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7w本旧书的人如何拍照? | Camerist in Wuhan

“A

MINGUO

收藏旧书的人不少

收藏民国月份牌的人没几个

汉阳月湖畔,葱葱郁郁的树荫笼罩之下,穿过藏在高楼间隙的铁质楼梯,推开古朴大门,“吱呀”一声,空调的凉风把炎夏的燥热吹散,也吹走了百年时光。
仿佛一瞬间回到民国时代,你很难不被墙上的老相片和摆件吸引。它们安静地在那里,沉默地诉说自己的故事。
一幅幅充满古典美感的照片,或坐或立的旗袍美人,还有她们的丈夫或是家人。脚边是百年前的皮箱,至今完好无损,手边的团扇也许来自上个世纪。
相得益彰?井井有条?这些词都不适合,你只是觉得,它们就应该在这里。再往里走,超过一万册藏书,塞满了几面墙的书柜,而另一边传来这样的声音:
“手这样,再转过来一点,就看我的头发,欸对对,同志们准备好,再来一张。”
这是汉阳的立中堂照相馆,正在拍照的是堂号这一代传人,曾建新,同时也是武汉少有的民国文化收藏家。

1'

不想拍照的书店老板

不是好艺术家

1996年,曾建新从湖北工业大学的艺术设计系毕业,进入了国企工作,身边带着家中祖辈传下来的堂号牌匾。
20岁的曾建新想做点什么,但他还没有想好。也许不是现在。
清末民初时,家里创了“立中堂”堂号,至今已有181年。
立中堂取立德立心立人之意,讲究中庸仁义之道。曾家祖辈教导后人,要学会本分做人,做事要讲良心,有责任心。
最开始是书院私塾,后来祖父到武昌有名的显真楼照相馆做学徒,学得手艺后,就回老家黄州开了照相馆。历史沉浮,解放后照相馆就没有再开,但堂号传承了下来。
开私塾的祖上自然不用多说,曾建新的叔叔是华师油画系毕业,他自己学的是设计。他就是大家常说的“书香门第”,气质也像个书生:一身长袍马褂,踩一双黑布鞋,鼻梁上架着圆镜片。
曾建新没有别的爱好,就是爱看书。长大后有了经济来源,就更爱购置藏书,渐渐地,他发现旧书的精品很多,尤其是解放前的书,不少绝版了,但质量内容都是上乘。
除了书,曾建新对老物件也有特殊的感情。
当年祖辈为了拍好照片,收了一些照片,留存至今,曾建新看了很是喜欢,也有意无意地,收藏了很多民国时期的老照片。
刚开始那些年,家里人对收藏这件事不太理解,因为投入太大,积蓄都用于购买这些东西了。但曾建新坚持了下来,家人也慢慢理解了他。
毕竟收藏这些物件本身是一个很好很正能量的事情,如果不去做保留,很容易就流失了,人们也认识不到它的价值,非常遗憾。
“老物件只要收藏了就会传承下去,不管是给下一代还是送大学,或者是第三方机构,只要东西得到保存,就是一个好事。”
2009年,为了放收藏品,也为了有地方招待朋友,曾建新办起了会客用的书斋,时常邀约三两好友到此喝茶评书。
老物件随处可见,面前是一张木与藤编的沙发,后面摆放着八仙椅和老式留声机,地上的小马摇摇椅,木头被摩擦得有些发亮,显示出陈旧的年代感。甚至还有古老到看不出年代的木床,挂上灯笼大咧咧的摆在房中。
心血来潮,曾建新就在这样的场景里,参考旧照片帮朋友拍了几张,瞬间梦回民国。朋友喜欢的不行,强烈建议曾建新再把照相馆做起来。
其实,在国企上班时,曾建新也没有完全离开他所熟悉的领域。黄鹤楼1916卷烟包装,淡黄色外壳上民国风情十足,背面的南洋兄弟原图啊,就是曾建新用毛笔画的。
该说是机缘巧合还是历史的必然呢?总之,40岁的曾建新离开了国企,在汉阳月湖畔复建了立中堂照相馆。

2'

