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王维之《送岐州源长史归》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
秋风正萧索,客散孟尝门。
故驿通槐里,长亭下槿原。
征西旧旌节,从此向河源。
注:
岐州:唐州名。天宝元年改名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凤翔。
长史:官名。唐制,上、中州各置长史一人,上州长史从五品上,中州正六品上,协助州刺史处理政务。
孟尝:指孟尝君田文,战国四公子之一,齐人。曾相齐,门下养贤士食客数千人,此处以孟尝君喻崔希逸,言崔死后,幕中僚属俱已四散。
槐里:古县名,治所在今陕西兴平东南。
槿原:按诗意应是亭句,估计在咸阳或槐里附近。
征西:河西节度使掌管唐西部边地的防务,故称“征西”。
旌节:旌与节。唐节度使之信物。
河源:黄河之源。
解读:
在这首诗的诗题下,诗人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源与余同在崔常侍幕中,时常侍已殁”。这里所说的常侍就是崔希逸。王维曾在《为崔常侍祭牙门姜将军文》中提及过——“维大唐开元二十五年,岁次丁丑,十一月辛未朔四月甲戌,左散骑常侍、河西节度副大使摄御史中丞公,致祭于姜公之灵”,别据《新唐书》佐证,可知崔希逸曾在开元二十四秋始为河西节度副大使,并于二十六年五年迁河南尹,不久去世。据《资治通鉴》记载,“希逸自念失于信于吐蕃,内怀愧恨,未几而卒”。王维这首诗应是写于开元二十六年,因此说“常侍已殁”。
王维早年曾与源长史在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属下任职,希逸去世后,门下众多亲朋故交亦各奔西东,就好比孟尝君之门客之离散也——“客散孟尝门”。然正当秋风萧瑟又起之时,诗人与好友源长史在归故里途中相遇,此情此景,主逝客散,故友相逢,何等感慨!
奈何相聚匆匆,好友又将离开。人之离别,就如同天上云彩,时散时聚,这里有缘分,有时机,“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论”。诗中所提到的“槐里”“槿原”“河源”这些都是源长史所经之处,此时已成为诗人最为牵挂之所。
尾联“旧旌节”三字最为凄苦,诗人与友人想到当年手持旌节征西时的情景,那时何等年轻、何等威风,如今主帅已故,旌节已旧,此刻已非征西,而是友人偏偏向河源而去,这其中多少人生况味,唯彼此心照不宣,感慨良多,亦最令人心酸。
王维(700—761),字摩诘。太原祁人(山西祁县)。后徙家蒲州(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排行十三。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维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玄宗开元九年(721)中进士。释褐为太乐丞。秋,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道光禅师。张九龄为相时,作《上张令公诗》。二十三年,擢右拾遗。二十五年,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兼节度使判官。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赴桂州,知南选。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复出左补阙。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后迁库部郞中。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郞中。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十四载,迁给事中。安史乱后,委任给事中。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以明心迹。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司六等定罪,王维以此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乾元元年二年(758),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次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王维信佛,学顿教。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故人称“高人”“诗佛”。《全唐诗》存诗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