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用之谈】并没有一个“我”在逐渐体悟
问:有个问题还想请教下:古人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里我要说的是,一遍不知道意思与百遍后知道了意思,这个不知道到知道的这个东西,它是依赖于身体的,还是可以不依赖身体的或居间?说是觉性,其不明时是何原因?若不是,它是什么?是意识吗?那么意识与觉性之间关系如何?谢谢!
答:好问题!一下子就问到了本质,本想循序渐进逐渐渗透,这位同修已经悟到比较深的维度了,其实就是古今中外哲人、悟者以及宗教大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我是谁?
借这位同修的提问,我想借此机会聊聊这么几层认知境界(为了便于理解,暂且分为这么几个阶段,但实际上并不存在),我们先说最大众化的一层,就是佛家所说的“无明”状态,这个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是宇宙中有限的存在,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产生自由意志,我们认为自己先有这个身体,才有了意识与思维,进而拥有了认知与信念体系之类,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物质决定意识”论,这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所以我们深知自己的渺小,才会穷其一生想为这个渺小的我做点什么。
再说第二层境界,就是通过对传统文化、心理方面、或者对于某种哲学体系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认知的重要性,就是说认为世界还是客观存在的,基于这种客观存在,人们逐渐认为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往往是片面的,因为对于同一件事物,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面,这取决于每个人不同的认知水平,理解了这一点,人们会继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想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从而让自己更加全面地看待事物与解决问题。
到了某个阶段,我们会接触到关于命理的相关学术,开始对命理学、星相学感兴趣了,想要预知自己的命运如何,但这同时也是比较容易走偏的一个阶段,掉进命理学里开始钻研,研究自己的命运、他人的命运,还可以掌握“算命”的技能。很多人终其一生停留在此阶段了,但真相往往是,如果没有明心见性,只是单纯研究术数,就好比在走一个与自己一般高的迷宫,哪怕学富五车也研究不到其中的精髓,只会越来越多的恐惧与枷锁。
再往深一步,这里也是一个分水岭,什么分水岭呢?我们开始真正地向内看了,开始探索生命真相了,我们开始问自己,我到底是什么?我是意识?我的意识是被固定的剧本设计好的吗?还是压根儿没有个人意志?这个世界的呈现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开始这样问自己了,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与其去研究别人的知识体系,不如自己去亲自体悟、感受、实证,这里就要开始回答上面这位同修的问题了。
看似是我在做决定,我逐渐理解了某种事物,我有一个体悟的过程,这个“我”是什么,如果能够认识到是我们的意识、觉知,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意识本身,并不是基于我们这个身体而产生的,而是“同时呈现”,意识与身体同时呈现、意识与世界同时呈现、意识与我们的六根六识同时呈现,这就是颠覆认知和最有意思的地方了,值得好好去参。我们以为是身体的“我”在过生活,实际情况是,我们只是单纯地“存在”着,存在的同时显化了这具身体以及三千大千世界,如果一定要问谁先谁后,是身体先还是意识先,其实没有先后,都是同时/即时效应,如果意识是“一”,那么“道生一”的“道”,就是THAT,就是我们的生命能量本身,是THAT启动了我们所有的人事物同时呈现,当我们认为自己在深度睡眠时似乎并没有意识存在的时候,THAT仍然在,它就是那个永生的“我”,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它每一刻都在我们的“背后”,它是那个最大的BOSS,它就是真正的“我”。
一切都是THAT的自由呈现,在这种呈现中,很多事情并不是我这具身体以及思维做的决定推动事物的发展,而是THAT的呈现,况且每一幅画面的呈现都是同时/即时效应,每一毫秒都是一次生灭、都是一次生死,而且它们并无关联,而我们思维当中认为事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经验认知,只是一股经验流。就好比昨晚的梦境,梦境的故事连续性都是随机的,并不是你提前设计好的对吧?而且,梦醒了就醒了,做的什么梦早就忘了,还会去研究梦里的“我”到底是怎么一步步去体悟某个知识点或者概念的吗?你只会笑着摇摇头,只怪自己太认真。
真相是,并没有一个“我”在逐渐体悟,我就是THAT,我已经在那了,想要获得的东西原来一直我都有,只是不知道我有罢了。哈哈哈哈,这篇文章已经描述得很深了。