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络理论得到现代科学证明】科研人员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
国际权威期刊《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近日发表的论文显示,以新奥集团生命科技研究院为主的研究人员首次清晰观察到沿人体经络穴位迁移的连续荧光线,这项工作为证实中医经络的存在提供了有力佐证。

中国中医科学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参与了协作与验证。
据介绍,一直以来,西方医学界否定中医科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在解剖学的层面上“无法证实经络的存在”。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多个团队通过各种方法做了很多探索,但都无法在人体上观测到稳定的具有足够长度的经络循经轨迹。”新奥团队负责人汤青博士介绍道。
此次,该团队的实验在心包经手臂部分获取超过20cm长的清晰经络荧光影像。这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手段示踪之后,科研人员首次在人体采用全新的示踪方法获取到经络轨迹。
汤青表示,此次的经络成像更稳定,且沿一条经络的多个穴位运行轨迹更清晰,重复性强。据了解,截至论文发表,除心包经之外,研究团队使用同样方法观察到了沿其它经络运行的三条荧光线。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张维波教授团队在去年10月份相继在大鼠、小型猪等体内经络中发现组织液定向流动轨迹,这是继2019年在透明鱼上发现类经脉组织液定向流动轨迹之后,该团队的又一重大发现,为进一步证实中医经络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证据。
一直以来,西方医学界否定中医科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在解剖学的层面上“无法证实经络的存在”,而张维波团队所提供的研究结论为推翻这一观点提供了关键性的科学证据。
张维波团队在中医经络方面研究成果的最新进展正在逐渐完善这一关键证据,它或将颠覆世界医学界对于中医学科的基本认知,为中医理论在医学和科学界获得认可奠定基础。
这项研究分别发表在今年的《针刺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和《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上。
张维波表示,基于间质是所有细胞组织生存的微环境,经络间质通道的发现,有助于理解人体营养布输、代谢物清除和激素、外泌体的传输,病原体、炎性因子和癌细胞的转移,以及通过调节微环境改善细胞和组织功能的治疗保健原理,为基础科学和人类健康做出中国人的贡献。
据介绍,团队人员使用对人体细胞外液中的水有特异性亲和的荧光素钠示踪剂和荧光照相法,在大鼠身上观察到沿腹正中线迁移的荧光素钠线状轨迹。该轨迹在剑突附近可偏离中线斜向上行,与“七五”攻关期间由针灸所牵头的经络研究中发现的同位素锝99沿人体任脉迁移的规律相类似。随后使用可在体观察组织形态的激光共聚焦成像系统,发现大鼠体表荧光素钠迁移轨迹不同深度的组织由胶原纤维、脂肪组织和毛细血管等组织构成,其中的组织间隙较大,并填充着大量混合荧光素钠的组织液。
最新的研究在更接近人体的小型猪四肢远端发现了基本循经的7条荧光素钠迁移轨迹,平均长度5.13cm。对该轨迹的横切面进行连续荧光照相发现,荧光素钠运行在肌肉的间隙之中,其上可达皮肤表面,其下可深至骨面,构成类似河床样的水通道。使用静脉显像仪证明荧光素体表轨迹与浅表静脉的分布不符,提示经络的生物学结构可能涉及一种未知的、存在于间质中的组织液通道,简称间质通道。
以上由中国医旅健产业联盟(公众号:china-mth)整理发布,如涉版权,请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
(来源:腾讯网,见https://new.qq.com/omn/20210402/20210402A01E8P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