,使二者产生了互同,让此诗成了咏月的千古名作。
2021年3月19日星期五
四十八、琵琶马上催什么
王翰有一首很有名的七绝《凉州词》,通过饮酒这个角度反映了戍边将士的情感。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首诗的第二句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一说催出征,还没饮着酒就要出征了。二是说催饮酒,说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三也说催出征,但催只管催,饮只管饮。这第三种解读将守边军人视为一群漠视军令临阵贪杯的酒徒形象,自然不可取。
对于一、二种解读,河南大学王立群老师明确支持第一种说法,(人民教育音象出版社《中华经典资源库》)王老师这样解全诗:洒美,盛洒的杯子又名贵,可是这么好的洒没有喝到,因为琵琶催着上战场了,自古而来战场上必有然会有牺牲,活着的是幸运,死在战场上当成我喝醉了在沙场上睡着了,你们别笑话我。
我以为这种解读实在欠妥。首先,琵琶根本不适用作为战场指挥之用,因为其声音低而穿透力太弱,不要说是在马嘶人呼酣战的战场上,就是在安静的军营中都不能起到号令军队的作用,从史书记载看,指挥战斗的有鼓,有锣,或有号角,就是没有琵琶,所以催出征之说就很难成立。这里的催不能解作催促,要解作鸣奏助兴。
其次,王老师把诗的第三句“醉卧沙场”代替“马革裹尸”来解更是牵强。估且当其成立,那么怎样解“君莫笑“?试问:对于一个视死如醉,能说出战死了犹如醉卧沙场这种豪迈而悲壮的出征战士,活着的人能笑得出来吗?作了上述解读之后,诗的第四句变成多余的了,王老师只能用“加了个古字诗就增加了历史感”草草带过。
诚然,诗无达诂,但起码要能”自圆其说“吧,王老师的解读连自圆其说都不能。
应该说下面的解读更符合作者的原意: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中,歌伎们在马上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助兴,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也没有什么可笑的,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另外,对于诗中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解读,王老师也没说到家。他说一个普通的战士能不能喝到这么好的酒,这话不好讲……只能说是诗人的一种写法,就是说酒非常之美。还说诗中所写的大家大可不必当真。至于诗人会什么要这么写,没有下文。
凉州词源自乐府歌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凉州属西北边地,诗中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及后面的琵琶三个意象地方色彩极其浓烈,从而起到切题的作用,同时告诉读者,第三句中的沙场就是在西北边塞这样一个特定场景。所以说”葡萄美酒夜光杯“这句在诗中有其特定的作用,解读时不能用”大可不必当真“一句话草草带过。《艺苑卮言》还赞说”葡萄美酒一绝,便是无瑕之璧。盛唐地位不凡乃尔“点出了另外一层意思。
2021年5月14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