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土地是父辈们最后的归属,而分飞四方的我们,何处可栖?
我爷爷说,他就喜欢做农民,就想一辈子当农民。因为自由自在,因为我想在我的土地上想种什么就种什么,我高兴就多种点,不高兴我就在家睡大觉,觉得爷爷是个智慧的农民!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吃饭不愁,还能供几个孩子上学。
我的老家是更加偏远的山区,机器都没办法进去的那种科斯特地貌种植。水也没有,经常是种子种下了,下雨了,农户高兴地说今年丰收。然后雨下完了,一下子停一个月,两个月,因为没有水,没办法抽水灌溉,玉米都被晒干了。农户们愁眉苦脸又来一句,今年白忙活了。
我爸妈偶尔出来打工,就我爷爷在家看小孩,就是留守儿童那样的。我每次都说种够吃的就行,别学他们把自己家的地种完了,还想去问别人家哪块地不种,然后借过来自己种上。随着这几年的转变,情况是种一块少一块,农忙回家帮忙也轻松,以前地多,一个星期忙完,现在一两天就可以弄完了,挺好。
我爸爸也是种地一辈子了,6亩地,前几天刚插完秧苗,请人弄的。弄完了就去亲戚家玩具厂上班,今年56了。我爸妈待不住成都,没人玩也很无趣的,没精神头。他们说,还不如老家逍遥快活,空气又好,忙完就休息。村里邻里拌嘴打闹很正常,我觉得人活着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开心。不同年代的人,观念换位思考不来的,作为女尽孝理解就可以了,360行没有差别的。
这就是我说的累得“半死”的农村的三夏季节!这边忙着把娇气的麦子收割归仓,那边又忙着耕田、灌溉、平地、插秧,每一项都是当务之急,每一项都需抢天夺时!这也是我当时决心跳出“农门”的缘由吧!
以前家里种田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后来上了大学,爸妈就出去打工了,经常会想到那时候的感觉,泥土、庄稼、青草的味道……当时觉得累,爸妈辛苦,可后来才发现,现在他们更辛苦,还不如那些种田的日子自在。
直到我参加了工作,也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周而复始,何尝不是另一种种地。当然,他们远比我们幸福,这片土地是他们永远的归属,而分飞四方的我们,何处可栖?
网友说: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多年之前我的父母也是苦苦守着几亩地不肯丢手,直到——我有了孩子,公婆没有退休不能带孩子,我妈就麻溜的把地白送给别人种了,来给我带孩子。
也有人说,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农耕模式,之所以无法蜕变进化,是缺乏一种“野心”,类似动物界的牛,而不是狮子。牛当然没什么不好,如果没见过狮子的世界。我认为,父辈的坚持,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什么不好。
生活大抵也该是这样的,本来就一生,何为无为,何为忙碌,又何为安稳。哪怕带有遗憾,痛苦,但痛苦也本来就是痛苦。也只能是痛苦,所以又为何呢?在远方工作的我们,就像是上一辈在田地里工作的场景,其它远不如他们活的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