记录的是影像

也是人情风貌

略有年代的大门打开,会发出“吱呀”的声音,未必是有意为之,但确实带来了一种仪式感,从这一刻起,就与外面的世界分隔。
照相馆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完善。事实上,立中堂还是书斋的时候,就给人沉浸式的民国风体验了。
旧时武汉有几十家照相馆,曾建新收藏有十几家的照片,通过这些老照片和相关文献,曾建新揣摩并试图复刻当年的老武汉。
武昌黄鹤楼复原了解放前显真楼的拍摄背景,专门请了油画画家画到背景墙上。
汉口江汉关也是从老照片出发,自己发挥添上了窗户,营造出一种从室内往室外看的氛围。
汉阳古琴台的圆拱门是一大亮点,当时拍照很多人以这个做背景,很有武汉地域特色。
曾建新自己是个很喜欢拍照的人。在复建照相馆之前,每年都会特意去拍照,并且洗出来装成册子,已经有几十本了。后面自己拍照,就更有仪式感些,会专门化妆,穿的衣服也很正式。
一张好的照片,应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可以让一代一代人去看,背景简单,甚至是黑白的,也经得起后人推敲琢磨。
“要把一个人拍出真善美。”曾建新随手拿了一张黑白老照片展示,“这呆板吗,根本不呆板,是很美的。”
照片上的女性很安静但又很耐看,能看出人物的眼睛里有情绪,含蓄内敛又充满故事。这就是老照片的魅力。
人生一辈子,有很多珍贵的时刻一定要记录下来。现在拍照太便捷了,但这些太快的东西,加上技术创新,能把照片效果改变很大,并不那么真实。
正式的、传统的写真照片冲洗出来,最大的意义在于可以保存,经典又复古的照片,百看不厌,传承下去可以让晚辈知晓或是回忆长辈的音容笑貌。
曾建新最多拍过五代人的全家福,一家人很和睦,其乐融融。尤其是老一辈的人,来拍照会很开心,也很重视这个事情,他们穿上过去的衣服,和小时候的衣服是一样的,就能够找到过去的记忆。
一位武昌的老先生,跟着家里人一起来拍全家福,另外带了一张略有损坏的军装照,想复原照片,并且拍张一模一样的。
一问才知道,照片上的军人是老先生的父亲,牺牲在抗日战场,而这张小小的照片,是他留下唯一的照片。
瞒着家里人,老先生还提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要求,希望能拍一张正式些的照片。知天命的年纪,照片用途不言而喻。
曾建新从不认为自己的目的仅仅是拍照,这未必不是一种传承。
祖辈以前在照相馆的经历,很大程度上有影响到曾建新,不过他做的比长辈做的更全面一些。
当时祖辈可能只是为了拍照而琢磨这些,而现在,他在记录武汉老百姓的同时也收集他们祖辈的东西,打算将相关文化整理成册,也算对这些风俗文化的提炼和补充。
一个有趣的事情是,单身男女来拍照,有时候会透露找对象的需求,有求必应曾先生就会充当月老。得知这个消息,有妈妈们带着单身的年轻女儿过来,希望曾先生帮忙物色一下。
别说,还真成了几对。

向下滑动查看

采访当天拍摄的小姐姐,梦回民国有木有

3'

