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层铺垫 渐入佳境 |《室雅何须大》潘雨畅
到我家的客人,一进门都会说:“你家真干净。”也有的会说:“呀,你们家真雅致呢。”每听到这样的称赞,我就会得意地想:“这可是我们的家风呢!”
【借客人的称赞,引起“家风”,暗含题目含义】
姥姥今年八十岁了,是个公认的老美人。姥姥每天都会对着镜子把自己的满头白发梳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身上穿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她的床总是平平整整,连一个褶皱都没有。去姥姥家,我最爱在姥姥的床上睡觉,我一会儿把手脚伸开,把自己摆成个“大”字,一会儿把头埋在枕头里,闻着好闻的太阳味,真享受啊!
姥姥擦桌椅,连椅子腿都擦得一尘不染,我嘟哝了一句:“椅子腿又没人去坐,何必擦得那么干净呢?”
“打扫卫生要彻底,旮旮旯旯干净才是真干净呢。”姥姥笑眯眯地抬头看了我一下。
【写姥姥爱干净,生活讲究——为写妈妈作铺垫】
我妈妈得了姥姥的真传,也特别爱干净。妈妈是一名语文老师,工作特别忙、特别累,但她一有时间就收拾家,我家在妈妈的布置下竟也有几分雅致的味道呢。客厅的红木花架上摆放着兰花,幽幽地吐露着清香;青花瓷的花瓶中,常年插着百合花;书房里挂着字画,书案上放着笔架。空闲时,我最喜欢在干净敞亮的客厅里弹钢琴,让指尖在黑白键上飞舞,流淌出欢快悠扬的音符。【比拟手法,活泼灵动的描述】妈妈则会在书房里一边品茶一边静静地看书。妈妈看书时,有时还会点一支香,香插是一个拖着长裙的淡青色的唐代仕女,袅袅的香气慢慢消散,点点香灰落在仕女的裙摆上。每当这时,我就会想起刘禹锡的名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联想,引用自然,得体】今年春节,妈妈从网上买了一个故宫福筒,里面除了有对联、窗花、红包,还有一对门神。这俩门神威风凛凛,画工考究,和故宫大门上的一模一样。年三十,我哼着小曲贴完对联贴门神,贴完一看,哇!这俩门神,竟然让我家的大铁门有了文化的色彩呢!
【妈妈精心布置家庭各个房间,突出干净、优雅——为点题再次铺垫】
在妈妈的影响下,我也喜欢上了收拾房间。记得小学时我的房间非常凌乱,零食、玩具、课本随便扔。我还有个坏毛病,就是喜欢把吃不完的东西随手乱放,而不是扔到垃圾桶,有一次,我把没喝完的酸奶放到抽屉里,后来酸奶竟然发霉了。妈妈看到后很生气,她说:“一个女孩子如果不爱干净整洁,即使外表再光鲜亮丽,也是徒有其表。”从此以后,我写作业之前先收拾房间,衣服挂到衣架,鞋子放到阳台,书包放到柜子……慢慢地,习惯成了自然。
【妈妈影响下,“我”也养成爱干净整洁的习惯——再次铺垫】
爸爸让妈妈最头疼,整天在外面忙,一回家就“葛优躺”,一把脱下袜子不是放这里就是塞那里,还振振有词:“回到家就是要舒服不要束缚。”屡教不改后,妈妈放弃了正面改变他的念头。爸爸喜欢喝茶,妈妈就买了一套精美的功夫茶具,闲暇时经常和爸爸品茗聊天,妈妈说:“咱俩杯中悟道,茶和家事。”渐渐的,我觉得爸爸身上似乎也多了一点静气和雅气呢。
【妈妈巧妙改造爸爸——增加静气、雅气】
“家就是一个场,有了好的场人才会更好地生活”。我记住了妈妈的这句话。
【结尾用妈妈的话,巧妙点题——室雅何须大】
(指导教师:杨功平)
文章记述三代人“喜爱干净、整洁,追求静气、雅气” 传承美好家风的故事,形象阐释了“室雅何须大”的生活哲理。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姥姥是个“老美人”,妈妈对家的收拾、整理特用心,爸爸不拘小节…这些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语言生动、灵活,典雅,给文章披上了华丽的外衣。
写法借鉴:层层铺垫,渐入佳境。文章一开始写到访的客人对“我”家干净、优雅环境的赞美,从总体上为文章确定了感情基调。接下来追根溯源,先描写喜欢整理自身和家务的老美人姥姥,然后又描述得了姥姥真传的妈妈同样对家里房间的打扫、布置特别用心,再写在妈妈影响下“我”也同样养成了爱干净整洁的好习惯,为了教育生活邋遢的爸爸,妈妈想出妙招,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爸爸。为什么三代人一直坚持着干净、整洁的家庭氛围,追求静气、雅气的生活环境呢?直到文章最后,小作者才给读者揭示谜底——他们深知“家就是一个场,有了好的场人才会更好地生活”的生活道理。前边的叙述,层层铺垫,环环相扣,都是为了文章最后的主题所做的基础性工作。就像一条蜿蜒于山林的小溪,经过了无数的山石的阻遏,激荡起许许多多美丽的浪花,然后一下子涌出山涧,给人无限惊喜。
所谓铺垫,是为了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前边所做的叙述、描写,都是为后边的主要人物、情节或事物蓄积酝酿的过程。铺垫的原则是引而不发、自然合理。做好铺垫,可以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