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凝血酶原(PIVKA-II)与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
AFP(甲胎蛋白)、AFP-L3(甲胎蛋白异质体)和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三联检测”是目前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的肝癌早期联合标记物检测方案,虽然已经广泛的在临床中得到了应用,但是依然会有些患者并不了解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当然这也与PIVKA-II检测的普及率不高有关,一些医院仍然没有开展这项业务的检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异常凝血酶原与HCC的关系,以及异常凝血酶原这个指标在治疗中的监控价值。
正常的肝细胞能够合成凝血酶原,但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存在的情况下,凝血酶原其氨基端特定位置上的谷氨酸残基未经羧基化,成为了无凝血功能的异常凝血酶原。血清PIVKA-II的半衰期为40-72小时,比AFP(5-7天)短3-5天,更能及时的反映HCC治疗的疗效。有研究表明,73.9%的肝癌组织PIVKA-II染色阳性。该项研究从组织学的角度证实了血清PIVKA-II主要来源于肝癌组织,较高的PIVKA-II反映了HCC患者肿瘤的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并与脉管侵袭或肝内转移有关。
国内外的临床指南已经把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作为检测肝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在诊断早期肝癌的准确性上,PIVKA-II高于AFP,二者联合应用可以达到71%。一项前瞻性的研究显示,以40mAu/mL为cutoff值,PIVKA-II诊断早期肝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4%和86%。
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不仅应用于早期肝癌的诊断,并且可应用于外科手术的疗效评估。外科根治术后,PIVKA-II水平降低并维持低水平者,术后复发风险显著降低,虽然AFP手术前后的变化也能预测手术的疗效,但PIVKA-II的预测价值较AFP更高 。一项回顾性的研究纳入了114例肝移植术患者,发现术前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200mAu/mL的患者移植后的复发率高,单因素分析显示这是一个肝移植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
PIVKA-II(异常凝血酶原)同时也可应用于肝介入与消融术后的疗效评估与复发监测。一项PIVKA-II对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预测研究,纳入了170例不可切除的肝癌患者,研究结果表明,TACE后血清AFP值下降程度与肝癌TACE疗效关系不显著,而与血清PIVKA-II下降显著相关。
一项针对PIVKA-II用于HCC微波消融术后的动态监测研究显示,与术前的PIVKA-II指标相比,术后一周PIVKA-II呈快速下降,术后一个月呈持续下降。
在对所有的76例患者的随访中,有59例出现肿瘤复发,肿瘤复发时的PIVKA-II水平高于术后一周及一个月时的值。与未复发组相比,复发组患者术后一周与一个月时的值明显高于未复发组。
多项研究证实,消融术后PIVKA-II与AFP水平是DFS的一个重要预测因子,消融后PIVKA-II是影响整体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这与肝癌切除术后肿瘤标志物的改变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消融术后的肿瘤标志物的改变中,PIVKA-II较AFP更有价值。由于消融后组织坏死导致的AFP再生性增加,部分患者在消融术后一个月AFP并未能降至正常,而PIVKA-II则消除了肝再生因素所导致的影响 。对于消融术后PIVKA-II未能降至正常的患者,可能与初始治疗时的微小病灶、治疗部位的微小残留以及微血管侵犯或远处转移有关。
PIVKA-II作为一种血清标志物,在肝癌早期诊断,手术切除以及介入术后疗效的评估中显示了非常重要的价值,对临床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