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唐诗解读——李白之《谢公亭》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
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注:
谢公亭:在今安徽宣城北。南朝齐诗人谢朓曾任宣城太守时,曾在此送别友人范云,即《新亭渚别范零陵云》:“洞庭张乐地,潇湘帝子游。云去苍梧野,水还江汉流。停骖我怅望,辍棹子夷犹。广平听方籍,茂陵将见求。心事俱已矣,江上徒离忧。”
长歌:放声歌咏,此处指写诗。
解读:
这是一首怀古诗,前有谢诗情韵俱胜,李白这首是继谢诗之后的情感续写,写谢公亭风景依旧而人事已非,诗人写这首诗,除了在与谢诗精神上契合以外,并流露出谢朓之后,别无他人,能继之者“合我其谁”之意。李白一生有“谢朓情结”,在他的作品中,有十多次提到谢朓,而这首诗将他的这种情结体现得淋漓尽致,于古今时间体验中体现了李白微妙敏感的怀古情愫,所谓“今古一相接”五字,“尽古人道不得,神理、意致、手腕,三绝也”。
“谢公离别处,风景每生愁”,这一联点亭切题,写谢朓与范云别离之处,每见其风景,不免生愁,这是谢朓的余愁,还是李白的现愁,也许是两者兼而有之,诗人也许钦慕古人,不能与之交往,甚感孤独,也许诗人看到谢朓的才华、遭遇,想到自己仕途的不顺……诗人重游古人经过的地方,前人经历过的景物向有心的诗人诉说自己的故事,如今昔日已逝,自己能不愁叹莫名吗?这是典型的“地缘贯串”模式,李白一生敬仰谢朓,故亲历其处,发生思古幽情也在情理之中。
中间二联描写了谢公亭的风景。颔联跨出历史情景,站在今天客观时间来作一番追忆往昔的抒怀,此时客人散去,欢聚不在,此地明月仍在,碧水长流,它们自身房屋不变凸显人世间瞬息万变,面对此情此景,诗人立记得感叹自身生命的渺小,这种将怅惘情绪涂抹在景物上手法,引起人们畅想当年客散之情景,惋惜故交之云散、盛筵难再,表现了李白对友情的珍视。颈联则具体描写谢公亭景物细节,此处诗人视角由远及近,非就目前景物着实描写,而是以想象之辞,春日,池花映日;秋时,窗竹鸣夜。两季风景虽佳,而面对空亭,见花之茖,听竹之鸣,感人事之变迁,诗人列举了不同季节代表性景物,以示时间流逝之客观无情,更添几份怀想谢公之情。
当此情景之中,我们不难有亦真亦幻难取舍的感觉,此时唐时的李白即南朝的谢朓,二人根本就是一人,“一相接”三字,既有诗人舍我其谁的自负,亦有世无知间的寂寞。所谓古今一体,古今所感,古人所历为己之所历,古人所感亦己之所感。古今共鸣的交感中,诗人精神心灵世界达到了高度自由,这也是诗人对时间的一种笑傲和超脱。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