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太庙配享
“太庙是皇帝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起源很早,夏商周时期就有了。当然那时最高统治者不叫皇帝,这地方也不叫太庙。夏朝叫'世室’,时称'重屋’,周代成为'明堂’,秦汉时候起才成为'太庙’。太庙一开始,只供奉皇帝的祖先,后来觉得光自己祖先在这儿呆着怪孤单的,所以把皇帝们生前的大臣也供进几个来,给死去的皇帝作伴。”(《张宏杰讲乾隆成败》)
张宏杰先生的一段话讲明了中国古代太庙的起源以及配享的由来,其实三国魏之前并没有让臣子配享皇帝家庙的做法。两汉时期通常是以“功成画麟阁”的方式为死后人臣荣耀之最,如西汉的麒麟阁十一功臣,东汉的云台二十八将。而到了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为了表彰和纪念某些功臣开始将他们放入太庙共同祭祀,像夏侯惇就配享在太祖(曹操)庙庭。而这之后的历朝历代并开始纷纷效仿,自此配享太庙开始成为了死后人臣最高的荣誉之一。然而,能获此殊荣的人极少,在清代基本上只有两类人,一是皇室至亲,二是为清朝的江山社稷做出过极大贡献的大臣。
清朝太庙的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的是宗室亲王,且必须是三代以内的直系、旁系皇族,如为清朝开国立下大功的代善、多尔衮、豪格、济尔哈朗,晚清的蒙古亲王僧格林沁、恭亲王奕䜣等十四人。西配殿供的是非宗室功臣,有开国勋臣扬古利、额亦都,乾隆朝著名大臣傅恒、福康安等十二人(张廷玉是这些配享的臣子中唯一的汉族人)。整个清朝二百六十八年间(从入关算),一共才有二十六人得以配享太庙,你想这是多么高的政治荣誉。
总的来说,在清朝配享太庙的作用即所谓“功臣配飨,所以显功”,其目的无疑就是用来彰显这些替清朝做出巨大贡献的功臣们的功劳。而那些功臣们也因配享太庙能得到历代清帝的祭祀,能与那些先帝们一起永享那些香火,并受世代瞻仰,有些时候甚至还能得到皇帝的亲自祭祀,在专制时代有什么能比得上让历代清帝亲自祭祀的待遇要来得更荣耀呢?
说实在的,“配享太庙”终究还是荣誉大于实用,因为只有配享本人能享受到巨大的哀荣,但是对于他的后代来说,其实“配享太庙”本身对于他们来说是没什么实际用处的,毕竟这给不了他们什么特权以及额外待遇。当然,这些能得到“配享太庙”待遇的皇室宗亲与功臣们,生前都是位高权重,深受当朝皇帝恩宠,而随着中央高度集权,帝制越发专制等原因,陪葬帝陵、“功臣画麟阁”这些赐予死后功臣们的待遇被取消,仅留下“配享太庙”这一待遇。因此明清之后“生前位列宰相,死后配享太庙”成了那个时代位高爵显者的梦寐以求的荣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