磨到秃噜皮也要讲故事的

旧书和老物件

开照相馆不是目的,收藏还在继续,等回过神来,已经有了70000多本书,10000多张老照片,以及数不清的老旗袍、衣帽、家具等等。
曾建新收藏了好几双三寸金莲的鞋子,最小的大概只有7厘米,根据年代不同,每双鞋子都不太一样,到二三十年代鞋子就大一点,解放前再大一点,解放后就不穿这种鞋了。是一种时代进步。
就在照相馆的化妆间里,挂着几百件衣服,其中不乏曾建新收藏的,上世纪30年代的老旗袍原件。
最经典的旗袍是解放前二三十年代,根基是汉族的服饰,核心转变是清末,通过满族的衣服改良过来。旗袍是整体的,不像现在的衣服把一个人裁成了两段,一体的衣服更贴身,随着身材而改变。
不同年代旗袍的长短、松紧都不一样,旧时人的体型和现在确实不同,脖子会细一些,很多旗袍收回来要穿,都需要再做修改。类似的小细节就能从侧面看出来中国的历史变革,民俗的演化。
近几年来,曾建新又爱上了收藏月份牌画,就是小时候常看到的,日历上的那张画。已经收藏了300多张。
他兴冲冲地展示了民国时期的茶叶盒、饼干盒,锈迹斑斑的金属盒上,旗袍美人的图样依然鲜艳。
能被绘画入册,或者用于包装盒的,都是经典,或者已经成为了经典。妆容、旗袍、姿势,都可以做参考,衣服穿着好看,拍出来也很美。
曾建新喜欢用“过瘾”来形容书。七万册书,他的收藏类别很广,文献类、服装类、文学类、家用常识等等等等。
书买回来以后会迅速浏览一遍,大概知道哪些是可以用的,在需要的时候,可以用来查资料。
曾建新手上这本1908年的英文原版书《汉人》,是辛亥革命之前,一位在武汉住了好几年的英格兰先生,把他的经历和当时的武汉风貌写出了书,附有照片,还是签名版呢。
“我不太懂英文,找朋友翻译了几段,里面的内容很过瘾,有趣。”
书柜上,《家庭常识从编》已经被磨到秃噜皮,可见主人经常翻阅旧书有趣,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用,里面很多东西,到现在还很实用。
老百姓家里的衣食住行小秘方,菜怎么做更好吃,衣服脏了怎么洗(那会没有洗涤剂),都是很有意思的东西,还介绍了不同的水果泡酒、中药泡酒,曾建新都想尝试一下。
多年的收藏经历,也有遗憾。
曾经有套关于介绍“民国名人”的上下两册书,解放前的书,前年有个人有,价格比较高,曾建新犹豫了没买,一下子就被人买走了。这几年来他找遍了各地,都再没见过这套书。
这套让曾建新多次提到“遗憾”的书,收录有解放前历史、文化、艺术、军界、政界的名人,每个人一张照片,附有姓名年龄籍贯。
“很过瘾的两本书。这个资料很难得,其他地方是看不到的。”讲述时,曾建新多次提到遗憾二字,“这个事情,让我做收藏有了启发,遇到好的东西,只要能够负担,就一定要买下来。”
最近收到的藏品里,曾建新最喜欢的,是一位李女士的相册,解放前的照片就有500张,记录了她的一生。
部分的背面有字,从她的出生,到读书,谈恋爱,结婚,生子,逐渐老去,照片也从黑白到彩色。一整本相册看完,仿佛跟随李女士走过了整整百年。
武汉的历史进程从照片中能够窥见一隅,侧面以影像方式记录了武汉的风俗。
曾建新很希望能联系到她的后人。如果能问到她的人生经历,通过照片侧面证明,写一本书出来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4'

在拍照师傅和收藏家间

无缝切换

曾建新现在的生活,就是三部分:拍照、展览、整理藏品。
他每年会做两次展览,每次做展览都感慨,武汉收藏这些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了。越是这样,曾建新越坚定要把手上的事做下去,并且让更多的人知道。
“坚持很重要,但你一旦走上了这一条路,变成一个兴趣,就会很专一,不受外界的纷扰。年龄大了以后,就会把很多东西丢掉了。以前也打麻将,现在不打了,兴趣聚焦到收藏上了。”
曾建新把兴趣做成了工作,无数收藏转换成了拍摄,还有相关文化的衍生。
他有不少写旗袍的绝版书,书上穿旗袍的女士的妆造姿势都很美,作为参考,那种风韵跟现在是不同的。
曾建新在一家民宿的大厅淘到了一系列书,讲了东京、巴黎等几个城市的百年老店。
巴黎、东京老字号很有魅力,随便路过一家店,都有几百年的历史。房子都在,装修也没怎么改变,面积很小,做蛋糕冰淇淋巧克力,甚至是小五金件。
最早是一家人开的,但现在还在坚持的人,不一定是那家的后人了,可能是徒弟,一代代传下来,甚至形成了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标志。
这些人很值得尊重,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工匠精神,他们不是为了物质,为了物质可能早就不开了。当地的老百姓就喜欢这些店,几代人都喜欢。
曾建新很向往这种精神。城市变迁很大,很多东西不保存下来就太可惜了。无论是小的匠人,还是大的科技产品,都是应该延续发展的。
提到自家的181年的老堂号,他坦言想传承下去,把照相馆做成百年老店,同时也把文化传承的重任再交到后人手上。

“A

LZT

“以后我老了,武汉人如果想拍民国的照片,拍着拍着没人拍了怎么办。希望能做成老字号,这就是我的梦想。

到了我这个年纪,就希望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余生就只想做这一件事。但靠我自己肯定是不行的,我努力再做个三十年吧,后面的事情就交给子孙后代了。”

责编 | 星星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